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83643U - 离体肿瘤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离体肿瘤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83643U
CN204683643U CN201520397231.0U CN201520397231U CN204683643U CN 204683643 U CN204683643 U CN 204683643U CN 201520397231 U CN201520397231 U CN 201520397231U CN 204683643 U CN204683643 U CN 204683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mmer
draw point
tumor
rear wall
side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9723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雪
赵鑫
张竟泽
李澄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39723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83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83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83643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体肿瘤固定装置。装置部分主要包括:位于左侧和右侧的侧壁;一承载台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右两侧侧壁的顶面固定连接;两侧壁和承载台的后表面均与一后壁固定连接,所述后壁的一部分凸出于所述承载台;其中,所述承载台的上表面为用于固定离体瘤的水平承载面,侧壁的前表面为用于固定离体瘤的竖直承载面;两侧壁和承载台之间形成凹腔。本装置通过设计全新的结构,实现了离体肿瘤的精准定位,从而保证了PET扫描与CT扫描时的离体瘤的置相同,为制作病理切片提供了保证。

Description

离体肿瘤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离体肿瘤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裸鼠离体瘤实验中,需要对离体瘤进行PET和CT扫描。
因目前小动物PET和CT扫描设备的限制(PET与CT是分别进行扫描,然后应用软件将两组扫描图像进行融合),扫描过程中应保证离体瘤固定牢固并确保PET扫描与CT扫描时的离体瘤的位置摆放应是相同的;同时又因实验目的的要求,PET和CT扫描所得图像与病理切片需进行层与层的比较,这就需要准确的图像配准。
然而,现有的肿瘤固定装置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扫描结果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离体肿瘤固定装置。本装置通过设计全新的结构,实现了离体肿瘤的精准定位,从而保证了PET扫描与CT扫描时的离体瘤的置相同,为制作病理切片提供了保证。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利用上述装置制作病理切片的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离体肿瘤固定装置,包括:
位于左侧和右侧的侧壁;
一承载台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右两侧侧壁的顶面固定连接;
两侧壁和承载台的后表面均与一后壁固定连接,所述后壁的一部分凸出于所述承载台;
其中,所述承载台的上表面为用于固定离体瘤的水平承载面,侧壁的前表面为用于固定离体瘤的竖直承载面;
两侧壁和承载台之间形成凹腔。
优选的,所述承载台被竖直方向的钢针贯穿,钢针的末端具有棉线。
优选的,所述后壁被水平方向的钢针贯穿,钢针的末端具有棉线。
优选的,水平贯穿后壁的钢针和竖直贯穿承载台的钢针竖直投影不重合。
优选的,水平贯穿后壁的钢针为两根。
优选的,竖直贯穿承载台的钢针为两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装置制作病理切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离体瘤放在承载台的上表面上,并将离体瘤的一部分靠在后壁的前表面;
B、利用尾部系了棉线的钢针经凹腔竖直贯穿所述承载台,钢针穿出后又竖直贯穿离体瘤;
C、利用尾部系了棉线的钢针水平贯穿所述后壁,钢针穿出后又水平贯穿离体瘤;
D、进行CT扫描;
E、将步骤B和步骤C中的钢针全部穿出离体瘤,使棉线的一部分留在离体瘤内部,所有棉线的两端分别置于离体瘤外侧;
F、进行PET扫描,然后将PET扫描图像与CT扫描图像进行融合;
G、利用步骤D中CT扫描所得图像中钢针的高密度影确定两个面,然后利用步骤F中所得的融合图像的层厚制作病理切片。
优选的,所述步骤B和步骤C中的棉线,被染料浸过色。
优选的,所述染料为伊红染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承载台的上表面和后壁的前表面这两个面进行离体瘤的固定,确保离体瘤在扫描过程中的稳固性;
(2)离体瘤被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棉线贯穿,棉线不会在扫描过程中留下伪影,不会影响扫描效果;
(3)CT扫描图像上利用钢针的高密度影可以确定2个面,然后根据PET与CT融合图像的层厚制作病理切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装置被钢针贯穿后的状态图;
图中:1、前表面,2、上表面,3、侧壁,4、凹腔,5、侧壁,6、承载台,7、后壁,8、钢针,9、棉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参考图1和图2所示,一种离体肿瘤固定装置,包括侧壁3和侧壁5,侧壁3和侧壁5的顶部均与同一个承载台6固定连接,侧壁3、侧壁5和承载台6的后表面均与一个后壁7固定连接,所述后壁7的一部分凸出于所述承载台6,使后壁7凸出于承载台6的部分的前表面1能够固定离体瘤;其中,所述承载台6的上表面2为用于固定离体瘤的水平承载面,侧壁3和侧壁5和承载台6之间形成凹腔4。
所述承载台6被竖直方向的钢针8贯穿,钢针8的末端具有棉线9,所述后壁7被水平方向的钢针8贯穿,钢针8的末端也具有棉线9。
同时,水平贯穿后壁7的钢针8和竖直贯穿承载台6的钢针8竖直方向的投影不重合,能够较好的实现固定效果。
较佳的选择为,水平贯穿后壁7的钢针8为两根,竖直贯穿承载台6的钢针8也为两根。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离体肿瘤固定装置中,也可以选择采用3D打印技术进行制作。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离体肿瘤固定装置对离体瘤进行扫描的方法,主要步骤为:
A、将离体瘤放在承载台6的上表面2上,并将离体瘤的一部分靠在后壁7的前表面1;
B、利用尾部系了棉线9的钢针8经凹腔4竖直贯穿所述承载台6,钢针8穿出后又竖直贯穿离体瘤;
C、利用尾部系了棉线9的钢针8水平贯穿所述后壁7,钢针8穿出后又水平贯穿离体瘤;
D、进行CT扫描;
E、将步骤B和步骤C中的钢针8全部穿出离体瘤,使所有棉线9的一部分留在离体瘤内部,所有棉线9的两端分别置于离体瘤外侧;
F、进行PET扫描,然后将PET扫描图像与CT扫描图像进行融合;
G、利用步骤D中CT扫描所得图像中钢针8的高密度影确定两个面,然后利用步骤F中所得的融合图像的层厚制作病理切片。
上述步骤B和步骤C中的棉线9,在进行使用前,被染料浸过色,染料可选择为伊红染料。
本实用新型的实质为:因为PET用于探测代谢与功能的动态变化属于功能显像,CT主要着重于判断体内的形态结构变化属于结构显像,所以利用PET示踪剂不易在离体表面或者内部做标记,因此选用了可以反映体内密度变化的CT图像来做标记。在肿瘤内部插入钢针8,分别在与离体瘤接触的两个面上分别插入两个钢针8,这样在CT扫描图像上利用钢针8的高密度影可以确定2个面,因此在制作病理切片中,可以先确定出这2个面,然后根据PET与CT融合图像的层厚制作病理切片。
值得注意的是,在制作切片时,钢针8是不能在瘤体内部留存的,所以需要应用其他不干扰制作病理切片的材质代替。因此本实用新型应用了棉线9,在用钢针8固定离体瘤的同时,将棉线9也顺便引入,离体瘤最后是穿引了4根棉线9的,棉线9用伊红染料浸泡染色,这样,穿引棉线9时伊红染料也会使离体瘤内部染色,棉线9的位置以及染色组织均可作为制作病理切片时确定扫描位置的依据。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未予以详细说明的部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离体肿瘤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左侧和右侧的侧壁;
一承载台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右两侧侧壁的顶面固定连接;
两侧壁和承载台的后表面均与一后壁固定连接,所述后壁的一部分凸出于所述承载台;
其中,所述承载台的上表面为用于固定离体瘤的水平承载面,侧壁的前表面为用于固定离体瘤的竖直承载面;
两侧壁和承载台之间形成凹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体肿瘤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被竖直方向的钢针贯穿,钢针的末端具有棉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体肿瘤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壁被水平方向的钢针贯穿,钢针的末端具有棉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体肿瘤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贯穿后壁的钢针和竖直贯穿承载台的钢针竖直投影不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体肿瘤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贯穿后壁的钢针为两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体肿瘤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竖直贯穿承载台的钢针为两根。
CN201520397231.0U 2015-06-10 2015-06-10 离体肿瘤固定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683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97231.0U CN204683643U (zh) 2015-06-10 2015-06-10 离体肿瘤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97231.0U CN204683643U (zh) 2015-06-10 2015-06-10 离体肿瘤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83643U true CN204683643U (zh) 2015-10-07

Family

ID=54223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97231.0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683643U (zh) 2015-06-10 2015-06-10 离体肿瘤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836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9123A (zh) * 2015-06-10 2015-08-19 孟雪 离体肿瘤固定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制作病理切片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9123A (zh) * 2015-06-10 2015-08-19 孟雪 离体肿瘤固定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制作病理切片的方法
CN104849123B (zh) * 2015-06-10 2017-10-31 孟雪 离体肿瘤固定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制作病理切片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83643U (zh) 离体肿瘤固定装置
CN110353713A (zh) 几何校正模体、重建图像几何参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4849123A (zh) 离体肿瘤固定装置及利用该装置制作病理切片的方法
CN205718868U (zh) 三维扫描机器人系统
CN106383078B (zh) 岩石水驱效率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4490413A (zh) 一种体外定位标以及应用该定位标的定位配准方法
Rosenhain et al.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hybrid fluorescence‐mediated tomography in deep tissue regions
Sciagrà et al. Validation of pixel-wise parametric mapping of myocardial blood flow with 13 NH 3 PET in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CN206006190U (zh) 一种鞋帮涂胶装置
US8078258B2 (en) Assessment of vascular compartment volume for PET modelling
CN207785283U (zh) 一种多层面ct性能参数测试体模
CN203763057U (zh) 一种多模态成像系统的图像配准装置
CN109741303B (zh) 一种基于图像采集和识别的滤棒计数方法和装置
CN205850130U (zh) 一种舞蹈把杆
CN207456711U (zh) 一种汽车电动燃油泵总成膜片密封性能检测装置
CN202942216U (zh) Ct、mri、ect图像互用的影像诊断装置
CN206057047U (zh) 一种垂直校正器
CN206725612U (zh) 自动侧插模块
CN207804420U (zh) 一种畜牧兽医用打针固定装置
CN207439446U (zh) 一种smt自动检测机台
CN216233755U (zh) 一种乳腺癌10位点检测试剂盒
Zhang et al. Fast in vivo bioluminescence tomography using a novel pure optical imaging technique
CN210227313U (zh) 一种带有计时功能的计算机系统维修培训装置
CN205373568U (zh) 汽车座椅底部安装点检具
CN212699058U (zh) 一种肿瘤临床治疗用介入针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03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