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00896U - 一种隔离器上的手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离器上的手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00896U
CN204700896U CN201520241832.2U CN201520241832U CN204700896U CN 204700896 U CN204700896 U CN 204700896U CN 201520241832 U CN201520241832 U CN 201520241832U CN 204700896 U CN204700896 U CN 2047008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oves
sealing ring
ring
retainer plate
holddown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418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岳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anjian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anjian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anjian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anjian Pharmaceut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418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008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008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0089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离器上的手套装置,一种隔离器上的手套装置,所述隔离器包括一个具有腔室的箱体和至少一个手套装置,所述外盖包括用于固定手套(10)的外圈盖(6)和用于紧固透明玻璃(2)的手套固定圈(5);还包括第一密封圈(3);所述第一密封圈(3)环绕地设置在所述内衬圈(1)和外盖之间;所述外圈盖(6)的端部设有挤向所述第一密封圈(3)的密封端面(6a);将所述手套(10)压靠密封在所述第一密封圈(3)的端面上;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实现了手套的在线更换,降低了操作者的工作风险,保护了操作者的职业健康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隔离器上的手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菌操作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隔离器上的手套装置。
背景技术
手套装置例如在制药工业中应用在所谓的隔离器上,该隔离器具有相对于周围环境保持无菌的内部空间,在该内部空间中例如将药物填充到容器中。为了能够在生产装置的内部空间中工作,使用到这样的手套装置,操作人员通过这些手套装置从外部将手伸入到内部空间中,而不会在此被污染。
目前新版 GMP 的实施,对制药企业软件和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制药装备做了详细规定,根据中国新版 GMP 附录 1 第十三条关于无茵药品的生产操作环境有明确的规定 :高污染风险的操作宜在隔离器、手套箱中完成。而隔离器、手套箱都必须通过安装在手套环上的手套进行密闭操作,可防止人员及外部空间与操作腔内环境相互交叉污染,保证操作腔内洁净度等级并防止操作腔内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对人员产生危害。被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化工、电子、航天、核工业等行业的生产和科研领域。
现有手套套件若在生产、实验过程中发现手套破损、泄漏,无法在线更换手套。操作者需停止正在进行的生产、实验作业,卸下手套环,摘除损坏的手套,再将新手套与手套环一起安装、固定。期间原密闭的腔体被打开,操作者完全暴露在不受控制的风险环境中,腔内物品也受到外界污染,手套更换完毕后需重新对内腔进行清理、灭菌、置换操作后才能继续进行生产、实验操作。随着国内质量、环保、安全等相关法规的发展,这种手套环结构越来越不能满足生产、实验的实际需要。
    针对以上问题,故,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密封性好、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并且可实现在线更换手套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离器上的手套装置,所述隔离器包括一个具有腔室的箱体和至少一个手套装置,箱体将腔体与非无菌的外部空间隔开,并且在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操作窗口,手套装置包括手套、内衬圈和外盖,手套设置在操作窗口上并且能够从外部空间将手伸入手套中以便穿过操作窗口在腔室操作,所述外盖包括用于固定手套的外圈盖和用于紧固透明玻璃的手套固定圈,所述外圈盖通过内六角圆头螺钉与手套固定圈连接;还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环绕地设置在所述内衬圈和外盖之间;所述外圈盖的端部设有挤向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密封端面;将所述手套压靠密封在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端面上;所述手套固定圈上设有用于固定手套端部密封圈的第一固定槽和用于在线更换新手套的第二固定槽;所述内六角圆头螺钉环绕的设置在手套固定圈内用于固定手套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圈盖的端部为台阶状,该台阶状的台阶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并且定向安装;且所述台阶状端部将所述手套压靠密封在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密封端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圈盖的端部为斜锥面,第一密封圈端部超出手套固定圈的安装面;当外圈盖盖合时,斜锥面端部将所述手套压靠密封在所述第一密封圈的密封端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截面为“L”形状; 一端与内衬圈连接,另一端与外圈盖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密封圈形成有凹块;所述内衬圈的端部形成有凸起块;该凸起块通过挤压第一密封圈的凹块部位,与所述外盖圈挤压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固定槽上设有手套自带的第四密封圈;该第四密封圈与手套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固定槽上设有第三密封圈;所述新手套装置上设有新手套装置自带的第五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手套固定圈的内圆周区域齐平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二固定槽的高度高于第一固定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凸起块为圆弧过渡,所述手套固定圈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实现了手套的在线更换,手套破损后,通过在线更换手套,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人员和手套箱、隔离器内部相互交叉污染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操作者的工作风险,保护了操作者的职业健康安全。手套在线更换完毕后即可继续进行正常生产、实验操作,不需对内腔重新进行清理、灭菌、置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B-B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手套固定圈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在线更换手套步骤1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在线更换手套步骤2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在线更换手套步骤3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在线更换手套步骤4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在线更换手套步骤5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内衬圈1,透明玻璃2,第一密封圈3,凹块3-1,第二密封圈4,手套固定圈5,外圈盖6,密封端面6a,斜锥面6b,第三密封圈7,内六角沉头螺钉8,内六角圆头螺钉9,手套10,第四密封圈11,第一固定槽7a,第二固定槽11a,凸起块1-1,新手套装置10a,第五密封圈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隔离器上的手套装置,隔离器包括一个具有腔室的箱体和至少一个手套装置,箱体将腔体与非无菌的外部空间隔开,并且在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操作窗口,手套装置包括手套10、内衬圈1和外盖,手套设置在操作窗口上并且能够从外部空间将手伸入手套中以便穿过操作窗口在腔室操作,外盖包括用于固定手套10的外圈盖6和用于紧固透明玻璃2的手套固定圈5,外圈盖6通过内六角圆头螺钉9与手套固定圈5连接;还包括第一密封圈3;第一密封圈3环绕地设置在所述内衬圈1和外盖之间;外圈盖6的端部设有挤向所述第一密封圈3的密封端面6a;将手套10压靠密封在第一密封圈3的端面上;手套固定圈5上设有用于固定手套10端部密封圈的第一固定槽7a和用于在线更换新手套的第二固定槽11a;外盖包括用于连接手套10的外圈盖6和用于紧固透明玻璃2的手套固定圈5;其中,透明玻璃2在第一密封圈3与第二密封圈4之间通过手套固定圈5被夹紧。在此,内衬圈1设置在透明玻璃2的内侧上,而手套固定圈5设置在透明玻璃2的外壁上。手套10借助第一固定槽7a和第二固定槽11a固定在外圈盖6上;内六角圆头螺钉9环绕的设置在手套固定圈5内用于固定手套装置。
    第一固定槽7a和第二固定槽11a是两个固定槽,他们都为O 形槽,它们将手套10所敞开的端部区域固定在相应的构造上,第二固定槽11a上设有手套10自带的第四密封圈11;该第四密封圈11与手套10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固定槽7a上设有第三密封圈7;所述新手套装置10a上设有新手套装置10a自带的第五密封圈12;将第二固定槽11a的高度高于第一固定槽7a的高度,是为了手套的在线更换更加方便,从手套10更换到新手套装置10a,存在高度差,用新手套装置10a将破损手套10从手套固定圈5上推下,由于自身重力作用,更换时间将会缩短,效率会增加;设置第三密封圈7是为了在线更换手套10的时候,通过第三密封圈7的挤压,密封性更好。
     由图3可以看出,该装置还包括第一密封圈3,横截面设置成为“L”形状;
第一密封圈3环绕地设置在内衬圈1、手套固定圈5和外圈盖6之间;第一密封圈3形成有凹块3-1;所述内衬圈1的端部形成有凸起块1-1;该凸起块1-1通过挤压第一密封圈3的凹块3-1部位,与外盖圈6挤压连接,用于夹紧手套10;所述外圈盖6的端部与所述手套10在截面上形成台阶构造并且形成台阶式横截面,该台阶式横截面垂直于第一密封圈3并定向安装,并且台阶式横截面将所述手套10压靠在所述第一密封圈3的端面上,而将凸起块1-1为圆弧过渡,是为了与第一密封圈3的挤压,接触面积增加,紧固手套10的效果更好。
第一密封圈3采用硅胶板,通过内衬圈1的端部还设有凸起块1-1与外盖圈6的挤压保证隔离器内部有毒物料不漏入D区,另外第一密封圈3设置成“L”形状,台阶式横截面直接与手套10的一个部分接触并且将该手套区域压靠在第一密封圈3上,保证了整个装置的密闭性。
作为优选,第一密封圈3还可以选用其他相应地构成,采用倾斜的密封面设计,与此相对应的,外盖圈6同样具有按照第一密封圈3的角度构成的对接面,使得柔软的手套10可以被夹紧在它们之间。由此能够获得特别紧凑的构造。
第一密封圈3在此与外盖圈6或手套固定圈5的相应的内圆周齐平,从而获得没有干扰台阶或诸如此类的穿透开口。
外圈盖6设置在手套固定圈5的向外指向的侧面上。该外圈盖6在此覆盖手套固定圈5。在此,外圈盖6借助多个内六角圆头螺钉9固定在手套固定圈5上。
当发现手套10有破损需要更换时,操作步骤如图6至图10所示一种手套装置的手套更换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一:松掉用于固定手套固定圈5和外盖圈6的内六角圆头螺钉9,取下外盖圈6;
步骤二:将第三密封圈7移开,通过将手套10自带的第四密封圈11移动到第一固定槽7a位置;
步骤三:将新手套装置10a自带第五密封圈12移到第一固定槽7a的位置,从外部将所需更换手套10包裹起来;
步骤四:通过新手套装置10a将手套10从内部卸下,把第三密封圈7从隔离器外部压入第一固定槽7a内;
步骤五:将外盖圈6压入拧紧内六角圆头螺钉9。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将外圈盖6的端部形成为斜锥面6b,第一密封圈3端部超出手套固定圈5的安装面;当外圈盖6盖合时,斜锥面6b端部将所述手套10压靠密封在所述第一密封圈3的密封端面上。通过凸起块1-1对第一密封圈3形成有凹块3-1进行挤压,受力点集中在外圈盖6的斜锥面6b上,接触面积增加,更能保证整个装置的密闭性;本实施例的其他内容与实施例一相同。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附图标记内衬圈1,透明玻璃2,第一密封圈3,凹块3-1,第二密封圈4,手套固定圈5,外圈盖6,密封端面6a,斜锥面6b,第三密封圈7,内六角沉头螺钉8,内六角圆头螺钉9,手套10,第四密封圈11,第一固定槽7a,第二固定槽11a,凸起块1-1,新手套装置10a,第五密封圈12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8)

1.一种隔离器上的手套装置,所述隔离器包括一个具有腔室的箱体和至少一个手套装置,箱体将腔体与非无菌的外部空间隔开,并且在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操作窗口,手套装置包括手套(10)、内衬圈(1)和外盖,手套设置在操作窗口上并且能够从外部空间将手伸入手套中以便穿过操作窗口在腔室操作,所述外盖包括用于固定手套(10)的外圈盖(6)和用于紧固透明玻璃(2)的手套固定圈(5),所述外圈盖(6)通过内六角圆头螺钉(9)与手套固定圈(5)连接;该内衬圈(1)设置在透明玻璃(2)的内侧上,而手套固定圈(5)设置在透明玻璃(2)的外壁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圈(3);所述第一密封圈(3)环绕地设置在所述内衬圈(1)和外盖之间;所述外圈盖(6)的端部设有挤向所述第一密封圈(3)的密封端面(6a);将所述手套(10)压靠密封在所述第一密封圈(3)的端面上;所述手套固定圈(5)上设有用于固定手套(10)端部密封圈的第一固定槽(7a)和用于在线更换新手套的第二固定槽(11a);所述外圈盖(6)的端部为斜锥面(6b),第一密封圈(3)端部超出手套固定圈(5)的安装面;当外圈盖(6)盖合时,斜锥面(6b)端部将所述手套(10)压靠密封在所述第一密封圈(3)的密封端面上;所述内六角圆头螺钉(9)环绕的设置在手套固定圈(5)内用于固定手套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器上的手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盖(6)端部的横截面为台阶式横截面(6a),该台阶式横截面的台阶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密封圈(3)并且定向安装;且所述台阶式横截面将所述手套(10)压靠密封在所述第一密封圈(3)的密封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器上的手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3)的截面为“L”形状; 一端与内衬圈(1)连接,另一端与外圈盖(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器上的手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3)形成有凹块(3-1);所述内衬圈(1)的端部形成有凸起块(1-1);该凸起块(1-1)通过挤压第一密封圈(3)的凹块(3-1)部位,与所述外盖圈(6)挤压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器上的手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槽(11a)上设有手套(10)自带的第四密封圈(11);该第四密封圈(11)与手套(10)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固定槽(7a)上设有第三密封圈(7);所述新手套装置(10a)上设有新手套装置(10a)自带的第五密封圈(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器上的手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3)与手套固定圈(5)的内圆周区域齐平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器上的手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槽(7a)和第二固定槽(11a)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二固定槽(11a)的高度高于第一固定槽(7a)。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离器上的手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块(1-1)为圆弧过渡,所述手套固定圈(5)的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型。
CN201520241832.2U 2015-04-20 2015-04-20 一种隔离器上的手套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7008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41832.2U CN204700896U (zh) 2015-04-20 2015-04-20 一种隔离器上的手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41832.2U CN204700896U (zh) 2015-04-20 2015-04-20 一种隔离器上的手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00896U true CN204700896U (zh) 2015-10-14

Family

ID=54280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41832.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700896U (zh) 2015-04-20 2015-04-20 一种隔离器上的手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0089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8676A (zh) * 2017-12-26 2019-07-02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菌手套的法兰组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8676A (zh) * 2017-12-26 2019-07-02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菌手套的法兰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3010348A1 (en) Disinfection cap for iv needleless connectors
CO6311094A2 (es) Metodo de modificacion de espacio libre para eliminacion de presion de vacio en un recipiente y aparato para el mismo
BR112014027688A2 (pt) recipiente
KR20130119869A (ko) 뚜껑부착 용기
EP4253273A3 (en) Material supply system with valve assembly with improved sealing capabilities
CA2702906A1 (en) Integrated insulator seal and shield assemblies
CN104786237B (zh) 一种隔离器上的手套装置和手套更换方法
CN204700896U (zh) 一种隔离器上的手套装置
CN104260114B (zh) 手套箱箱体及其制作方法
CN107611054B (zh) 反应腔室
US20230015340A1 (en) Door Assembly Allowing Improved Installation on the Walls of an Enclosure, and Enclosure Comprising Such a Door Assembly
CN109623881B (zh) 用于手套箱的照明装置
CN205192622U (zh) 一种红外测温装置
KR101643958B1 (ko) 배관 기밀 시험용 막음기구
CN204726860U (zh) 一种隔离器传递阀
KR101416815B1 (ko) 조립식 챔버
CN103418324B (zh) 一种微波消解装置
CN205525846U (zh) 实验室防潮型粉末药品储存装置
CN106322023A (zh) 弹性复位无螺纹密封法兰
CN211220788U (zh) 快装式操作箱手套安装装置
CN219493035U (zh) 一种密封件
CN104913283B (zh) 一种用于密封端面不规则的腔体的密封结构、具有该密封结构的照明灯具及密封方法
CN107859781A (zh) 截止阀
CN205482120U (zh) 一种有毒隔离器用密封装置
SA519401348B1 (ar) جهاز أنود وطرق خاصة به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Tong Shenghu

Inventor before: Wu Yuefe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14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608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