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32788U - 一种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32788U
CN204632788U CN201520276973.8U CN201520276973U CN204632788U CN 204632788 U CN204632788 U CN 204632788U CN 201520276973 U CN201520276973 U CN 201520276973U CN 204632788 U CN204632788 U CN 2046327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terojunction solar
solar battery
silicon layer
amorphous silicon
crystal silic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7697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黎明
杨武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yspower Ener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ayspower Ener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yspower Ener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Rayspower Ener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7697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327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327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3278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一种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其包括晶硅层、非晶硅层、热处理硅区,所述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下层为所述晶硅层,所述的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上层为所述非晶硅层,在所述非晶硅层上,夹杂有热处理硅区。所述热处理硅区为薄片状,在所述非晶硅层表面投影形成的图像为平行线型、圆形、矩阵型或其他图形。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异质结太阳能光伏电池,消除非晶硅的衰减,消除非晶硅中光生载流子的无效复合,大幅度提高光伏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效利用太阳能的光伏电池领域,尤其是一种高效异质结太阳能光伏电池。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传统能源存在不可再生、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再生能源成为人类追求。太阳可为人类提供无限能源,高效利用太阳能,需要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并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超高效太阳能电池特别是具有产业化前景的超高效太阳能电池一直是产业关注的热点,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应用时极为关注的热点。随着Sunpower背接触高效电池(发电效率达25%)、低倍聚光技术的发展、松下异质结高效电池的发展,高效电池的规模化应用受到极大地关注。目前的太阳能电池市场仍然以晶硅电池为主,高效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也主要围绕着晶硅电池展开,经过产业界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晶硅电池的效率不断攀升,实验室效率已经逐渐逼近了晶硅电池的理论极限(30%的Schockley-Quiesser极限)。国内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常规晶体硅规模化量产水平已达19.5-20.5%(单晶硅)。针对目前常规晶体硅电池而言,平均转换效率每提高0.1%都面临着极大的困难,但即便这样晶体硅电池效率还在不断地提升。因此,进一步提高光伏效率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核心,是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该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底层为晶硅层,上层为非晶硅层,在非晶硅电池中间,利用激光束、电子束或离子束等点状高能量密度能量发射源,进行线性结晶化热处理,形成线性、薄片状热处理硅区。所形成的热处理硅区构成的图形可以是平行直线型、矩阵型、圆形或其他形状。热处理硅区与热处理硅区之间的间距约为10mm左右,热处理硅区的粗细在几微米到几毫米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晶硅层从光入射面到底部的组成依次为:银电极栅网、氮化硅减反射膜、n型掺杂层、p型衬底、铝背接触层、背面银电极,其中的入射光面经过制绒处理得到制绒区。
可以在晶硅层上面直接沉积非晶硅膜得到异质结电池,也可以在部分晶硅工艺基础上沉积非晶硅膜得到异质结电池。可以减少的晶硅工艺包括:a、制绒,b、银电极栅网,c、减反射膜,d、n型扩散层,e、铝背接触层;这些工序可以部分或全部去除,相应的在非晶硅工艺及其后的处理过程中添加所需的工艺过程。
晶硅层为p型衬底、n型掺杂,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是n型衬底、p型掺杂,相应的扩散层为p型掺杂。
非晶硅层结构如图3所示,晶硅层作为非晶硅膜的基片;当透光面为非晶硅电池时,非晶硅电池工艺中的镀Al膜、NiV薄膜工艺不再需要;在非晶硅层中,根据晶硅基片的特性,其中的P型掺杂非晶硅膜与n型掺杂非晶硅膜可以互换。制备过程中,在晶硅层与沉积本征非晶硅膜之间,可以不沉积p型掺杂的非晶硅膜、以及透明导电膜;
当所用的晶硅层没有进行制绒时,需要在非晶硅工艺、沉积TCO薄膜后,对该薄膜进行绒化处理。
当所用的晶硅层在光入射面制备有电极栅网时,可以在非晶硅工艺过程中,不再沉积透明导电膜。
如果晶硅层没有铝背接触层,可以在背面沉积上述完整非晶硅膜,实现三异质结,进一步提高光伏转换效率。
完成非晶硅镀膜工艺得到n型掺杂非晶硅膜之后,利用点源电子束、激光束或离子束进行表面线条形热处理,使得表面被处理的非晶硅部分形成热处理硅线,获得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制备过程如下所述。n型单晶硅片,经过制绒处理得到制绒区,作为非晶硅电池的基片。在经过制绒处理的表面上,利用PECVD沉积本征半导体硅膜、及P型硅膜。利用聚焦斑点为100微米的电子枪,在该电池片上,线性扫描得到热处理硅区3,线宽为10mm。对上述经过电子束扫描的电池片,利用磁控溅射技术沉积透明导电薄膜。对没有经过制绒处理的表面,利用PECVD沉积本征非晶硅膜、n型非晶硅膜,利用磁控溅射沉积透明导电膜、Al膜、NiV膜。利用丝网印刷在透明导电膜表面制备银栅线电极。
沉积了透明导电膜的电池片表面,利用超声焊接机在NiV膜表面焊接导电电极,从而制备成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异质结太阳能光伏电池,具有下列优点,消除非晶硅的衰减,消除非晶硅中光生载流子的无效复合,大幅度提高光伏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主体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晶硅电池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非晶硅电池的结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异质结电池结构;
附图标记:
晶硅层1、非晶硅层2、热处理硅区3、正面电极栅线11、钝化层12、n(P)扩散层13、P(n)型晶硅14、铝背接触扩散层15、背面电极16、制绒区17、晶硅电池21、TCO膜22、P型掺杂非晶硅膜23、本征非晶硅膜24、n型掺杂非晶硅膜25、TCO膜26、Al膜27、NiV薄膜2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说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全面和完整,并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结合附图1-4,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阐述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底层为晶硅层1,上层为非晶硅层2,在非晶硅电池中间,利用激光束、电子束或离子束等点状高能量密度能量发射源,进行线性结晶化热处理,形成线性、薄片状热处理硅区3。所形成的热处理硅区3构成的图形可以是平行直线型、矩阵型、圆形或其他形状。热处理硅区与热处理硅区之间的间距约为10mm左右,热处理硅区3的粗细在几微米到几毫米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晶硅层1的结构如图2所示,晶硅层1从光入射面到底部的组成依次为:银电极栅网11、氮化硅减反射膜12、n型掺杂层13、p型衬底14、铝背接触层15、背面银电极16,其中的入射光面经过制绒处理得到制绒区17。
可以在晶硅层1上面直接沉积非晶硅膜得到异质结电池,也可以在部分晶硅工艺基础上沉积非晶硅膜得到异质结电池。可以减少的晶硅工艺包括:a、制绒,b、银电极栅网,c、减反射膜,d、n型扩散层,e、铝背接触层;这些工序可以部分或全部去除,相应的在非晶硅工艺及其后的处理过程中添加所需的工艺过程。
图2中的晶硅层1为p型衬底、n型掺杂,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是n型衬底、p型掺杂,相应的扩散层13为p型掺杂。
非晶硅层2结构如图3所示,晶硅层1作为非晶硅膜的基片21;当透光面为非晶硅电池时,非晶硅电池工艺中的镀Al膜27、NiV薄膜28工艺不再需要;在非晶硅层2中,根据晶硅基片21的特性,其中的P型掺杂非晶硅膜23与n型掺杂非晶硅膜25可以互换。制备过程中,在晶硅层1与沉积本征非晶硅膜24之间,可以不沉积p型掺杂的非晶硅膜23、以及透明导电膜22;
当所用的晶硅层1没有进行制绒时,需要在非晶硅工艺、沉积TCO薄膜26后,对该薄膜进行绒化处理。
当所用的晶硅层1在光入射面制备有电极栅网11时,可以在非晶硅工艺过程中,不再沉积透明导电膜22。
如果晶硅层1没有铝背接触层15,可以在背面沉积上述完整非晶硅膜2,实现三异质结,进一步提高光伏转换效率。
完成非晶硅镀膜工艺得到n型掺杂非晶硅膜25之后,利用点源电子束、激光束或离子束进行表面线条形热处理,使得表面被处理的非晶硅部分形成热处理硅线,从而获得如图1所示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结构。
实施例一
n型单晶硅片14,经过制绒处理得到制绒区17,作为非晶硅电池的基片21。在经过制绒处理的表面上,利用PECVD沉积本征半导体硅膜24、及P型硅膜23。利用聚焦斑点为100微米的电子枪,在该电池片上,线性扫描得到热处理硅区3,线宽为10mm。
对上述经过电子束扫描的电池片,利用磁控溅射技术沉积透明导电薄膜26。
对没有经过制绒处理的表面,利用PECVD沉积本征非晶硅膜24、n型非晶硅膜25,利用磁控溅射沉积透明导电膜26、Al膜27、NiV膜28。
利用丝网印刷在透明导电膜26表面制备银栅线电极11。
沉积了透明导电膜的电池片表面,利用超声焊接机在NiV膜28表面焊接导电电极16,从而制备成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获得基于P型单晶硅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方式分别如下。
方式一:P型单晶硅片,表面扩散、制绒、钝化;进一步沉积透明导电薄膜、沉积P型非晶硅、沉积i型硅膜、沉积n型非晶硅;利用电子束或激光束等高能量点状能量源以一定图案,比如平行线型、矩阵型扫描非晶硅表面;最后再沉积透明导电膜;在顶部的透明导电膜基础上,印刷或焊接导电电极,在P型单晶硅片的底部,直接印刷背电极,或者重复上表面过程,即获得基于P型单晶硅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方式二:P型单晶硅片,表面扩散、制绒,沉积TCO膜,沉积P型非晶硅、沉积i型硅膜、沉积n型非晶硅;利用电子束或激光束等高能量点状能量源以一定图案,比如平行线型、矩阵型扫描非晶硅表面;最后再沉积透明导电膜;在顶部的透明导电膜基础上,印刷或焊接导电电极,在P型单晶硅片的底部,直接印刷背电极,或者重复上表面过程,即获得基于P型单晶硅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方式三:P型单晶硅片,表面扩散制绒,沉积P型非晶硅、沉积i型硅膜、沉积n型非晶硅;利用电子束或激光束等高能量点状能量源以一定图案,比如平行线型、矩阵型扫描非晶硅表面;最后再沉积透明导电膜;在顶部的透明导电膜基础上,印刷或焊接导电电极,在P型单晶硅片的底部,直接印刷背电极,或者重复上表面过程,即获得基于P型单晶硅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方式四:P型单晶硅片,表面扩散,沉积P型非晶硅、沉积i型硅膜、沉积n型非晶硅;利用电子束或激光束等高能量点状能量源以一定图案,比如平行线型、矩阵型扫描非晶硅表面;最后再沉积透明导电膜,进行制绒处理;在顶部的透明导电膜基础上,印刷或焊接导电电极,在P型单晶硅片的底部,直接印刷背电极,或者重复上表面过程,即获得基于P型单晶硅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方式五:P型单晶硅片,表面制绒,沉积P型非晶硅、沉积i型硅膜、沉积n型非晶硅;利用电子束或激光束等高能量点状能量源以一定图案,比如平行线型、矩阵型扫描非晶硅表面;最后再沉积透明导电膜;在顶部的透明导电膜基础上,印刷或焊接导电电极,在P型单晶硅片的底部,直接印刷背电极,或者重复上表面过程,即获得基于P型单晶硅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方式六:P型单晶硅片,沉积P型非晶硅、沉积i型硅膜、沉积n型非晶硅;利用电子束或激光束等高能量点状能量源以一定图案,比如平行线型、矩阵型扫描非晶硅表面;最后再沉积透明导电膜并进行制绒处理;在顶部的透明导电膜基础上,印刷或焊接导电电极,在P型单晶硅片的底部,直接印刷背电极,或者重复上表面过程,即获得基于P型单晶硅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利用N型单晶或多晶硅片替代P型单晶硅片,在沉积非晶硅过程中,将p-i-n沉积过程反转,同样得到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可以利用真空镀膜的方法,替代丝网印刷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异质结太阳能光伏电池,消除非晶硅的衰减,消除非晶硅中光生载流子的无效复合,大幅度提高光伏效率。

Claims (11)

1.一种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其包括晶硅层、非晶硅层、热处理硅区,所述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下层为所述晶硅层,所述的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上层为所述非晶硅层,在所述非晶硅层上,夹杂有热处理硅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硅区为薄片状,在所述非晶硅层表面投影形成的图像为平行线型、圆形或矩阵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硅层的结构是具有完全独立晶硅的电池或者是具有部分晶硅的电池。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晶硅层的结构是具有完全独立晶硅的电池时,在晶硅层(1)上面直接沉积非晶硅膜得到所述的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晶硅层的结构是具有部分晶硅的电池时,在部分晶硅的基础上沉积非晶硅膜得到所述的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硅层为p型单晶硅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单晶硅片的结构,从光入射面到底部的组成依次为银电极栅网、氮化硅减反射膜、n型掺杂层、p型衬底、铝背接触层、背面银电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晶硅层(1)的入射光面经过制绒处理得到制绒区。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使用p型掺杂层代替n型掺杂层,使用n型衬底代替p型衬底。
10.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晶硅层作为非晶硅层的晶硅基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其特征在于,当透光面为非晶硅层时,非晶硅层不需要镀Al膜和NiV薄膜。
CN201520276973.8U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327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76973.8U CN204632788U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76973.8U CN204632788U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32788U true CN204632788U (zh) 2015-09-09

Family

ID=54051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7697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32788U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3278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6826A (zh) * 2015-04-30 2016-12-07 中海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6826A (zh) * 2015-04-30 2016-12-07 中海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06826B (zh) * 2015-04-30 2018-03-02 中海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5101917A4 (en) High-efficiency N-type bifacial solar cell
CN105870215A (zh) 一种背面钝化接触电池电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WO2018157498A1 (zh) 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系统和制备方法
CN101226968A (zh) 降低聚光太阳能电池串联电阻阻值的方法及由该方法获得的聚光太阳能电池
CN106876497B (zh) 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6887476B (zh) P型perc双面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系统和制备方法
CN205657066U (zh) 一种背面钝化接触电池电极结构
CN102683493A (zh) N型晶体硅双面背接触太阳电池的制备方法
WO2020211207A1 (zh) 一种双面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US20200013909A1 (en) Bifacial p-type perc solar cell and module, syste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0649111A (zh) 一种叠层式太阳能电池
CN102364692A (zh) 双面受光的全钝化结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09585600A (zh) 一种双面perc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
CN103187482A (zh) 一种晶硅太阳能mwt电池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的电池
CN102931269A (zh) 基于n型硅衬底背接触式hit太阳电池结构和制备方法
CN201323204Y (zh) 一种背点接触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CN102931268A (zh) N型硅衬底背接触型式hit太阳电池结构和制备方法
CN102969368A (zh) 太阳能电池片的电极结构
CN204632788U (zh) 一种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
CN103997289A (zh) 一种高效率聚光太阳能电池芯片
CN106206826B (zh) 一种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KR101411996B1 (ko) 고효율 태양전지
CN103997288A (zh) 一种聚光太阳能电池片
CN103997292A (zh) 一种高效率聚光太阳能电池片
CN103996732A (zh) 一种聚光太阳能电池芯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4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