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68212U - 键盘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键盘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68212U
CN204668212U CN201520367557.9U CN201520367557U CN204668212U CN 204668212 U CN204668212 U CN 204668212U CN 201520367557 U CN201520367557 U CN 201520367557U CN 204668212 U CN204668212 U CN 2046682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cap
keypad portion
rotational structure
keyframe
syndet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6755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6755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682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682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682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键盘及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领域,达到的目的是减小键盘折叠后的厚度,使电子设备超薄化,提高用户体验。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键盘包括至少两个键盘部、旋转结构和升降机构。键盘部包括按键和环设在按键周围的键架;按键具有供用户敲击输入的键帽,及与键帽连接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能够使键帽可按压。旋转结构设置在每相邻两个键盘部之间,用于在外力作用下使相邻的两个键盘部能够相对折叠或展开。升降机构分别与键盘部和旋转结构连接,用于当旋转结构使相邻的两个键盘部相对折叠或展开时,升降机构带动键盘部的键帽做升降运动。

Description

键盘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键盘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均配置有可拆卸的键盘。为了保证键盘输入时的手感、键帽的行程足够大及便于用户携带,通常将现有的键盘分成两或三部分,在再每相邻两个部分之间设有旋转平移结构,以形成折叠键盘便于用户携带。但是,当键盘折叠起来时,折叠后的键盘厚度为展开时厚度的二倍,不能满足用户对电子设备超薄化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键盘及电子设备,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键盘折叠后的厚度较厚,影响用户对电子设备超薄化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键盘,该键盘包括:
至少两个键盘部,所述键盘部包括按键和环设在所述按键周围的键架;所述按键具有供用户敲击输入的键帽,及与所述键帽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能够使所述键帽可按压;
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设置在每相邻两个所述键盘部之间,用于在外力作用下使相邻的两个所述键盘部能够相对折叠或展开;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分别与所述键盘部和所述旋转结构连接,用于当旋转结构使相邻的两个所述键盘部相对折叠或展开时,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键盘部的键帽做升降运动。
如前所述的键盘,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平移结构,所述平移结构分别与所述连接结构和所述旋转结构连接;
当所述旋转结构使相邻的两个所述键盘部相对折叠或展开时,所述平移结构发生平移运动并拉动所述连接结构做平移运动,以带动所述键帽做升降运动。
如前所述的键盘,其中,所述平移结构包括:
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包括移动件和固定件;所述移动件与所述固定件连接,并能相对所述固定件移动;所述移动件与所述连接结构连接,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键盘部内;
螺旋结构,所述螺旋结构设置在所述旋转结构上;
与所述螺旋结构配合的配合结构,所述配合结构与所述移动件连接;
通过所述旋转结构的旋转运动带动所述配合结构做平移运动,以带动所述连接结构做平移运动。
如前所述的键盘,其中,所述螺旋结构为螺旋形的滑槽,所述配合结构为销;
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旋转结构上,所述销的一端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销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结构连接。
如前所述的键盘,其中,所述移动件为滑块,所述固定件为滑轨;
所述滑块的一端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结构连接。
如前所述的键盘,其中,所述连接结构为由两个在中部枢转连接的杆组成的剪刀脚结构;
所述剪刀脚结构包括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处于同一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三端和与所述第二端相对的第四端;
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与所述键帽连接,所述第三端或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移动件连接;
当所述旋转结构使相邻的两个所述键盘部相对折叠或展开时,所述移动件发生平移运动并拉动所述第三端或所述第四端在平行于所述按键所在面的平面上平移,以带动所述键帽做升降运动。
如前所述的键盘,其中,每个所述按键具有两个所述平移结构;
两个所述平移结构分别连接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其中,
两个所述平移结构的平移方向设置为在平行于所述按键所在面上相反的两个方向。
如前所述的键盘,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连杆结构,所述连杆结构分别与所述键架和所述旋转结构连接;
当所述旋转结构使相邻的两个所述键盘部相对折叠或展开时,所述连杆结构带动所述键架运动至预定位置,使所述键架压住所述键帽并带动所述键帽下降。
如前所述的键盘,其中,所述连杆结构包括:
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旋转结构连接;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中部与所述连杆铰接,所述转动件的一端部与所述键架滑动连接,所述转动件的另一端部与键盘部活动连接;
当所述旋转结构使相邻的两个所述键盘部相对折叠或展开时,所述连接杆带动所述转动件转动,使所述转动件的一端部与所述键架相对滑动,以使所述连杆结构带动所述键架运动至预定位置并压住所述键帽,以带动所述键帽下降。
如前所述的键盘,其中,所述转动件为凸轮或联动杆。
如前所述的键盘,其中,所述键架包括:底板、支架和顶板;
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顶板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顶板与所述支架呈角度;相应的,
所述键帽包括:面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面板呈角度连接。
如前所述的键盘,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支架结构,所述支架结构分别所述键帽和所述旋转结构连接;
当所述旋转结构使相邻的两个所述键盘部相对折叠或展开时,所述支架结构发生摆动并在所述键帽的侧面上滑动,以带动所述键帽做升降运动。
如前所述的键盘,其中,所述支架结构包括: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旋转结构连接;
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设置在所述键帽上,且与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用于使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在所述滑动结构与所述键帽的连接面上滑动。
如前所述的键盘,其中,所述滑动结构包括:
开槽,所述开槽设置在所述键帽上;
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卡合在所述开槽内,并能相对所述开槽滑动。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键盘;其中,
所述键盘包括:
至少两个键盘部,所述键盘部包括按键和环设在所述按键周围的键架;所述按键具有供用户敲击输入的键帽,及与所述键帽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能够使所述键帽可按压;
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设置在每相邻两个所述键盘部之间,用于在外力作用下使相邻的两个所述键盘部能够相对折叠或展开;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分别与所述键盘部和所述旋转结构连接,用于当旋转结构使相邻的两个所述键盘部相对折叠或展开时,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键盘部的键帽做升降运动。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键盘部内设有升降机构,以使升降机构分别与旋转结构和键盘部连接,使得当旋转结构在外力作用下使相邻的两个键盘部相对折叠或展开时,升降机构带动键盘的键帽做升降运动,从而使得两个键盘部折叠起来后,折叠后的键盘厚度小于展开时厚度的二倍,进而满足了用户对电子设备超薄化的需求,提高了用户体验。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键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种实现键帽升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一种实现键帽升降的结构中升降结构与旋转结构配合工作的工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种实现键帽升降的结构中键帽处于正常使用状态的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种实现键帽升降的结构中键架上升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二种实现键帽升降的结构中键帽下降的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三种实现键帽升降的结构中键帽处于正常使用状态的状态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三种实现键帽升降的结构中键帽下降一半的状态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第三种实现键帽升降的结构中键帽完全下降的状态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试验台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键盘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键盘包括:至少两个键盘部10、旋转结构20和升降机构30。键盘部10包括按键11和环设在按键11周围的键架12;按键11具有供用户敲击输入的键帽111,及与键帽111连接的连接结构112,连接结构112能够使键帽111可按压。旋转结构20设置在每相邻两个键盘部10之间,用于在外力作用下使相邻的两个键盘部10能够相对折叠或展开。升降机构30分别与键盘部10和旋转结构20连接,用于当旋转结构20使相邻的两个键盘部10相对折叠或展开时,升降机构30带动键盘部10的键帽111做升降运动。其中,升降机构30与键盘部10连接包括:升降机构30与键盘部10的键帽111连接;或者,升降机构30与键盘部10的连接结构112连接;或者,升降结构与键盘部10的键架12连接。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升降机构30的结构而定。
在具体实施时,用户对旋转结构施加作用力,使与旋转结构连接的两个键盘部相对折叠或展开,此时,旋转结构带动升降机构工作,升降机构将带动键盘部中的键帽做升降运动。因此,当用户将键盘折叠起来时,旋转结构带动升降机构工作使键帽下降以降低键盘的厚度,进而使得折叠后键盘的厚度小于键盘展开时厚度的二倍,满足键盘超薄化的需求,便于用户携带;当用户将键盘展开时,旋转结构带动升降机构工作使键帽上升以恢复正常使用状态,进而满足用户输入手感,便于用户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键盘部内设有升降机构,以使升降机构分别与旋转结构和键盘部连接,使得当旋转结构在外力作用下使相邻的两个键盘部相对折叠或展开时,升降机构带动键盘的键帽做升降运动,从而使得两个键盘部折叠起来后,折叠后的键盘厚度小于展开时厚度的二倍,进而满足了用户对电子设备超薄化的需求,提高了用户体验。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升降机构带动键帽做升降运动的具体实现可以为:升降机构直接作用在键帽上,并对键帽施加拉力或支撑力以实现键帽做升降运动;或者,升降机构对键帽周边的键架施加作用力:若键架对键帽施加压力使键帽压低,若键架对键帽的压力消失,键帽上升,从而实现键帽的升降运动;或者,升降机构对实现键帽可按压的连接结构施加作用力,通过连接结构的运动实现键帽的升降运动。具体实施如下不同结构的升降机构中的描述。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升降机构30可以包括:平移结构31。平移结构31分别与连接结构112和旋转结构20连接。当旋转结构20使相邻的两个键盘部10相对折叠或展开时,平移结构31发生平移运动并拉动连接结构112做平移运动,以带动键帽111做升降运动。在本实施例中,当旋转结构20在外力作用下使相邻的两个键盘部10相对折叠或展开时,旋转结构20带动平移结构31发生平移运动,平移结构31拉动连接结构112做平移运动,以带动键帽111做升降运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将旋转结构20的枢转运动(如沿图3中所示的b方向旋转)转换成平移结构31的平移运动(如沿图3中所示的a方向平移)的具体实现为:所述平移结构31可以包括:移动结构311、螺旋结构312和配合结构313。移动件与固定件连接,并能相对固定件移动。移动件与连接结构112连接,固定件设置在键盘部10内。螺旋结构312设置在旋转结构20上。与螺旋结构312配合的配合结构313,配合结构313与移动件连接。通过旋转结构20的旋转运动带动配合结构313与螺旋结构312工作,以带动与配合结构313连接的移动件做平移运动,从而带动连接结构112做平移运动。
具体实施时,所述螺旋结构312可以为螺旋形的滑槽,配合结构313为销。滑槽设置在旋转结构20上,销的一端与滑槽滑动连接,销的另一端与连接结构112连接。所述移动件为滑块,固定件为滑轨。滑块的一端与滑轨滑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结构112连接。当然,旋转结构和配合结构,移动件和固定件并不局限于上述所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结构112可以为由两个在中部枢转连接的杆组成的剪刀脚结构。剪刀脚结构包括第一端1121、与所述第一端1121处于同一侧的第二端1122、与第一端1121相对的第三端1123和与第二端1122相对的第四端1124。第一端1121和第二端1122分别与键帽111连接,第三端1123或第四端1124与移动件连接。当旋转结构20使相邻的两个键盘部10相对折叠或展开时,移动件发生平移运动并拉动第三端1123或第四端1124在平行于按键所在面的平面上平移(沿如图2和图3中所示的a方向平移),以带动键帽111做升降运动。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每个按键具有一个平移结构,该平移结构与剪刀脚结构的第三端或第四端连接,当旋转结构转动使键盘折叠时,平移结构在旋转结构的带动下拉动第三端或第四端在平行于按键所在面的平面上移动,以使剪刀剪结构折叠一起,进而降低键帽。但是单向拉动剪刀脚结构会需要较大的移动空间。为了减少平移结构的移动空间,需要使每个按键具有两个平移结构。两个平移结构分别连接第三端和第四端。其中,两个平移结构的平移方向设置为在平行于按键所在面上相反的两个方向,两个平移结构只需同时向相反的方向平移一定距离即可使剪刀脚结构折叠一起,减少了移动空间。
进一步的,如图4、图5和图6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升降机构30可以包括:连杆结构32。连杆结构32分别与键架12和旋转结构20连接。当旋转结构20使相邻的两个键盘部10相对折叠或展开时,连杆结构32带动键架12运动至预定位置,使键架12压住键帽111并带动键帽111下降。其中,所述预定位置为键架12与键帽111接触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在旋转结构20的带动下,连杆结构32带动键架12运动,当键架12上升到与键帽一平的位置(如图5所示),键架12继续平移到与键帽111接触的位置处(如图6所示)时,连杆结构32拉动键架12使键架12对键帽111施加压力,从而将键帽111压低,实现键帽111的下降运动;当连杆结构32继续带动键架12运动,使键架12脱离键帽111的接触(如图4所示)时,键架12对键帽111的压力消失,从而使键帽111上升恢复正常使用状态,实现键帽111的上升运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具体实施时,所述连杆结构32可以包括:连杆321和转动件322。连杆321的一端与旋转结构20连接。转动件322的中部与连杆321铰接,转动件322的一端部与键架12滑动连接,转动件322的另一端部与键盘部10活动连接。其中,转动件322的一端部与键架12滑动连接具体实现为:键架上开设有开槽,转动件的端部与开槽卡合,并且转动件的端部在开槽内滑动。当旋转结构20使相邻的两个键盘部10相对折叠或展开时,连接杆带动转动件322转动,使转动件322的一端部与键架12相对滑动,以使连杆结构32带动键架12运动至预定位置并压住键帽111,以带动键帽111下降。其中,转动件322与键架12的连接处、转动件322与连杆321的连接处及转动件322与键盘部10的连接处位于一条直线上。具体的,所述转动件322可以为凸轮或联动杆。例如,以所述转动件322以凸轮为例,键架12的底部设有开槽,凸轮的凸起端与开槽滑动连接,凸轮的中部与连杆321连接,凸轮的底端与键盘部10内的其他部件轴接,连杆321与旋转结构20偏心连接,当旋转结构20旋转能够带动连杆321运动,与连杆321铰接的凸轮在连杆321的带动下向第一方向偏斜(如图4所示)、竖直(如图5所示)及向第二方向偏斜(如图6所示),从而带动键架12做上升、平移、下降的动作,而在键架12平移的过程中当平移至与键帽111接触时,键架12做下降运动,从而使键帽111下降。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键架12可以包括:底板121、支架122和顶板123。支架122的一端设置在底板121上;顶板123与支架122的另一端连接,且顶板123与支架122呈角度。较佳的,顶板123与支架122成直角,以便于顶板123与键帽接触。相应的,键帽111包括:面板1111和侧板1112,侧板1112与面板1111呈角度连接。其中,侧板1112与面板1111之间的夹角优选为45度角,以使支架的顶板与键帽的侧板卡合,进而使支架抵压键帽时不宜脱离。当键架12在凸轮的带动下平移至与键帽111的侧板1112接触时,键架12下降以带动键帽111下降。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键帽111的侧板1112设计呈斜面便于键架12与键帽111接触,同时,增大了键架12与键帽111的接触面积,便于键架12对键帽111施加压力。
进一步的,如图7、图8和图9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升降机构30可以包括:支架结构33。支架结构33分别键帽111和旋转结构20连接。当旋转结构20使相邻的两个键盘部10相对折叠或展开时,支架结构33发生摆动并在键帽111的侧面上滑动,以带动键帽111做升降运动。也就是说,通过旋转结构20的枢转运动以带动支架结构33摆动,而支架结构33的摆动端在键帽111的侧面上滑动。当支架结构33摆动至第一位置(如图7所示)时,支架结构33支撑键帽111,使键帽111处于正常使用状态;当支架结构33摆动至第二位置(如图8和图9所示)时,支架结构33下拉键帽111,使键帽111处于降低状态(如图8为键帽降低一半的状态,图9为键帽完全降低的状态),从而通过支架结构33的摆动实现键帽111的升降。其中,支架结构33摆动的平面与键帽111相交。
具体实施时,所述支架结构33可以包括:支撑杆331和滑动结构332。支撑杆331的一端与旋转结构20连接。滑动结构332设置在键帽111上,且与支撑杆331的另一端连接,用于使支撑杆的另一端在滑动结构332与键帽111的连接面上滑动。其中,所述滑动结构332可以包括:开槽。开槽设置在键帽111上。支撑杆331的另一端卡合在开槽内,并能相对开槽滑动。
如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键盘100。其中,键盘100包括:至少两个键盘部10、旋转结构20和升降机构30(如图1至图9所示)。键盘部10包括按键11和环设在按键11周围的键架12;按键11具有供用户敲击输入的键帽111,及与键帽111连接的连杆结构32,连杆结构32能够使键帽111可按压。旋转结构20设置在每相邻两个键盘部10之间,用于在外力作用下使相邻的两个键盘部10能够相对折叠或展开。升降机构30分别与键盘部10和旋转结构20连接,用于当旋转结构20使相邻的两个键盘部10相对折叠或展开时,升降机构30带动键盘部10的键帽111做升降运动。
具体地,本实施例二中的键盘可直接采用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键盘,具体的实现结构可参见上述实施例一中描述的相关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键盘部内设有升降机构,以使升降机构分别与旋转结构和键盘部连接,使得当旋转结构在外力作用下使相邻的两个键盘部相对折叠或展开时,升降机构带动键盘的键帽做升降运动,从而使得两个键盘部折叠起来后,折叠后的键盘厚度小于展开时厚度的二倍,进而满足了用户对电子设备超薄化的需求,提高了用户体验。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段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5)

1.一种键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键盘部,所述键盘部包括按键和环设在所述按键周围的键架;所述按键具有供用户敲击输入的键帽,及与所述键帽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能够使所述键帽可按压;
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设置在每相邻两个所述键盘部之间,用于在外力作用下使相邻的两个所述键盘部能够相对折叠或展开;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分别与所述键盘部和所述旋转结构连接,用于当旋转结构使相邻的两个所述键盘部相对折叠或展开时,所述升降机构带动所述键盘部的键帽做升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平移结构,所述平移结构分别与所述连接结构和所述旋转结构连接;
当所述旋转结构使相邻的两个所述键盘部相对折叠或展开时,所述平移结构发生平移运动并拉动所述连接结构做平移运动,以带动所述键帽做升降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结构包括:
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包括移动件和固定件;所述移动件与所述固定件连接,并能相对所述固定件移动;所述移动件与所述连接结构连接,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键盘部内;
螺旋结构,所述螺旋结构设置在所述旋转结构上;
与所述螺旋结构配合的配合结构,所述配合结构与所述移动件连接;
通过所述旋转结构的旋转运动带动所述配合结构做平移运动,以带动所述连接结构做平移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结构为螺旋形的滑槽,所述配合结构为销;
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旋转结构上,所述销的一端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销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结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为滑块,所述固定件为滑轨;
所述滑块的一端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结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由两个在中部枢转连接的杆组成的剪刀脚结构;
所述剪刀脚结构包括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处于同一侧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三端和与所述第二端相对的第四端;
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与所述键帽连接,所述第三端或所述第四端与所述移动件连接;
当所述旋转结构使相邻的两个所述键盘部相对折叠或展开时,所述移动件发生平移运动并拉动所述第三端或所述第四端在平行于所述按键所在面的平面上平移,以带动所述键帽做升降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按键具有两个所述平移结构;
两个所述平移结构分别连接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其中,
两个所述平移结构的平移方向设置为在平行于所述按键所在面上相反的两个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连杆结构,所述连杆结构分别与所述键架和所述旋转结构连接;
当所述旋转结构使相邻的两个所述键盘部相对折叠或展开时,所述连杆结构带动所述键架运动至预定位置,使所述键架压住所述键帽并带动所述键帽下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结构包括:
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旋转结构连接;
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中部与所述连杆铰接,所述转动件的一端部与所述键架滑动连接,所述转动件的另一端部与键盘部活动连接;
当所述旋转结构使相邻的两个所述键盘部相对折叠或展开时,所述连接杆带动所述转动件转动,使所述转动件的一端部与所述键架相对滑动,以使所述连杆结构带动所述键架运动至预定位置并压住所述键帽,以带动所述键帽下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为凸轮或联动杆。
11.根据权利要求8~9中任一项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键架包括:底板、支架和顶板;
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顶板与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顶板与所述支架呈角度;相应的,
所述键帽包括:面板和侧板,所述侧板与所述面板呈角度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
支架结构,所述支架结构分别所述键帽和所述旋转结构连接;
当所述旋转结构使相邻的两个所述键盘部相对折叠或展开时,所述支架结构发生摆动并在所述键帽的侧面上滑动,以带动所述键帽做升降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结构包括: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旋转结构连接;
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设置在所述键帽上,且与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用于使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在所述滑动结构与所述键帽的连接面上滑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结构包括:
开槽,所述开槽设置在所述键帽上;
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卡合在所述开槽内,并能相对所述开槽滑动。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键盘。
CN201520367557.9U 2015-06-01 2015-06-01 键盘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046682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67557.9U CN204668212U (zh) 2015-06-01 2015-06-01 键盘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67557.9U CN204668212U (zh) 2015-06-01 2015-06-01 键盘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68212U true CN204668212U (zh) 2015-09-23

Family

ID=54138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67557.9U Active CN204668212U (zh) 2015-06-01 2015-06-01 键盘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68212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0525A (zh) * 2016-03-29 2017-10-10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
CN107359059A (zh) * 2017-07-13 2017-11-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CN107688394A (zh) * 2017-08-15 2018-02-13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
CN107731601A (zh) * 2017-11-16 2018-02-23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结构和键盘
CN110085458A (zh) * 2019-05-31 2019-08-02 东莞市名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自动伸缩折叠方法及升降按键
TWI779516B (zh) * 2021-03-15 2022-10-0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及其剪刀式連接元件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0525A (zh) * 2016-03-29 2017-10-10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
CN107240525B (zh) * 2016-03-29 2020-06-16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键盘
CN107359059A (zh) * 2017-07-13 2017-11-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CN107688394A (zh) * 2017-08-15 2018-02-13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
CN107731601A (zh) * 2017-11-16 2018-02-23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结构和键盘
CN110085458A (zh) * 2019-05-31 2019-08-02 东莞市名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自动伸缩折叠方法及升降按键
CN110085458B (zh) * 2019-05-31 2024-04-12 广东恒沣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自动伸缩折叠方法及升降按键
TWI779516B (zh) * 2021-03-15 2022-10-0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及其剪刀式連接元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68212U (zh) 键盘及电子设备
US10778822B2 (en) Hinge of mobile terminal with flexible screen and mobile terminal with flexible screen
CN201087981Y (zh) 电脑切换器及其滑轨装置
CN113325924B (zh) 电子设备
US10101774B2 (en) Mechanical actuation of retractable keyboard
CN110121686B (zh) 一种用于扩展显示器的传动装置
WO2020108374A1 (zh) 转动连接组件及折叠式移动终端
CN102595810B (zh) 手持式电子装置
TWM607956U (zh) 可大幅度展開的樞軸
CN109243895B (zh) 键盘
CN103681063B (zh) 一种键盘按键
CN100474475C (zh) 输入装置、按键结构及其弹性机构
CN203717617U (zh) 双轴同动扭力枢轴器机壳顶伸机构
CN203588893U (zh) 按键模组及键盘
CN206972748U (zh) 一种基于带状弹簧的可展开铰链装置
CN103176612A (zh) 一种便携键盘按键折叠的方法
CN109285715B (zh) 键盘
CN110047682B (zh) 键盘
TWM498956U (zh) 按鍵模組及鍵盤
CN106462182A (zh) 用于具有可旋转的显示构件的计算设备的联动机构
CN103677128A (zh) 一种连接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203588892U (zh) 组合式微动开关
CN110085470A (zh) 键盘及其按键
CN201859782U (zh) 长型按键及键盘
CN107240525A (zh) 键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