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15074U - 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15074U
CN204615074U CN201520308778.9U CN201520308778U CN204615074U CN 204615074 U CN204615074 U CN 204615074U CN 201520308778 U CN201520308778 U CN 201520308778U CN 204615074 U CN204615074 U CN 2046150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insulating body
slipping part
card connecto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0877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佳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0877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150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150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15074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及退卡机构,所述退卡机构包括有推杆及与所述推杆配合的退卡件,所述推杆可滑动的固定于绝缘本体一侧,所述退卡件枢接于绝缘本体后端,所述退卡件靠近绝缘本体一侧的端缘与推杆卡扣,所述退卡件上设有支撑部,所述绝缘本体上形成有滑移部,所述支撑部对应抵持于滑移部上并且可于滑移部上滑动,从而防止退卡机构作动时退卡件的退卡端下沉,进而提高退卡机构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电子卡形式存储媒体具有轻薄短小、高存储量、耐震、可多次重复记忆等优异特性,因此被广泛的运用在信息家电、个人计算机或可携带式数字产品上。电子卡与电子产品连接时,必须通过卡连接器作为传输媒介,以便于计算机主机的读取与存储。
  现有技术中的卡连接器一般包括有退卡机构,其中一类退卡机构包括有推杆及退卡件,退卡件中部枢接于绝缘本体后端,退卡件的一端与推杆卡扣,使用者通过推拉推杆实现连动退卡件以枢接点为圆心转动,进而通过退卡件的退卡端抵顶电子卡或者卡托实现退卡动作。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退卡件在旋转退卡后由于自身重力或者其他原因,退卡端会出现下沉的可能,如此会使得退卡件与金属外壳出现配接不紧密,出现异响,甚至会使得退卡件与推杆之间的卡扣脱离,从而产生不良。
因此却有必须设计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退卡机构的卡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卡连接器,所述卡连接器的退卡机构结构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及退卡机构,所述退卡机构包括有推杆及与所述推杆配合的退卡件,所述推杆可滑动的固定于绝缘本体一侧,所述退卡件枢接于绝缘本体后端,所述退卡件靠近绝缘本体一侧的端缘与推杆卡接,所述退卡件上设有支撑部,所述绝缘本体上形成有滑移部,所述支撑部对应抵持于滑移部上并且可于滑移部上滑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部为由退卡件向下冲压凸设形成的凸包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部为由退卡件边缘向下冲压折弯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部为与退卡件固定的绝缘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有端板,所述滑移部的上表面位于端板的上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移部包括有由所述端板向下凹陷形成的承载滑移部及由所述承载滑移部向插卡端水平延伸凸出端板形成的延伸滑移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有与导电端子固定的底板、位于底板一侧的侧板及与所述底板远离插卡端的一端连接的端板,所述端板靠近推杆一侧向下凹陷形成有用于承载退卡件的承载部,所述承载滑移部由承载部进一步向下凹陷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有固定导电端子的底板,所述滑移部为底板的一部分,且所述滑移部上表面与底板上表面齐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部位于退卡件的退卡端至退卡件与绝缘本体的枢接点之间的任意位置包括退卡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连接器进一步包括有盖设于绝缘本体上的金属外壳,所述退卡件靠近推杆一端的上表面向上凸设形成有与所述金属外壳干涉的凸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卡连接器的退卡件上设置支撑部,绝缘本体上对应形成滑移部,通过所述支撑部对应于滑移部上滑行,从而防止退卡机构作动时退卡件的退卡端下沉,进而提高退卡机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其收容有电子卡。
图2为图1所述卡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中展示了金属外壳、电子卡及卡托与绝缘本体分离后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去除卡托后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展示了部分导电端子、退卡机构及金属外壳与绝缘本体分离后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去除卡托后自另一角度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展示了退卡机构及金属外壳与绝缘本体分离后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去除卡托和金属外壳后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展示了绝缘本体分离后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去除卡托及金属外壳后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去除卡托及金属外壳后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为了表述方便,下文将卡连接器100的插卡端视为前端,其另一端视为后端。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连接器100,其包括绝缘本体1、固定于绝缘本体一侧的退卡机构2、固定于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3及盖设于绝缘本体1上的金属外壳4。本实用新型还展示了与所述卡连接器100匹配使用的对应插设于绝缘本体1与金属外壳4之间用于承载电子卡的卡托5及插设于所述卡托5内的第一电子卡6、第二电子卡7及第三电子卡8。
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有底板11、位于底板11两侧的两个侧板12,及位于底板11后端且与底板11连接的端板13,并形成有用于收容卡托5的收容空间(未标示)。所述底板11包括有位于前端的前端板111及位于后端的后端板112。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端板111与后端板112于插卡方向上完全断开,所述后端板112与端板13一体连接。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100还包括有若干金属板9,所述前端板111与后端板112两侧均通过金属板9与侧板12连接固定。
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所述侧板12包括有底壁121及由底壁121上表面向上延伸形成的侧壁122,所述底壁121与侧壁122之间于收容空间侧形成台阶状用于承载卡托5。所述侧板12于插卡方向上靠近中间位置处形成有缺口120,所述缺口120将侧板12断成两段。所述金属板9对应缺口120位置形成有一配合缺口91,所述配合缺口与缺口120连通,且所述配合缺口91于卡连接器的宽度方向上宽于缺口120。所述缺口120及配合缺口91的设置可降低卡连接器的插卡前端与插卡后端之间于垂直于底板11方向上的刚性。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将所述底板11设计成包括前端板111及后端板112的这种两段式结构,并通过金属板9将所述前端板111、后端板112及侧板12连接固定在一起,在保证卡连接器100具有较薄的厚度的同时可进一步降低卡连接器100于垂直于底板11方向上的刚性,同时亦可保证绝缘本体1的各板块之间的稳定性及整体完整性。通过缺口120及配合缺口91的设计,从而可使得卡连接器100在固定至对接电路板(未图示)是具有更好的贴板性,保证卡连接器100的各焊接部与电路板的稳定固持,以实现吸收电路板一定的翘曲。
当然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壁121于侧壁122亦可设计成与卡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宽度,在此实施例中,所述底壁121部分应该被认定为侧板12下表面向上与底板11具有相同厚度的部分结构。
当然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壁121亦可以设计成直接是底板11的一部分,在此实施例中,所述侧壁122即为由底板11两侧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形成(此实施例中的底壁121即为侧壁122正下方的部分底板11结构),再次实施例中即不许设置用于连接底板11与侧板12的金属板9。在此实施例中,于侧板12上设置将侧板12断成前后两端的缺口120同样具有降低卡连接器100于垂直于底板11方向上的刚性的效果。本实施例中由于需要插设卡托5,同时需要兼顾将卡连接器100设计的更薄,是以优选方案将侧板12与底板11通过金属板9连接,因金属板9较底板11具有更好的强度,在需要同等的最低强度要求下能够设计的更薄,同时具有耐摩擦、不宜损坏等优点。
所述端板13靠近一侧处向下凹陷形成有用于承载退卡机构2的承载部131。所述承载部131上表面向上凸设有用于枢接退卡机构2的转轴132。所述绝缘本体1的端板13位置还形成有一滑移部14,所述滑移部14的上表面位于承载部131的上表面与底板11的上表面之间(对应本实用新型中,于卡链接器100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滑移部14的厚度大于底板11的厚度且小于承载部131的厚度)。所述滑移部14用于承载支撑退卡机构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滑移部14包括由所述承载部131向下凹陷形成的承载滑移部141及由所述承载滑移部141向收容空间侧水平延伸形成的延伸滑移部142。
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所述退卡机构2包括有可前后滑动的固设于绝缘本体1一侧的推杆21及退卡件22。所述退卡件22上形成有枢接孔221,所述退卡件22通过枢接孔221对应枢接于端板13的转轴132上。所述推杆21的一端形成有卡口211,所述退卡件22靠近侧板12端卡接于所述卡口211。本实用新型中的退卡机构3的作动原理为习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退卡件22对应滑移部14位置处向下凸设形成有支撑部222(如图4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222由退卡件22向下冲压凸设形成的凸包结构。所述支撑部222对应抵持于滑移部14上用于支撑退卡件22。在退卡件22作动过程中,所述支撑部222对应于滑移部14上以转轴132为圆心滑动,使退卡机构2在作动过程中,特别是在退卡完毕后,退卡件22的退卡端不会因为重力或其他原因而下沉,保证退卡件22在使用过程中的平稳度。
实际效果中,所述支撑部222的位置越靠近退卡件22的退卡端,退卡件22在作动时平稳度会越好。但是由于同时要考虑滑移部14凸伸入收容空间的长度以减小对卡托5的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将所述支撑部222设置在退卡件22以退卡端和枢接孔221为两端的中间位置以兼顾上述优劣。所述退卡件22靠近推杆21一端的上表面向上凸设形成有与所述金属外壳4干涉的凸包223,可进一步保证退卡件22在使用过程中的平稳度。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退卡机构2上的支撑部222与滑移部14的配合结构可做适当变化,例如将承载滑移部141进一步向下凹陷,使得承载滑移部141的表面与底板11齐平,如此可省略延伸滑移部142结构而直接令支撑部222于承载滑移部141及底板11表面上滑移。此种实施例中仅需增加支撑部222向下凸伸的长度。
又一实施例中,所述退卡机构2上的支撑部222与滑移部14的配合结构亦可做另一变化,例如将支撑部222设计成直接由退卡件22的边缘或者退卡端缘向下弯折形成,或者通过一固定于支撑部222上的塑胶块形成。
以上几种实施例中例举的支撑部222与滑移部14结构可灵活选择交互配合使用,皆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即,只要通过退卡杆22上特别设置的某个结构对应可滑动的支撑于滑移部14上皆是本设计变形例,至于上述的支撑部222是由退卡杆本身形成的还是额外附加的结构皆不影响实际效果。另外滑移部14亦可直接由底板11充当。
请参阅图3至图7所示,所述导电端子3包括有第一端子组31、第二端子组32及第三端子组33。所述第一端子组31与前端板111固定用于与第一电子卡6对接。所述第二端子组32与后端板112固定用于与第二电子卡7对接。所述第三端子组33中的任意一个的一端与前端板111固定,另一端与后端板112固定用于与第三电子卡8对接。
请参阅图3、图6及图7所示,所述第一端子组31由六个第一端子311组成,各第一端子311包括有固定于绝缘本体1内的第一端子固定部3111,由第一端子固定部3111延伸出绝缘本体1的第一端子焊接部3112及用于与第一电子卡6接触的第一端子对接部310。所述第一端子对接部310包括有长方形板状的第一端子弹性臂3101及由第一端子弹性臂3101自由端向上倾斜延伸形成的第一端子接触臂310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端子接触臂3102大致呈板状等腰三角形状(参图6所示)并于顶点处形成第一端子接触部3103,第一端子接触臂3102的两个侧边均设有向下弯折延伸的第一端子翻边结构3104以利于卡托5的插拔。所述第一端子弹性臂3101上开设有两个长方形通孔3105,以降低第一端子弹性臂3101的刚性。在底板11所在平面内,所述各第一端子对接部310皆沿卡连接器横向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端子接触臂3102的两个等腰侧边分别位于垂直于所述插卡方向的且经过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3103的平面的两侧。
请参阅图3、图6及图7所示,所述第二端子组32的数量及结构均与第一端子组31相同,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3、图6及图7所示,所述第三端子组33于卡连接器100宽度方向上成一排排列,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三端子组33包括有八个第三端子331,且符合Micro SD卡的排列方式。所述各第三端子33包括有大致呈V字形的第三端子对接部330,沿第三端子对接部330的各个自由端延伸形成的与绝缘本体1固定的两个第三端子固定部3311及由各第三端子固定部3311延伸出绝缘本体1外用于与电路板固定的第三端子焊接部3312。所述第三端子对接部330包括有两个第三端子弹性臂3301,及由所述两个第三端子弹性臂3301自由端连接形成的凸伸入收容空间的第三端子接触部3302。
所述各第三端子331的两个第三端子弹性臂3301的自由端的延伸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中,即各第三端子331的一端的第三端子固定部3311与前端板111固定,另一端的第三端子固定部3311与后端板112固定,所述同一第三端子的两个第三端子弹性臂3301分别位于垂直于所述插卡方向的且经过所述第三端子接触部3302的平面的两侧,如此设计可防止空卡托5在拔出时勾坏第三端子331。另外各第三端子331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插卡方向的前后两端,同一第三端子的第三端子接触部3302至两个第三端子弹性臂3301的自由端端缘所有直线的距离大于相邻两个第三端子33的间距,此种不同于第一、第二端子组31,32的固定方式利于端子的排布,特别如Micro SD卡等一排多个的排列方式。另外将第三端子组33设置成连接前端板111和后端板112,在保证前端板111和后端板112之间具有足够柔性的同时亦兼顾到了整个绝缘本体1板块的稳定性及整体完整性。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卡托插入或拔出时更加顺畅,所述各第三端子33的两个第三端子弹性臂3301之间的夹角范围设计成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更优的事实例为所述各第三端子33的两个第三端子弹性臂3301在电路板上的投影之间的夹角范围设计成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如图6所示)。如此可保证第三端子接触部3302具有合适的接触弹力,同时兼顾第三端子弹性臂3301具有较好的插拔导引效果。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 一种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及退卡机构,所述退卡机构包括有推杆及与所述推杆配合的退卡件,所述推杆可滑动的固定于绝缘本体一侧,所述退卡件枢接于绝缘本体后端,所述退卡件靠近绝缘本体一侧的端缘与推杆卡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退卡件上设有支撑部,所述绝缘本体上形成有滑移部,所述支撑部对应抵持于滑移部上并且可于滑移部上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由退卡件向下冲压凸设形成的凸包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由退卡件边缘向下冲压折弯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与退卡件固定的绝缘块。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有端板,所述滑移部的上表面位于端板的上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部包括有由所述端板向下凹陷形成的承载滑移部及由所述承载滑移部向插卡端水平延伸凸出端板形成的延伸滑移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有与导电端子固定的底板、位于底板一侧的侧板及与所述底板远离插卡端的一端连接的端板,所述端板靠近推杆一侧向下凹陷形成有用于承载退卡件的承载部,所述承载滑移部由承载部进一步向下凹陷形成。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有固定导电端子的底板,所述滑移部为底板的一部分,且所述滑移部上表面与底板上表面齐平。
9.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位于退卡件的退卡端至退卡件与绝缘本体的枢接点之间的任意位置包括退卡端。
10.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连接器进一步包括有盖设于绝缘本体上的金属外壳,所述退卡件靠近推杆一端的上表面向上凸设形成有与所述金属外壳干涉的凸包。
CN201520308778.9U 2015-05-13 2015-05-13 卡连接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6150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08778.9U CN204615074U (zh) 2015-05-13 2015-05-13 卡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08778.9U CN204615074U (zh) 2015-05-13 2015-05-13 卡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15074U true CN204615074U (zh) 2015-09-02

Family

ID=53967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08778.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615074U (zh) 2015-05-13 2015-05-13 卡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15074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1464A (zh) * 2015-05-13 2015-08-05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N104821446A (zh) * 2015-05-13 2015-08-05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N105261854A (zh) * 2015-11-06 2016-01-20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卡用连接器
CN105322375A (zh) * 2015-11-06 2016-02-10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卡用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514645A (zh) * 2016-02-03 2016-04-20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1464A (zh) * 2015-05-13 2015-08-05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N104821446A (zh) * 2015-05-13 2015-08-05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N104821446B (zh) * 2015-05-13 2017-09-12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CN105261854A (zh) * 2015-11-06 2016-01-20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卡用连接器
CN105322375A (zh) * 2015-11-06 2016-02-10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卡用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514645A (zh) * 2016-02-03 2016-04-20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卡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15074U (zh) 卡连接器
CN104821446A (zh) 卡连接器
CN103579793A (zh) 卡连接器组合及其散热方法
CN204333327U (zh) 电子卡连接器及其卡托
CN104821464A (zh) 卡连接器
CN205355388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4720641U (zh) 卡连接器
CN204720606U (zh) 卡连接器
CN207098077U (zh) 电连接器
TWI354406B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CN105375203B (zh) 插座连接器
US8202129B2 (en) Network connector with an elastic terminal support rack
CN202712502U (zh) 线端连接器
CN105490105A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5490074B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4720654U (zh) 卡连接器
CN205488662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4953310A (zh) 卡连接器
CN205355311U (zh) 卡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203456641U (zh) 插头连接器
CN103594867B (zh) 电子卡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205355319U (zh) 卡连接器
CN207765649U (zh) 一种导电端子和电连接器
CN206806543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5514639A (zh) 卡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02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