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62703U - 一种房屋建筑集成组装墙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房屋建筑集成组装墙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62703U
CN204662703U CN201520277493.3U CN201520277493U CN204662703U CN 204662703 U CN204662703 U CN 204662703U CN 201520277493 U CN201520277493 U CN 201520277493U CN 204662703 U CN204662703 U CN 2046627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beam
wall
connector
plug division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7749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27749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627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627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6270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一种房屋建筑集成组装墙体,用于房屋建筑的室内墙体现场组装,由顶底定位桩、支架、立面板和填充混凝土拼装组成,其中支架为长条框架状由横梁以及横梁连接件现场拼接而成;立面板覆盖并固定于墙体外侧面,与横梁的面板固定面外侧固定。本实用新型可以现场快速搭建墙体,且可以不受部件尺寸限制,遇到立柱和特殊建筑内构造也可以灵活进行搭建。无需预制件或预先制成框架,使用最基本的条状部件组装即可灵活快速地组建墙体框架并现场浇注成墙体,建设过程不受部件尺寸限制,仅仅需要横向支架而无需竖向支架,可以应对各种结构,部件运输方便、墙体施工过程快速、搭建灵活、方便,节省了大量建筑建设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房屋建筑集成组装墙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技术,具体说是一种房屋建筑集成组装墙体。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采用的建筑墙体施工采用框架构成后的墙体砌块拼装,施工周期长。而现有集成墙体有模板现浇泡沫混凝土墙体和镀锌龙骨架水泥面板现浇泡沫混凝土墙体。模板现浇墙体由于是用多块模板制模浇筑而成,其表面平整度不易控制,其墙体容重很高达不到轻质的要求;镀锌龙骨架水泥面板墙体龙骨架组装繁琐不易于现场施工,由于龙骨架是铁皮压制而成,所以在浇灌过程当中易于变形不利于与墙体板面的粘接,其墙体造价高不利于推广和节能。
使用集成组装墙体同样面临如何最大限度提高施工灵活性、运输便利性和方便快捷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房屋建筑集成组装墙体,以使墙体建设施工灵活、快速、方便、可靠。
所述房屋建筑集成组装墙体,用于房屋建筑的室内墙体现场组装,由顶底定位桩、支架、立面板和填充混凝土拼装组成,其中,所述顶底定位桩,设有顶面贴合面或底面贴合面,和立面板贴合面,墙体顶部和底部的顶底定位桩分别是一整体或是由多个分离的构件组成;所述支架整体为长条框架状,在所述墙体内横向设置有多个,相互间分离独立设置;所述立面板固定于墙体外侧面,与横梁的面板固定面外侧固定;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由两侧的横梁以及横梁连接件拼接而成,所述支架设有外侧的面板固定面和内侧的横梁接插部,支架两侧横梁用于为立面板提供固定 的基础;
所述横梁为柱状,由一段或多段横梁段依次拼接或裁切构成;
所述横梁连接件用于为支架的两侧相对的横梁段提供连接和固定,设有两端的连接件接插部和中部的连接体,所述连接件接插部与所述横梁接插部部分嵌套连接。
所述连接件接插部为柱状,设有垂直连接件和倾斜连接件两种,所述垂直连接件连接体的中线与所述连接件接插部的轴线垂直,所述倾斜连接件的中线与所述连接件接插部的轴线为25°~85°的锐角。
所述连接件接插部和所述横梁接插部均设有带回钩的卡槽或卡头,所述卡头或卡槽的回钩设有一处或相互平行的多处。
作为实施例,所述横梁连接件设置于横梁的端部时,用于与基础固定,横梁连接件的连接体在垂直方向的厚度为5mm~50mm,在水平方向的宽度为5mm~400mm;所述横梁连接件设置于横梁的中部时,连接体在垂直方向的厚度为3mm~50mm,在水平方向的宽度为5mm~400mm。
一种特例是,所述顶底定位桩的结构与所述支架相同。
一种横梁的实施例是,所述面板固定面设有横向设置的凸筋。
本实用新型可以现场快速搭建墙体,且可以不受部件尺寸限制地灵活设置和搭设墙体,遇到立柱和特殊建筑内构造也可以灵活进行搭建。其突出的有益效果是,无需预制件或预先制成框架,使用最基本的条状部件组装即可灵活快速地组建墙体框架并现场浇注成墙体,建设过程不受部件尺寸限制,仅仅需要横向支架而无需竖向支架,可以应对各种结构,部件运输方便、墙体施工过程快速、搭建灵活、方便,节省了大量建筑建设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左下角方向仰视),
图2是支架结构实施例立体图,
图3是横梁立体结构实施例一图,
图4是横梁立体结构实施例二图,
图5是横梁截面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横梁截面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7是横梁截面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图8是横梁截面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的俯视图,
图10是中间连接件实施例一的结构主视图,
图11是中间连接件实施例二的结构主视图,
图12是图9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3是图9另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14是中间连接件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横梁端部的中间连接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是使用倾斜的横梁连接件的支架结构立体图,
图17是墙体经过立柱时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顶底连接件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顶底连接件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顶底定位桩,3—立面板,4—横梁连接件,5—横梁,6—横梁体,7—立柱,8—横梁接插部,9—回钩,10—面板固定面,11—凸筋,12—连接件接插部,13—卡头,14—卡槽,16—连接体,17—顶面贴合面,18—底面贴合面,19—立面板贴合面,20—横梁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中所示,所述房屋建筑集成组装墙体,用于房屋建筑的室内墙体现场组装,由顶底定位桩2、支架1、立面板3和填充混凝土拼装组成。图1是墙体从左下方仰视的角度所见的墙体结构立体图。
如图18、19,所述顶底定位桩,用于与顶部或底部楼板固定,并作为立面板的固定基础,设有顶面贴合面17或底面贴合面18,和立面板贴合面19,顶底定位桩为所述墙体内分别固定于顶部和底部楼板的构件,顶部和底部的构件分别是一整体或是由多个分离的构件组成。在图1中,顶底定位桩为分离构件,顶部为相对两侧各自独立的构件,可以增大混凝土与基础的接触面积,底部为相对两侧为一体的构件,多个构件分别与底面固定,两外侧面可以固定安装立面板,也可以采用将同一平面的各定位 桩连为一体的整体构件,甚至可以将支架直接放在底部或顶部,与基础固定充当顶底定位桩,但是,混凝土与基础的结合强度会受到影响。
所述支架整体为长条框架状,在所述墙体内横向设置有多个,相互间分离独立设置,支架长边两端面用于与基础固定和定位,如图2,所述支架由横梁5以及横梁连接件4现场拼接而成;在图1的墙体结构中可见,墙体的技术方案仅仅使用横向的支架,支架作为立面板的固定基础,当支架与基础固定后,即定下了整个墙体的框架结构。
如图2,所述横梁5为柱状,由多段横梁段20依次拼接构成,在支架中成对设置,用于为立面板提供固定的基础,从图3-9中可见,横梁设有外侧的面板固定面10和内侧的横梁接插部8。
在图4中,所述面板固定面10设有横向设置的凸筋11。凸筋不仅有利于横梁的抗弯强度,而且可以用于整齐地设置墙面的隔水槽。
从图5-9的实施例中可见,横梁接插部8可以是凸出的卡头13,也可以是凹入的卡槽14,横梁接插部均设有回钩9,回钩可以是单道或多道。如图7、8、9的短横梁,可以用于墙体经过立柱时,代替支架固定在立柱上作为连接对侧横梁的基础。
如图2,所述横梁连接件4用于为支架的相对两侧的横梁段20提供连接和固定,如图10-17,横梁连接件4设有两端的连接件接插部12和中部的连接体16,所述连接件接插部12用于与所述横梁接插部8部分嵌套连接。
如图10、11,所述连接件接插部12可以是凸出的卡头13,也可以是凹入的卡槽14,设有回钩9,所述卡头13或卡槽14的回钩9设有一道或相互平行的多道。
如图12,连接件接插部12为柱状,所述连接体16的中线与所述连接件接插部12的轴线垂直。
如图12,连接件接插部12为柱状,在与其轴线垂直的竖直面上的截面形状一致,所述连接体16的中线与所述连接件接插部轴线的夹角为25°~85°。在与横梁连接状态下,连接件接插部的端面与横梁平行,使横梁连接件与横梁成面接触,经过粘接后连接更加牢固。
所述横梁连接件4设置于横梁的中部时,连接体16在垂直方向的厚度为3mm~50mm,在水平方向的宽度为5mm~400mm。
如图15是横梁连接件用于横梁端部的结构。用于横梁端部的横梁连接件还需要与基础固定,需要有较为宽的连接体。横梁连接件的连接体16在垂直方向的厚度为5mm~50mm,在水平方向的宽度为5mm~400mm。
如图1,所述立面板3覆盖并固定于墙体外侧面,与横梁的面板固定面10外侧固定。
根据上述房屋建筑集成组装墙体的组装方法,包括下述顺序进行的步骤:
第一步、按照墙体布置规划设定墙体在天花板、地板和基础墙壁/基础立柱的位置,在天花板和地板所设定的位置通过钢钉固定安装顶底定位桩2。
固定于顶部和底部的顶底定位桩分别是一整体或是由多个分离的构件组成。在图1中,顶底定位桩为分离构件,顶部为相对两侧各自独立的构件,可以增大混凝土与基础的接触面积,底部为相对两侧为一体的构件,多个构件分别与底面固定,两外侧面可以用于固定安装立面板,也可以采用将同一平面的各定位桩连为一体的整体构件,甚至可以将支架直接放在底部或顶部,与基础固定充当顶底定位桩,但是,混凝土与基础的结合强度会受到影响。
第二步、在墙壁基础或立柱基础上所设定墙体的位置的不同高度分配支架1的安装位置,在所分配的安装位置上用钢钉固定安装支架端部的横梁连接件4。例如,如图1中,等间距设置支架高度,每一个支架均水平设置。在同一高度画线确定一个支架的位置,首先固定两端的横梁连接件。
第三步、分别安装不同高度的支架,每个支架分别独立搭设,搭设时将对应高度的墙壁或立柱上固定的横梁连接件4开始由近向远依次以横梁段20和中部的横梁连接件4连接成为完整的支架1,可以从两端所固定在基础上的横梁连接件分别或同步开始,向中间搭设。
在连接横梁段20和横梁连接件4的过程中,同一支架1两侧的横梁段20同时搭设,在同侧相邻的横梁段20接缝处以横梁连接件4一端的连 接件接插部12连接,该横梁连接件的另一端与对侧横梁的横梁接插部嵌套连接。各层支架可以同步搭设,连接成完整支架后,在连接处打胶固定。
一种较为稳固的横梁连接件方案是,如图16所示,在同一支架中选用连接体16的中线与连接件接插部12的端面为锐角的横梁连接件,同一支架相邻使用的横梁连接件的连接体的倾斜方向相反。使用倾斜的横梁连接件连接横梁,支架的结构更加稳定。
如图17是一种遇到立柱的情况,在墙体部分经过立柱7时,在所述立柱与支架1的接触处,横梁的端部固定横梁连接件4,在经过立柱部分,横梁的对侧所对应的高度预先固定横梁段20,横梁段的示意图见图7、8、9,在支架搭设到立柱时,截取适合长度的横梁段20,使遇到立柱7的横梁段20的端部与所述预先固定横梁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立柱7上的所述预先固定横梁段通过横梁连接件4将对侧的横梁连接固定。连接后在横梁连接件和横梁的连接处打胶固定。
第四步、在支架的两外侧面分别铺设立面板3,使立面板之间或立面板与横梁之间密封连接,每一块立面板与所铺设侧的横梁以钢钉或自攻螺钉固定,在立面板的顶部预留灌注孔。铺立面板时,使用边缘的一块立面板的宽度为中部的一半,对侧面的半宽的立面板使用在另一端边缘,使相对两侧的立面板边缘错开一半铺设。更有利于墙体的稳定。
第五步、从灌注孔插入灌注管到墙体空腔底部,逐步在灌注混凝土浆料的同时提升灌注管,直至灌满整个墙体内部,抽出灌注管并封住灌注孔。
另一种前述房屋建筑集成组装墙体的组装方法,同时从对应高度的墙壁或立柱上固定的横梁连接件4开始安装不同高度的支架,由近向远依次以横梁段20连接,在横梁段的中部或端部以横梁连接件4将两侧的横梁连接,在横梁连接件和横梁的连接处打胶固定;当连接了横梁连接件后且未铺设立面板的横梁的长度超过一块立面板的宽度时,在支架的两外侧面分别依次铺设立面板,并且在墙体两侧临基础面使用宽度不一致的第一块立面板,使墙体两侧的立面板接缝位置错开,立面板之间或立面板与横梁之间密封连接,每一块立面板与所铺设侧的横梁固定,在立面板的顶部预留或加工出灌注孔。
之后,从灌注孔插入灌注管到墙体空腔底部,逐步在灌注混凝土浆料的同时提升灌注管,直至灌满整个墙体内部,抽出灌注管并封住灌注孔。

Claims (5)

1.一种房屋建筑集成组装墙体,用于房屋建筑的室内墙体现场组装,由顶底定位桩(2)、支架(1)、立面板(3)和填充混凝土拼装组成,其中,所述顶底定位桩,设有顶面贴合面(17)或底面贴合面(18),和立面板贴合面(19),墙体顶部和底部的顶底定位桩分别是一整体或是由多个分离的构件组成;所述支架整体为长条框架状,在所述墙体内横向设置有多个,相互间分离独立设置;所述立面板(3)固定于墙体外侧面,与横梁的面板固定面(10)外侧固定;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由两侧的横梁(5)以及横梁连接件(4)拼接而成,所述支架设有外侧的面板固定面(10)和内侧的横梁接插部(8),支架两侧横梁用于为立面板提供固定的基础;
所述横梁(5)为柱状,由一段或多段横梁段(20)依次拼接或裁切构成;
所述横梁连接件(4)用于为支架的两侧相对的横梁段(20)提供连接和固定,设有两端的连接件接插部(12)和中部的连接体(16),所述连接件接插部(12)与所述横梁接插部(8)部分嵌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建筑集成组装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接插部(12)为柱状,设有垂直连接件和倾斜连接件两种,所述垂直连接件连接体(16)的中线与所述连接件接插部(12)的轴线垂直,所述倾斜连接件的中线与所述连接件接插部(12)的轴线为25°~85°的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建筑集成组装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接插部(12)和所述横梁接插部(8)均设有带回钩(9)的卡槽(14)或卡头(13),所述卡头(13)或卡槽(14)的回钩(9)设有一处或相互平行的多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建筑集成组装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连接件(4)设置于横梁的端部时,用于与基础固定,横梁连接件的连接体(16)在垂直方向的厚度为5mm~50mm,在水平方向的宽度为 5mm~400mm;所述横梁连接件(4)设置于横梁的中部时,连接体(16)在垂直方向的厚度为3mm~50mm,在水平方向的宽度为5mm~4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建筑集成组装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底定位桩(2)的结构与所述支架(1)相同。
CN201520277493.3U 2015-05-04 2015-05-04 一种房屋建筑集成组装墙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627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77493.3U CN204662703U (zh) 2015-05-04 2015-05-04 一种房屋建筑集成组装墙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77493.3U CN204662703U (zh) 2015-05-04 2015-05-04 一种房屋建筑集成组装墙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62703U true CN204662703U (zh) 2015-09-23

Family

ID=541330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7749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62703U (zh) 2015-05-04 2015-05-04 一种房屋建筑集成组装墙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627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5931A (zh) * 2015-05-04 2015-07-29 李�学 一种房屋建筑集成组装墙体及组装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05931A (zh) * 2015-05-04 2015-07-29 李�学 一种房屋建筑集成组装墙体及组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64542A (zh) 一种装配式室内隔墙
CN204960038U (zh) 预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AU700029B2 (en) Buildings method of construction
CN101654930A (zh) 一种组合式房屋的梁架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104805931A (zh) 一种房屋建筑集成组装墙体及组装方法
CN111926950B (zh) 一种超高跨层组合装饰玻璃隔断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111350298A (zh) 一种大跨度幕墙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106968351B (zh) 一种用于石材楼面平面型变形缝的构造及施工方法
KR101222550B1 (ko) 이중보 일체형 모듈러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모듈러 구조물
CN110528735B (zh) 一种室内环保隔断墙系统
CN204662703U (zh) 一种房屋建筑集成组装墙体
CN204080843U (zh) 活动板房基础结构
CN210049396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连接构件
CN210598126U (zh) 一种装配式密肋梁楼盖组合模板
CN108867979B (zh) 一种天花隔断一体系统
CN217711934U (zh) 一种送风座椅安装结构
CN204571020U (zh) 房屋建筑集成组装墙体的墙面分格结构
KR20170081836A (ko) 친환경 거푸집 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목조 건축물의 시공 방법
KR20120107365A (ko) 에이엘씨 패널을 종방향으로 콘크리트 슬래브에 설치하는 방법
CN101307621B (zh) 上、下轻钢滑道角部支撑组合房屋建造方法
CN212317254U (zh) 一种大跨度幕墙系统
CN103981948A (zh) 一种可移动、可拆卸活动房
CN210809987U (zh) 一种模块化轻质墙体与固装家具组件
CN112031174A (zh) 一种装配式箱型房屋楼盖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1276758Y (zh) 一种组合式房屋的梁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23

Termination date: 2017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