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56513U - 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56513U
CN204656513U CN201520153155.9U CN201520153155U CN204656513U CN 204656513 U CN204656513 U CN 204656513U CN 201520153155 U CN201520153155 U CN 201520153155U CN 204656513 U CN204656513 U CN 2046565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frame
framework
energy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5315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国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15315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565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565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5651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包括框体、盖体装置、进料装置、出气装置、进气装置、出料装置及灰烬回收装置,框体设有第一进料斗、第一通孔、第一过滤框、第二通孔、加热框、第一过滤板及集料块,盖体装置包括盖体及支撑杆,出气装置包括出气斗、第一过滤网、竖直管、第一水平管、第二水平管、第二过滤网及第一收料框,进料装置包括第二进料斗、进料管及第一风机,进气装置包括进气斗、进气管及第二风机,出料装置包括堵塞块及出料管,灰烬回收装置包括第二收料框、定位板及握持部,加热框包括矩形部及第一水平部,加热框采用隔热材料制成,集料块包括第一集料块及第二集料块。本实用新型使得燃料燃烧的更加充分,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节约了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
【背景技术】
反应釜是综合反应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燃料、医药、食品等行业,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目前的反应釜加热形式有电加热、油加热、气加热、水加热、明火加热等。这些加热方式通常是通过反应釜壁进行热传导的,由于反应釜的加热装置通常固定在某一位置,导致反应釜内物料受热不均等,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因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高效节能反应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所述高效节能反应釜包括框体、位于所述框体上方的盖体装置、位于所述框体左侧的进料装置、位于所述进料装置上方的出气装置、位于所述框体右侧的进气装置、位于所述进气装置上方的出料装置及位于所述进气装置下方的灰烬回收装置,所述框体设有位于上表面上的第一进料斗、位于所述第一进料斗下方的的第一通孔、位于第一通孔下方的第一过滤框、位于左右表面上的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框下方的加热框、位于所述加热框下方的第一过滤板及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板下方的集料块,所述盖体装置包括盖体及位于所述盖体下方的支撑杆,所述出气装置包括出气斗、位于所述出气斗下方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出气斗下方的竖直管、位于所述竖直管一侧的第一水平管、第二水平管、位于所述竖直管内部的第二过滤网及位于所述竖直管下方的第一收料框,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第二进料斗、位于所述第二进料斗右侧的进料管及设置于所述进料管上的第一风机,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斗、位于所述进气斗左侧的进气管及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上的第二风机,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堵塞块及收容堵塞块的出料管,所述灰烬回收装置包括第二收料框、位于所述第二收料框上方的定位板及位于所述定位板上方的握持部,所述加热框包括矩形部及位于所述矩形部下方的第一水平部,所述加热框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矩形部呈长方体,所述矩形部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一收容腔,所述集料块包括位于左侧的第一集料块及位于右侧的第二集料块,所述第一集料块的下表面上设有一凸块及位于所述凸块左侧的挡止杆,所述凸块呈长方体,所述凸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集料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止杆呈凹字型,所述挡止杆的一端与所述凸块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止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凸块的下方且与所述凸块的左表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二集料块的下表面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呈L型。
所述第一过滤框呈凹字型,所述第一过滤框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框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正下方。
所述第一过滤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过滤板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定位杆包括第一竖直部及位于所述第一竖直部下方的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一竖直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集料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集料块及第二集料块上均设有通道及位于所述通道上方的第二过滤框。
所述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杆的下表面与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盖体呈L型,所述盖体包括第二竖直部及位于所述第二竖直部上方的第三水平部,所述第二竖直部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轴转连接。
所述第二收料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收料框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二收容槽。
所述定位板呈长方体,所述定位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收料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的左端位于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上方,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集料块的下表面接触。
所述握持部呈长方体,所述握持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高效节能反应釜结构简单,加热均匀且加热效率高,同时能够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灰烬及时清除,使得燃料燃烧的更加充分,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节约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效节能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高效节能反应釜包括框体1、位于所述框体1上方的盖体装置2、位于所述框体1左侧的进料装置4、位于所述进料装置4上方的出气装置3、位于所述框体1右侧的进气装置5、位于所述进气装置5上方的出料装置6及位于所述进气装置5下方的灰烬回收装置7。
如图1所示,所述框体1呈长方体,所述框体1设有位于上表面上的第一进料斗、位于所述第一进料斗下方的的第一通孔11、位于第一通孔11下方的第一过滤框13、位于左右表面上的第二通孔12、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框13下方的加热框16、位于所述加热框16下方的第一过滤板15及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板15下方的集料块14。所述第一进料斗呈倒置的圆台状。所述第一通孔1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一通孔11使得框体1上部空间与框体1内部空间相通。所述第一过滤框13呈凹字型,所述第一过滤框13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框13位于所述第一通孔11的正下方,使得经过第一通孔11进入的原料经过第一过滤框13的过滤作用进入到框体1的内部,从而使得其能够充分反应。所述第二通孔12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二通孔12设有两个,其包括位于框体1左表面上的左第二通孔及位于框体1右表面上的右第二通孔,所述左第二通孔使得框体1左侧空间与框体1的内部空间相通,所述右第二通孔使得框体1右部空间与框体1内部空间相通。所述加热框16包括矩形部161及位于所述矩形部161下方的第一水平部162。所述矩形部161呈长方体,所述矩形部161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框体1的内部,所述矩形部161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一收容腔163,所述收容腔163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水平部162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水平部162与所述矩形部161及框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矩形部161固定在固定的位置,同时使得第一水平部162的上方空间与其下方空间隔开,所述加热框16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一过滤板15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过滤板15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过滤板15的侧面与所述框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使得气体穿过第一过滤板15进入到第一过滤板15的上方。所述集料块14的横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集料块14设有两个,其包括位于左侧的第一集料块及位于右侧的第二集料块,所述第一集料块及第二集料块相对放置。所述第一集料块的左表面与所述框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集料块的上表面呈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所述第一集料块的下表面呈水平状,所述第一集料块的右表面为竖直平面,所述第一集料块的下表面上设有一凸块144及位于所述凸块144左侧的挡止杆145。所述凸块144呈长方体,所述凸块144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集料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凸块144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一集料块的右表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挡止杆145呈侧放的凹字型,所述挡止杆145的一端与所述凸块144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止杆145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凸块144的下方且与所述凸块144的左表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二集料块的右表面与所述框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集料块的上表面呈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所述第二集料块的下表面呈水平状,所述第二集料块的左表面为竖直平面,所述第一集料块的右表面与所述第二集料块的左表面形成第三通孔143,所述第三通孔143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二集料块的下表面设有定位杆146,所述定位杆146呈L型,所述定位杆146包括第一竖直部及位于所述第一竖直部下方的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一竖直部与所述第二水平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竖直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集料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直部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二集料块的左表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二水平部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集料块的下表面间隔一定距离。所述第一集料块及第二集料块上均设有通道141及位于所述通道141上方的第二过滤框142。所述通道141的一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12,所述通道141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集料框的上表面且与所述框体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过滤框142呈倒置的凹字型,所述第二过滤框142的下表面与所述集料块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框142位于所述通道141的正上方,从而使得从通道141进入的气体及燃料经过第二过滤框142的过滤作用后进入到框体1的内部。
如图1所示,所述盖体装置2包括盖体21及位于所述盖体21下方的支撑杆22。所述支撑杆22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杆22的下表面与所述框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22的左表面与所述框体1的左表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盖体21呈L型,其包括第二竖直部及位于所述第二竖直部上方的第三水平部,所述第二竖直部与所述第三水平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竖直部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杆22的上端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盖体21可以围绕所述支撑杆22的上端轴转连接,当所述盖体装置2遮盖所述框体1时,此时所述第三水平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进料斗的上表面接触且所述第三水平部遮盖所述第一进料斗,防止框体1内部的热量散发出去。
如图1所示,所述出气装置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出去装置3包括出气斗31、位于所述出气斗31下方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出气斗31下方的竖直管32、位于所述竖直管32一侧的第一水平管33、位于矩形部161之间的第二水平管34、位于所述竖直管32内部的第二过滤网35及位于所述竖直管32下方的第一收料框36。所述出气斗31呈倒置的圆台状,第一过滤网呈水平状,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出气斗3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竖直管32与所述出气斗31一体成型,所述出气管32竖直放置,所述出气管32的内部与所述出气斗31的内部相通。所述第二过滤网35呈圆柱体,所述第二过滤网35的侧面与所述竖直管3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35位于所述竖直管的下端。所述第一水平管33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水平部33的一端与所述竖直管32连接且与其内部相通,所述第一水平管33的另一端穿过框体1的侧面延伸至框体1的内部且与矩形部161的侧面连接并与其内部相通,使得收容腔163中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一水平管33进入到竖直管32进而经过第一过滤网的过滤作用从出气斗31散发出去。所述第二水平管34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水平杆34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矩形部161的侧面连接且与其内部相通,使得相邻矩形部161内部的收容腔163之间相通,进入进入到竖直管32及出气斗31散发出去。所述第一收料框36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收料框36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收料框36的侧面与所述框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收料框36位于所述竖直管32的正下方,使得竖直管32内的灰烬经过第二过滤网35的过滤作用进入到第一收料框36的第一收容槽中。
如图1所示,所述进料装置4用于将燃料输送到框体1内,所述进料装置4包括第二进料斗41、位于所述第二进料斗41右侧的进料管42及设置于所述进料管42上的第一风机43。所述第二进料斗41呈侧方的圆台状,所述进料管42呈圆筒状,所述进料管42的左端与所述第二进料斗41一体成型,所述进料管42的右端对准通道141且与所述框体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风机43设置于所述进料管42上,用于静原料输送到进料管42中进而进入到框体1的内部。
如图1所示,所述进气装置5包括进气斗51、位于所述进气斗51左侧的进气管52及设置于所述进气管52上的第二风机53。所述进气斗51呈侧放的圆台状,所述进气管52呈圆筒状,所述进气管52水平放置,所述进气管52的右端与所述进气斗52一体成型,所述进气管52的左端对准所述通道141且与所述框体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风机53设置于所述进气管52上,用于将氧气输入到框体1的内部。
如图1所示,所述出料装置6包括堵塞块61及收容堵塞块61的出料管62。所述出料管62呈水平状,所述出料管62的左表面与所述框体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出料管62与所述框体1的内部相通。所述堵塞块61呈L型,所述堵塞块61包括第四水平部及位于所述第四水平部上方的第三竖直部,所述第四水平部与所述第三竖直部一体成型,所述第四水平部收容于所述出料管62中且穿过所述框体1的右表面,所述第四水平部的左表面与所述框体1的内表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三竖直部呈竖直部,方便将堵塞块61拔出,同时防止第四水平部过度向左延伸。
如图1所示,所述灰烬回收装置7包括第二收料框71、位于所述第二收料框71上方的定位板72及位于所述定位板72上方的握持部73。所述第二收料框71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收料框71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二收容槽位于所述第三通孔143的正下方。所述凸块144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收料框71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二收料框71的左表面与所述挡止杆145的一端接触,防止所述第二收料框71过度向左移动。所述第二收料框71的右表面穿过所述框体1的右表面延伸至所述框体1的右侧。所述定位板72呈长方体,所述定位板7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收料框7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72的左端位于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上方,所述定位板72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集料块的下表面接触。所述握持部73呈长方体,所述握持部73的下表面与所述定位板7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本实用新型高效节能反应釜使用时,首先将原料从第一进料斗中进入到框体1的内部,然后旋转盖体21使得第三水平部遮盖于所述第一进料斗的上方,然后原料经过第一过滤框13的过滤作用后进入到第一水平部162上且堆积在所述矩形部161的周围。然后打开第一风机43及第二风机53,使得燃料及氧气分别从所述进料管42与进气管52进入并经过第二过滤框142的过滤后进入到集料块14的上方,然后点燃使燃料开始燃烧,燃烧产生的热量及热空气进入到收容腔163中及第一水平部162的下方,使得加热框16的温度升高,由于加热框16与原料接触的面积较大,使其对原料加热更加均匀充分,同时燃烧产生的灰烬无法经过第一过滤板15进入到第一过滤板15的上方,而只能通过第三通孔143进入到第二收料框71中的第二收容槽中。然后进入到收容腔163中的气体经过第二水平管34或者第一水平管33进入到竖直管32中,然后经过第一过滤网的过滤作用后从出气斗31散发出去,同时其中的固体颗粒或者灰烬等无法经过第一过滤网从出气斗31散发出去,然后下落落在第二过滤网35上方,其中部分穿过第二过滤网35进入到第一收料框36的第一收容槽中。当其加热完毕后,将堵塞块61拔出,使得加热完毕后的原料经过出料管62排出。然后向右拉动握持部73,使得第二收料框71向右移动,直至将其移出框体1,然后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灰烬收集起来。至此,本实用新型高效节能燃烧反应釜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者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者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节能反应釜包括框体、位于所述框体上方的盖体装置、位于所述框体左侧的进料装置、位于所述进料装置上方的出气装置、位于所述框体右侧的进气装置、位于所述进气装置上方的出料装置及位于所述进气装置下方的灰烬回收装置,所述框体设有位于上表面上的第一进料斗、位于所述第一进料斗下方的的第一通孔、位于第一通孔下方的第一过滤框、位于左右表面上的第二通孔、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框下方的加热框、位于所述加热框下方的第一过滤板及位于所述第一过滤板下方的集料块,所述盖体装置包括盖体及位于所述盖体下方的支撑杆,所述出气装置包括出气斗、位于所述出气斗下方的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出气斗下方的竖直管、位于所述竖直管一侧的第一水平管、第二水平管、位于所述竖直管内部的第二过滤网及位于所述竖直管下方的第一收料框,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第二进料斗、位于所述第二进料斗右侧的进料管及设置于所述进料管上的第一风机,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斗、位于所述进气斗左侧的进气管及设置于所述进气管上的第二风机,所述出料装置包括堵塞块及收容堵塞块的出料管,所述灰烬回收装置包括第二收料框、位于所述第二收料框上方的定位板及位于所述定位板上方的握持部,所述加热框包括矩形部及位于所述矩形部下方的第一水平部,所述加热框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矩形部呈长方体,所述矩形部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形成一收容腔,所述集料块包括位于左侧的第一集料块及位于右侧的第二集料块,所述第一集料块的下表面上设有一凸块及位于所述凸块左侧的挡止杆,所述凸块呈长方体,所述凸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集料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止杆呈凹字型,所述挡止杆的一端与所述凸块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挡止杆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凸块的下方且与所述凸块的左表面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所述第二集料块的下表面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呈L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框呈凹字型,所述第一过滤框的上表面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框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正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节能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板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过滤板与所述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节能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包括第一竖直部及位于所述第一竖直部下方的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一竖直部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集料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节能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料块及第二集料块上均设有通道及位于所述通道上方的第二过滤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节能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杆的下表面与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节能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呈L型,所述盖体包括第二竖直部及位于所述第二竖直部上方的第三水平部,所述第二竖直部的下端与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轴转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节能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料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收料框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二收容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效节能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呈长方体,所述定位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收料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的左端位于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上方,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集料块的下表面接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效节能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呈长方体,所述握持部的下表面与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CN201520153155.9U 2015-03-17 2015-03-17 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565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53155.9U CN204656513U (zh) 2015-03-17 2015-03-17 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53155.9U CN204656513U (zh) 2015-03-17 2015-03-17 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56513U true CN204656513U (zh) 2015-09-23

Family

ID=54126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53155.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56513U (zh) 2015-03-17 2015-03-17 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5651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1242A (zh) * 2015-10-24 2016-01-20 刘洋 一种节能循环加热石油集输装置
CN105444146A (zh) * 2015-11-13 2016-03-30 四川省乐山市长江锅炉有限公司 单锅筒自过滤测温式锅炉
CN109488565A (zh) * 2018-12-12 2019-03-19 江阴爱尔姆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泵的排气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51242A (zh) * 2015-10-24 2016-01-20 刘洋 一种节能循环加热石油集输装置
CN105444146A (zh) * 2015-11-13 2016-03-30 四川省乐山市长江锅炉有限公司 单锅筒自过滤测温式锅炉
CN105444146B (zh) * 2015-11-13 2017-10-17 四川省乐山市长江锅炉有限公司 单锅筒自过滤测温式锅炉
CN109488565A (zh) * 2018-12-12 2019-03-19 江阴爱尔姆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泵的排气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56513U (zh) 一种高效节能反应釜
CN204787638U (zh) 一种热风炉茶叶烘干设备
CN203196350U (zh) 喷雾干燥设备
CN208671608U (zh) 一种用于scr催化剂中提取粗钛粉的干燥装置
CN209230281U (zh) 一种复合氧化锌材料的制作装置
CN103894238B (zh) 一种用于易燃易爆料浆转化为粉末的设备
CN106488969B (zh) 生物质的半碳化及异物去除装置
CN209541453U (zh) 一种电石炉尾气处理装置
CN205332260U (zh) 新型生物质燃料燃烧装置
CN209284199U (zh) 一种黑茶提香多用机
CN102583396A (zh) 气相白炭黑生产用的脱酸设备
CN209193558U (zh) 节能环保活性炭活化炉
CN105651014A (zh) 一种陶瓷色料湿料干燥设备
CN218107619U (zh) 一种可实现医用级生物基增塑剂环保生产的装置
CN202558647U (zh) 气相白炭黑生产用的脱酸设备
CN205447770U (zh) 一种具有处理竹焦油的净化燃烧装置
CN204097398U (zh) 均压内热式低温焦化炉
CN204275748U (zh) 缬沙坦中间体生产车间改造结构
CN202918963U (zh) 红茶发酵促进器
CN205245534U (zh) 一种秸秆采暖锅炉
CN205174331U (zh) 食用菌菌渣燃烧用环保锅炉
CN103497773B (zh) 秸秆炭化炉
CN204648887U (zh) 一种节能干燥机
CN208187120U (zh) I效加热室
CN208704388U (zh) 一种型煤烘干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23

Termination date: 201603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