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23378U - 电动汽车前舱碰撞吸能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动汽车前舱碰撞吸能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23378U
CN204623378U CN201520266069.9U CN201520266069U CN204623378U CN 204623378 U CN204623378 U CN 204623378U CN 201520266069 U CN201520266069 U CN 201520266069U CN 204623378 U CN204623378 U CN 2046233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omposite material
carbon fiber
fiber composite
ca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6606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之杰
刘炜
武新世
王之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UNLE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UNLE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UNLE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UNLE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6606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233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233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233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前舱碰撞吸能结构,包括低速碰撞模块(4)、中速碰撞模块(2)和高速碰撞模块(1),低速碰撞模块(4)包括至少一块泡沫板,中速碰撞模块(2)包括多个铝合金空心柱体(9)和至少一块碳纤维复合材料板(5),铝合金空心圆柱体(9)固定在碳纤维复合材料板(5)上,高速碰撞模块(1)包括至少一个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盒(8),碳纤维复合材料板(5)位于盒(8)顶端,泡沫板位于铝合金空心圆柱体(9)的顶端,盒(8)呈空心四棱台状。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保护乘员舱安全,同时由于采用模块化理念,维修时,可直接将前端模块替换,提高便利性。

Description

电动汽车前舱碰撞吸能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尤其涉及了一种电动汽车前舱碰撞吸能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动汽车领域,无论是动力总成前置还是后置车型,前端碰撞吸能基本都是通过防撞横梁和前端纵梁实现溃缩吸能。虽然目前也有很多专利涉及到碰撞吸能结构,但基本都是在纵梁与横梁基础上实现结构变化,如液压缸吸能,采用铝合金材料,填充泡沫等。但这种纵梁和横梁的形式,在尺寸较小,前端吸能空间较小的车型上,吸能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小型电动汽车,尺寸小,前端吸能空间不足的缺点,同时适应模块化生产需要,抛弃了传统的横梁和纵梁结组合吸能模式,而是采用“箱包”模块形式,碰撞时实现面接触,将碰撞力均布,逐层递进,弥补了吸能溃缩距离不足的缺点,同时由于采用模块化理念,维修时,可直接将前端模块替换,提高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碳纤维与树脂、金属、陶瓷等基体复合,制成的结构材料简称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本专利中,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以树脂为基体的碳纤复合材料。本专利中,碳纤维复合材料优选以环氧树脂为基体的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电动汽车前舱碰撞吸能结构,包括低速碰撞模块、中速碰撞模块和高速碰撞模块,低速碰撞模块包括至少一块泡沫板,中速碰撞模块包括多个铝合金空心柱体和至少一块碳纤维复合材料板,铝合金空心圆柱体固定在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上,高速碰撞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盒,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位于盒顶端,泡沫板位于铝合金空心圆柱体的顶端。
作为优选,盒呈空心四棱台状。
作为优选,盒呈空心圆柱体状。
作为优选,中速碰撞模块中的铝合金空心柱体包括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第一圆柱体位于第二圆柱体顶部。
作为优选,第一圆柱体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体的直径。
作为优选,低速碰撞模块还包括包裹在泡沫板外部的橡胶蒙皮。
作为优选,高速碰撞模块还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外壳,盒位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外壳内。
作为优选,高速碰撞模块和中速碰撞模块之间还设有第二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第二碳纤维复合材料板位于铝合金空心柱体顶部。
盒顶部设有延边,延边与碳纤维复合材料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汽车在低速时发生碰撞,主要由低速碰撞层来抵抗冲击力;汽车在中等速度时发生碰撞,主要由中速碰撞层来抵抗冲击力,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的高强度,抗冲击能力强,有利于铝合金充分变形吸能,并实现类似壁障的面接触,分散冲击力;汽车在高速时发生碰撞,主要由高速碰撞层来抵抗冲击力。三层结构强度由弱到强,层层递进,能够在不同速度冲击下实现有效吸能。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保护乘员舱安全,同时由于采用模块化理念,维修时,可直接将前端模块替换,提高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速碰撞模块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高速碰撞模块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中速碰撞模块和高速碰撞模块的组装图。
图5是实施例2的整体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高速碰撞模块、2—中速碰撞模块、3—第二碳纤维复合材料板、4—低速碰撞模块、5—碳纤维复合材料板、6—碳纤维复合材料外壳、7—延边、8—盒、9—铝合金空心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电动汽车前舱碰撞吸能结构,如附图1、2、3所示,包括低速碰撞模块4、中速碰撞模块2和高速碰撞模块1,低速碰撞模块包括一块泡沫板和包裹在泡沫板外部的橡胶蒙皮,中速碰撞模块包括多个铝合金空心柱体9和1块碳纤维复合材料板5,铝合金空心圆柱体9固定在碳纤维复合材料板5上,高速碰撞模块包括1个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盒8,1块碳纤维复合材料板5固定在盒8的顶端,泡沫板位于铝合金空心圆柱体9的顶端,盒8呈空心四棱台状。
高速碰撞模块1还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外壳6,盒8位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外壳6内。
中速碰撞模块2中的铝合金空心柱体9包括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第一圆柱体位于第二圆柱体顶部且第一圆柱体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体的直径。
高速碰撞模块1和中速碰撞模块2之间还设有第二碳纤维复合材料板3,第二碳纤维复合材料板3位于铝合金空心柱体9顶部。
盒8顶部设有延边7,延边7与碳纤维复合材料板5固定连接。
汽车在低速时发生碰撞,主要由低速碰撞层4来抵抗冲击力;汽车在中等速度时发生碰撞,主要由中速碰撞层2来抵抗冲击力,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板的高强度,抗冲击能力强,有利于铝合金充分变形吸能,并实现类似壁障的面接触,分散冲击力;汽车在高速时发生碰撞,主要由高速碰撞层1来抵抗冲击力。三层结构强度由弱到强,层层递进,能够在不同速度冲击下实现有效吸能。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保护乘员舱安全,同时由于采用模块化理念,维修时,可直接将前端模块替换,提高便利性。
实施例2
电动汽车前舱碰撞吸能结构,如附图4、5所示,与实施例1相同,所不同的是中速碰撞模块包括多个铝合金空心柱体9和2块碳纤维复合材料板5,2块碳纤维复合材料板5左右平行分布。高速碰撞模块包括2个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盒8,2个盒8也左右平行分布,2块碳纤维复合材料板5分别固定在2个盒8的顶端。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9)

1.电动汽车前舱碰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低速碰撞模块(4)、中速碰撞模块(2)和高速碰撞模块(1),低速碰撞模块(4)包括至少一块泡沫板,中速碰撞模块(2)包括多个铝合金空心柱体(9)和至少一块碳纤维复合材料板(5),铝合金空心圆柱体(9)固定在碳纤维复合材料板(5)上,高速碰撞模块(1)包括至少一个由碳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盒(8),碳纤维复合材料板(5)位于盒(8)顶端,泡沫板位于铝合金空心圆柱体(9)的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前舱碰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盒(8)呈空心四棱台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前舱碰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盒(8)呈空心圆柱体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前舱碰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中速碰撞模块(2)中的铝合金空心柱体(9)包括第一圆柱体和第二圆柱体,第一圆柱体位于第二圆柱体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前舱碰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圆柱体的直径大于第二圆柱体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前舱碰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低速碰撞模块(4)还包括包裹在泡沫板外部的橡胶蒙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前舱碰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高速碰撞模块(1)还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外壳(6),盒(8)位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外壳(6)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前舱碰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高速碰撞模块(1)和中速碰撞模块(2)之间还设有第二碳纤维复合材料板(3),第二碳纤维复合材料板(3)位于铝合金空心柱体(9)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前舱碰撞吸能结构,其特征在于:盒(8)顶部设有延边(7),延边(7)与碳纤维复合材料板(5)固定连接。
CN201520266069.9U 2015-04-28 2015-04-28 电动汽车前舱碰撞吸能结构 Active CN2046233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66069.9U CN204623378U (zh) 2015-04-28 2015-04-28 电动汽车前舱碰撞吸能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66069.9U CN204623378U (zh) 2015-04-28 2015-04-28 电动汽车前舱碰撞吸能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23378U true CN204623378U (zh) 2015-09-09

Family

ID=54042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66069.9U Active CN204623378U (zh) 2015-04-28 2015-04-28 电动汽车前舱碰撞吸能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233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65718A (zh) * 2015-12-11 2016-03-02 中交华安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危化品运输车辆的防撞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65718A (zh) * 2015-12-11 2016-03-02 中交华安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危化品运输车辆的防撞器
CN105365718B (zh) * 2015-12-11 2018-03-06 中交华安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危化品运输车辆的防撞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49295B (zh) 客车防撞梁组件
CN105329197A (zh) 一种汽车前防撞梁吸能盒
CN103287369A (zh) 多级嵌套式八边形汽车吸能缓冲装置
CN205044684U (zh) 一种用于汽车车身的防撞装置
CN204623378U (zh) 电动汽车前舱碰撞吸能结构
CN104527555B (zh) 一种兼具多种吸能形式的碰撞吸能装置和用途
CN206394590U (zh) 一种汽车吸能盒以及应用该吸能盒的汽车缓冲装置
CN207157151U (zh) 一种汽车碰撞吸能装置
CN105270474A (zh) 一种汽车的前防撞梁总成
CN106740611A (zh)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装置
CN202656979U (zh) 一种薄壁圆管吸能装置
CN206394586U (zh) 一种汽车后端防撞系统
CN202966207U (zh) 汽车防撞装置
CN205059488U (zh) 一种汽车车身防撞装置
CN205086845U (zh) 汽车吸能盒
CN108819889B (zh) 一种连接汽车防撞梁与车架纵梁的六棱柱形吸能装置
CN101767558B (zh) 一种货运汽车复合后防护板
CN210881988U (zh) 一种多重吸能的汽车防撞梁
DE202015001330U1 (de)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 Stoßstange
CN213534700U (zh) 一种有轨电车防撞装置
CN2936847Y (zh) 汽车缓冲碰撞装置
CN103010133A (zh) 客车防撞梁结构
CN203332017U (zh) 一种客车碰撞吸能机构以及使用该机构的客车
CN208867987U (zh) 一种轻量化的铝合金防撞梁
CN202703478U (zh) 保险杠缓冲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