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81212U - 水泵 - Google Patents

水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81212U
CN204681212U CN201520209535.XU CN201520209535U CN204681212U CN 204681212 U CN204681212 U CN 204681212U CN 201520209535 U CN201520209535 U CN 201520209535U CN 204681212 U CN204681212 U CN 2046812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pump
aqueduct
spiral case
roto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095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蔺维君
黄月林
陈生
谢镇洲
颜家桃
刘婷
王晨光
何国栋
廖东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5202095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812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812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812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泵,包括:壳体;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转子组件(14),所述转子组件(14)上设置有贯穿其两端的水冷通道;设置于所述壳体外的导水管(10),所述导水管(10)的一端与所述水冷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导水管(10)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冷通道的另一端连通;驱动冷却水沿所述导水管(10)及所述水冷通道形成的通道内流动的动力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泵,通过在转子组件内设置水冷通道,再通过导水管及动力装置的作用下,使得冷却水通过转子组件,以便于带走水泵的电机转动产生的热量,提高电机散热效率,降低电机的温度,有效提高了电机的效率,进而提高了水泵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水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力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泵。
背景技术
水泵包括涡轮及电机,在电机的作用下,驱动涡轮转动,以便于在水泵的蜗壳内形成负压,达到对外界水源传递的作用。
但是,在水泵的持续运作下,电机的温度随之增加,尤其是位于电机中心部位的转子组件,温度较高且散热性能不好,使得电机的温度较高。而电机的温度影响着电机的效率,进而影响水泵的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电机散热效率,提高水泵的工作效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泵,提高电机散热效率,提高水泵的工作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泵,包括:
壳体;
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上设置有贯穿其两端的水冷通道;
设置于所述壳体外的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水冷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导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冷通道的另一端连通;
驱动冷却水沿所述导水管及所述水冷通道形成的通道内流动的动力装置。
优选地,上述水泵中,所述壳体包括电机壳体及蜗壳,所述动力装置为转动设置于所述蜗壳的腔体内的涡轮;
所述导水管的一端与所述蜗壳的进水通道连通。
优选地,上述水泵中,所述水泵的定子组件与所述转子组件之间套设有屏蔽罩。
优选地,上述水泵中,所述屏蔽罩远离所述蜗壳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塞孔,所述导水管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螺塞与所述第一螺塞孔连通。
优选地,上述水泵中,所述转子组件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所述屏蔽罩上;
所述轴承包括位于所述转子组件远离所述蜗壳的一侧的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远离所述蜗壳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转子组件与所述屏蔽罩的第二密封圈。
优选地,上述水泵中,所述水泵的定子组件包括定子及套设于所述定子外侧的定子架,所述定子架与所述定子配合。
优选地,上述水泵中,所述定子架与所述电机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优选地,上述水泵中,所述定子组件与所述转子组件之间套设有屏蔽罩,所述屏蔽罩靠近所述蜗壳的一侧具有固定板;
所述定子组件的定子架靠近所述蜗壳的一端具有凹陷平台,所述固定板的端部架设于所述凹陷平台上。
优选地,上述水泵中,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凹陷平台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圈,所述蜗壳与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凹陷平台的一侧接触。
优选地,上述水泵中,所述屏蔽罩远离所述蜗壳的一侧的外壁与所述电机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环。
优选地,上述水泵中,所述蜗壳朝向所述电机壳体的一面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电机壳体朝向所述蜗壳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对应的定位凹槽。
优选地,上述水泵中,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凹槽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圈。
优选地,上述水泵中,所述蜗壳上设置有第二螺塞孔,所述导水管的一端通过第二螺塞与所述第二螺塞孔连通。
优选地,上述水泵中,所述水冷通道沿所述转子组件的轴向设置。
优选地,上述水泵中,所述导水管的两端水流方向与所述水冷通道同轴布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泵,通过在转子组件内设置水冷通道,再通过导水管及动力装置的作用下,使得冷却水通过转子组件,以便于带走水泵的电机转动产生的热量,提高电机散热效率,降低电机的温度,有效提高了电机的效率,进而提高了水泵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泵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泵的侧视示意图。
在图1和图2中:
蜗壳—1,涡轮—2,第一密封垫圈—3,第一密封圈—4,定子架—5,定子—6,弹簧—7,密封环—8,第一螺塞—9,导水管—10,第二密封圈—11,第一轴承—12,屏蔽罩—13,转子组件—14,第二轴承—15,第二密封垫圈—16,第二螺塞—17,进水通道—18,出水通道—1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泵,提高电机散热效率,提高水泵的工作效率。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泵,包括:壳体、转子组件14、导水管10及动力装置。转子组件14转动设置于壳体内,转子组件14上设置有贯穿其两端的水冷通道;导水管10设置于壳体外,导水管10的一端与水冷通道的一端连通,导水管10的另一端与水冷通道的另一端连通,动力装置驱动冷却水沿导水管10及水冷通道形成的通道内流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泵,通过在转子组件14内设置水冷通道,再通过导水管10及动力装置的作用下,使得冷却水通过转子组件14,以便于带走水泵的电机转动产生的热量,提高电机散热效率,降低电机的温度,有效提高了电机的效率,进而提高了水泵的工作效率。
优选地,将水泵的涡轮2作为动力装置。水泵的壳体包括电机壳体及蜗壳1,动力装置即涡轮2,转动设置于蜗壳1的腔体内。涡轮2在蜗壳1的腔体内转动,使得蜗壳1的进水通道18内形成负压,以便于使外界水源进入蜗壳1的腔体内,再由出水通道19流出。导水管10的一端与蜗壳1的进水通道18连通,通过负压作用,使得导水管10内的冷却水由导水管10的一端流入蜗壳1内,与外界水源混合,一部分由出水通道19流出,另一部分由水冷通道的一端流入,对转子组件14进行冷却,流经转子组件14的冷却水由水冷通道的另一端流入导水管10,使得导水管10与水冷通道形成的通道中的冷却水始终流动。
也可以在导水管10内设置涡轮或其他动力装置,仅需确保导水管10与水冷通道内的水循环流动即可。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导水管10与水冷通道形成的通道中的冷却水与外界水源在蜗壳1的腔体内混合。也可以使导水管10与水冷通道形成独立的通道,通过独立的动力装置(如在导水管10内设置叶轮)使通道内的水循环流动,冷却水吸收转子组件14的热量后流入导水管10散热,再流回转子组件14。
当水泵不使用时,如不将其内部的水完全排尽,在外界环境较冷时,由于水结冰膨胀容易造成水泵冻裂,造成较大损失。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水泵的定子组件与转子组件14之间套设有屏蔽罩13。
进一步地,屏蔽罩13远离蜗壳1的一侧与导水管10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在水泵不使用时,将导水管10的另一端由屏蔽罩13远离蜗壳1的一侧拆卸下来,而蜗壳1内的剩余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沿转子组件14的水冷通道由该位置的安装孔(导水管10的另一端与屏蔽罩13的安装孔)排出,以便于将水泵中的水排尽,避免水泵冻裂。
在本实施例中,屏蔽罩与导水管10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屏蔽罩13远离蜗壳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塞孔,第一螺塞孔即为上述安装孔,以便于提高密封效果。导水管10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螺塞9与第一螺塞孔连通。也可以将导水管10的另一端与屏蔽罩13上的安装孔通过过盈配合,还可以通过法兰连接。
如图1所示,转子组件14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屏蔽罩13上。在本实施例中,轴承包括第一轴承12及第二轴承15,分别设置于转子组件14的轴的两端。
进一步地,第一轴承12位于转子组件14远离蜗壳1的一侧,第一轴承12远离蜗壳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密封转子组件14与屏蔽罩13的第二密封圈11。
水泵的定子组件包括定子6及套设于定子6外侧的定子架5,定子架5与定子6配合。其中,定子架5与电机壳体之间设置有弹簧7,以便于降低振动,提高水泵运行稳定性。定子架5与电机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4,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4为O型密封圈。
在水泵组装过程中,转子组件14与定子组件固定。屏蔽罩13靠近蜗壳1的一侧具有固定板;定子组件的定子架5靠近蜗壳1的一端具有凹陷平台,固定板的端部架设于凹陷平台上通过上述设置,起到了轴向密封作用,有效避免了蜗壳1内的水由屏蔽罩13与定子组件之间进入电机绕组内部。
为了进一步提高轴向密封效果,固定板与凹陷平台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圈3,蜗壳1与固定板远离凹陷平台的一侧接触。当然,也可以不设置第一密封垫圈3。
更进一步地,屏蔽罩13远离蜗壳1的一侧的外壁与电机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环8。优选地,密封环8的外壁上设置有沿其环形布置的环形槽,提高了密封环8的密封性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蜗壳1朝向电机壳体的一面设置有定位凸起,电机壳体朝向蜗壳1的一面设置有与定位凸起相对应的定位凹槽。
更进一步地,定位凸起与定位凹槽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圈16,以防止泵内水向泵外泄漏。优选地,电机壳体与蜗壳1通过螺钉连接。当然,也可以不设置第二密封垫圈16,仅通过定位凸起与定位凹槽的凹凸配合达到密封效果。
当然,也可以不设置第一密封垫圈3和/或第二密封垫圈16。也可通过焊接或其他方式密封。
为了便于导水管10的整体拆卸,导水管10的一端与蜗壳1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蜗壳1上设置有第二螺塞孔,导水管10的一端通过第二螺塞17与第二螺塞孔连通。也可以将导水管10的一端与蜗壳1上的安装孔通过过盈配合,还可以通过法兰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降低水流阻力,提高水冷效果,水冷通道沿转子组件14的轴向设置。通过上述设计,缩短了水冷通道的尺寸,并且,均匀的对转子组件14进行冷却。
导水管10的两端水流方向与水冷通道同轴布置。本实施例中,导水管10由5段直管路依次连通而成,相邻两段直管路相互垂直。而与水冷通道连通的两个直管路与水冷通道同轴布置,以便于使导水管10的两端水流方向与水冷通道同轴布置,使得冷却水由导水管10的一端直线的流入水冷通道对转子组件14进行冷却,再直线的流入导水管10的另一端,进一步降低了流动阻力。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水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转子组件(14),所述转子组件(14)上设置有贯穿其两端的水冷通道;
设置于所述壳体外的导水管(10),所述导水管(10)的一端与所述水冷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导水管(10)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冷通道的另一端连通;
驱动冷却水沿所述导水管(10)及所述水冷通道形成的通道内流动的动力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电机壳体及蜗壳(1),所述动力装置为转动设置于所述蜗壳(1)的腔体内的涡轮(2);
所述导水管(10)的一端与所述蜗壳(1)的进水通道(18)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的定子组件与所述转子组件(14)之间套设有屏蔽罩(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13)远离所述蜗壳(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螺塞孔,所述导水管(10)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螺塞(9)与所述第一螺塞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14)通过轴承转动设置于所述屏蔽罩(13)上;
所述轴承包括(12)位于转子组件(14)远离所述蜗壳(1)的一侧的第一轴承(12),所述第一轴承(12)远离所述蜗壳(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转子组件(14)与所述屏蔽罩(13)的第二密封圈(1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的定子组件包括定子(6)及套设于所述定子(6)外侧的定子架(5),所述定子架(5)与所述定子(6)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架(5)与所述电机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4)。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组件与所述转子组件(14)之间套设有屏蔽罩(13),所述屏蔽罩(13)靠近所述蜗壳(1)的一侧具有固定板;
所述定子组件的定子架(5)靠近所述蜗壳(1)的一端具有凹陷平台,所述固定板的端部架设于所述凹陷平台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凹陷平台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垫圈(3),所述蜗壳(1)与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凹陷平台的一侧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13)远离所述蜗壳(1)的一侧的外壁与所述电机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环(8)。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1)朝向所述电机壳体的一面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电机壳体朝向所述蜗壳(1)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起相对应的定位凹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与所述定位凹槽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圈(16)。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1)上设置有第二螺塞孔,所述导水管(10)的一端通过第二螺塞(17)与所述第二螺塞孔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通道沿所述转子组件(14)的轴向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10)的两端水流方向与所述水冷通道同轴布置。
CN201520209535.XU 2015-04-08 2015-04-08 水泵 Active CN2046812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09535.XU CN204681212U (zh) 2015-04-08 2015-04-08 水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09535.XU CN204681212U (zh) 2015-04-08 2015-04-08 水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81212U true CN204681212U (zh) 2015-09-30

Family

ID=54180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09535.XU Active CN204681212U (zh) 2015-04-08 2015-04-08 水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8121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7325A (zh) * 2015-04-08 2015-07-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水泵
CN106911203A (zh) * 2016-08-30 2017-06-30 合肥新沪屏蔽泵有限公司 一种屏蔽泵转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7325A (zh) * 2015-04-08 2015-07-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水泵
CN106911203A (zh) * 2016-08-30 2017-06-30 合肥新沪屏蔽泵有限公司 一种屏蔽泵转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71250A (zh) 风扇装置
CN105119416B (zh) 一种新型高效液冷电机
CN104767325A (zh) 水泵
CN204681212U (zh) 水泵
CN216390683U (zh) 一种高效率环保智能型永磁电动机
CN104065207A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水冷电机
CN103291613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动助力转向泵
CN203285712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动助力转向泵
CN209763590U (zh) 通用型高效冷却器
CN104734387A (zh) 一种具有良好散热结构的大型潜水泵用电机
CN116865488A (zh) 一种割草机轮子电机
CN208534781U (zh) 电子水泵
CN212033904U (zh) 一种用于同井注采系统中的潜油电机
CN102270903B (zh) 一种贯通式液冷自循环驱动电机
CN201001069Y (zh) 水冷电机
CN205117744U (zh) 一种永磁电机水泵
CN109617294B (zh) 一种定子极不等间距双凸极永磁同步电机
CN202900793U (zh) 水箱散热的立式管道泵
CN203278547U (zh) 一种电机的风路结构
CN216564766U (zh) 一种风扇的驱动结构
CN205029478U (zh) 一种新型高效液冷电机
CN110648822A (zh) 一种内置降温结构的电源线圈
CN219809143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散热性电子水泵
CN212429035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曲轴箱
CN204574897U (zh) 水冷散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