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14913U - 一种淡盐水预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淡盐水预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14913U
CN204714913U CN201520345115.4U CN201520345115U CN204714913U CN 204714913 U CN204714913 U CN 204714913U CN 201520345115 U CN201520345115 U CN 201520345115U CN 204714913 U CN204714913 U CN 2047149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
hydrochloric acid
light salt
salt brine
do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451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钧
王俊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Xingqiu Graphite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Xingqiu Graphit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Xingqiu Graphit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Xingqiu Graphit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4511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149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149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1491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Non-Metals, Compounds, Apparatus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淡盐水预处理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盐水换热器、循环管道、亚硫酸钠滴加装置和稀盐酸滴加装置,盐水换热器的冷媒进口通过管道K与一淡盐水供给设备连通,冷媒出口通过管道L与一淡盐水储罐连通;循环管道的两端分别与淡盐水储罐底部以及管道K连通;在管道K和管道L上设置亚硫酸钠滴加装置和稀盐酸滴加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盐水换热器提升淡盐水在进入热浓缩设备的初始温度,减少热量消耗;同时通过亚硫酸钠滴加装置、稀盐酸滴加装置与盐水换热器的配合对淡盐水中氯酸盐进行分解以及PH值调节,将淡盐水控制在弱碱性,延长后道工序热浓缩设备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淡盐水预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淡盐水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氯碱行业主要采用隔膜法和离子膜电解法两种生产工艺制作相关产品,在离子膜电解法的生产过程中,电解液经电解后,其含盐量会从300~310g/L降至200g/L左右,需要重新提高电解液的含盐量至初始水平以便继续电解生产产品。
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来提高含盐量,第一种为采用纯固体盐,其缺点在于:在生产烧碱时,每吨碱需要消耗1.5吨的固体盐,其成本较高,不具有市场竞争力,基本已经很少采用;第二种为采用含盐量低的电解液加大量固体盐相结合的方式,即采用经离子膜电解后的电解液或者另外采购卤水来替代部分固体盐,再在卤水中投入固体盐来达到电解液的含盐标准,由于单位含盐量相同情况下电解液或者卤水价格低于固体盐,因此可大大降低了成本,该种方式已经被行业内大多数厂家普遍采用;第三种为采用浓盐水添加少量固体盐的方式,利用热泵技术或其他热浓缩技术对含盐量低的电解液(淡盐水)或者卤水进行浓缩,其相较第二种方式,可进一步减少固体盐的添加量,降低成本。
但电解液或者卤水中一般含有游离氯,其对浓缩设备的腐蚀性较大,因此研发一种能够降低电解液腐蚀性延长浓缩设备使用寿命的淡盐水预处理装置势在必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电解液腐蚀性且提高淡盐水初始温度的淡盐水预处理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淡盐水预处理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盐水换热器、淡盐水供给设备、淡盐水储罐、循环管道、亚硫酸钠滴加装置和稀盐酸滴加装置,盐水换热器包括管程部和壳程部,管程部具有一个热媒进口和一个热媒出口,壳程部具有一个冷媒进口和一个冷媒出口,该冷媒进口通过管道K与一淡盐水供给设备连通,冷媒出口通过管道L与一淡盐水储罐连通;循环管道,该循环管道的进液口与淡盐水储罐底部连通,出液口与管道K连通,并在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亚硫酸钠滴加装置包括亚硫酸钠配制釜、亚硫酸钠滴加泵,所述亚硫酸钠配制釜的顶部具有一亚硫酸钠配液进口和一固体亚硫酸钠进料口,亚硫酸钠滴加泵的进液口与亚硫酸钠配制釜的底部连通,亚硫酸钠滴加泵的出液口接入循环管道出液口后侧的管道K;稀盐酸滴加装置包括稀盐酸配制釜、稀盐酸滴加泵,所述稀盐酸配制釜的顶部具有一个稀盐酸配液进口和一压力平衡管,稀盐酸滴加泵的进液口与稀盐酸配制釜底部连通,稀盐酸滴加泵的出液口与管道L连通;配置液供给管道包括配液总管以及与配液总管出液口连通的亚硫酸钠配液支管和盐酸配液支管,配液总管的进液口接入循环管道出液口前侧的管道K,亚硫酸钠配液支管和盐酸配液支管的出液口分别与亚硫酸钠配液进口、稀盐酸配液进口连通。
优选的,所述亚硫酸钠配液支管和盐酸配液支管上分别安装有亚硫酸钠配液截止阀和盐酸配液截止阀。
优选的,所述管道K上设置有取样管道,并在取样管道上设置有PH检测仪和氧化还原电位在线分析仪,所述PH检测仪和氧化还原电位在线分析仪的输出信号接入亚硫酸钠滴加泵和稀盐酸滴加泵。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将盐水换热器的热媒进口连接用于浓缩淡盐水的热浓缩设备,浓缩后的浓盐水温度一般能够达到180℃以上,将其导入到盐水换热器中,与采用离子膜电解法电解后的淡盐水在盐水换热器中进行热交换,将65℃左右的淡盐水加热到95℃左右,以便提升淡盐水在进入热浓缩设备的初始温度,减少热量消耗,更加节能。
离子膜电解法电解后的淡盐水在经过盐水换热器前,首先通过亚硫酸钠滴加装置在淡盐水中滴加亚硫酸钠溶液,由于淡盐水为碱性,同时,通过盐水换热器后,淡盐水温度提升达到90℃,该条件下有利于对淡盐水中氯酸盐的分解,大大降低了腐蚀性,提高整体系统的使用寿命;而经过换热后,在淡盐水中滴加合适量的稀盐酸,进而调节淡盐水的PH值,将淡盐水控制在弱碱性,延长后道工序热浓缩设备的使用寿命。
取样管道上设置PH检测仪和氧化还原电位在线分析仪,以便检测淡盐水的PH值和氧化还原程度,进而控制稀盐酸和亚硫酸钠溶液的滴加,有利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淡盐水预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包括盐水换热器3、淡盐水供给设备、淡盐水储罐4、循环管道N、亚硫酸钠滴加装置和稀盐酸滴加装置。
盐水换热器3包括管程部和壳程部,管程部具有一个热媒进口31和一个热媒出口32,热媒进口31用于连接淡盐水浓缩设备浓缩出来的浓盐水,壳程部具有一个冷媒进口33和一个冷媒出口34,该冷媒进口33通过管道K与一淡盐水供给设备连通,冷媒出口34通过管道L与一淡盐水储罐4连通。
循环管道N,该循环管道N的进液口与淡盐水储罐4底部连通,出液口与管道K连通,并在循环管道N上设置有循环泵43,通过管道K、管道L、循环管道N将盐水换热器3、淡盐水储罐4、循环泵43构成一个淡盐水预热循环管道。
亚硫酸钠滴加装置包括亚硫酸钠配制釜51、亚硫酸钠滴加泵52,亚硫酸钠配制釜51的顶部具有一亚硫酸钠配液进口511和一固体亚硫酸钠进料口512,亚硫酸钠滴加泵52的进液口与亚硫酸钠配制釜51的底部连通,亚硫酸钠滴加泵52的出液口接入循环管道N出液口后侧的管道K。
稀盐酸滴加装置包括稀盐酸配制釜61、稀盐酸滴加泵62,稀盐酸配制釜61的顶部具有一个稀盐酸配液进口611和一压力平衡管612,稀盐酸滴加泵62的进液口与稀盐酸配制釜61底部连通,稀盐酸滴加泵62的出液口与管道L连通。
配置液供给管道包括配液总管P以及与配液总管P出液口连通的亚硫酸钠配液支管Q和盐酸配液支管R,配液总管的进液口接入循环管道N出液口前侧的管道K,亚硫酸钠配液支管Q和盐酸配液支管R的出液口分别与亚硫酸钠配液进口511、稀盐酸配液进口611连通。并在亚硫酸钠配液支管Q和盐酸配液支管R上分别安装有亚硫酸钠配液截止阀513和盐酸配液截止阀613。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具体的实施方式:在管道K上设置有取样管道O,并在取样管道O上设置有PH检测仪71和氧化还原电位在线分析仪72,该PH检测仪71和氧化还原电位在线分析仪72的输出信号通过DCS或PLC接入亚硫酸钠滴加泵51和稀盐酸滴加泵61,以便检测淡盐水的PH值和氧化还原程度,进而控制稀盐酸和亚硫酸钠溶液的滴加,有利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工作原理:
离子膜电解法电解后的淡盐水在进入管道K中,可通过配制管道P、配制管道Q、配制管道R以及其上亚硫酸钠配液截止阀和盐酸配液截止阀进入亚硫酸钠配制釜、稀盐酸配制釜,为配制亚硫酸钠溶液和稀盐酸提供不含外来杂质的淡盐水溶剂;
离子膜电解法电解后的淡盐水一般在65℃左右,其通过管道K进入盐水换热器的壳程部分,而通过热浓缩设备浓缩后的浓盐水温度达到180℃,浓盐水通过热媒进口进入盐水换热器的管程部分,与淡盐水进行热交换,进而将淡盐水加热至90-95℃;
离子膜电解法电解后的淡盐水在通过管道K进入盐水换热器的壳程部分前,利用亚硫酸钠滴加泵在管道K内滴加浓度在4%左右的亚硫酸钠溶液;由于淡盐水为碱性,同时,通过盐水换热器后,淡盐水温度提升达到90℃以上,该条件下利于对淡盐水中氯酸盐的分解,降低淡盐水对设备、管道的腐蚀;
经过加热的淡盐水在通过管道L进入淡盐水储罐时,利用稀盐酸滴加泵在管道L内滴加稀盐酸,利用稀盐酸对淡盐水的PH值进行调节,将淡盐水酸碱度控制在弱碱状态,延长后道工序热浓缩设备的使用寿命,也有利于提升热浓缩设备副产品品质,例如利用氯化氢合成淡盐水浓缩炉浓缩淡盐水时产生的蒸汽品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3)

1. 一种淡盐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盐水换热器、淡盐水供给设备、淡盐水储罐、循环管道、亚硫酸钠滴加装置和稀盐酸滴加装置,
盐水换热器包括管程部和壳程部,管程部具有一个热媒进口和一个热媒出口,壳程部具有一个冷媒进口和一个冷媒出口,该冷媒进口通过管道K与一淡盐水供给设备连通,冷媒出口通过管道L与一淡盐水储罐连通;
循环管道,该循环管道的进液口与淡盐水储罐底部连通,出液口与管道K连通,并在循环管道上设置有循环泵;
亚硫酸钠滴加装置包括亚硫酸钠配制釜、亚硫酸钠滴加泵,所述亚硫酸钠配制釜的顶部具有一亚硫酸钠配液进口和一固体亚硫酸钠进料口,亚硫酸钠滴加泵的进液口与亚硫酸钠配制釜的底部连通,亚硫酸钠滴加泵的出液口接入循环管道出液口后侧的管道K;
稀盐酸滴加装置包括稀盐酸配制釜、稀盐酸滴加泵,所述稀盐酸配制釜的顶部具有一个稀盐酸配液进口和一压力平衡管,稀盐酸滴加泵的进液口与稀盐酸配制釜底部连通,稀盐酸滴加泵的出液口与管道L连通;
配置液供给管道包括配液总管以及与配液总管出液口连通的亚硫酸钠配液支管和盐酸配液支管,配液总管的进液口接入循环管道出液口前侧的管道K,亚硫酸钠配液支管和盐酸配液支管的出液口分别与亚硫酸钠配液进口、稀盐酸配液进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盐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亚硫酸钠配液支管和盐酸配液支管上分别安装有亚硫酸钠配液截止阀和盐酸配液截止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盐水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K上设置有取样管道,并在取样管道上设置有PH检测仪和氧化还原电位在线分析仪,所述PH检测仪和氧化还原电位在线分析仪的输出信号接入亚硫酸钠滴加泵和稀盐酸滴加泵。
CN201520345115.4U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淡盐水预处理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7149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45115.4U CN204714913U (zh)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淡盐水预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45115.4U CN204714913U (zh)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淡盐水预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14913U true CN204714913U (zh) 2015-10-21

Family

ID=54313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45115.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714913U (zh)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淡盐水预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149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28716A (zh) * 2015-05-26 2015-09-23 南通星球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淡盐水预处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28716A (zh) * 2015-05-26 2015-09-23 南通星球石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淡盐水预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64546U (zh) 一种氯化氢尾气循环吸收装置
CN108560013A (zh) 一种循环电解次氯酸钠发生器
CN104030320A (zh) 双向循环法海水淡化并提取溴素后浓盐水浓缩制盐工艺
CN207632897U (zh) 一种生产氢氧化钾的电解盐水脱氯回用系统
CN204714913U (zh) 一种淡盐水预处理装置
CN204174289U (zh) 具有自然循环功能的氯酸钠电解装置
CN104928716A (zh) 一种淡盐水预处理装置
CN105951119B (zh) 一种制备氢氧化钠的方法
CN205990450U (zh) 一种回收高温湿氯气中热量的装置
CN209507582U (zh) 氯酸盐分解装置
CN102491276B (zh) 二次加碱生产次氯酸钠的方法
CN107201531B (zh) 电解工艺中氯酸盐分解槽分解后的强酸性淡盐水回用装置
CN104928715A (zh) 一种烧碱生产用电解液回收再利用系统
CN204714914U (zh) 一种烧碱生产用电解液回收再利用系统
CN204372892U (zh) 一种用于铁合金余热发电空冷机组的锅炉炉水调节装置
CN206680585U (zh) 一种全卤制碱热量回收利用系统
CN210366984U (zh) 一种塔式连续法生产次氯酸钠的系统
CN210458383U (zh) 一种适用于无机盐电解的装置
CN208701221U (zh) 一种清洁高效离子膜烧碱装置
CN106367778B (zh) 一种回收高温湿氯气中热量的装置及方法
CN210885301U (zh) 一种卤水精制系统
CN208933491U (zh) 一种新型电解食盐水次氯酸钠发生器
CN209383862U (zh) 次氯酸钠发生器
CN204779848U (zh) 一种有利于节能降耗的新型卤水除铵系统
CN208121212U (zh) 联产氯化石蜡和合成氨的烧碱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51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