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91879U - 发动机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91879U
CN204691879U CN201520318633.7U CN201520318633U CN204691879U CN 204691879 U CN204691879 U CN 204691879U CN 201520318633 U CN201520318633 U CN 201520318633U CN 204691879 U CN204691879 U CN 204691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radiator
cooling system
water pump
thermost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1863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鸿震
张露捷
杜志良
唐国全
盛云
李乐生
周海宁
钮其云
周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1863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91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91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9187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通过管路连通的发动机、缓速器、节温器、主散热器、水泵和膨胀水箱,节温器与主散热器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副散热器,所述副散热器上安装有电子风扇。本实用新型在原有冷却系统的大循环上设置副散热器,并在副散热器上设置电子风扇,提高了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电子水泵可提高经过副散热器及主散热器的流量,且副散热器和电子水泵占用空间小,在整车上易于布置。在节温器与主散热器之间的管路上并联设有第一散热管路和第二散热管路,可防止单个副散热器的冷却液管路的管径较小对主散热器的流量产生影响,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发动机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有缓速器的发动机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矿用车由于载重量大,且矿区道路坡度大,下坡过程中频繁使用行车制动时,其制动效果将会因制动产生的高温急剧下降,甚至失效。为保证行车制动的有效,整车需配装缓速器,对整车进行辅助制动。缓速器制动时,将矿用车下坡时的动能转变成热量,以降低整车下坡的车速,然后通过自身的热交换器,将缓速器的热量带到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然后通过冷却系统的散热器和风扇带到环境中。
由于缓速器的制动扭矩比较大,整车需装配足够大的散热器、风扇,来带走缓速器产生的热量。如图1所示,为目前安装有缓速器的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通的发动机1、缓速器2、节温器3、主散热器4、水泵5、风扇11和膨胀水箱6,其冷却液循环分大循环和小循环,从发动机1出来的冷却液经过缓速器2,再经过节温器3,在节温器3处分为两路,一路为小循环管路,在冷却液温度较低时,在冷却系统中的水泵5作用下,冷却液经过小循环管路直接回至水泵5前,一路为大循环管路,冷却液温度较高时,冷却系统中的节温器3逐渐打开,使小循环管路关闭,大循环管路开启,在冷却系统中的水泵5作用下,冷却液经过主散热器4后,回到水泵5前,冷却液流经大循环管路上的主散热器时,通过发动机上的风扇将冷却液的热量带走。整个冷却系统通过膨胀水箱6加注冷却液。此种冷却系统占用空间大,且缓速器散热所需空间较大,而整车上由于布置空间有限,无法满足缓速器散热对散热器的空间需求,造成缓速器温度过高,而退出制动,影响使用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装配有缓速器的发动机的发动机冷却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通过管路连通的发动机、缓速器、节温器、主散热器、水泵和膨胀水箱,其结构特点是所述节温器与主散热器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副散热器,所述副散热器上安装有电子风扇。
所述节温器与副散热器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电子水泵。
所述节温器与主散热器之间的管路上并联设有第一散热管路和第二散热管路,所述第一散热管路和第二散热管路上分别安装有副散热器。
所述第一散热管路和第二散热管路上分别安装有电子水泵。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在原有冷却系统的大循环上设置副散热器,并在副散热器上设置电子风扇,提高了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电子水泵可提高经过副散热器及主散热器的流量,且副散热器和电子水泵占用空间小,在整车上易于布置。在节温器与主散热器之间的管路上并联设有第一散热管路和第二散热管路,可防止单个副散热器的冷却液管路的管径较小对主散热器的流量产生影响,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通过管路连通的发动机1、缓速器2、节温器3、主散热器4、水泵5和膨胀水箱6,节温器3与主散热器4之间的管路上并联设有第一散热管路和第二散热管路,所述第一散热管路和第二散热管路上分别安装有副散热器7和电子水泵8,每个副散热器7上安装有电子风扇71。电子风扇71和电子水泵8的控制端可集成至发动机1的控制系统内,具体电路连接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控制情况不花费创造性劳动即可设计完成,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冷却液循环分大循环和小循环,从发动机1出来的冷却液经过缓速器2,再经过节温器3,在节温器3处分为两路,一路为小循环管路,在冷却液温度较低时,在冷却系统中的水泵5作用下,冷却液经过小循环管路直接回至水泵5前,一路为大循环管路,冷却液温度较高时,冷却系统中的节温器3逐渐打开,使小循环管路关闭,大循环管路开启,在冷却系统中的水泵5和电子水泵8的作用下,冷却液经过副散热器7、主散热器4后,回到水泵5前,冷却液流经大循环管路上的副散热器7时,电子风扇71将冷却液的部分热量带走,经过主散热器4时,通过发动机1上的风扇将冷却液的热量带走。整个冷却系统通过膨胀水箱6加注冷却液。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原有冷却系统的大循环上设置副散热器7,并在副散热器7上设置电子风扇71,提高了冷却系统的冷却能力,电子水泵8可提高经过副散热器7及主散热器4的流量,且副散热器7和电子水泵8占用空间小,在整车上易于布置。在节温器3与主散热器4之间的管路上并联设有第一散热管路和第二散热管路,可防止单个副散热器7的冷却液管路的管径较小对主散热器4的流量产生影响,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可根据整车实际的可利用空间,以及缓速器2的散热量要求,适当增加或减小副散热器7的散热面积,以及调节电子水泵8的流量,辅助主散热器4的散热,保证缓速器2的正常使用,保证行车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范围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包括通过管路连通的发动机(1)、缓速器(2)、节温器(3)、主散热器(4)、水泵(5)和膨胀水箱(6),其特征是所述节温器(3)与主散热器(4)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副散热器(7),所述副散热器(7)上安装有电子风扇(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节温器(3)与副散热器(7)之间的管路上安装有电子水泵(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节温器(3)与主散热器之间的管路上并联设有第一散热管路和第二散热管路,所述第一散热管路和第二散热管路上分别安装有副散热器(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散热管路和第二散热管路上分别安装有电子水泵(8)。
CN201520318633.7U 2015-05-18 2015-05-18 发动机冷却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91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18633.7U CN204691879U (zh) 2015-05-18 2015-05-18 发动机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18633.7U CN204691879U (zh) 2015-05-18 2015-05-18 发动机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91879U true CN204691879U (zh) 2015-10-07

Family

ID=54232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1863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91879U (zh) 2015-05-18 2015-05-18 发动机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91879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2897A (zh) * 2016-06-30 2016-10-26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串联式的动力总成冷却系统
CN106931058A (zh) * 2017-03-23 2017-07-07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匹配液力缓速器的冷却系统
CN107989935A (zh) * 2017-12-28 2018-05-04 吉林大学 一种水介质缓速器并联散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9098832A (zh) * 2018-08-28 2018-12-28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一种汽车动力传动总成联合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184886A (zh) * 2018-08-30 2019-01-11 襄阳晟欣机电有限公司 车用发动机加强散热系统
CN111894721A (zh) * 2020-07-08 2020-11-06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12682156A (zh) * 2020-11-09 2021-04-20 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控液力驱动风扇冷却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027599A (zh) * 2021-03-30 2021-06-25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后运行增压器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2897A (zh) * 2016-06-30 2016-10-26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串联式的动力总成冷却系统
CN106931058A (zh) * 2017-03-23 2017-07-07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匹配液力缓速器的冷却系统
CN107989935A (zh) * 2017-12-28 2018-05-04 吉林大学 一种水介质缓速器并联散热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9098832A (zh) * 2018-08-28 2018-12-28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一种汽车动力传动总成联合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9184886A (zh) * 2018-08-30 2019-01-11 襄阳晟欣机电有限公司 车用发动机加强散热系统
CN111894721A (zh) * 2020-07-08 2020-11-06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11894721B (zh) * 2020-07-08 2021-06-08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
CN112682156A (zh) * 2020-11-09 2021-04-20 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控液力驱动风扇冷却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027599A (zh) * 2021-03-30 2021-06-25 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一种后运行增压器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91879U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
CN203717102U (zh) 一种汽车冷却系统
CN104481662B (zh) 一种用于匹配液力缓速器的整车散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4712858U (zh) 冷却系统、汽车动力系统及汽车
CN103696846B (zh) 一种工程车辆水冷散热模块系统
CN105150828B (zh) 一种车辆冷却系统流量匹配和电子水泵参数的确定方法
CN204060899U (zh) 一种新型液力缓速器在整车传动系统的布置结构
CN108869589A (zh) 一种液力缓速器冷却系统
CN204557363U (zh) 一种机箱外壳散热的水冷机构
CN205656568U (zh) 带有高效芯片水冷散热装置的超高速计算机
CN202148961U (zh) 单循环水路热量回收系统
CN103511053B (zh) 能够降低整车水温的冷却系统
CN203382397U (zh) 一种轮式起重机及其液压控制系统
CN106409352A (zh) 一种优化后的核动力装置设备冷却水系统
CN102383968A (zh) 单循环水路热量回收的方法
CN208153138U (zh) 散热器、发动机及机械设备
CN203702318U (zh) 一种工程车辆水冷散热模块系统
CN202730832U (zh) 挖掘装载机液压系统的双冷却装置
CN204784330U (zh) 一种汽车刹车盘
CN203809663U (zh) 一种变速箱散热系统装置
CN215634141U (zh) 一种机动车辆传动油散热系统
CN203146466U (zh) 一种液压系统回油阀块
CN205113728U (zh) 军用机械多单元液冷散热装置
CN203641176U (zh)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矿用汽车转向系统
CN206485168U (zh) 一种工程机械供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