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34068U - 一种新型旋转式加热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旋转式加热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34068U
CN204634068U CN201520248070.9U CN201520248070U CN204634068U CN 204634068 U CN204634068 U CN 204634068U CN 201520248070 U CN201520248070 U CN 201520248070U CN 204634068 U CN204634068 U CN 2046340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heat
heating tube
radiating fin
mount p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4807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平原
任鹏
朱金珍
马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Jintan Liangyou Oi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FENGBE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FENGBE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FENGBE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4807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340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340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340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旋转式加热管,包括壳体和设在壳体内的电热丝以及填充在壳体与电热丝之间的导热绝缘填料,所述壳体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法兰、旋转式安装座和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设有接线孔;所述旋转式安装座上设有接线端;所述壳体为螺旋式结构,其上设有散热翅片;所述旋转式安装座能够带动壳体上的散热翅片转动进而搅动被加热的流体。本实用新型中,加热管的端头为旋转式结构,使加热管在加热过程中能够旋转,加强了热对流,提高了热传导效率,使同一加热腔内的温度各处相同,为精密试验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旋转式加热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生产设备中用到的加热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旋转式加热管。
背景技术
热的传递有三种方式:(1)辐射,物体之间利用放射和吸收彼此的红外线,而不必有任何介质,就可以达成温度平衡;(2)传导,物体之间直接接触,热能直接以原子振动,由高温处传递到低温处;(3)对流,物体之间以流体为介质,利用流体的热胀冷缩和可以流动的特性,传递热能。在对液体进行电加热的过程中,热传递是以传导和对流为主进行的升温过程。在化工行业,最初在对水进行加热的时候使用的是法兰电加热管。由于加热管和水都是静止的,因此加热效率低,同一加热体内的水温各处是不同的。而对于需要迅速匀热的试验进程来说,需要把热水和冷水混合在一起使用,这样就需要使用额外的水泵和水槽进行混合,很浪费时间和精力,于是出现了加热效果较好的翅片式电加热管。
翅片式电加热管,是在普通加热元件表面缠绕金属散热片,与普通元件相比散热面积扩大了2~3倍,即翅片元件所允许的表面功率负荷是普通元件的3~4倍。由于元件的长度缩短,使得本身的热损失减小,在相同的功率条件下,具有升温快、发热均匀、散热性能好、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加热装置体积小,成本低等优点。
翅片式电加热管的散热面积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加热效率。但翅片式电加热管是固定在加热腔内壁上的,位置固定,无法改动,同样的,流体温度与流体距离翅片式电加热管的距离成反比,温差依然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旋转式加热管,该加热管的端头为旋转式结构,使加热管在加热过程中能够旋转,加强了热对流,提高了热传导效率,使同一加热腔内的温度各处相同,为精密试验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旋转式加热管,包括壳体和设在壳体内的电热丝以及填充在壳体与电热丝之间的导热绝缘填料,所述壳体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法兰、旋转式安装座和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设有接线孔;所述旋转式安装座上设有接线端;所述壳体为螺旋式结构,其上设有散热翅片;所述旋转式安装座能够带动壳体上的散热翅片转动进而搅动被加热的流体。
优选的,所述散热翅片为X型散热翅片,X型散热翅片靠近壳体的部分为导热板,远离壳体的部分为镂空板,且导热板上设有减小流体阻力的流线型结构,所述镂空板上均匀设有与壳体垂直的条形孔。
优选的,所述导热板的宽度为2-8cm。
优选的,所述导热板由壳体处至远端的厚度逐渐降低,以利于热传导和散热。
优选的,所述导热板上设有进一步提高散热能力的展翅,所述展翅的根部朝向壳体,尾端远离壳体。
优选的,所述旋转式安装座为磁力式旋转座。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加热管的端头为旋转式结构,使加热管在加热过程中能够旋转,加强了热对流,提高了热传导效率,使同一加热腔内的温度各处相同,为精密试验节省了时间和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此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公开的一种新型旋转式加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加热管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壳体 2.电热丝 3.导热绝缘填料 4.连接法兰 5.旋转式安装座 6.防护罩 7.接线孔 8.接线端 9.散热翅片 91.导热板 92.镂空板 921.条形孔 911.展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旋转式加热管,包括螺旋式结构(未画出)的壳体1和设在壳体1内的电热丝2以及填充在壳体1与电热丝2(高电阻电热合金丝)之间的导热绝缘填料3,壳体1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法兰4、旋转式安装座5和防护罩6,防护罩6上设有接线孔7;所述旋转式安装座上设有接线端8;壳体1上设有散热翅片9;旋转式安装座5能够带动壳体上的散热翅片9转动进而搅动被加热的流体,加快热传导。
壳体1为螺旋式结构,可减少旋转时,流体的阻力,使壳体轻快的随着液流旋转,达到节能的目的。
导热绝缘填料3为改性氧化镁粉,寿命长。
散热翅片9为X型散热翅片,X型散热翅片靠近壳体的部分为导热板91,远离壳体的部分为镂空板92,且导热板91上设有减小流体阻力的流线型结构,所述镂空板上均匀设有与壳体垂直的条形孔921。
导热板91的最佳宽度为4cm(2-8cm即可)。
导热板91由壳体根部至远端的厚度逐渐降低,以利于将壳体上的热量进行热传导和散热,提高效率。
导热板91上设有进一步提高散热能力的展翅911,所述展翅的根部朝向壳体,尾端远离壳体,展翅911与壳体之间形成一45°夹角(允许范围30°-60°)。此处倾斜设置的目的是一方面可以增加散热传热面积,提高热传递效率,另一方面该加热管的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加热液体流动,倾斜设置可极大的降低液体的阻力,使旋转更为顺畅,热对流更充分,使加热腔内的各处温度均匀。
旋转式安装座优选为磁力式旋转座。磁力式旋转座包括安装在加热腔的侧壁上的固定座和设置于固定座中心的磁轴承。磁轴承内设转子,转子固定于连接法兰上。转子与磁轴承为非接触式连接,二者通过磁力驱动加热器旋转。本部分未画图。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的新型旋转式加热管,采用新颖的磁力旋转式安装座,实现加热器的旋转;同时,加热器壳体上设置有X型散热翅片,不仅能够极大地提高散热面积,而且同时兼具搅拌器的效果,加速热对流,提高加热效率,使加热器内各处温度均匀,方便精密试验的进行,节约工作时间。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新型旋转式加热管,包括壳体和设在壳体内的电热丝以及填充在壳体与电热丝之间的导热绝缘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两端均设有连接法兰、旋转式安装座和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设有接线孔;所述旋转式安装座上设有接线端;所述壳体为螺旋式结构,其上设有散热翅片;所述旋转式安装座能够带动壳体上的散热翅片转动进而搅动被加热的流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旋转式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为X型散热翅片,X型散热翅片靠近壳体的部分为导热板,远离壳体的部分为镂空板,且导热板上设有减小流体阻力的流线型结构,所述镂空板上均匀设有与壳体垂直的条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旋转式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的宽度为2-8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旋转式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由壳体处至远端的厚度逐渐降低,以利于热传导和散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旋转式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上设有进一步提高散热能力的展翅,所述展翅的根部朝向壳体,尾端远离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新型旋转式加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式安装座为磁力式旋转座。
CN201520248070.9U 2015-04-22 2015-04-22 一种新型旋转式加热管 Active CN2046340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48070.9U CN204634068U (zh) 2015-04-22 2015-04-22 一种新型旋转式加热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48070.9U CN204634068U (zh) 2015-04-22 2015-04-22 一种新型旋转式加热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34068U true CN204634068U (zh) 2015-09-09

Family

ID=54053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48070.9U Active CN204634068U (zh) 2015-04-22 2015-04-22 一种新型旋转式加热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34068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1943A (zh) * 2017-03-22 2017-08-18 江苏圣达石英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大发热面积的新型水体加热棒
CN108397814A (zh) * 2018-03-12 2018-08-14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可旋转的发热体组件及取暖器
CN108426293A (zh) * 2018-03-12 2018-08-21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翅片可旋转的发热体组件及取暖器
CN108981433A (zh) * 2018-08-16 2018-12-11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旋转热管的加热、冷却及安全防护装置
CN109107513A (zh) * 2018-09-07 2019-01-01 南京金陵化工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水相法生产硬脂酸钙的混合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13237233A (zh) * 2021-05-07 2021-08-10 扬州华大锅炉有限公司 一种电常压热水锅炉的高效加热管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1943A (zh) * 2017-03-22 2017-08-18 江苏圣达石英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大发热面积的新型水体加热棒
CN108397814A (zh) * 2018-03-12 2018-08-14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可旋转的发热体组件及取暖器
CN108426293A (zh) * 2018-03-12 2018-08-21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翅片可旋转的发热体组件及取暖器
CN108426293B (zh) * 2018-03-12 2020-08-04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翅片可旋转的发热体组件及取暖器
CN108397814B (zh) * 2018-03-12 2020-08-04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可旋转的发热体组件及取暖器
CN108981433A (zh) * 2018-08-16 2018-12-11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旋转热管的加热、冷却及安全防护装置
CN109107513A (zh) * 2018-09-07 2019-01-01 南京金陵化工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水相法生产硬脂酸钙的混合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13237233A (zh) * 2021-05-07 2021-08-10 扬州华大锅炉有限公司 一种电常压热水锅炉的高效加热管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34068U (zh) 一种新型旋转式加热管
CN106207309A (zh) 一种热管理装置及电池模组
CN106486719A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片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07611517A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组的温度控制装置
CN207201211U (zh) 均温型风冷散热器和光伏逆变器
CN104332673B (zh) 电池水冷散热器
CN206040903U (zh) 电动汽车柱形电池组水冷套
CN203476479U (zh) 一种汽车散热水箱、散热器及汽车
CN207678163U (zh) 一种散热器
CN202546853U (zh) 一种快速散热的电磁炉
CN105101752A (zh) 充电机散热装置
CN204392596U (zh) 一种快速升温的外热式热加载装置
CN204948379U (zh) 一种发热板
CN203027646U (zh) 散热装置
CN204362329U (zh) 立式厚膜加热器
CN207303284U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组的温度控制装置
CN201590980U (zh) 一种散热器
CN208336005U (zh) 一种空气开关触头散热器
CN205546388U (zh) 一种导热管散热模组
CN202445835U (zh) 一种加热底盘和电热水壶
CN207818381U (zh) 中心传热的高效散热和加热的能量型超级电容
CN204115536U (zh) 超导热管及传导散热地暖
CN204388210U (zh) 一种电热器
CN202310136U (zh) 铝合金加热板
CN204268696U (zh) 蓄热式电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625

Address after: 213000 Xinghe Road,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No. 19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Jintan Liangyou Oil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5600 Suzhou, Jiangsu Suzhou Zhangjiagang Jintai town free trade zone Jintai building 6 floor Suzhou Feng biotech Co., Ltd.

Patentee before: SUZHOU FENGBEI BIOTECHNOLOGY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