CN204716871U - 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及使用其的太阳能追日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及使用其的太阳能追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16871U
CN204716871U CN201520327440.8U CN201520327440U CN204716871U CN 204716871 U CN204716871 U CN 204716871U CN 201520327440 U CN201520327440 U CN 201520327440U CN 204716871 U CN204716871 U CN 2047168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mi
movable
connection part
latch
cabl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2744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家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g Sun Energy Technology Inc
Original Assignee
Big Sun Energy Technolog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g Sun Energy Technology Inc filed Critical Big Sun Energy Technology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168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168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及使用其的太阳能追日设备,所述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用于将一缆线连接至一元件,至少包括:一封闭环,直接连接至此元件;一卸扣,与封闭环相勾扣,卸扣的两端各具有一通孔;一滑轮,缆线缠绕于滑轮;以及一第一插销,穿过此等通孔,以将滑轮可转动地安装于卸扣中;所述太阳能追日设备使用了上述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本实用新型的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及使用其的太阳能追日设备,在不大幅增加复杂度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封闭环的强大结构来承受大型太阳能追日设备所需的拉力,有效抗强风及台风,不会因为传统的挂钩变形而使整个太阳能追日设备失效、甚至毁损。

Description

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及使用其的太阳能追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及使用其的太阳能追日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太阳能发电系统是固定于建筑物上,不能随着太阳的位置而调整方向,使得太阳能的利用率大打折扣。或者,一种风光互补式发电系统采用支撑风力发电机的柱体来固定太阳能发电模块,但是这种系统下的太阳能发电模块通常很小。因为太阳能发电模块的中央部位直接倾斜地固定至柱体,若太阳能发电模块的面积过大,则会被强风破坏,因为柱体与太阳能发电模块之间的接合强度不足以抵抗强风。因此,已知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仍有改善的空间。
另一种已知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是设置于可动的承载座上。此类太阳能发电系统的角度能够随着太阳的位置而调整,进而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此类太阳能发电系统是依据太阳在天空的位置来调整角度以追踪太阳的方向。这种系统通常仅适用于小型的发电场合,而不利于大型的发电场合。因此,已知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仍有改善的空间。
又另一种已知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是利用钢索来拉动太阳能模块的倾斜角度,为了便于安装起见,通常是利用开放式的挂钩钩住滑轮固定架,但是这种连接方式无法承受巨大的拉力,因为开放式的挂钩会变形,特别是在大型太阳能发电系统中,钢索所需提供的拉力更大。这种连接方式虽然在安装上相当简便,只要利用开放式挂钩钩上即可,但是容易有挂钩变形甚至因变形导致的脱落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及使用其的太阳能追日设备,用于利用封闭环的强大结构来承受大型太阳能追日设备所需的拉力。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能将一缆线连接至一元件,包括:
一封闭环,连接至所述元件;
一卸扣,与所述封闭环相勾扣,所述卸扣的两端各具有一通孔;
一滑轮,所述缆线缠绕于所述滑轮;以及
一第一插销,穿过多个所述通孔,以将所述滑轮能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卸扣中。
如上所述的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插销具有:
第一端,具有一凸缘,所述凸缘抵止于所述卸扣的所述两端的其中一端。
如上所述的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其中,所述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还包括:
一第二插销,穿过所述第一插销的第二端的穿孔。
如上所述的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其中,所述卸扣形成有一挡止柱,能挡止所述第二插销的转动。
如上所述的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其中,所述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还包括:
一轴套,容置于所述滑轮中,所述滑轮通过所述轴套能相对于所述第一插销转动。
本实用新型亦提供一种太阳能追日设备,包括:
一活动式框架,其第一端侧固定于一固定结构上;
一太阳能发电单元,设置于所述活动式框架的第二端侧上;
一缆线,连接所述活动式框架及所述固定结构;以及
一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将所述缆线连接至所述固定结构或所述活动式框架,所述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包括:
一封闭环,连接至所述固定结构或所述活动式框架;
一卸扣,与所述封闭环相勾扣,所述卸扣的两端各具有一通孔;
一滑轮,所述缆线缠绕于所述滑轮;以及
一第一插销,穿过多个所述通孔,以将所述滑轮能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卸扣中。
如上所述的太阳能追日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插销具有:
第一端,具有一凸缘,所述凸缘抵止于所述卸扣的所述两端的其中一端。
如上所述的太阳能追日设备,其中,所述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还包括:
一第二插销,穿过所述第一插销的第二端的穿孔。
如上所述的太阳能追日设备,其中,所述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还包括:
一轴套,容置于所述滑轮中,所述滑轮通过所述轴套能相对于所述第一插销转动。
如上所述的太阳能追日设备,其中,所述封闭环具有螺孔,能锁固至所述固定结构的螺杆或所述活动式框架的螺杆;或者,所述封闭环具有螺杆,能锁固至所述固定结构螺孔或所述活动式框架的螺孔。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在不大幅增加复杂度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封闭环的强大结构来承受大型太阳能追日设备所需的拉力,有效抗强风及台风,不会因为传统的挂钩变形而使整个太阳能追日设备失效、甚至毁损。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太阳能追日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显示图2的卸扣的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4显示图2的滑轮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5显示图2的卸扣、滑轮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6显示图5的挡止柱的作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AF:力臂
WH:壁高
1:太阳能追日设备
2:固定结构
2A:螺杆
10:太阳能发电模块
10B:底部
10M:中间部位
11:第一角落部位
12:第二角落部位
13:第三角落部位
14:第四角落部位
15:活动式框架
16:太阳能发电单元
17:框架
20:中柱
21:第一端
22:第二端
23:第二端侧
25:万向接头
31:第一卷线装置
32:第二卷线装置
41: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第一锚部
42: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第二锚部
43: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第三锚部
44: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第四锚部
50:第一钢索/缆线
60:第二钢索/缆线
51:第一端
52:第二端
61:第一端
62:第二端
110:封闭环
111:螺孔
120:卸扣/钩环
121:端
122:端
123:通孔
124:通孔
125:挡止柱
130:滑轮
140:第一插销
141:第一端
142:凸缘
143:第二端
144:穿孔
150:第二插销
160: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太阳能追日设备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是针对本案申请人于2011年7月8日提出申请的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100124154,名称为“钢索控制追日式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太阳能追日设备的其中部分元件的改良,这些元件(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的改良亦适用于其他适当的场合,只要是将钢索或缆线连接至任何元件的场合即可。因此,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亦同样适用于本案申请人于2011年7月12日提出申请的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100124627,名称为“悬吊支撑式太阳能发电设备”;以及本案申请人于2011年9月19日提出申请的中国台湾专利申请案号100217487,名称为“弹性钢索控制追日式太阳能发电设备”。上述这些先前申请案于此并入作参考。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太阳能追日设备1是安装于一固定结构2上,并包括一太阳能发电模块10、一中柱20、第一卷线装置31及第二卷线装置32、一第一钢索50、一第二钢索60以及第一锚部41、第二锚部42、第三锚部43、第四锚部44。值得注意的是,图1与图2的第一卷线装置31及第二卷线装置32有相当程度的简化,以便不模糊化本实用新型的特征。
太阳能发电模块10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并具有第一角落部位11、第二角落部位12、第三角落部位13及第四角落部位14。第一角落部位11、第二角落部位12、第三角落部位13及第四角落部位14并不一定要非常靠近太阳能发电模块10的四个角落,只要在四个角落的附近即可。第一角落部位11、第二角落部位12、第三角落部位13及第四角落部位14、第一钢索50及第二钢索60的配置可以参见上述“钢索控制追日式太阳能发电设备”,于此不再详述。
中柱20的一第一端21安装于固定结构2上,中柱20的一第二端22枢接于太阳能发电模块10的一底部10B的一中间部位10M,可转动地支撑太阳能发电模块10。中间部位10M最好位于太阳能发电模块10的重心,亦可以在太阳能发电模块10的重心的附近,于此不作特别限定。中柱20的第二端22是通过一万向接头25枢接于太阳能发电模块10的底部10B的中间部位10M。万向接头25包括球头及与球头配合的球形凹陷部,此乃为已知技术所熟知的,于此不再详述。如此,太阳能发电模块10可以以万向接头25为中心地自由旋转,使用者可以轻易调整太阳能发电模块10的摆设角度,达到追日的效果。中柱20的一长度是可变化的,但也可以是固定的。通过转动第一卷线装置31/第二卷线装置32,可以使第一卷线装置31/第二卷线装置32两侧的第一钢索50/第二钢索60的部分长度改变,用于改变太阳能发电模块10的角度。
第一卷线装置31及第二卷线装置32设置于中柱20。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卷线装置31及第二卷线装置32是可移动地设置于中柱20,用于使第一卷线装置31及第二卷线装置32的高度可调。举例而言,可以通过齿轮及齿条的配合、螺帽与螺丝的配合等机构来调整第一卷线装置31及第二卷线装置32的高度。由于这种机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轻易理解的,故于此不再详述。第一卷线装置31及第二卷线装置32可以是手动或电动的卷线装置。第一卷线装置31及第二卷线装置32可以容置于中柱20中或位于中柱20外部,于此不作特别限定。
第一钢索50具有一连接至第一角落部位11的第一端51及一连接至第三角落部位13的第二端52。第一钢索50卷绕于第一卷线装置31上。
第二钢索60具有一连接至第二角落部位12的第一端61及一连接至第四角落部位14的第二端62。第二钢索60卷绕于第二卷线装置32上。
第一锚部41、第二锚部42、第三锚部43及第四锚部44是固定于固定结构2,并分别对应于第一角落部位11、第二角落部位12、第三角落部位13及第四角落部位14,第一钢索50穿过第一锚部41及第三锚部43,以形成一W形结构。因此,第一钢索50从第一端51至第二端52,是依序通过第一锚部41、第一卷线装置31、第三锚部43。第二钢索60穿过第二锚部42及第四锚部44,以形成另一W形结构。两个W形结构可以是互相交叉或互相平行。通过转动第一卷线装置31/第二卷线装置32,可以使第一卷线装置31/第二卷线装置32两侧的第一钢索50/第二钢索60的部分长度改变,用于改变太阳能发电模块10的角度。因此,第二钢索60从第一端61至第二端62,是依序通过第二锚部42、第二卷线装置32、第四锚部44。这样的双W结构,可以让整个太阳能追日设备1的结构更加稳定,更不易受到强风或地震等外力破坏。
图2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的示意图。图3显示图2的钩环(又称卸扣(shackle))120的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图4显示图2的滑轮130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图5显示图2的卸扣120、滑轮130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6显示图5的挡止柱125的作用示意图。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追日设备1包括一活动式框架15、一太阳能发电单元16、一缆线50/缆线60及一种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41/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42/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43/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44。
封闭环110具有一螺孔111,以供锁固至固定结构2的一螺杆2A。于另一例子中,封闭环110具有一螺杆,以供锁固至固定结构2的一螺孔。
活动式框架15的一第一端侧是固定于一固定结构2上。太阳能发电单元16设置于活动式框架15的一第二端侧23上。值得注意的是,太阳能发电模块10主要是由框架17及太阳能发电单元16所构成。框架17、万向接头25与中柱20构成活动式框架15。中柱20的第一端21即是活动式框架15的第一端侧。框架17与太阳能发电单元16接触的端侧即为第二端侧23。
缆线50/缆线60是用于连接活动式框架15及固定结构2。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41/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42/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43/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44将缆线50/缆线60连接至固定结构2。或者,于另一例子中,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可以将缆线50/缆线60连接至活动式框架15。固定结构或活动式框架可以以一个元件来表示。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41/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42/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43/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44包括一封闭环110、一卸扣120、一滑轮130以及一第一插销140。
封闭环110直接连接至固定结构2。或者,于另一例子中,封闭环110直接连接至活动式框架15,封闭环110具有一螺孔111,以供锁固至活动式框架15的一螺杆,于另一例子中,封闭环110具有一螺杆,以供锁固至活动式框架15的一螺孔。
卸扣120与封闭环110相勾扣,卸扣120的端121、端122分别具有一通孔123、通孔124。缆线50/缆线60缠绕于滑轮130,缠绕的角度于本实施例中是小于360度,但是于其他实施例中亦可以是超过360度。
第一插销140穿过此等通孔123、通孔124,以将滑轮130可转动地安装于卸扣120中。第一插销140具有一第一端141,第一端141具有一凸缘142,凸缘142抵止于卸扣120的两端的其中一端,譬如是图5的一端122。
此外,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可以更包括一第二插销150,穿过第一插销140的一第二端143的一穿孔144,以防止第一插销140脱落。第二插销150可以是发夹插销、R形插销等。形成于卸扣120上的挡止柱125可以挡住第二插销150以防止其无限制地转动,因为第二插销150的无限制转动将造成磨损及第二插销150的脱落问题。于另一实施例中,挡止柱125可以形成于卸扣120的端121与端122,也就是卸扣120具有对称性的结构,但是位于端121与端122的挡止柱125以不干扰第一插销140的第一端141的凸缘142为设置原则。如此一来,安装人员可以用端121与端122的其中一端穿过封闭环110,减少安装上的困扰。于又另一实施例中,挡止柱125可以形成于图5的卸扣120的通孔123的下方。
为了方便让滑轮130转动顺畅,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更包括一轴套160,容置于滑轮130中,滑轮130是通过轴套160而可相对于第一插销140转动。于另一例子中,轴套160可以被轴承取代,以提供更顺畅的转动功能。于一例子中,滑轮130的壁高(WH)介于8至16mm之间,较佳是介于10至14mm之间,又更佳是约12mm,卸扣的长度(或称力臂AF)介于120至160mm之间,较佳是140mm,通过加深壁高WH及加长力臂AF,可避免卸扣因为钢索放松而倾倒,以导致钢索脱离滑轮的问题。
实际安装时,可以先将封闭环110固定住,再将卸扣120穿过封闭环110,接着组装滑轮130、钢索50/钢索60、第一插销140及第二插销150。虽然固定步骤稍微多一点,但是因为太阳能追日设备1一旦设置好,并不需要常常更动到这些相关部分。因此,在不大幅增加复杂度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封闭环110的强大结构来承受大型太阳能追日设备1所需的拉力,有效抗强风及台风,不会因为传统的挂钩变形而使整个太阳能追日设备1失效、甚至毁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理所应当地涵盖了与本案创新点有关的其他组合及具体应用。

Claims (10)

1.一种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能将一缆线连接至一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包括:
一封闭环,连接至所述元件;
一卸扣,与所述封闭环相勾扣,所述卸扣的两端各具有一通孔;
一滑轮,所述缆线缠绕于所述滑轮;以及
一第一插销,穿过多个所述通孔,以将所述滑轮能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卸扣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销具有:
第一端,具有一凸缘,所述凸缘抵止于所述卸扣的所述两端的其中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还包括:
一第二插销,穿过所述第一插销的第二端的穿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扣形成有一挡止柱,能挡止所述第二插销的转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还包括:
一轴套,容置于所述滑轮中,所述滑轮通过所述轴套能相对于所述第一插销转动。
6.一种太阳能追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追日设备包括:
一活动式框架,其第一端侧固定于一固定结构上;
一太阳能发电单元,设置于所述活动式框架的第二端侧上;
一缆线,连接所述活动式框架及所述固定结构;以及
一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将所述缆线连接至所述固定结构或所述活动式框架,所述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包括:
一封闭环,连接至所述固定结构或所述活动式框架;
一卸扣,与所述封闭环相勾扣,所述卸扣的两端各具有一通孔;
一滑轮,所述缆线缠绕于所述滑轮;以及
一第一插销,穿过多个所述通孔,以将所述滑轮能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卸扣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追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销具有:
第一端,具有一凸缘,所述凸缘抵止于所述卸扣的所述两端的其中一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追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还包括:
一第二插销,穿过所述第一插销的第二端的穿孔。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追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还包括:
一轴套,容置于所述滑轮中,所述滑轮通过所述轴套能相对于所述第一插销转动。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追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环具有螺孔,能锁固至所述固定结构的螺杆或所述活动式框架的螺杆;或者,所述封闭环具有螺杆,能锁固至所述固定结构螺孔或所述活动式框架的螺孔。
CN201520327440.8U 2015-04-08 2015-05-20 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及使用其的太阳能追日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1687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5173 2015-04-08
TW104205173U TWM508024U (zh) 2015-04-08 2015-04-08 半活動式纜線連接組件及使用其之太陽能追日設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16871U true CN204716871U (zh) 2015-10-21

Family

ID=537595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27440.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16871U (zh) 2015-04-08 2015-05-20 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及使用其的太阳能追日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199012U (zh)
CN (1) CN204716871U (zh)
TW (1) TWM508024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4633B (zh) * 2017-03-03 2018-05-21 太陽光電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彈性限位線材控制追日式太陽能發電設備
CN108599697A (zh) * 2018-05-14 2018-09-28 慈溪琅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
CN108512496A (zh) * 2018-05-14 2018-09-07 慈溪琅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太阳能发电设备
US20210047156A1 (en) * 2019-08-16 2021-02-18 Donald Butler Curchod Advanced soft loop connection system for a bloc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8024U (zh) 2015-09-01
JP3199012U (ja) 2015-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16871U (zh) 半活动式缆线连接组件及使用其的太阳能追日设备
CN202143005U (zh) 钢索控制追日式太阳能发电设备
KR101283790B1 (ko) 풍력 발전 장치 및 그것에 사용되는 케이블 지지 구조
WO2016045473A1 (zh) 柔性光伏支架
TWI624633B (zh) 彈性限位線材控制追日式太陽能發電設備
CA2666441A1 (en) Method for attaching rotor of wind turbine generator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wind turbine generator
CN204166394U (zh) 具有倾斜锚部的钢索控制追日式太阳能发电设备
CN110192025A (zh) 具有线缆支撑结构的风轮机
US4364710A (en) Vertical-axis windmill of the Chinese type
TWI625041B (zh) 懸吊追日式太陽能發電設備
JP5812012B2 (ja) 風力タービンシステム
CN105858556B (zh) 变电站避雷针更换设备及使用方法
CN113691205A (zh) 平单轴光伏支架系统的抗风加固系统
CN210508619U (zh) 一种门型悬索拉线塔
CN102518549B (zh) 柔性螺旋风力收集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螺旋风力发电系统
CN203788219U (zh) 一种应用于输电线路角钢杆塔的太阳能板安装支架
JP2011174379A (ja) 風力発電用ローターブレードの取り付け方法
CN201723387U (zh) 可自竖立的柱式小型风力发电机塔架
CN215990667U (zh) 平单轴光伏支架系统的抗风加固系统
CN203087380U (zh) 一种驱鸟装置
CN209538784U (zh) 一种用于变电现场的电力支撑装置
CN216774671U (zh) 辅助光伏发电设备姿态调整的支撑臂结构
CN216197053U (zh) 高压电线铁塔底座安全防护网
CN218217201U (zh) 一种光伏板悬索柔性支架
CN217335495U (zh) 光伏发电设备用自然风可自动变角支撑钢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1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