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28987U - 一种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28987U
CN204628987U CN201520321979.2U CN201520321979U CN204628987U CN 204628987 U CN204628987 U CN 204628987U CN 201520321979 U CN201520321979 U CN 201520321979U CN 204628987 U CN204628987 U CN 204628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mounting bracket
support device
joint
compress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2197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军利
杨兴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2197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28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28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289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支撑装置。其包括:主支架,包括底座以及与所述底座相连接的承接部;压紧件,设置在所述承接部的一侧,包括压紧部以及凸出所述压紧部并朝向所述承接部延伸的第一连接部;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压紧件与所述承接部之间;紧固件,设置在所述承接部的另一侧,包括紧固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承接部与安装支架位于所述压紧部与紧固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穿过所述安装支架及承接部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可以在不借助辅助工具的情况下完成调整工作,提升了调整过程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另外,该支撑装置的称重能力更好,在受到冲击或者振动时也可以保持稳定的支撑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类似于监控领域或者显示设备的安装调节技术领域,调节支架被广泛用于支撑监控设备或者显示设备。例如在监控领域中监控设备可以活动连接在调节支架上,在将调节支架完成固定安装后,根据需要来调节监控设备的位置以使得监控设备处于最佳的监控位置,从而获得高质量的监控信息。
本发明的申请人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发现目前与监控设备相配合使用的调节支架在对监控设备进行定位时需要借助辅助工具(例如螺丝刀)。在相类似的其他领域,例如显示设备(如公共场合的显示屏、大电视等)的调节,也需要借助辅助工具来进行。通常,操作者预先使用辅助工具旋松紧固件,然后将监控设备或者显示设备等调整至合适的位置,再使用辅助工具旋紧紧固件,从而对监控设备的位置实现定位。
这样的调节过程费时费力,也需要操作者随身携带辅助工具,降低了安装固定过程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调节支架对监控设备或者显示设备进行定位时需要借助辅助工具,造成安装固定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差的不足。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支撑装置,其包括:主支架,包括底座以及与所述底座相连接的承接部;压紧件,设置在所述承接部的一侧,包括压紧部以及凸出所述压紧部并朝向所述承接部延伸的第一连接部;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压紧件与所述承接部之间;紧固件,设置在所述承接部的另一侧,包括紧固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承接部与安装支架位于所述压紧部与紧固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穿过所述安装支架及承接部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首先将安装支架与承接部完成组装配合,再将压紧件连接到承接部上,一方面用于防止安装支架脱落,另一方面促动紧固件时可以促动压紧件发生移动进而可以将安装支架压紧在承接部上以锁紧安装支架,阻止安装支架相对承接部发生移动从而限定了安装支架的位置。将监控设备连接到安装支架上的安装部后,操作者一手托住监控设备并将监控设备的空间位置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使用另一只手促动紧固件,最终在压紧件的压紧作用下将安装支架压到承接部上使得两者接触面处产生足够支撑监控设备的静摩擦力,停止促动紧固件,完成对监控设备的空间位置的调整工作。这样,操作者徒手就可以完成整个调整工作,而不需要借助其它辅助工具,降低了调整过程的劳动强度,提升了调整、固定工作的灵活性和便利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周向表面上设置有卡扣件,所述承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件相配合的卡接部。卡扣件卡扣到卡接部后,压紧件在承接部上预定位。在组装过程中,压紧件不会从承接部上脱离,方便安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周向表面上设置有凸柱,所述承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凸柱相配合的容纳部;所述凸柱位于相邻的所述卡扣件之间。优选地,两个凸柱对称设置,两个卡扣件对称设置。凸柱与容纳部配合时,压紧件与承接部的相对位置不会发生偏移,旋拧紧固件时,压紧件受到凸柱与容纳部的限制而不会与紧固件一起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和承接部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过的孔,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的孔的最小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承接部上设置的孔的最大径向尺寸。安装支架可以在承接部内摆动。安装支架的摆动幅度受到第一连接部的限制。安装支架上的孔越大,摆动的幅度也越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是螺柱,所述第二连接部是螺纹孔。压紧件与紧固件螺纹配合在一起,方便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承接部是截球壳状,所述压紧部上朝向所述安装支架的表面是球面;所述紧固部朝向所述承接部的表面是球面。这样,压紧件、安装支架、承接部以及紧固件之间的接触面均为球面,定位配合效果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的开口处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朝外径向延伸的凸缘以及设置在所述凸缘上的安装孔。安装部方便外部构件(例如显示屏)安装到安装支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上朝向所述承接部的表面上设置有凸起,所述承接部上朝向所述安装支架的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陷部。凸起与凹陷部配合后,安装支架与承接部接触面之间的静摩擦力增大,从而安装支架不容易与承接部之间发生滑移错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上朝向所述承接部的表面以及所述承接部上朝向所述安装支架的表面为粗糙面。这样,安装支架与承接部接触面之间的静摩擦力增大,从而安装支架不容易与承接部之间发生滑移错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上朝向所述承接部的表面以及所述承接部上朝向所述安装支架的表面上设置有网格结构。这样,安装支架与承接部接触面之间的静摩擦力增大,从而安装支架不容易与承接部之间发生滑移错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在支撑装置与监控设备或者显示设备等完成组装装配后,将主支架的底座放置或者固定在支撑平台。以监控设备为例,操作者可以使用一只手托住监控设备并将监控设备的空间位置调整到和保持在合适的位置,使用另一只手促动紧固件以促动压紧件锁紧连接监控设备的安装支架,通过安装支架与承接部之间产生的静摩擦力来实现对监控设备的支撑。在操作者撤回对监控设备的承托后,支撑装置可以独立支撑监控设备并保持监控设备的空间位置不发生变化。操作者徒手完成整个调整工作,不再需要借助辅助工具来锁紧安装支架,使得整个调整工作更加的便捷,简化调整工作的步骤,降低了调整过程的劳动强度,提升了调整工作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另外,由于压紧件可以将安装支架更加牢固地压紧在承接部上,因此,支撑装置可以承载更大重量的监控设备或者显示设备,在支撑装置受到冲击或者振动时也依然可以保证监控设备或者显示设备等的空间位置的稳定性,不会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零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另一视角的零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附图标记:
11、主支架;12、压紧件;13、安装支架;14、紧固件;99、轴线;111、底座;112、承接部;113、支撑部;114、卡接部;115、容纳部;121、插入部;122、卡扣件;123、凸柱;124、通孔;131、凸缘结构;132、安装孔;141、螺纹孔;142、旋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图2共同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支撑装置的各零件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支撑装置的实施例,其包括主支架11、压紧件12、安装支架13以及紧固件14。其中,主支架11包括用于与控制台或者桌面或者其他安装平台相连接的底座111以及与底座111相连接的承接部112。安装支架13和承接部112都构造为具有凹球面和凸球面的截球壳状。球壳是半球或者小于半球的壳体。压紧件12设置在承接部112的一侧。安装支架13位于压紧部与承接部112之间。紧固件14设置在承接部112的另一侧。压紧件12包括压紧部以及凸出压紧部并朝向承接部112延伸的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穿过安装支架以及承接部与紧固件14的第二连接部相配合。
压紧部上朝向安装支架13的压紧部的表面构造为球面,从而压紧件12、安装支架13和承接部112之间的配合接触面均为球面。承接部112的凹球面用于承接安装支架13的凸球面。在未施加外力将安装支架13压紧在承接部112的凹球面上时,安装支架13可以在承接部112的凹球面内自由活动(摆动或者转动)。
紧固件14还包括紧固部。紧固部上朝向承接部112的表面为凹球面,可以与承接部112的凸球面相配合。促动紧固件14时,可以促动压紧件12移动。压紧件12朝向靠近安装支架13的方向移动时,可以促动安装支架13朝向靠近承接部112的方向移动。最终,安装支架13在紧固件14与压紧件12共同作用下,其凸球面完全与承接部112的凹球面相紧密贴合,从而安装支架13的位置得到限制,不再可以在承接部112中自由活动。
为方便起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以监控设备为待安装设备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对于显示设备或者其他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角度、方位调节的设备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直接或者简单改造后同样可以适用。
安装支架1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监控设备的安装部。监控设备通过安装部固定连接在安装支架13上,从而安装支架13与监控设备实现同步动作,有利于操作人员只需通过观察监控设备的空间位置就可以对监控设备的位置进行准确地调节,而不需要去观察安装支架13的位置再作出判断。在将监控设备的位置调节到合适的位置后,对安装支架13施加外力以将安装支架13的凸球面压紧在承接部112的凹球面上,这样,安装支架13与承接部112之间便会产生足够大的静摩擦力来实现对监控设备的支撑和定位。可选地,安装部包括对称设置在截球壳状安装支架13的开口处的凸缘131以及凸缘131上设置的安装孔132。
紧固件14朝向承接部112的表面构造为与承接部112的凸球面相配合的凹球面。压紧件12的凸球面与安装支架13的凹球面相配合。这样,操作者只需徒手对紧固件14进行操作就可以缩短压紧件12的凸球面与紧固件14的凹球面之间的距离,进而压紧件12对安装支架13施加一个压力并将安装支架13凸球面与承接部112的凹球面之间的空气进行挤压,最终将安装支架13压紧在承接部112的凹球面上。
当压紧件12对安装支架13施加的压力足够大时,安装支架13的凸球面与承接部112的凹球面之间形成的静摩擦力就足够用于支撑和定位安装在安装支架13上的监控设备。操作者对支撑装置上设置的紧固件14进行调节就可以实现对安装支架13的紧固和限位,而不再需要借助辅助工具来对调节支撑装置进行操作,从而简化了调整固定的工作步骤,降低了安装调节过程的劳动强度,提升了对监控设备进行定位工作过程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第一连接部是压紧件12朝向承接部112的表面上设置的插入部121,承接部112和安装支架13上都设置有供插入部121穿过的孔,紧固件14与插入部121相连接。插入部121的周向表面上设置有卡扣件122,承接部112上设置有与卡扣件122相配合的卡接部114,卡扣件122与卡接部114的配合可以实现压紧件12与承接部11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插入部121的周向表面上设置有凸柱123,承接部112上设置有与凸柱123相配合的容纳部115。
可选地,紧固件14与压紧件12之间为螺纹配合。插入部121是在压紧件12的凸球面的球拱顶上设置的轴线垂直凸球面并向外侧延伸的螺柱。第二连接部是紧固件14上设置的与螺柱相配合的螺纹孔141。螺柱穿过设置在安装支架13和承接部112上的孔与紧固件14上的螺纹孔141配合,操作者旋转紧固件14时就可以调节压紧件12的凸球面到紧固件14的凹球面之间的距离,进而实现对安装支架13的凸球面和承接部112的凹球面之间的压力值的大小进行调节。紧固件14的背离承接部112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旋动部142。旋动部142的周向表面上设置有凸棱,这些凸棱有利于操作者徒手对旋动部142施加旋转力以更好地促动紧固件14转动。
压紧件12设置的螺柱的螺纹不完全延伸到凸球面,而是留有一段距离,在没有设置螺纹的螺柱的周向表面上设置有一对对称设置的卡扣件122和一对对称设置的凸柱123。相应地,主支架11的承接部112上设置有与凸柱123相配合的容纳部115以及与卡扣件122相配合的卡接部114。
可选地,卡扣件122为钩状尖端的卡爪。将安装支架13安装至承接部112后,安装压紧件12,使得压紧件12的螺柱穿过安装支架13和承接部112上设置的孔。同时,卡爪卡接到承接部112的卡接部114上,防止压紧件12沿自身的轴向方向移动而脱离与承接部112的配合状态。
凸柱123插入到承接部112的容纳部115内,以限定压紧件12,防止压紧件12围绕自身的轴线发生转动。容纳部115是沿承接部112设置的孔的轴向方向延伸的槽,凸柱123可以在该槽内沿承接部112上设置的孔的轴向方向移动。在安装支架13处于自由活动状态或者锁紧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压紧件12的凸柱123始终不会脱离与容纳部115的配合,始终阻止压紧件12围绕自身轴线发生转动。这样,当操作者转动紧固件14时,压紧件12不会随着紧固件14的转动而转动,有利于操作者徒手对紧固件14进行旋紧或者旋松操作。
插入部121构造为中空柱状结构,即插入部121上设置有沿压紧件12的轴向方向延伸的通孔124。通孔124的一个开口位于螺柱的端面,另一个开口位于压紧件12的凹球面一侧。外部的线路可以穿过该通孔124,用于与监控设备相连接。
可选地,压紧件12的凹球面一侧设置有横截面大致呈“十”字型交叉的肋板。肋板从压紧件12的凹球面一侧的端面沿压紧件12的轴向方向延伸到凹球面上。肋板增强了压紧件12的支撑强度,防止压紧件12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过大的收缩变形,延长压紧件12的使用寿命。插入部121上设置的通孔124也延伸至压紧件12的凹球面一侧的端面。
安装支架13的球拱顶部上设置有孔,该孔的孔径大于承接部112上设置的孔的孔径,也大于压紧件12上设置的卡爪的最大径向尺寸,以使得卡爪不需要受力变形就可以穿过安装支架13上设置的孔。安装支架13上设置的孔也对安装支架13的摆动角度(安装支架13上设置的孔的轴线与压紧件1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起到限制。安装支架13上设置的孔可以使得安装支架13在任一方向上的摆动角度的范围是0°至20°。当摆动角度达到最大时,安装支架13上设置的孔的内表面会与压紧件12的螺柱的外周向表面相接触。安装支架13可以实现相对轴线99进行一定角度的摆动,也可以围绕安装支架13上设置的孔的轴线自由转动。
主支架11的承接部112与底座111之间设置有支撑部113,支撑部113与底座111之间设置有用于增大支撑强度的肋板,支撑部113使得支撑装置承载重量更大的监控设备,扩大支撑装置的承载范围。
主支架11可以使用金属材料加工制造,以加大主支架11的承载能力。安装支架13使用塑胶加工制造,整体具有较高的支撑强度,满足承载更大重量的监控设备时的支撑强度要求。使用塑胶加工制造的安装支架13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受到外力作用后抵压在主支架11的承接部112的凹球面上时,会发生一定的弹性变形,这样,安装支架13会在外力和该弹性变形的回复力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与承接部112紧密地配合,增大了安装支架13的凸球面与承接部112的凹球面之间产生的静摩擦力,在安装支架13处于定位状态时,进一步保证了监控设备的空间位置的稳定性。
可选地,压紧件12和紧固件14可以使用塑胶材料加工制造,也可以使用与主支架11相同的金属材料加工制造。
安装支架13的凸球面和承接部112的凹球面可以是光滑表面,也可以在安装支架13的凸球面与承接部112的凹球面之间设置有一层膜状结构,在受到外力压紧时可以把凸球面和凹球面之间或者凸球面、膜状结构以及凹球面之间的空气挤压出去,以增大凸球面和凹球面之间或者凸球面、膜状结构以及凹球面之间的摩擦力,保证了支撑装置对监控设备进行支撑时的稳定性,提升了支撑装置的承载能力,在支撑装置受到冲击或者振动作用时也不会使得完成调整工作后的安装支架13的位置发生偏移。
可选地,安装支架13的凸球面上设置有大量的各自独立的凸起,承接部112的凹球面上设置有与该凸起相配合的凹陷部。这样,凸起与凹陷部的凹凸配合也可以增大安装支架13与承接部112之间的静摩擦力进而提升了支撑装置的支撑能力,保证支撑装置对监控设备进行支撑时的稳定性,提升了支撑装置的承载能力,在支撑装置受到冲击或者振动作用时也不会使得完成调整工作后的安装支架13的位置发生偏移。
可选地,安装支架13的凸球面上设置有网格,承载部的凹球面上设置有与网格,这样,网格与网格相互接触后可以增大安装支架13与承接部112之间的静摩擦力进而提升了支撑装置的支撑能力,保证支撑装置对监控设备进行支撑时的稳定性,提升了支撑装置的承载能力,在支撑装置受到冲击或者振动作用时也不会使得完成调整工作后的安装支架13的位置发生偏移。
可选地,安装支架13的凸球面与承载部的凹球面都经过磨砂处理,变成粗糙面。这样,可以增大安装支架13与承接部112之间的静摩擦力进而提升了支撑装置的支撑能力,保证支撑装置对监控设备进行支撑时的稳定性,提升了支撑装置的承载能力,在支撑装置受到冲击或者振动作用时也不会使得完成调整工作后的安装支架13的位置发生偏移。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组装、使用和调节过程进行描述。
首先将安装支架13的凸球面与主支架11的承接部112的凹球面沿轴线99的轴向方向叠加组装起来。然后将压紧件12与安装支架13沿轴线99的轴向方向叠加组装起来,使得压紧件12上设置的螺柱以及螺柱上设置的凸柱123和卡爪穿过安装支架13上设置的孔后可以与承接部112上设置的容纳部115和卡接部114相配合,实现压紧件12与承接部112的可拆卸连接。再而将紧固件14旋在压紧件12的螺柱上,通过旋转紧固件14就可使得压紧件12沿轴线99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用于调节压紧件12的凸球面与紧固件14的凹球面之间的距离。最后,将监控设备安装连接到安装支架13的安装部上并进行固定。
操作者可以一只手托住监控设备,调节好监控设备的空间位置后,使用另一只手徒手旋拧紧固件14,随着压紧件12的凸球面与紧固件14的凹球面之间距离的不断缩短,安装支架13受到压紧件12的挤压力也随之不断增大。当安装支架13受到的压力而使得安装支架13的凸球面与承接部112的凹球面之间产生的静摩擦力足以满足承载监控设备的重量时,停止旋拧紧固件14,完成整个调整工作。当需要重新调整监控设备的空间位置时,操作者徒手旋松紧固件14,压紧件12的凸球面与紧固件14的凹球面之间距离的不断增大,安装支架13受到的压力也不断变小,直至可以自由调整监控设备的空间位置时,停止旋转紧固件14。操作者在整个调节过程中不需要借助辅助工具,徒手就可对支撑装置进行相应的操作,这降低了调节过程的劳动强度,提升了调节过程的灵活性和便利性。该支撑装置合理的设计也使得操作者不再需要随身携带相应的辅助工具,避免发生操作者因忘记携带辅助工具而无法完成调整工作的情况。
另外,由于安装支架13使用塑胶加工制造,在完成对监控设备的空间位置定位后,安装支架13自身会存在弹性回复力,这进一步加大了各零部件之间的静摩擦力,防止安装支架13与压紧件12或者承接部112之间发生相对错动,保证了对监控设备的定位状态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装置,不仅适用于监控设备的安装,还可以适用于其他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角度、方位调节的显示设备或者其他设备。例如可以用来安装公交车报站器显示屏。不同的司机查看显示屏的视角略有差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装置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显示屏方向进行调节。又比如,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支撑装置可以适用于公共场合(比如食堂、车站、剧院、广场等)的显示屏、电视等的安装、可以方便地调节显示屏、电视等朝向观众的角度。以上仅限于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装置所实用的场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后,可以不加改造或者不经过创造性劳动的略加改造之后应用于其他各种领域,这些不经过创造性劳动的改造后所产生的支撑装置或者同类产品,当然地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支架,包括底座以及与所述底座相连接的承接部;
压紧件,设置在所述承接部的一侧,包括压紧部以及凸出所述压紧部并朝向所述承接部延伸的第一连接部;
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压紧件与所述承接部之间;
紧固件,设置在所述承接部的另一侧,包括紧固部与第二连接部,所述承接部与安装支架位于所述压紧部与紧固部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穿过所述安装支架及承接部的所述第一连接部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周向表面上设置有卡扣件,所述承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卡扣件相配合的卡接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周向表面上还设置有位于相邻的所述卡扣件之间的凸柱,所述承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凸柱相配合的容纳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和承接部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一连接部穿过的孔,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的孔的最小径向尺寸大于所述承接部上设置的孔的最大径向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是螺柱,所述第二连接部是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承接部是截球壳状,所述压紧部上朝向所述安装支架的表面是球面;所述紧固部朝向所述承接部的表面是球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的开口处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朝外径向延伸的凸缘以及设置在所述凸缘上的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朝向所述承接部的表面上设置有凸起,所述承接部上朝向所述安装支架的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陷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朝向所述承接部的表面以及所述承接部上朝向所述安装支架的表面为粗糙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朝向所述承接部的表面以及所述承接部上朝向所述安装支架的表面上设置有网格结构。
CN201520321979.2U 2015-05-18 2015-05-18 一种支撑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28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21979.2U CN204628987U (zh) 2015-05-18 2015-05-18 一种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21979.2U CN204628987U (zh) 2015-05-18 2015-05-18 一种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28987U true CN204628987U (zh) 2015-09-09

Family

ID=54048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2197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28987U (zh) 2015-05-18 2015-05-18 一种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289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4091A (zh) * 2016-05-19 2017-11-28 伊顿飞瑞慕品股份有限公司 线夹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4091A (zh) * 2016-05-19 2017-11-28 伊顿飞瑞慕品股份有限公司 线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03932U (zh) 转轴结构和具有其的摄像头组件
CN102563301B (zh) 摄像机固定装置和摄像装置
CN104267481B (zh) 一种大口径反射镜用背部支撑装置
US11105365B2 (en) Fixation system
CN204129303U (zh) 一种自带微调装置的空间光调制器
CN204628987U (zh) 一种支撑装置
CN204517936U (zh) 用于安装摄像机的安装支架以及监控设备
US20080308700A1 (en) Hanger of Overhead Projector
CN204016465U (zh) 一种可变角度的髂骨钉
CN205173918U (zh) 双显示器多级可调防失稳安装基座
CN203706572U (zh) 一种机械传动立体活动安装平台
CN204741501U (zh) 360度全景摄像头外壳
CN102778809B (zh) 投影仪调节座架
CN108317362A (zh) 一种俯仰角可变的显示屏
CN204041489U (zh) 一种快速组装的风扇
CN207165154U (zh) 一种高精度小间距led屏前后错位的调节结构
CN204258939U (zh) 一种远距离红外摄像机调节装置及具有其的红外摄像机
CN202587157U (zh) 视频采集装置
CN206221365U (zh) 导风板组件及具有其的冷风扇
CN201740965U (zh) 一种用于投影仪的方向调节装置
CN207228557U (zh) 调高组件以及led地砖屏
CN218972296U (zh) 一种摩擦力模组及显示装置
KR101220838B1 (ko) 음향기기 지그 어셈블리
CN209477428U (zh) 一种曲线锯激光头可调安装结构
CN205626735U (zh) 电磁波治疗器灯头定位调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