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29728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29728U
CN204629728U CN201520186460.8U CN201520186460U CN204629728U CN 204629728 U CN204629728 U CN 204629728U CN 201520186460 U CN201520186460 U CN 201520186460U CN 204629728 U CN204629728 U CN 2046297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valve port
temperature
exchanging part
blower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8646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志亮
杨瑞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8646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297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297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297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壳,室内机壳具有多个出风口;多个风机,多个风机分别设在室内机壳内且与多个出风口一一对应设置;压缩机,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换向组件,换向组件具有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室内换热器组件,室内换热器组件包括多个换热部分,每个换热部分与第二阀口相连;室外换热器,室外换热器与第三阀口相连,每个换热部分通过具有节流降压作用且调节冷媒流量的节流元件与室外换热器相连;控制组件,控制组件与压缩机、换向组件、风机和每个节流元件相连以控制压缩机、换向组件、风机和节流元件的运行状态。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可使空调器依据人体表面的温差实现不同温度的同时送风,提高人体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一般人体的不同的部位的温度是不同的,通常头部温度高于胸部和腰部,胸部和腰部高于四肢,手、脚趾的温度最低。然而,由于传统空调送出的风温度是一致的,无法根据人体表面的温差自动调节送风温度,使人感到很不舒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可以依据人体表面的温差实现不同温度同时送风,从而提高人体的舒适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包括:室内机壳,所述室内机壳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分布的多个出风口;多个风机,所述多个风机分别设在所述室内机壳内且与所述多个出风口一一对应设置;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具有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中的其中一个连通,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中的另一个连通,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回气口相连;室内换热器组件,所述室内换热器组件包括多个换热部分,每个所述换热部分与所述第二阀口相连;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第三阀口相连,每个所述换热部分通过具有节流降压作用且调节冷媒流量的节流元件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相连;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压缩机、所述换向组件、所述风机和每个所述节流元件相连以控制所述压缩机、所述换向组件、所述风机和所述节流元件的运行状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器,通过在空调器中设置多个出风口、多个风机,同时在室内换热器组件中设置多个换热部分,一方面控制组件可控制每个节流元件的开度,以调整对应的换热部分内的冷媒流量,另一方面控制组件可以控制风机的转速,调整对应的出风口的出风量,依靠这两个方面使每个换热部分与对应的外界环境之间具有不同的换热效率,从而使每个出风口送出的风具有不同的温度,进而使空调器依据人体表面的温差实现不同温度的同时送风,提高人体的舒适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节流元件为串联的毛细管和控制阀,或者为电子膨胀阀,或者为热力膨胀阀。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节流元件均为电子膨胀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多个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所述多个第一温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组件相连且与所述多个换热部分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相应的所述换热部分的环境温度,所述控制组件根据每个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调整相应的所述节流元件的开度。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被构造成根据每个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调整相应的所述风机的转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多个出风口的温度的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所述多个第二温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组件相连,所述控制组件根据每个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相应的所述节流元件的开度。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组件被构造成根据每个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调整相应的所述风机的转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个换热部分为同一换热元件的多个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个换热部分为不同的换热元件。
可选地,所述换向组件为四通阀。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出风口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图1的空调器的制冷和制热的原理图(图中实线箭头指的是制冷循环,虚线箭头指的是制热循环)。
附图标记:
室内机壳1;出风口11;
风机2;
压缩机3;排气口31;回气口32;
换向组件4;第一阀口41;第二阀口42;第三阀口43;第四阀口44;
室内换热器组件5;
室外换热器6;
节流元件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可以用于调节室内温度。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可以包括室内机壳1、多个风机2、压缩机3、换向组件4、室内换热器组件5、室外换热器6和控制组件。一般地,室内机壳1内安装有空调器室内机的全部器件,室内机壳1一方面可以起到支撑和保护内部器件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一定的装饰效果。
具体地,室内机壳1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分布的多个出风口11,进一步地,多个出风口11可以依据人体不同部位的温度的不同而间隔设置,例如对应人体的头部、胸部、腰部、腿部和脚部的位置处分别设置出风口11,从而使多个出风口11对应人体的头部、胸部、腰部、腿部和脚部同时送风。可选地,多个出风口11的形状和尺寸是一致的,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美化空调器室内机的外观。
多个风机2分别设在室内机壳1内且与多个出风口11一一对应设置,在室内机壳1内设置风机2可以加快室内换热器组件5和外界环境之间的换热效率,通过调整风机2的转速,以改变出风口11处的出风量,风机2的转速越快,出风口11的出风量越多,室内换热器组件5和外界环境之间的换热效率越高,风机2的转速越慢,出风口11的出风量越少,室内换热器组件5和外界环境之间的换热效率相对越小。
压缩机3具有排气口31和回气口32,换向组件4具有第一阀口41至第四阀口44,其中第一阀口41与第二阀口42和第三阀口43中的其中一个连通,第四阀口44与第二阀口42和第三阀口43中的另一个连通,也就是说,当第一阀口41与第二阀口42连通时,第四阀口44则与第三阀口43连通,当第一阀口41与第三阀口43连通时,第四阀口44则与第二阀口42相连通。另外,第一阀口41还与排气口31相连,第四阀口44还与回气口32相连。
优选地,换向组件4可为四通阀,但是可以理解的是,换向组件4可以形成为其他元件,只要具有第一至第四阀口41-44且可实现换向即可。
由于换向组件4中的第一阀口41和第四阀口44可在第二阀口42和第三阀口43之间换向连通,这使得空调器可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之间转换,从而实现了空调器的制冷和制热功能。例如,当第一阀口41与第二阀口42相连,第四阀口44与第三阀口43相连时,可以实现空调器的制热功能,当第一阀口41与第三阀口43相连,第四阀口44与第二阀口42相连时,可以实现空调器的制冷功能。
室内换热器组件5可以包括多个换热部分,每个换热部分与第二阀口42相连,同时,多个换热部分可以分别与多个风机2和多个出风口11一一对应,也就是说,每个换热部分对应一个风机2和一个出风口11,由此,每个换热部分可以与对应设置的每个出风口11附近的外界环境换热,同时在风机2的作用下,加快每个换热部分与相应外界环境之间的换热效率,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空调器室内机的的送风范围,实现了多维送风。
室外换热器6与第三阀口43相连,每个换热部分通过具有节流降压作用且调节冷媒流量的节流元件7与室外换热器6相连,也就是说,节流元件7的个数与换热部分的个数相同,多个节流元件7与多个换热部分一一对应设置,室外换热器6的一端与第三阀口43相连,另一端通过节流元件7与每个换热部分相连,每个换热部分内流通的冷媒的流量可由相应的一个节流元件7控制,也就是说,通过改变每个节流元件7的开度,可以调整每个换热部分内的冷媒的流量,从而以此方式调整每个换热部分与对应的周围环境之间的换热效率。
具体而言,由于人体不同的部位的温度不同,一般头部温度高于脚部温度,因此脚部位置处所需的空调器的制热量比头部的多,脚部所需的空调器的制冷量比头部的少,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改变对应设置在头部和脚部的换热部件内的冷媒流量和风机2的转速,从而改变头部和脚部的对应位置的换热部分与相应外界环境的换热效率,进而改变头部和脚部的周围环境的温度。
例如,当空调在制热时,一方面通过加快与脚部对应设置的风机2的转速,以增大对应的出风口11处的出风量,而减小与头部对应设置的风机2的转速,以减小对应的出风口11处的出风量,另一方面通过分别调整脚部和头部对应位置处的节流元件7的开度,从而增大脚部对应的换热部分内的冷媒流量,减小头部对应的换热部分内的冷媒流量,进而增大脚部对应的换热部分与外界环境的换热效率,减小头部对应的换热部分与外界环境的换热效率,最终改变头部和脚部的周围环境的温度,提高人体的舒适度。
控制组件与压缩机3、换向组件4、风机2和每个节流元件7相连以控制压缩机3、换向组件4、风机2和节流元件7的运行状态,例如控制组件一方面可以控制每个节流元件7的开度,通过控制每个节流元件7的开度,调整每个换热部分内的冷媒流量,另一方面还可控制每个风机2的转速,调整每个出风口11的出风量,依靠以上两个方面的调整使每个换热部分与对应的外界环境之间具有不同的换热效率,从而在外界环境之间形成温度差,进而依据人体表面的温差实现不同温度的同时送风,提高人体的舒适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在空调器中设置多个出风口11、多个风机2,同时在室内换热器组件5中设置多个换热部分,一方面控制组件可以控制每个节流元件7的开度,以调整对应的换热部分内的冷媒流量,另一方面控制组件可以控制风机2的转速,调整对应的出风口11的出风量,依靠这两个方面使每个换热部分与对应的外界环境之间具有不同的换热效率,从而使每个出风口11送出的风具有不同的温度,由此可以使空调器依据人体表面的温差实现不同温度的同时送风,提高人体的舒适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节流元件7为串联的毛细管和控制阀,或者为电子膨胀阀,或者为热力膨胀阀,也就是说,节流元件7可以是串联的毛细管和控制阀,或者节流元件7可以为电子膨胀阀,又或者节流元件7为热力膨胀阀。
进一步优选地,多个节流元件7均为电子膨胀阀,由于电子膨胀阀反应灵敏,而且具有一定的节能作用,因此使用电子膨胀阀不但可以满足使用需要,还可提高节流元件7的灵敏度,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能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空调器还包括多个第一温度检测装置,多个第一温度检测装置与控制组件相连且与多个换热部分一一对应设置,每个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相应的换热部分的环境温度,控制组件根据每个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调整相应的节流元件7的开度,从而调整对应的换热部分内的冷媒流量,以调整对应的换热部分与相应的外界环境之间的换热效率,使每个出风口11送出的风具有不同的温度,进而使空调器依据人体表面的温差实现不同温度的同时送风,提高人体的舒适度,且提高空调器的自动化程度。
进一步地,控制组件被构造成根据每个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调整相应的风机2的转速,从而使每个出风口11具有不同的出风量,通过出风量的大小进一步影响对应换热部分的换热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空调器还包括多个用于检测多个出风口11的温度的第二温度检测装置,多个第二温度检测装置与控制组件相连,控制组件根据每个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相应的节流元件7的开度,从而调整对应的换热部分内的冷媒流量,以调整对应的换热部分与相应的外界环境之间的换热效率,使每个出风口11送出的风具有不同的温度,进而使空调器依据人体表面的温差实现不同温度的同时送风,提高人体的舒适度,且提高空调器的自动化程度。
进一步地,控制组件被构造成根据每个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调整相应的风机2的转速,从而使每个出风口11具有不同的出风量,通过出风量的大小进一步影响对应换热部分的换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换热部分为同一换热元件的多个部分,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
当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多个换热部分也可为不同的换热元件,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室内换热器组件5的换热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内机壳,所述室内机壳具有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分布的多个出风口;
多个风机,所述多个风机分别设在所述室内机壳内且与所述多个出风口一一对应设置;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
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具有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中的其中一个连通,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中的另一个连通,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回气口相连;
室内换热器组件,所述室内换热器组件包括多个换热部分,每个所述换热部分与所述第二阀口相连;
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第三阀口相连,每个所述换热部分通过具有节流降压作用且调节冷媒流量的节流元件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相连;
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压缩机、所述换向组件、所述风机和每个所述节流元件相连以控制所述压缩机、所述换向组件、所述风机和所述节流元件的运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节流元件为串联的毛细管和控制阀,或者为电子膨胀阀,或者为热力膨胀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节流元件均为电子膨胀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所述多个第一温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组件相连且与所述多个换热部分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相应的所述换热部分的环境温度,所述控制组件根据每个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调整相应的所述节流元件的开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被构造成根据每个所述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调整相应的所述风机的转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多个出风口的温度的第二温度检测装置,所述多个第二温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组件相连,所述控制组件根据每个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相应的所述节流元件的开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被构造成根据每个所述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调整相应的所述风机的转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换热部分为同一换热元件的多个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换热部分为不同的换热元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组件为四通阀。
CN201520186460.8U 2015-03-30 2015-03-30 空调器 Active CN2046297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86460.8U CN204629728U (zh) 2015-03-30 2015-03-30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86460.8U CN204629728U (zh) 2015-03-30 2015-03-30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29728U true CN204629728U (zh) 2015-09-09

Family

ID=54048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86460.8U Active CN204629728U (zh) 2015-03-30 2015-03-30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2972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8234A (zh) * 2015-03-30 2015-07-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7255343A (zh) * 2017-06-15 2017-10-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N110736140A (zh) * 2019-10-10 2020-01-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1397158A (zh) * 2020-03-31 2020-07-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8234A (zh) * 2015-03-30 2015-07-0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7255343A (zh) * 2017-06-15 2017-10-1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N107255343B (zh) * 2017-06-15 2019-12-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CN110736140A (zh) * 2019-10-10 2020-01-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1397158A (zh) * 2020-03-31 2020-07-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1397158B (zh) * 2020-03-31 2021-09-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48234A (zh) 空调器
CN102914030B (zh) 空调器的恒温除湿控制方法
JP6751150B2 (ja) 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CN204629728U (zh) 空调器
JPS63163724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6288180B (zh) 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3090508A (zh) 一种中央空调的换气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08170596U (zh) 空气热源热泵式空调机
CN102213470A (zh) 一种辐射及新风混合空调系统
CN106440146A (zh) 辐射采暖供冷一体化末端装置
CN204806546U (zh) 空气源热泵顶板辐射直接蒸发供冷暖系统
CN205090669U (zh) 一种空调蒸发器及空调系统
CN110553325A (zh) 室温调节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4833131B (zh) 一种多循环回路的分体式空调机
CN107504629B (zh) 一种多联式空调干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04301192U (zh) 变制冷剂流量和变风量集成vrav空调系统
CN103292398B (zh) 一种集成吹风型空调与辐射末端复合空调系统
CN207122989U (zh) 壁挂式空调内机
CN204240501U (zh) 一种转阀式全新风除湿机组
KR101562641B1 (ko) 공기조화시스템
CN204665743U (zh) 一种多循环回路的分体式空调机
CN210663175U (zh) 一种应用于辐射空调的智能控制和防结露系统
CN211650516U (zh) 窗式空调器
CN203336744U (zh) 一种集成吹风型空调与辐射末端复合空调系统
CN110736142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不降温快速除湿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