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355388U - 电子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子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355388U
CN205355388U CN201620086037.5U CN201620086037U CN205355388U CN 205355388 U CN205355388 U CN 205355388U CN 201620086037 U CN201620086037 U CN 201620086037U CN 205355388 U CN205355388 U CN 2053553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ectronic card
arm
contact site
card coup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08603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向兴海
郑大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Jiahu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08603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3553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3553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3553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及与绝缘本体共同形成收容空间以供托盘插入的金属壳体,其中导电端子包括若干信号端子及开关端子,所述开关端子包括固定于绝缘本体的定端子及可与定端子弹性接触的动端子,所述定端子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的一端延伸形成的接触部以及焊接部,所述接触部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对应与动端子弹性接触实现开关功能的一对臂部。该电子卡连接器的开关端子中的定端子的接触部为鱼叉状结构,与动端子接触时具有刮擦除尘的功能。

Description

电子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电子卡形式存储媒体具有轻薄短小、高存储量、耐震、可多次重复记忆等优异特性,因此被广泛的运用在信息家电、个人计算机或可携带式数字产品上。电子卡与电子产品连接时,必须通过电子卡连接器作为传输媒介,以便于计算机主机的读取与存储。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第CN203690532U号专利已揭示一种传统的电子卡连接器,其开关端子中的定端子的接触部及侦测端子的接触部均为平板状结构,定端子与侦测端子之间由于长时间的托盘插入可能存在接触不良,进而导致电性连接不稳定,且定端子与侦测端子还存在长期使用表面堆积污垢或杂质的问题,使得两者之间的导电性较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子卡连接器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端子可刮擦除尘的电子卡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及与绝缘本体共同形成收容空间以供托盘插入的金属壳体,其中导电端子包括若干信号端子及开关端子,所述开关端子包括固定于绝缘本体的定端子及可与定端子弹性接触的动端子,所述定端子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的一端延伸形成的接触部以及焊接部,所述接触部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对应与动端子弹性接触实现开关功能的一对臂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一对臂部呈鱼叉状且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且以位于所述一对臂部正中间的水平面为轴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部竖直放置,且所述接触部的前后表面均与主体部的对应表面分别共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部的上、下表面呈外凸状结构,所述一对臂部中位于上方的一个向上突出以使其上表面高于主体部的上表面,位于下方的一个臂部向下突出以使其下表面低于主体部的下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触部的上、下表面形状相同,均为沿横向方向的两端为斜面中间由平面相连的外凸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壳体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顶部及自顶部的前端向下延伸形成的前部,所述前部设有朝向收容空间内弯折延伸的开关臂,该开关臂为动端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臂上形成有与定端子的臂部弹性接触的对接端,所述对接端朝向收容空间延伸形成一开口朝向收容空间的U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关臂包括自前部倾斜延伸的第一连接部、自第一连接部的末端倾斜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对接端位于开关臂的自由末端,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在前后方向上反向延伸,其结合处形成一朝向收容空间隆起的侦测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托盘未插入收容空间时,所述开关臂的对接端位于所述定端子的接触部的前方,且将所述接触部的一对臂部包裹于其U形空间内,所述对接端的U形结构的上、下内壁面分别抵接所述接触部的上、下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壳体自其顶部横向方向上的两侧向下延伸具有一对侧部,所述一对侧部中的每一个均向内弯折一定角度形成一突伸入收容空间内的锁扣部,其中一侧部的对应锁扣部外侧还设有自所述顶部向下延伸入收容空间内的限制部,所述电子卡连接器还具有位于限制部与对应侧部的外侧壁之间的推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电子卡连接器的开关端子中的定端子的接触部为鱼叉状结构,与动端子接触时具有刮擦除尘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安装于电路板上并收容有托盘及电子卡后的立体组装图;
图2a至图2b是图1中电子卡连接器及电路板、托盘和电子卡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3是图2a所示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组装图;
图4是图3中电子卡连接器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5是图4中电子卡连接器收容有托盘后的立体组装图;
图6是图5中电子卡连接器及托盘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图4中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8是图7所示电子卡连接器的进一步分解图;
图9是图8中电子卡连接器另一视角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为了表述方便,下文将电子卡连接器100的插卡端视为后端,其另一端视为前端。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卡连接器100,其包括绝缘本体1、固定于绝缘本体一侧的退卡机构2、固定于绝缘本体1内的若干导电端子3及盖设于绝缘本体1上的金属壳体4。本实用新型还展示了与所述电子卡连接器100匹配使用的对应插设于绝缘本体1与金属壳体4之间用于承载电子卡的托盘5及插设于所述托盘5内的第一电子卡61、第二电子卡62及第三电子卡63,所述电子卡连接器100安装于电路板7上。
请参阅图3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本体1包括第一本体11、位于第一本体11前方的第二本体12以及沿横向方向位于第一本体11一侧的第三本体13,所述绝缘本体1与金属壳体4共同形成有用于收容托盘5的收容空间(未标示)。所述第一本体11、第二本体12及第三本体13分体设置且在前后方向及横向方向上彼此独立,所述第一本体11与第二本体12沿前后方向上的间距较小,第一本体11与第三本体13沿横向方向上的间距较大。由于绝缘本体1需设置有分别与三个电子卡连接的导电端子,其沿前后方向及横向方向上的尺寸会比较大,第一、第二、第三本体11、12、13彼此独立设计以提高电子卡连接器100安装于电路板后的平整度。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第三本体11、12、13也可以设置为一体连接。
所述绝缘本体1还具有向上凸伸用于枢接退卡机构2的枢转件14以及将一定端子34安装于电路板7上的固定件15。所述枢转件14包括用以与电路板7固定的安装部141、自安装部141向上延伸的转轴142以及用以限制退卡件22向上移动的挡止部143,所述安装部141设有向下延伸以与电路板7固定的腿部14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腿部1410呈圆台状。所述挡止部143下方设有延伸入所述转轴142于其轴心位置的收容孔(未图示)内的配合部1430。
所述退卡机构2包括可前后滑动的固设于金属壳体4一侧的推杆21及退卡件22。所述退卡件22上形成有枢接孔221,所述退卡件22通过枢接孔221对应枢接于枢转件14的转轴142上,且被挡止部143抵挡以防止退卡件22向上脱离枢转件14。所述推杆21的一端形成有卡口211,所述退卡件22靠近侧板12的一端卡接于所述卡口211中,并可在推杆21的带动下前后移动。本实用新型中退卡机构2的作动原理为习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导电端子3包括第一端子组31、第二端子组32、第三端子组33及开关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组31、第二端子组32及第三端子组33统称为信号端子。其中所述第一端子组31与第一本体11固定用于与第一电子卡61对接,所述第二端子组32与第二本体12固定以与第二电子卡62对接,所述第三端子组33与第三本体13固定以与第三电子卡63对接。
所述第一端子组31由六个第一端子310排成前后三排,且符合Nano-SIM卡的排列标准,所述第二端子组32共包括八根第二端子320,且符合MicroSD卡(Trans-flashCard)的排列方式,所述第三端子组33包括沿前后方向排成两排的六个第三端子330。
所述开关端子包括定端子34及与定端子34弹性接触以实现开关功能的动端子,所述定端子34包括竖直放置的主体部341、自主体部341的一端延伸形成的接触部342以及自主体部341的另一端水平延伸出的焊接部343,所述接触部342呈鱼叉状且包括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的一对臂部3421,所述接触部342的前后表面均与主体部341的对应表面分别共面。所述一对臂部3421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且以位于所述一对臂部3421正中间的水平面为轴对称设置,其中位于上方的臂部3421向上突出以使其上表面3422高于主体部341的上表面,下方的臂部3421向下突出以使其下表面3423低于主体部341的下表面。所述上表面3422与下表面3423的形状相同,均为沿横向方向的两端为斜面中间由平面相连的外凸状结构,也即所述接触部的上、下表面呈外凸状结构。
所述金属壳体4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顶部41、自顶部41横向方向上的两侧向下延伸的一对侧部42以及自顶部41的前端向下延伸形成的前部43。所述顶部41朝向收容空间凹陷形成一凹陷部411,该凹陷部411大致呈U形,且该凹陷部411内设有一通孔412,所述枢转件14插入并固定于该通孔412内。
所述一对侧部42中的每一个均向内弯折一定角度形成一突伸入收容空间内的锁扣部421,所述一对侧部42的两个锁扣部421相对设置,在托盘5插入收容空间时,所述两个锁扣部421滑入并卡扣于托盘5两侧的卡扣槽51内,以实现托盘5与金属壳体4的卡扣配合。其中一侧部42的对应锁扣部421外侧还设有均自顶部41向下延伸入收容空间内的限制部422以及阻挡部423,所述推杆21位于限制部422、阻挡部423与对应侧部42的外侧壁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制部422沿竖直方向向下的同时沿前后方向延伸以将推杆21定位于该侧部42,所述阻挡部423倾斜向下且沿横向延伸以侧向抵压推杆21,在其他实施例中,限制部422及阻挡部423的延伸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只要能向下伸入收容空间将推杆限位即可。所述金属壳体4的两侧部42还分别设置有若干供托盘5放置的承接部424。
所述前部43的一侧设有朝向收容空间内弯折延伸的开关臂431,所述开关臂431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与定端子34弹性接触的动端子,以与定端子34配合实现侦测托盘5是否插入的功能。所述开关臂431包括自前部43倾斜延伸的第一连接部432、自第一连接部432的末端倾斜延伸的第二连接部433以及位于开关臂431的自由末端以与定端子34弹性接触的对接端434,所述第一连接部432与第二连接部433在前后方向上反向延伸,其结合处形成一朝向收容空间隆起的侦测部435。所述对接端434自第二连接部433的末端朝向收容空间延伸形成一开口朝向收容空间的U形结构。
在托盘5未插入收容空间时,所述开关臂431的对接端434位于定端子34的接触部342的前方,且将接触部342的一对臂部3421包裹于其U形空间内,同时,对接端434的U形结构的上、下内壁面分别抵接对应臂部3421的上、下表面3422、3423,定端子34的接触部342在前后方向上略具有一定的弹性,而鱼叉形设计的一对臂部3421使得接触部342的弹性更好。
当托盘5未插入时,所述开关臂431的对接端434与定端子34的接触部342接触;当托盘5完全插入收容空间后,托盘5的前端抵接侦测部435并向前推动开关臂431以使对接端434向前运动与接触部342彼此分离。由于臂部3421的上、下表面3422、3423为朝向所述对接端434的U形结构突出的外凸状结构,所述接触部342与开关臂431的对接端434的接触更加稳定,且可去除对接端434表面的污垢或杂质,具有刮擦除尘的功能,以增加导电性。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及与绝缘本体共同形成收容空间以供托盘插入的金属壳体,其中导电端子包括若干信号端子及开关端子,所述开关端子包括固定于绝缘本体的定端子及可与定端子弹性接触的动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端子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的一端延伸形成的接触部以及焊接部,所述接触部包括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的对应与动端子弹性接触实现开关功能的一对臂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臂部呈鱼叉状且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且以位于所述一对臂部正中间的水平面为轴对称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竖直放置,且所述接触部的前后表面均与主体部的对应表面分别共面。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的上、下表面呈外凸状结构,所述一对臂部中位于上方的一个向上突出以使其上表面高于主体部的上表面,位于下方的一个臂部向下突出以使其下表面低于主体部的下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的上、下表面形状相同,均为沿横向方向的两端为斜面中间由平面相连的外凸状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顶部及自顶部的前端向下延伸形成的前部,所述前部设有朝向收容空间内弯折延伸的开关臂,该开关臂为动端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臂上形成有与定端子的臂部弹性接触的对接端,所述对接端朝向收容空间延伸形成一开口朝向收容空间的U形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臂包括自前部倾斜延伸的第一连接部、自第一连接部的末端倾斜延伸的第二连接部,所述对接端位于开关臂的自由末端,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在前后方向上反向延伸,其结合处形成一朝向收容空间隆起的侦测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托盘未插入收容空间时,所述开关臂的对接端位于所述定端子的接触部的前方,且将所述接触部的一对臂部包裹于其U形空间内,所述对接端的U形结构的上、下内壁面分别抵接所述接触部的上、下表面。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自其顶部横向方向上的两侧向下延伸具有一对侧部,所述一对侧部中的每一个均向内弯折一定角度形成一突伸入收容空间内的锁扣部,其中一侧部的对应锁扣部外侧还设有自所述顶部向下延伸入收容空间内的限制部,所述电子卡连接器还具有位于限制部与对应侧部的外侧壁之间的推杆。
CN201620086037.5U 2016-01-28 2016-01-28 电子卡连接器 Active CN2053553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86037.5U CN205355388U (zh) 2016-01-28 2016-01-28 电子卡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086037.5U CN205355388U (zh) 2016-01-28 2016-01-28 电子卡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355388U true CN205355388U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84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086037.5U Active CN205355388U (zh) 2016-01-28 2016-01-28 电子卡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35538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0105A (zh) * 2016-01-28 2016-04-13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N106159566A (zh) * 2016-09-19 2016-11-23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N108321595A (zh) * 2017-01-17 2018-07-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抽屉座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0105A (zh) * 2016-01-28 2016-04-13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N106159566A (zh) * 2016-09-19 2016-11-23 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N108321595A (zh) * 2017-01-17 2018-07-2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抽屉座
TWI726109B (zh) * 2017-01-17 2021-05-01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抽屜座
CN108321595B (zh) * 2017-01-17 2021-08-2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抽屉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64915B (zh) 电连接器
CN205355388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4241919A (zh) 电连接器
US6293805B1 (en)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CN104821446A (zh) 卡连接器
CN105406232A (zh) Rj45插座连接器
CN204615074U (zh) 卡连接器
CN105490105B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6271979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8723144U (zh) 电连接器
CN208738532U (zh) 电连接器
CN101399407B (zh) 电子卡连接器及其模块
CN204118329U (zh) 一种卡连接器
CN105490074A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5488662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6340782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2042663U (zh) 连接器的端子
CN202276040U (zh) 插座连接器
CN204720641U (zh) 卡连接器
CN106159505B (zh) 电连接器端子组
CN208923447U (zh) 电连接器
CN206806543U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104821464A (zh) 卡连接器
CN205355319U (zh) 卡连接器
CN205355311U (zh) 卡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