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78665U - 空调换热器及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换热器及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78665U
CN204678665U CN201520270478.6U CN201520270478U CN204678665U CN 204678665 U CN204678665 U CN 204678665U CN 201520270478 U CN201520270478 U CN 201520270478U CN 204678665 U CN204678665 U CN 204678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w
heat exchanger
air
condition
interi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7047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戚文端
谢李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7047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78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78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786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换热器,包括前换热器和后换热器,前换热器包括外排与内排;后换热器包括第一排、第三排及位于第一排及第三排之间的第二排;空调换热器的换热管路从第一排开始,经第一跨接管进入外排中上部,再由三通管分为两路;第一支路自内排中上部沿内排进入第二排、第三排,并从位于第三排前端的第一通口流出;第二支路进入外排、内排,并从位于内排中下部的第二通口流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换热器制冷剂首先流入第一排,再通过三通管进行分流。干度大的制冷剂往上流入第二排、第三排,干度小的制冷剂沿外排、内排流动,使得整个换热过程更加均匀,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空调换热器及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换热器及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空调器能效标准不断提升,怎样提高空调器的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众多的解决方案中,在全新设计空调器中使用换热效率高的换热器或用换热效率高的换热器对已批量生产的空调器的换热性能较低的换热器进行替换是比较有效的途径。
现有空调换热器一般包括前换热器及后换热器,当换热器处于制冷工况时,制冷剂首先流入位于前换热器中上部的进口,再直接由三通管分为两路,一路进入后换热器,另一路进入前换热器。这种结构及流路使得进入前换热器和后换热器换热管中制冷剂的干度相差不大,从而未充分利用前换热器处于更优换热位置的结构,后换热器内的制冷剂未得到充分换热,进而导致换热效率低下。此外,对于已批量生产的空调器,其室内机的风道系统已经定型,因此在结构上有一定限制,如无法在现有蒸发器的长度方向进行调整。目前还没有提出一种换热性能更高,且能适应已批量生产空调器风道系统的换热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换热器,旨在现有的空调换热器换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换热器,包括前换热器和后换热器,所述前换热器内设置有双排换热管,所述前换热器内的换热管包括外排与内排;所述后换热器内设置有三排换热管,所述后换热器内的换热管包括第一排、第三排及位于所述第一排及第三排之间的第二排;所述外排与第一排位于所述空调换热器的外侧,所述内排与第三排位于所述空调换热器的内侧;所述空调换热器的换热管路从所述第一排的一端沿所述第一排到达所述第一排的另一端,并经第一跨接管进入所述外排中上部,再由三通管分为两路;第一支路自所述内排中上部沿所述内排进入所述第二排、第三排,并从位于所述第三排前端的第一通口流出;第二支路进入所述外排、内排,并从位于所述内排中下部的第二通口流出。
优选地,所述空调换热器的换热管路从所述第一排的前端沿所述第一排到达所述第一排后端,并经第一跨接管进入所述外排中上部,再由三通管分为两路。
优选地,所述空调换热器的换热管路从所述第一排的后端沿所述第一排到达所述第一排前端,并经第一跨接管进入所述外排中上部,再由三通管分为两路。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路沿所述内排到达所述内排的上部,再经第二跨接管进入所述外排上端、经第三跨接管到达所述内排的上端、再经第四跨接管进入所述第二排前端,再沿所述第二排到达所述第二排的后端,再经第五跨接管进入所述第三排的后端,再沿所述第三排到达所述第一通口,并从所述第一通口流出。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路沿所述内排到达所述内排的中部,经第六跨接管进入所述外排中上部,再沿所述外排到达所述外排中部、经第七跨接管进入所述内排的中下部、经第八跨接管进入所述外排的中下部,再沿所述外排到达所述外排的下端、并经第九跨接管进入所述内排的下端,再沿所述内排到达所述第二通口,并从所述第二通口流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的换热管的数量相同。
优选地,所述外排、内排各包括十根换热管;所述第一排包括四根换热管,所述第二排、第三排各包括五根换热管。
优选地,所述空调换热器的换热管的直径范围为:4.5mm~10mm。
优选地,所述空调换热器的换热管胀管部分的长度范围为:450mm~700mm。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空调器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换热器处于制冷工况时,制冷剂首先从后换热器的第一排的一端进入,另一端流出,并通过三通管进行分流。在经过第一排换热管的换热后,制冷剂受到重力影响,尤其在制冷剂循环频率较低,流速相对较慢的情况下,干度大的制冷剂往上流入第二排、第三排,且由于第二排、第三排风量相对小,由此制冷剂换热较少,进而可以减少制冷剂蒸发过热;干度小的制冷剂沿外排、内排流动,由于此处风量较大,由此换热制冷剂换热较多,进而可以提高制冷剂蒸发过热。空调换热器的这种结构,使得整个换热过程更加均匀,效率更高。由此,空调器的APF(Annual Performance Factor全年能源消耗效率)可由原来的4.45提高至4.61。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换热器一实施例正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空调换热器的右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换热管路的简化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空调换热器的左视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实用新型空调换热器另一实施例右视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换热器,参照图1至图4,在一实施例中,该空调换热器包括前换热器1和后换热器2,前换热器1内设置有双排换热管,前换热器1内的换热管包括外排11与内排12;后换热器2内设置有三排换热管,后换热器2内的换热管包括第一排21、第三排23及位于第一排21及第三排23之间的第二排22;外排11与第一排21位于空调换热器的外侧,内排12与第三排23位于空调换热器的内侧;空调换热器的换热管路从第一排21的一端沿第一排21到达第一排21的另一端,并经第一跨接管61进入外排11中上部,再由三通管3分为两路;第一支路4自内排12中上部沿内排12进入第二排22、第三排23,并从位于第三排23前端的第一通口71流出;第二支路5进入外排11、内排12,并从位于内排12中下部的第二通口72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换热器处于制冷工况时,制冷剂首先从后换热器2的第一排21的一端进入,另一端流出,并通过三通管3进行分流。在经过第一排21换热管的换热后,制冷剂受到重力影响,尤其在制冷剂循环频率较低,流速相对较慢的情况下,干度大的制冷剂往上流入第二排22、第三排23,且由于第二排22、第三排23风量相对小,由此制冷剂换热较少,进而可以减少制冷剂蒸发过热;干度小的制冷剂沿外排11、内排12流动,由于此处风量较大,由此换热制冷剂换热较多,进而可以提高制冷剂蒸发过热。空调换热器的这种结构,使得整个换热过程更加均匀,效率更高。由此,空调器的APF(Annual Performance Factor全年能源消耗效率)可由原来的4.45提高至4.61。
进一步地,空调换热器的换热管路从第一排21的前端沿第一排21到达第一排21后端,并经第一跨接管61进入外排11中上部,再由三通管3分为两路。由此,制冷剂在由第一排21,经第一跨接管61进入三通管3时,由于第一排21后端处于比第一排21前端更低的位置,制冷剂在第一排21流动时速度会加快,从而在三通管3内分流时,碰撞更激烈进而产生更多紊流,促使制冷剂与换热管内壁接触换热,并使液态与气态的制冷剂得到更好的分离。
进一步地,参照图5,在另一实施例中,空调换热器的换热管路从第一排21的后端沿第一排21到达第一排21前端,并经第一跨接管61进入外排11中上部,再由三通管3分为两路。由此,制冷剂在第一排21换热管内流动时需要克服重力做功,从而减慢制冷剂流速,有助于液态气态两相制冷剂分离,此外还未制冷剂进口管的制作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进一步地,第一支路4沿内排12到达内排12的上部,再经第二跨接管62进入外排11上端、经第三跨接管63到达内排12的上端、再经第四跨接管64进入第二排22前端,再沿第二排22到达第二排22的后端,再经第五跨接管65进入第三排23的后端,再沿第三排23到达第一通口71,并从第一通口71流出。制冷剂在后换热器2中的流路分为两个层次流动,一是第一轮制冷剂在第一排21的换热,而是经三通管3后,干度较大的制冷剂在第二排22及第三排23内的换热。由此,可以充分利用后换热器2各排换热管所处位置的风量分布情况,综合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第二支路5沿内排12到达内排12的中部,经第六跨接管66进入外排11中上部,再沿外排11到达外排11中部、经第七跨接管67进入内排12的中下部、经第八跨接管68进入外排11的中下部,再沿外排11到达外排11的下端、并经第九跨接管69进入内排12的下端,再沿内排12到达第二通口72,并从第二通口72流出。制冷剂在前换热器1中的流路中,外排11流路方向相同,内排12流路方向顺逆各半从而降低了因制冷与制热工况切换时,空调换热器换热效率的差异大的问题。
进一步地,第一支路4与第二支路5的换热管的数量相同,从而两支路的制冷剂在充分换热后再从出口汇流进入新的循环时制冷剂沿各流路的流动的阻力一,从而整个空调换热器热交换更加均匀,提高了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外排11、内排12各包括十根换热管;第一排21包括四根换热管,第二排22、第三排23各包括五根换热管。
进一步地,空调换热器的换热管的直径范围为:4.5mm~10mm,以方便生产制作。
进一步地,空调换热器的换热管胀管部分的长度范围为:450mm~700mm,如图1中L所示。换热管胀管部分的长度与换热管的直径相适配,当换热管的直径较大时,相应地,换热管胀管部分的长度也相应增大。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包括如上的空调器换热器。空调换热器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挂壁式空调室内机设有上述空调器换热器,因此,更为节能、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换热器和后换热器,所述前换热器内设置有双排换热管,所述前换热器内的换热管包括外排与内排;所述后换热器内设置有三排换热管,所述后换热器内的换热管包括第一排、第三排及位于所述第一排及第三排之间的第二排;所述外排与第一排位于所述空调换热器的外侧,所述内排与第三排位于所述空调换热器的内侧;所述空调换热器的换热管路从所述第一排的一端沿所述第一排到达所述第一排的另一端,并经第一跨接管进入所述外排中上部,再由三通管分为两路;第一支路自所述内排中上部沿所述内排进入所述第二排、第三排,并从位于所述第三排前端的第一通口流出;第二支路进入所述外排、内排,并从位于所述内排中下部的第二通口流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换热器的换热管路从所述第一排的前端沿所述第一排到达所述第一排后端,并经第一跨接管进入所述外排中上部,再由三通管分为两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换热器的换热管路从所述第一排的后端沿所述第一排到达所述第一排前端,并经第一跨接管进入所述外排中上部,再由三通管分为两路。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沿所述内排到达所述内排的上部,再经第二跨接管进入所述外排上端、经第三跨接管到达所述内排的上端、再经第四跨接管进入所述第二排前端,再沿所述第二排到达所述第二排的后端,再经第五跨接管进入所述第三排的后端,再沿所述第三排到达所述第一通口,并从所述第一通口流出。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路沿所述内排到达所述内排的中部,经第六跨接管进入所述外排中上部,再沿所述外排到达所述外排中部、经第七跨接管进入所述内排的中下部、经第八跨接管进入所述外排的中下部,再沿所述外排到达所述外排的下端、并经第九跨接管进入所述内排的下端,再沿所述内排到达所述第二通口,并从所述第二通口流出。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与所述第二支路的换热管的数量相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排、内排各包括十根换热管;所述第一排包括四根换热管,所述第二排、第三排各包括五根换热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换热器的换热管的直径范围为:4.5mm~10mm。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换热器的换热管胀管部分的长度范围为:450mm~700mm。
10.一种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换热器。
CN201520270478.6U 2015-04-29 2015-04-29 空调换热器及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04678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70478.6U CN204678665U (zh) 2015-04-29 2015-04-29 空调换热器及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70478.6U CN204678665U (zh) 2015-04-29 2015-04-29 空调换热器及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78665U true CN204678665U (zh) 2015-09-30

Family

ID=54178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70478.6U Active CN204678665U (zh) 2015-04-29 2015-04-29 空调换热器及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7866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8515A (zh) * 2015-04-29 2015-08-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换热器及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48515A (zh) * 2015-04-29 2015-08-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换热器及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6811B (zh) 平行流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05209304U (zh) 换热器系统
CN203869376U (zh) 管翅式蒸发器、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1621986U (zh) 微通道换热器
CN104567113A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冷暖空调器
CN202792702U (zh) 空调器及其平行流换热器
CN202177260U (zh) 一种空调用小管径蒸发器
CN203642562U (zh) 微通道换热器及具有其的冷暖空调器
CN103807936A (zh)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
CN103123188B (zh) 冷凝器及具有该冷凝器的空调器
CN104848515B (zh) 空调换热器及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CN204678665U (zh) 空调换热器及挂壁式空调室内机
CN204787444U (zh) 一种双排平行流蒸发器
CN203216159U (zh) 一种空调蒸发器
CN203454474U (zh) 微通道换热装置及空调器
CN203671772U (zh) 空调系统
CN202041106U (zh)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
CN206113277U (zh) 一种换热器及具有该换热器的立式空调
CN201218634Y (zh) 一种双回路过冷式平行流冷凝器
CN205690760U (zh) 空调换热器及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0267809U (zh) 一种热源塔热泵专用高效满液式蒸发器
CN203163350U (zh) 一种平行流蒸发器
CN203671771U (zh) 空调系统
CN203024506U (zh) 一种空调器室内侧换热器
CN201402015Y (zh) 一种冷凝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