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99672U - 包体内衬及具备该包体内衬的防水包 - Google Patents

包体内衬及具备该包体内衬的防水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99672U
CN204599672U CN201520290803.5U CN201520290803U CN204599672U CN 204599672 U CN204599672 U CN 204599672U CN 201520290803 U CN201520290803 U CN 201520290803U CN 204599672 U CN204599672 U CN 204599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waterproof
inclusion
outer bag
l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908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荣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2908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99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99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996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体内衬,利用防水材料缝制该包体内衬,并且利用防水带将包体内衬的缝线全部覆盖黏贴设置,避免雨水经由缝线渗入包体内衬的容置空间,损坏容置其中的物品。本实用新型另提供具备该包体内衬的防水包,其进一步利用一外袋容纳该包体内衬并且相互缝合,再利用外袋上一盖体的设置防止雨水自缝合处渗漏至外袋与包体内衬之间,加强防水包的防水功效,让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者在雨天携带防水包时不必担心雨水渗漏的问题,并且更能够确保防水包内的物品不会被雨水沾湿。

Description

包体内衬及具备该包体内衬的防水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背包或手提包的包体内衬,尤指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包体内衬,并且该包体内衬可用于制作形成一防水包。
背景技术
一般市售的防水式手提包或背包虽然利用防水布作为包体的表层材料,以此使其具有防水功能,但其因为制作时需要有车缝线的缝合固定设置,故面对较大雨势时,雨水往往还是会从车缝线的缝隙逐渐渗漏进入包体内部而失去防水功效。具体而言,前述防水式的手提包或背包仅能够勉强称为具有防泼水的功能,而非业者所声称的具有完全防水的功能。
面对如此窘境,过去使用者常会额外购买一种适用于手提包或背包大小的防水套,并于下雨时将该防水套套设于包体外部,以此将包体表面的车缝线完全套设于防水套内,有效避免雨水从车缝线的缝隙渗漏进入包体内,导致容置于包体内的物品沾湿损坏。但防水套的使用存在诸多的不方便,例如:若使用者出门时忘记随身携带,突然遇上大雨时仍然无法有效保护手提包或背包不被雨水淋湿。此外,防水套为了让使用者方便携带,其特意以质地轻薄的材料制作成形,但也因为该轻盈的特性使其容易在使用者不注意的情况下不小心掉落而不自知,或是因为下雨天的刮风而被吹走,故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上,利用防水套让包体不被淋湿存在许多缺点与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现阶段需要一种能够不需要使用防水套即可以达到完全防水功能的包体内衬以及具备该包体内衬的防水包,让使用者于下雨天携带手提包或背包出门时毋须担心防水套是否有携带、或是防水套套设于包体上会不会被风吹走,甚至不用害怕包体内部会因为雨水渗透而被沾湿,造成包体内部的物品受损,让使用者无论是在晴天还是雨天出门,都可以安心地大步在街上行走,同时提供携带物品的方便性与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提供一种包体内衬,其包括:
至少一防水材料层,所述防水材料层围绕缝接形成一容置空间,并形成至少一缝接处,并且所述防水材料层的缝接处具有至少一车缝线,所述车缝线缝设于相交叠的防水材料层之间;以及
至少一防水带,所述防水带沿所述车缝线覆盖黏贴设置,并且所述防水带密封所述相交叠的防水材料层与车缝线之间的空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简单利用防水材料层的缝制围绕固定形成一防水包体,并且利用防水带将缝线位置黏贴覆盖,避免雨水经由缝线空隙渗入包体内部而造成容置空间中的物品损坏。
优选的是,该容置空间中缝设有至少一内袋于防水材料层上,并且于所述内袋边缘与防水材料层的缝接处形成有内袋缝线,所述内袋缝线上覆盖黏贴设置有防水带。此技术手段是利用一内袋的缝制将容置空间分隔为多个空间,方便使用者收纳物品使用,并且同样利用防水带将防水材料层与内袋的缝线位置黏贴覆盖,避免雨水渗入。
更优选的是,该容置空间中进一步缝设有至少一固定装置于防水材料层上,并且所述固定装置与内袋可选择地相对应黏合;所述固定装置与防水材料层的缝接处形成有固定缝线,所述固定缝线上覆盖黏贴设置有防水带。此技术手段是利用一固定装置的缝制使得内袋的开口可选择性地开启或封闭,方便使用者将物品收纳于内袋时不会因为包体翻倒而轻易掉落,并且同样利用防水带将防水材料层与固定装置的缝线位置黏贴覆盖,避免雨水渗入。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具备前述包体内衬的防水包,其包括:
一外袋,该外袋具有一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中装设有该包体内衬,该包体内衬与该外袋相互缝设固定,并且于外袋与包体内衬间形成一夹设空间;
一盖体,其设于外袋的容纳空间的顶部,并且该盖体的一侧与外袋的顶缘相连结;该盖体可选择性地开启或封闭该包体内衬的容置空间;以及
至少一携带装置,其为设置于外袋上的带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简单利用一外袋与包体内衬的相缝合,以及外袋上的盖体与携带装置设置,加强防水包的包体内衬的防水功效,并且方便使用者携带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包。
优选的是,所述携带装置为二相对应设置的背带。此技术手段是利用二相对应设置的背带让使用者可以以肩背方式携带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包。
更优选的是,所述携带装置为一设置于外袋的盖体上的手提带。此技术手段是利用该手提带让使用者可以以手提方式携带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包。
最优选的是,该外袋的底部穿设有至少一漏水孔,所述漏水孔连通该夹设空间与外袋的外部空间。此技术手段是利用所述漏水孔的设置,使雨水一旦经由外袋与包体内衬的相缝合处渗漏进入夹设空间时,雨水可以经由所述漏水孔进行排水动作,并且保持夹设空间中的通风干燥,避免雨水进入而封闭于其中造成防水包的脏污与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包体内衬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水材料层、车缝线与防水带的覆盖黏贴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包体内衬的顶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包的侧视剖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包体内衬          11防水材料层
111容置空间         112车缝线
12内袋              121内袋缝线
13固定装置          131固定缝线
14防水带            20防水包
21外袋              211容纳空间
22盖体              23携带装置
231背带             232手提带
24夹设空间          25漏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包体内衬10包括:二防水材料层11、一内袋12、一固定装置13以及多段防水带14。
同时参考图1至图3所示,其中所述二防水材料层11相对设置,并且分别于二防水材料层11的周缘相互交叠并缝接以围绕形成一容置空间111,该防水材料层11可以由诸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TPU)、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等材料制成,而该容置空间111用于提供使用者收放欲携带物品使用。而所述二防水材料层11的缝接处具有一车缝线112,所述车缝线112缝设于相交叠的防水材料层11之间,借此以缝设的方式将二防水材料层11彼此固定。所述防水带14沿所述车缝线112覆盖黏贴设置,所述防水带14主要以高温(400℃-600℃)熔融方式进行黏贴并且覆盖设置于防水材料层11的外侧(即相对于容置空间111的外部),以此密封所述相交叠的防水材料层11与车缝线112之间的空隙,以达到防止雨水经由所述车缝线112的空隙渗透进入包体内衬10内部的防水效果。
该内袋12设置于该容置空间111中,并且该内袋12的周缘缝设于任一防水材料层11上,以此使该容置空间111具有分隔效果;并且于该内袋12周缘与防水材料层11的缝接处形成有内袋缝线121,该内袋缝线121上同样覆盖黏贴设置有防水带14,通过防水带14的贴设达到防止雨水经由内袋缝线121的空隙进入包体内衬10内部的功效。
该固定装置13可以为一黏扣带,且该固定装置13设置于该容置空间111中,并且缝设于与内袋12相对应的防水材料层11上。该固定装置13与内袋12间可选择性地相对应黏合,以此使内袋12的开口呈半封闭状态。另该固定装置13与防水材料层11的缝接处形成有固定缝线131,该固定缝线131上覆盖黏贴设置有防水带14,以此防止雨水经由固定缝线131的空隙进入包体内衬10的内部。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包体内衬10可被实际运用于一防水包20。请参酌图4所示,该防水包20包括:一外袋21、一盖体22以及一携带装置23。
该外袋21具有一容纳空间211,该容纳空间211中装设有前述包体内衬10,该包体内衬10的顶缘经由向外翻折后与该外袋21的顶缘相互缝设固定,并且于包体内衬10与外袋21间形成一夹设空间24。
该盖体22连接设于外袋21的容纳空间211的顶部,并且该盖体22的一侧与外袋21的顶缘相连结,最优选为该盖体22与该外袋21为一体成形。该盖体22可选择性地开启或封闭该外袋21的容纳空间211以及包体内衬10的容置空间111,以此盖体22的设置避免雨水直接经由包体内衬10与外袋21的缝设处渗透进入夹设空间24中。
该携带装置23设置于外袋21上,该携带装置23可以为二相对应设置的背带231,亦可以为设置于外袋21的盖体22上的手提带232,以此提供使用者携带防水包20时手提或肩背使用。所述背带231与手提带232可以择一设置于外袋21上,或是同时设置外袋21上。
该外袋21的底部进一步穿设有漏水孔25,所述漏水孔25连通该夹设空间24与外袋21的外部空间,当雨水不小心渗透进入包体内衬10与外袋21间的夹设空间24时,雨水可以经由所述漏水孔25排出并且使该夹设空间24通风干燥,以此避免使包体内衬10或外袋21因潮湿而发霉孳生病菌。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包体内衬10简单利用防水带14覆盖黏贴于防水材料层11之间的车缝线112、防水材料层11与内袋12间的内袋缝线121以及防水材料层11与固定装置13间的固定缝线131,使车缝线112、内袋缝线121以及固定缝线131的空隙被完整覆盖密封,有效防止雨水经由所述车缝线112、内袋缝线121以及固定缝线131的空隙渗透进入包体内衬10的内部,保护容置空间111中的物品不会受潮损坏。
另外,利用缝设固定方法将上述包体内衬10缝制于一外袋21内部以形成一防水包20,该防水包20还包含有盖体22以覆盖包体内衬10与外袋21的缝设处,避免雨水直接经由缝设处渗透进入包体内衬10与外袋21间的夹设空间24中。若不小心让雨水渗透进入夹设空间24中亦没有关系,因为包体内衬10整体均可防水,故雨水不会进入包体内衬10的容置空间111中,且可以经由外袋21底部的漏水孔25进行排除,以达到保护容置空间111中的物品以及干燥防水包20的目的,相较于传统使用防水套套设于包体上始能达到完全防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确实有效提升了雨天携带包包与物品的方便性与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包体内衬,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防水材料层,所述防水材料层围绕缝接形成一容置空间,并形成至少一缝接处,并且所述防水材料层的缝接处具有至少一车缝线,所述车缝线缝设于相交叠的防水材料层之间;以及
至少一防水带,所述防水带沿所述车缝线覆盖黏贴设置,并且所述防水带密封所述相交叠的防水材料层与车缝线之间的空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体内衬,其特征在于,该容置空间中缝设有至少一内袋于防水材料层上,并且于所述内袋边缘与防水材料层的缝接处形成有内袋缝线,所述内袋缝线上覆盖黏贴设置有防水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体内衬,其特征在于,该容置空间中进一步缝设有至少一固定装置于防水材料层上,并且所述固定装置与内袋可选择地相对应黏合;所述固定装置与防水材料层的缝接处形成有固定缝线,所述固定缝线上覆盖黏贴设置有防水带。
4.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包体内衬的防水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外袋,该外袋具有一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中装设有该包体内衬,该包体内衬与该外袋相互缝设固定,并且于外袋与包体内衬间形成一夹设空间;
一盖体,其设于外袋的容纳空间的顶部,并且该盖体的一侧与外袋的顶缘相连结;该盖体可选择性地开启或封闭该包体内衬的容置空间;以及
至少一携带装置,其为设置于外袋上的带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带装置为二相对应设置的背带。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带装置为一设置于外袋的盖体上的手提带。
7.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包,其特征在于,该外袋的底部穿设有至少一漏水孔,所述漏水孔连通该夹设空间与外袋的外部空间。
CN201520290803.5U 2015-05-07 2015-05-07 包体内衬及具备该包体内衬的防水包 Active CN204599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90803.5U CN204599672U (zh) 2015-05-07 2015-05-07 包体内衬及具备该包体内衬的防水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90803.5U CN204599672U (zh) 2015-05-07 2015-05-07 包体内衬及具备该包体内衬的防水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99672U true CN204599672U (zh) 2015-09-02

Family

ID=53952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90803.5U Active CN204599672U (zh) 2015-05-07 2015-05-07 包体内衬及具备该包体内衬的防水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996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13518B2 (en) Inner lining and waterproof bag having same
US11766103B2 (en) Tote bag
US20130221048A1 (en) Waterproof carrying case assembly
CN202354625U (zh) 一种包
US20020012480A1 (en) Waterproof bag means
US9004119B2 (en) Protective cover for use with handbags and a method for its use
KR100647075B1 (ko) 빗물 낙수방지용 우산커버
KR101757110B1 (ko) 접철식 구조를 갖는 루프 데크 박스
CN204599672U (zh) 包体内衬及具备该包体内衬的防水包
CN104188305A (zh) 一种多功能电脑包
CN105795649A (zh) 旅行箱前箱盖及旅行箱
KR20210002476U (ko) 다기능 휴대용 방수팩
US20090032516A1 (en) Warming bag, pajama warmer
JP3157432U (ja) 折畳み傘収納ケース
KR20140106218A (ko) 백팩 보호용 커버
CN206025521U (zh) 一种新型防水背包
KR200383216Y1 (ko) 방수덮개를 갖는 가방
CN205696279U (zh) 一种汽车钥匙套
KR100745702B1 (ko) 빗물받이가 구비된 우산
JP3210178U (ja) 雨よけ付自転車前カゴカバー
KR200385673Y1 (ko) 빗물 낙수방지용 우산커버
CN210391420U (zh) 一种多用电动车挡风被
JP3156878U (ja) コート背面収納バッグ
CN220236083U (zh) 一种外层易收纳的双层服装
KR101495196B1 (ko) 빗물받이 우산 주머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