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73097U - 一种数控机床的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控机床的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73097U
CN204673097U CN201520262530.3U CN201520262530U CN204673097U CN 204673097 U CN204673097 U CN 204673097U CN 201520262530 U CN201520262530 U CN 201520262530U CN 204673097 U CN204673097 U CN 204673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head
knife bar
diameter
equal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6253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章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Liqun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Liqun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Liqun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Liqun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6253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73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73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7309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数控机床的加工装置,包括与主轴相接的刀杆,与刀杆相接的刀头,该刀头为两刃刀头、三刃刀头、四刃刀头或六刃刀头,刀头上的最小处直径与最大处直径比为0.55~0.8:1。刀头内设置有通孔,该通孔沿刀头的轴线设置。刀杆的头部插装在主轴中,刀杆的尾部呈倒锥形,该尾部与刀头相接,尾部的端部直径与刀头的直径的比值小于等于1.7:1。主轴端部的直径与刀杆的头部的直径的比值小于等于1.5:1。刀杆的头部的锥度小于等于2度。刀杆的尾部的长度与刀头露出刀杆的部位的长度的比值小于等于2.5:1;或者,刀头露出刀杆的部位的长度小于等于刀头直径的四倍。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灵活、工作效率高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数控机床的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机床,特别是一种数控机床的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 102059408 A于2011年05月18日公开了一种数控滚齿机的主轴装置,该主轴装置包括刀杆组件、刀杆组件卡紧机构和换刀机构,刀杆组件由刀杆、滚刀、调刀垫,轴套、锁紧螺母和刀杆拉钉构成。刀杆组件卡紧机构由方键和瓣爪组件构成,换刀机构由拉杆、活塞杆、碟形弹簧、油缸体、法兰盘、支架、旋转接头和限位开关构成。这种数控滚齿机工作时,对于细微的地方难于加工,令用户不太满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工作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数控机床的加工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数控机床的加工装置,包括与主轴相接的刀杆,与刀杆相接的刀头,其结构特征是刀头为两刃刀头、三刃刀头、四刃刀头或六刃刀头,刀头上的最小处直径与最大处直径比为0.55~0.8:1。
进一步,所述刀头内设置有通孔,该通孔沿刀头的轴线设置。
进一步,所述刀杆的头部插装在主轴中,刀杆的尾部呈倒锥形,该尾部与刀头相接,尾部的端部直径与刀头的直径的比值小于等于1.7:1。
进一步,所述主轴端部的直径与刀杆的头部的直径的比值小于等于1.5:1。
进一步,所述刀杆的头部的锥度小于等于2度。
进一步,所述刀杆的尾部的锥度小于等于10度且大于等于3度。
进一步,所述刀杆的尾部的长度与刀头露出刀杆的部位的长度的比值小于等于2.5:1;或者,刀头露出刀杆的部位的长度小于等于刀头直径的四倍。
进一步,所述刀头表面覆盖有超微粒层。
进一步,所述超微粒层为超微粒氮化铝钛ALTIN层、超微粒氮化铝硅钛AlTiSiN层或超微粒氮化钛TIN层。
本实用新型中的刀头为两刃刀头、三刃刀头、四刃刀头或六刃刀头,刀头上的最小处直径与最大处直径比为0.55~0.8:1,可以分别针对不同质地的被加工材料,选用更佳的刀头,能极大的降低加工的发热量,延长刀头的使用寿命;并且,刀头不容易崩裂,排屑也较为容易。
本实用新型将刀杆的头部插装在主轴中,刀杆的尾部呈倒锥形,该尾部与刀头相接,尾部的端部直径与刀头的直径的比值小于等于1.7:1;使得刀头可以进入到相对较窄的加工区域,并能保持刀头的加工强度。
本实用新型在刀头表面覆盖有超微粒层,提高了刀头的表面硬度及耐剥离性,从而提高了刀头的加工性能,能对热处理模具直接进行粗加工到精加工,减少换刀次数,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降低制作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的主轴端部的直径与刀杆的头部的直径的比值小于等于1.5:1;刀杆的头部的锥度小于等于2度;在加工时,能够有效防止刀杆的头部相对于主轴端部产生摆动,从而确保加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中的刀杆的倒锥形部位的长度与刀头露出刀杆的部位的长度的比值小于等于2.5:1;或者,刀头露出刀杆的部位的长度小于等于刀头直径的四倍;可以提高刀头的刚性,防止刀头在加工中因变形而影响加工质量。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灵活、工作效率高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2为刀头的第一应用例的端面放大示意图。
图3为刀头的第二应用例的端面放大示意图。
图4为刀头的第三应用例的端面放大示意图。
图5为刀头的第四应用例的端面放大示意图。
图中:1为主轴,2为刀杆,2.1为尾部,3为刀头,3.1为中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5,本数控机床的加工装置,包括与主轴1相接的刀杆2,与刀杆2相接的刀头3,所述刀头3为两刃刀头、三刃刀头、四刃刀头或六刃刀头,刀头3上的最小处直径与最大处直径比为0.55~0.8:1。
本实施例,刀头3内设置有通孔3.1,该通孔3.1沿刀头3的轴线设置。通过该通孔可以进行风冷、油冷或乳液降低刀头工作时的温度。其中,所需要的冷风、油雾或油液、以及乳液可以由设置在数控机床上的冷却机构提供。比如,通过设置在主轴、刀杆上与通孔3.1相连通的通道。
刀杆2的头部插装在主轴1中,刀杆2的尾部2.1呈倒锥形,该尾部2.1与刀头3相接,尾部2.1的端部直径D5与刀头3的直径D6的比值小于等于1.7:1。当然,主轴1端部的直径D1与刀杆2的头部的直径D2的比值小于等于1.5:1是比较好的选择。
主轴1端部的直径D1与刀杆2的头部的直径D2的比值小于等于1.5:1。
刀杆2的头部的锥度α小于等于2度。
刀杆2的尾部2.1的锥度β小于等于10度且大于等于3度。
刀杆2的尾部2.1的长度L1与刀头3露出刀杆2的部位的长度L2的比值小于等于2.5:1;或者,刀头3露出刀杆2的部位的长度L2小于等于刀头3直径的四倍。
刀头3表面覆盖有超微粒层。在本实施例中,超微粒层可以为超微粒氮化铝钛ALTIN层、超微粒氮化铝硅钛AlTiSiN层或超微粒氮化钛TIN层。
本实用新型在确保刀杆强度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刀杆2的形状及在刀头3表面覆盖有超微粒层,可以对热处理模具直接进行粗加工到精加工,减少换刀次数,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切实降低制作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数控机床的加工装置,包括与主轴(1)相接的刀杆(2),与刀杆(2)相接的刀头(3),其特征是刀头(3)为两刃刀头、三刃刀头、四刃刀头或六刃刀头,刀头(3)上的最小处直径与最大处直径比为0.55~0.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机床的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刀头(3)内设置有通孔(3.1),该通孔(3.1)沿刀头(3)的轴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机床的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刀杆(2)的头部插装在主轴(1)中,刀杆(2)的尾部(2.1)呈倒锥形,该尾部(2.1)与刀头(3)相接,尾部(2.1)的端部直径(D5)与刀头(3)的直径(D6)的比值小于等于1.7: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机床的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主轴(1)端部的直径(D1)与刀杆(2)的头部的直径(D2)的比值小于等于1.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机床的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刀杆(2)的头部的锥度(α)小于等于2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机床的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刀杆(2)的尾部(2.1)的锥度(β)小于等于10度且大于等于3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机床的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刀杆(2)的尾部(2.1)的长度(L1)与刀头(3)露出刀杆(2)的部位的长度(L2)的比值小于等于2.5:1;或者,刀头(3)露出刀杆(2)的部位的长度(L2)小于等于刀头(3)直径的四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数控机床的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刀头(3)表面覆盖有超微粒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控机床的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超微粒层为超微粒氮化铝钛层、超微粒氮化铝硅钛层或超微粒氮化钛层。
CN201520262530.3U 2015-04-20 2015-04-20 一种数控机床的加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73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62530.3U CN204673097U (zh) 2015-04-20 2015-04-20 一种数控机床的加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62530.3U CN204673097U (zh) 2015-04-20 2015-04-20 一种数控机床的加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73097U true CN204673097U (zh) 2015-09-30

Family

ID=54172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6253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73097U (zh) 2015-04-20 2015-04-20 一种数控机床的加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730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5864A (zh) * 2015-04-20 2015-07-22 中山市利群精密实业有限公司 数控机床的加工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5864A (zh) * 2015-04-20 2015-07-22 中山市利群精密实业有限公司 数控机床的加工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25386B1 (en) Drill bit with high performance for chip removal
CN103231074B (zh) 高温合金材质的开口弹性环内外圆切削加工方法
CN201030448Y (zh) 一种空心钻头
CN202180238U (zh) 复合刃背定进给量阶梯钻
CN104736281A (zh) 单唇钻
CN204108418U (zh) 锥柄麻花钻
CN204673097U (zh) 一种数控机床的加工装置
CN105642986A (zh) 一种锥度球头铣刀
CN204673367U (zh) 数控机床的精加工装置
CN104785864A (zh) 数控机床的加工机构
CN202763227U (zh) 一种内冷丝锥
CN204673095U (zh) 一种数控机床
CN204672991U (zh) 数控机床的刀杆装置
CN204108415U (zh) 一种用来加工钛合金的麻花钻
CN104785798A (zh) 一种数控机床的主轴结构
CN104785806A (zh) 数控机床的刀杆结构
CN213410628U (zh) 一种深腔细长孔切削加工器具
CN206779554U (zh) 一种薄壁工件阶梯孔精密多阶梯高精度孔加工刀具
CN204094210U (zh) 倒角刀
CN210172608U (zh) 一种快换逝屑钻头
CN104741668B (zh) 用于加工衬套孔的组合刀具
CN207272258U (zh) 一种可拆卸钻孔攻丝一体式丝锥
CN206296474U (zh) 波纹管内槽加工数控刀具
CN207239780U (zh) 一种可降低外圆跳动换向器镗孔夹头
CN205393632U (zh) 一种轮廓成型pcd铣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

Termination date: 2017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