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13067U - 一种具有弧面的板材加工件及托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弧面的板材加工件及托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13067U
CN204713067U CN201520461283.XU CN201520461283U CN204713067U CN 204713067 U CN204713067 U CN 204713067U CN 201520461283 U CN201520461283 U CN 201520461283U CN 204713067 U CN204713067 U CN 2047130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bered surface
hole
bracket
sheet fabrication
blind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6128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苒焜
齐玉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inental Automotive Corp Lianyung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inental Automotive Changchu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inental Automotive Changchu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inental Automotive Changchu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6128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130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130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130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弧面的板材加工件,弧面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孔,或者在弧面内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盲孔。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托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弧面的板材加工件及托架,不必使用复杂的且成本较高的方法来解决回弹问题,仅需在加工为弧面的板材上加工出通孔,或者在需要加工为弧面的板材上对应于弧面内侧的一面加工盲孔,降低了该部分板材的强度;在进行弧面弯曲加工时,产生的回弹就会减弱,从而保证弧面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弧面的板材加工件及托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弧面的板材加工件及托架。
背景技术
冲压指的是运用压力机等设备,借助安装在压力机上的相关模具和设施等等,对材料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材料逐渐变形或者是分离,进而获取机械生产与制造当中所需要的零部件规格、尺寸、形状。当冲压工作在常温下进行时,属于冷冲压。冷冲压技术工艺在许多行业广泛应用。
由于冲压成形过程中不仅存在塑性变形,还存在弹性变形。当钣金件模具成型(折弯成型)并且打开之后,零部件的形状会出现变化,与原先模具闭合情况之下的形态不一致。也就是卸载后由于弹性变形的恢复,即产生回弹现象。
回弹直接影响到板材加工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在板材加工件的后续装配工艺中由于相邻零件的尺寸不一致,给装配带来困难,并可能造成过大的装配残余应力,从而影响焊装件的使用可靠性。
对于具有弧面的板材加工件,尤其弧面的曲率半径较大时,弧面回弹更为严重,质量控制有较大的难度。
目前汽车领域已逐渐采用屈服强度下限为275~460MPa的高强度钢板来代替原有屈服强度在270MPa以下的软钢板,由于强度提高,按等强度转换原则,钢板的厚度就可以削减,自然可以大大减少钢材总量,使汽车轻型化;同时能够改善汽车安全性和抗凹陷性。
然而随着钢板强度的增加,在冲压成型上起皱、拉裂和回弹的问题会更为严重,对于高强度钢板而言,回弹现象更为显著且是最难解决的。
目前解决回弹问题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改变加工模具,例如申请号为201410731060.0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防回弹弯折模具,《机械工人》杂志于1981年04月30日公开了一篇文章《减少弯曲件回弹的措施》(作者:俞焕文);文中提到减少回弹的措施有:采用带有回弹补偿角的模具来减少回弹;
(2)改变加工过程,例如申请号为200810064528.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降低塑性回弹的金属板材加工成形方法,将低塑性高强度金属板材在加工成形前先沿反方向进行预成形加载,然后将板料正向进行加工成形,该过程可通过金属的包申格效应使回弹显著地减小或消除,并使高强度金属板材的屈服强度明显降低,进而易于加工成形;《减少弯曲件回弹的措施》提到允许用热处理的弯曲件也可采用热处理方式(板料在弯曲工艺前增加退火处理)来减少回弹;或者通过实测或预测回弹量来对加工进行修正。
这些方法的实施都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弧面的板材加工件,通过改变结构,降低板材局部的强度,从而减弱弧面回弹,保证弧面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托架。
回弹的大小与材料的屈服强度成正比,一般对于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板材加工件,都会建议选择屈服强度低的材料。
孔洞的存在会降低了板材局部的强度和刚度,在弧面加工之前,先在加工为弧面的板材上冲压出孔洞,降低了该部分板材的强度;在进行弧面的弯曲加工时,产生的回弹就会减弱,从而保证弧面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弧面的板材加工件,弧面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孔,或者在弧面内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盲孔。
在加工具有弧面的板材加工件时,先在加工为弧面的板材上加工出通孔,或者在加工为弧面的板材上对应于弧面内侧的一面加工盲孔,降低了该部分板材的强度;在进行弧面的弯曲加工时,产生的回弹就会减弱,从而保证弧面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进一步地,通孔或盲孔为一个,且设置于弧面的中心点,这里弧面的中心点是指弧面的展开面的几何中心。设置于弧面的中心点,能够保证形成弧面的板材应力均衡,避免加工完成后的弧面发生扭曲或变形。
进一步地,通孔或盲孔为多个,且多个通孔或盲孔沿弧面的中心线分布,或者关于弧面的中心线对称分布。这里弧面的中心线是指弧面上经过弧面的中心点,与弧面的中心轴垂直的线。沿弧面的中心线分布,或者关于弧面的中心线对称分布,能够保证形成弧面的板材应力均衡,避免加工完成后的弧面发生扭曲或变形。
进一步地,通孔或盲孔为圆形、椭圆形、长圆形或长条形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具有弧面的板材加工件采用金属板材或非金属板材制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托架,包括弧面与固定部,弧面用于固定线束,弧面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孔,或者在弧面内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盲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弧面的板材加工件及托架,具有以下优点:对于具有弧面的板材加工件,不必使用复杂的且成本较高的方法来解决回弹问题,仅需在加工为弧面的板材上加工出通孔,或者在需要加工为弧面的板材上对应于弧面内侧的一面加工盲孔,降低了该部分板材的强度;在进行弧面弯曲加工时,产生的回弹就会减弱,从而保证弧面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托架应用于线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托架的透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托架的弧面展开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托架的弧面展开的示意图;及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托架的弧面展开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托架,采用钣金件制作,应用于汽车中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lectrical Park Brake,EPB)中,线束1套设护套2,托架3的弧面31托住护套2,并固定到车身上。
如图2所示,托架3包括弧面31、连接部32以及固定部33,固定部33设置有固定孔,用于固定到车身上,连接部32连接弧面31和固定部33。
由于需要托住线束1的弧面31曲率半径较大,在弯曲加工过程中易产生回弹,影响到托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如图3所示,在弯曲加工之前,在加工为弧面31的板材上加工出通孔311,这样就能够降低了该部分板材的强度;进行弧面31弯曲加工时,产生的回弹就会减弱,从而保证弧面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也可以在弧面31的内侧加工盲孔,同样可以降低了该部分板材的强度,达到减弱回弹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通孔311为一个,设置于弧面31的展开面的中心点,这里展开面为矩形。本实用新型保护的板材加工件的弧面31的展开面不以矩形为限,也可以是扇形、圆形、椭形或其他几何形状。将通孔311设置于弧面的中心点,能够保证形成弧面的板材应力均衡,避免加工完成后的弧面发生扭曲或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通孔311为三个,包括两个长条形孔和一个圆形孔,三个通孔311沿弧面的中心线312分布,这里弧面的中心线312是指弧面上经过弧面31的中心点,与弧面31的中心轴垂直的线,保证形成弧面的板材应力均衡,避免加工完成后的弧面31发生扭曲或变形。
通孔311或盲孔可以采用不同的形状,例如是圆形、椭圆形、长圆形或长条形中的一种,也可以包括其中的几种,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通孔311为六个,包括四个长条形孔和两个圆形孔,六个通孔311关于弧面的中心线312对称分布,保证形成弧面31的板材应力均衡,避免加工完成后的弧面31发生扭曲或变形。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加工为弧面的板材上加工出通孔或盲孔,降低了该部分板材的强度,以减小弧面弯曲加工时产生的回弹,这种方式可以应用于具有弧面的板材加工件,板材加工件可以采用金属板材或非金属板材制作,例如低碳钢、复合材料等。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各种更动与修改,均应纳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具有弧面的板材加工件,其特征在于,弧面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孔,或者在所述弧面内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盲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弧面的板材加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或盲孔为一个,所述通孔或盲孔设置于所述弧面的中心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弧面的板材加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或盲孔为多个,所述多个通孔或盲孔沿所述弧面的中心线分布,或者关于所述弧面的中心线对称分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弧面的板材加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或盲孔为圆形、椭圆形、长圆形或长条形中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弧面的板材加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弧面的板材加工件采用金属板材或非金属板材制作。
6.一种托架,包括弧面与固定部,所述弧面用于固定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孔,或者在所述弧面内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盲孔。
CN201520461283.XU 2015-07-01 2015-07-01 一种具有弧面的板材加工件及托架 Active CN2047130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1283.XU CN204713067U (zh) 2015-07-01 2015-07-01 一种具有弧面的板材加工件及托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1283.XU CN204713067U (zh) 2015-07-01 2015-07-01 一种具有弧面的板材加工件及托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13067U true CN204713067U (zh) 2015-10-21

Family

ID=54312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61283.XU Active CN204713067U (zh) 2015-07-01 2015-07-01 一种具有弧面的板材加工件及托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130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68706B1 (ko) 프레스 성형 방법 및 프레스 성형 부품의 제조 방법
KR101692658B1 (ko) 프레스 성형 방법
KR101416548B1 (ko) 버링 구조를 가지는 리어 어퍼 암 제조방법
CN107052127B (zh) 一种高温气胀成形生产线系统及方法
RU2693275C2 (ru) Экструдированная труба из алюминиевого сплава и способ формования компонента кузова транспортного средства
RU2654403C2 (ru) Образованное штамповкой изделие, автомобильный конструктивный элемент, включающий в себя изделие,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образованного штамповкой изделия
CN107249773B (zh) 冲压成形方法及冲压成形模具
Scheffler et al. Incremental sheet metal forming on the example of car exterior skin parts
CN104209702A (zh) 异形螺母冷镦装置及其生产工艺
KR101579028B1 (ko) 폐단면 구조 부품의 제조 방법 및 장치
US7546754B2 (en) Method of fabricating tubular structure from hybrid material
US20190143624A1 (en) Downholding press for producing a semi-finished product from sheet-metal material having thickness-reduced region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 sheet-metal formed part
Kim et al. Development of the bus frame by flexible roll forming
KR20160030975A (ko) 판재의 성형 방법 및 예성형 형상의 설정 방법
CN107855413A (zh) 铝制车门外板冲压成形模具及回弹控制方法
DE102014215365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warmumgeformten Bauteilen
CN204713067U (zh) 一种具有弧面的板材加工件及托架
US9669877B2 (en) Vehicle body framework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2036750B1 (ko) 프레스 성형품 및 그 설계 방법
KR20120110889A (ko) 자동차 스티어링 샤프트용 요크 제조장치
KR20170094336A (ko) 복합체 부품, 복합체 부품의 제조 방법 및 복합체 부품의 사용
CN110789618B (zh) 汽车后减震器安装座
Albert et al. Smart process combination for aluminum/plastic hybrid components
KR20190008566A (ko) 자동차 구조 부재용 드로잉 성형체, 자동차 구조 부재용 드로잉 성형체의 제조 방법, 및 자동차 구조 부재용 드로잉 성형체의 제조 장치
CN111069417A (zh) 一种控制板材成形回弹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20

Address after: 222006, No. four, No. 17, Gao Song Industrial Zone, Jiangsu, Lianyungang, China

Patentee after: Continental automotive electronics (Lianyunga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130033 Changchu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lin, Wuhan Road, No. 1981, No.

Patentee before: Continental Automotive (Dalian)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