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98717U - 一种分禾器及具有其的农业机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禾器及具有其的农业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98717U
CN204598717U CN201420836408.8U CN201420836408U CN204598717U CN 204598717 U CN204598717 U CN 204598717U CN 201420836408 U CN201420836408 U CN 201420836408U CN 204598717 U CN204598717 U CN 2045987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arside divider
guide plate
crop
pipe
suppor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364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正耀
王喜恩
王聪
李树波
黄强强
李静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oomlion Heav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oomlion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omlion Heavy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omlion Heavy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364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987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987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9871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rvesting Machines For Root Cro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禾器及具有其的农业机械,该分禾器包括用于对待收割作物导向的导向板和对导向板提供支撑力的弹性支撑机构。本实用新型的分禾器,通过设置弹性支撑机构对导向板提供弹性支撑力,而且弹性支撑机构可以使得导向板在承受待收割作物的施加的压力时能够根据待收割作物的倒伏程度自动调节倾角大小,实现导向板的浮动量的自动调节,这样有利于分离倒伏作物,减小分禾器分离作物所造成的粮食损失。

Description

一种分禾器及具有其的农业机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收割机的分禾器。
背景技术
分禾器广泛应用于联合收割机,其作用是将收割的作物与非收割的作物分离开来,同时将收割的作物导向到割台里。
现有收割机上的分禾器,在收割前需调整好位置,对于无倒伏的作物收割效果较好。对于收割倒伏作物,由于收割时分禾器角度已经调整好,分禾器分离倒伏作物快慢不变,作物从倒伏状态变为直立状态所经历的行程比无倒伏作物所经历的行程大,分禾速度过快会造成分禾器分离作物的损失过大,造成粮食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禾器及具有其的农业机械,目的是减少分离作物造成的损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禾器,包括用于对待收割作物导向的导向板和对导向板提供支撑力的弹性支撑机构。
所述导向板为旋转设置,所述弹性支撑机构并与导向板连接。
分禾器还包括设在所述导向板前方且用于分禾的分禾器尖。
分禾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导向板下方且在所述分禾器尖后方延伸的分禾器管,导向板旋转设置在分禾器管上。
所述弹性支撑机架包括支撑气缸,支撑气缸具有与所述分禾器管转动连接的缸体和与所述导向板转动连接的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插入缸体内与缸体内的活塞连接,另一端与导向板连接,缸体内还设有推动活塞杆朝向缸体外移动的回位弹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农业机械,包括上述的分禾器。
本实用新型的分禾器,通过设置弹性支撑机构对导向板提供弹性支撑力,而且弹性支撑机构可以使得导向板在承受待收割作物的施加的压力时能够根据待收割作物的倒伏程度自动调节倾角大小,实现导向板的浮动量的自动调节,这样有利于分离倒伏作物,减小分禾器分离作物所造成的粮食损失。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收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禾器的俯视图;
图4是弹性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分禾器管焊合;2、调节杆;3、导向板焊合;31、支架;32、导向板;33、挂耳;4、导向条;5、助扶条;6、弹簧;7、侧护板;8、分禾器调节板;81、第二调节孔;9、护板焊合;91、底板;92、加强板;93、侧板;94、顶板;95、第一调节孔;11、分禾器尖;12、滑脚;13、座板;14、分禾器管;15、支撑板;16、连接板;17、前限位块;18、后限位块;19、割台;20、分禾器;21、拨禾轮;22、缸体;23、活塞杆;24、回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禾器,用于联合收割机上,分禾器20位于割台19的前端两侧,在收割作物时,作物首先通过分禾器20进行分离,使得位于割台19前部的作物在拨禾轮22的作用下进入割台19;两侧的作物不受到割台19的影响,这样就保证了割台19在收割时,两侧的作物不受其作业的影响。如图2和图3所示,本分禾器包括用于对待收割作物导向的导向板32和对导向板32提供支撑力的弹性支撑机构。分禾器通过设置弹性支撑机构对导向板32提供弹性支撑力,使导向板32可以呈浮动的状态,而且弹性支撑机构可以使得导向板32在承受待收割作物的施加的压力时能够根据待收割作物的倒伏程度自动调节倾角大小,实现导向板32的浮动量的自动调节,这样有利于分离倒伏作物,减小分禾器分离作物所造成的粮食损失。
具体地说,如图2所示,本分禾器还包括护板焊合9和分禾器管焊合1等部件,导向板32和弹性支撑机构是设置在分禾器管焊合1上,分禾器管焊合1并与护板焊合9连接,护板焊合9与收割机机体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导向板32为倾斜设置,导向板32为弧形结构,其截面为圆弧形,形成用于对待收割作物导向的圆弧形外表面。导向板32具有一定的长度,而且导向板32的前端宽度最小,沿长度方向从前端到后端宽度逐渐增大,后端宽度最大。这种前窄后宽的导向板32可将两侧作物之间的距离逐渐的增大,从而使两侧的作物有一个渐变柔和的分离过程。
如图2所示,分禾器管焊合1包括分禾器尖11和分禾器管14,分禾器尖11位于导向板32的前方,分禾器尖11是用于分禾。分禾器管14是用于安装导向板32和弹性支撑机构,分禾器管14位于导向板32的下方且在分禾器尖11后方延伸,导向板32旋转设置在分禾器管14上,分禾器管14也为旋转设置,分禾器管14的旋转中心线与导板的旋转中心线相平行,而且分禾器管14的旋转中心线是位于导板的旋转中心线的后方。
如图2所示,作为优选的,分禾器尖11是擦用钢板折弯制成,其形状为内部中空的三棱锥形,左右对称,中间部分形成型腔。分禾器尖11的尖端位于最前方,便于进行分禾,后端具有开口,用于让导向板32的前端和分禾器管14的前端插入。
如图2所示,作为优选的,在分禾器尖11的底部还设有一滑脚12,该滑脚12是采用钢板制成,滑脚12与分禾器尖11焊接连接。滑脚12的截面形状与分禾器尖11相匹配,两者呈吻合状态,滑脚12的顶面与分禾器尖11的底面贴合,且滑脚12顶面面积大于分禾器尖11在滑脚12顶面的投影面积,从而使滑脚12优先于分禾器尖11接触地面,有效避免分禾器尖11扎入泥土中。
如图2所示,分禾器尖11的前端底部和滑脚12的前端均为圆弧过渡,形成前端为向上翘起的结构,分禾器尖11的前端部的高度比后端部的高度要高。
如图2所示,作为优选的,分禾器管14是采用圆钢管折弯制成,其形状大致呈V型。分禾器管14的前、后折弯段纸件的夹角优选为158°,前、后折弯段之间为圆弧过渡。在分禾器管14的前折弯段上设有一座板13,该座板13为矩形板,为焊接固定在分禾器管14上,并呈竖直朝向分禾器管14上方延伸。在导板的圆弧形内侧面上,在前端下部的中间位置处焊接有一个支架31,该支架31是通过螺栓与座板13转动连接,相应在支架31上设有圆孔,座板13前端也设有与支架31上的圆孔对齐的圆孔,螺栓穿过对齐的两个圆孔,将支架31与座板13连接在一起,实现分禾器管焊合1与导向板32的连接,而且由于其固定连接的螺母为锁紧螺母,故导向板32可围绕禾器管上的座板13进行上下转动,调节倾角。
如图2所示,分禾器管14的前端插入分禾器尖11内部,且分禾器管14的前端开有斜面缺口,分禾器管14的前端开有斜面缺口处焊接在分禾器尖11折弯所形成的型腔中,分禾器管14的后端与连接板16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在分禾器管14后端的设有一个矩形的缺口,连接板16的前端部嵌入该缺口内与分禾器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与分禾器管14成多个面进行焊接,固定牢靠。连接板16的后端部设有圆孔,利用螺栓、螺母与护板焊合9上连接,而且由于其固定连接的螺母为锁紧螺母,故分禾器管焊合1可围绕护板焊合9进行转动。
如图2所示,导向板32的弧形前端嵌入到分禾器尖11的型腔里,从而能保证作物平稳的分离。
如图2所示,导向板32与支架31和挂耳33构成导向板焊合3,挂耳33是设在导向板32的上部的中间位置,与支架31焊接在同一内侧面上,挂耳33的形状为U型,为钢板折弯形成,两折弯竖板上设有两个同心圆孔,其同心圆孔通过螺栓与弹性支撑机构的上端转动连接。
用于对导向板32提供支撑力的弹性支撑机构有多种形式,作为优选的,如图2所示,弹性支撑机架包括调节杆2、套设在调节杆2上的弹簧6和设在调节杆2上的前限位块17,调节杆2的上端插入导向板32的弧形槽内与挂耳33转动连接,在分禾器管14的后折弯段上设有一支撑板15,该支撑板15上设有让调节杆2穿过的通孔,弹簧6夹在前限位块17与支撑板15之间,弹簧6用于对前限位块17施加作用力,在导向板32承受外力较大时,导向板32向下转动,导向板32能够通过调节杆2上的前限位块17挤压弹簧6,反之弹簧6能够推动限位块带动调节杆2移动,使调节杆2能够推动导向板32向上翻转转动,从而使导向板32呈浮动状态。
如图2所示,调节杆2上还设有一后限位块18,该后限位块18位于弹簧6与支撑板15之间。后限位块18的尺寸大于支撑板15上的通孔的尺寸,从而可以对调节杆2起到限位作用,避免调节杆2与支撑板15分离,确保可靠。
如图2所示,作为优选的,调节杆2是由螺杆和套管焊接制成的,其中套管嵌入挂耳33内部,螺栓穿过挂耳33和套管上的孔,实现调节杆2与导向板32的转动连接。螺杆的上端与套管焊接,下端与分禾器管焊合1上的支撑板15滑动连接。螺杆表面设有外螺纹,前限位块17和后限位块18为与调节杆2为螺纹连接的螺母,前限位块17和后限位块18在调节杆2上的位置可调。在进行收割作业时,根据实际收割作业的情况,可通过调节调节杆2上的前限位块17和后限位块18的位置,调节导向板32的浮动量。
如图2所示,支撑板15在分禾器管14的后折弯段上的位置靠近圆弧过渡处,支撑板15的形状为L型,具有位于竖直面内且与分禾器管14固定连接的竖直段和与调节杆2垂直的垂直段,垂直段上设有让调节杆2穿过的孔。弹簧6的上端与前限位块17接触,下端支撑板15的垂直段表面接触,从而实现弹簧6两端的固定。
作为弹性支撑机构的变形实施方案,弹性支撑机构还可以设置成气动形式的,如图4所示,弹性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气缸,支撑气缸具有与分禾器管14转动连接的缸体22和与挂耳33转动连接的活塞杆23,活塞杆23的一端插入缸体22内与缸体22内的活塞连接,另一端与挂耳33连接,活塞与之间要保证密封,缸体22内还设有推动活塞杆23朝向缸体22外移动的回位弹簧24。支撑气缸并通过气缸与气体阀门连接,气管一端与缸体22连接且连通缸体22的内腔,另一端与气体阀门连接,气体阀门为用于控制向支撑气缸充入空气和使支撑气缸内的气体向外排放,以调节支撑气缸内的气体压强,从而可以控制活塞杆23的伸缩和固定,即可以调节导向板32的倾角大小。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座板13上设有朝向侧后方延伸的导向条4和助扶条5,且导向条4是朝向座板13的外侧后方延伸,助扶条5是朝向座板13的内侧后方延伸。导向板32和助扶条5通过螺栓与座板13后部固定连接,相应在座板13后部设有让螺栓穿过的圆孔。助扶条5的前端固定在座板13的后部圆孔上,处于分禾器管焊合1右侧,即其安装在靠近割台19喂入口的一侧。助扶条5由钢板折弯制成,前折弯段固定在座板13上,后折弯段为悬臂,两折弯段呈172°,由此从而保证作物能够平稳的进入割台19里,避免了割台19上的稻穗堆积在割台19的内角,有利于稻穗的输送,减少稻谷在收割时的损失。安装在座板13左侧的导向条4,也是由钢板折弯制成,前折弯段固定在座板13上,后折弯段为悬臂,两折弯段呈145°,其折弯角度远大于助扶条5的折弯角度。导向条4的悬臂部分和助扶条5的悬臂部分之间形成的夹角α为40°至50°,优选为43°,由此从而保证作物能够平稳的在分禾器作用下向外侧分开,并在导向条4的作用下,使得外侧作物不被割台19侧边护罩所夹带,使作物与割台19侧边护罩有效分开,减少稻穗掉落及损失。
如图2所示,分禾器的护板焊合9是由底板91、侧板93、顶板94和加强板92构成,四者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固定。底板91位于最下方,顶板94的前端与底板91前端固定连接,侧板93在底板91侧部与其垂直连接。加强板92与侧板93和底板91固定连接,底板91设有让分禾器管14穿过的第一调节孔95,分禾器管14后端设置的连接板16通过螺栓与加强板92转动连接,从而实现分禾器管焊合1与护板焊合9的转动连接。
如图2所示,作为优选的,第一调节孔95为长圆孔,并沿着底板91长度方向延伸,且第一调节孔95的长度大于分禾器管14的直径,从而使得分禾器管焊合1具有较大的转动幅度。
如图2所示,作为优选的,为了能够给调节分禾器管焊合1的转动幅度,在底板91上还设有用于对分禾器管14限位且能够调节第一调节孔95的开口大小的分禾器调节板8,分禾器调节板8能够部分覆盖第一调节孔95,从而能够调节第一调节孔95的开口大小,也即实现分禾器管焊合1的转动幅度的调节。
如图2所示,分禾器调节板8在底板91顶面为滑动设置,分禾器调节板8上设有第二调节孔81,且第二调节孔81为长圆孔,第二调节孔8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调节孔95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分禾器调节板8通过螺栓与底板91连接,螺栓穿过底板91设置的通孔和分禾器调节板8上的第二调节孔81,并与螺母配合在分禾器调节板8位置调节后将分禾器调节板8固定在底板91上。
如图2所示,分禾器调节板8位于分禾器管14的后方,分禾器调节板8的前段覆盖住底板91上的第一调节孔95,当分禾器管14与分禾器调节板8的前端面接触时,表示分禾器管14向下转动到位。因此,通过调节分禾器调节板8覆盖住第一调节孔95的面积,即可调节分禾器管焊合1的转动幅度,以适应不同成熟、倒伏程度的作物的收割。
如图2所示,在护板焊合9的顶板94与侧板93之间还设有一侧护板7,侧护板7与顶板94和侧板93为焊接连接固定。侧护板7和护板焊合9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护、隔离作物的作用。
作为变形实施方案,分禾器尖11与导向板32可以设置成固定连接成一体的结构,分禾器尖11不在与分禾器管14连接,这样形成的结构可以同时起到分禾和导向作用,通过弹性支撑机构调节达到预期效果。
图2所示分禾器为位于割台的前端左侧,割台前端右侧的分禾器与左侧分禾器为对称设置。
收割机上采用上述结构的分禾器,在进行收割作业时,作物的底部茎干首先通过分禾器尖11;在分禾器尖11的分离作用下,作物的茎干被左右离开。当作物的成熟情况、倒伏程度、缠绕度不同时,将影响作物茎干以及稻穗对分禾器所实施的压力,从而致使其压力存在不同,当作物倒伏严重、缠绕度高时,其导向板32所受的压力大,在弹性支撑机构的作用下,导向板32以支架31为转动点,后端部向下运动,即导向板32的倾角变小。
在行走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倒伏作物从倒伏状态变为直立状态所经历的时间变长,同时倒伏作物未到完全直立状态就进入割台,与非倒伏作物相比,其经历的行程也会变小。相比而言,分离倒伏作物作的速度变缓,这样有利于分离倒伏作物,减小分禾器分离作物所造成的粮食损失。在所示分禾器中,弹性支撑机构的弹力可以通过两端的螺母调节,可以根据实际作业的情况,调节导向板32的浮动量。通过上述结构的分禾器,根据作物的倒伏程度自动调节导向板32的倾角,有利于分离倒伏作物,以减少收割倒伏造成粮食损失。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农业机械,包括上述的分禾器。此分禾器的具体结构可参照图2至图4,在此不再赘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农业机械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分禾器,所以其具有上述分禾器的所有优点。
农业机械上采用上述结构的分禾器,可以防止作物损失,在进行收割作业时,在弹性支撑机构的作用下,导向板32能够根据待收割作物的倒伏程度自动调节倾角,并将待收割作物导向到割台。根据实际收割作业的情况,可通过调节弹性支撑机构的调节杆2上的前限位块17和后限位块18的位置,调节导向板32的浮动量。当待收割作物倒伏严重、缠绕度高时,导向板32所受的压力大,在弹性支撑机构的作用下,导向板32后端向下摆动使倾角变小。在进行收割作业时,根据待收割作物的成熟、倒伏情况,通过调节底板91上的调节板的位置,调整分禾器管14与护板焊合9之间的转动幅度。
上述内容所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分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待收割作物导向、导向板和对导向板提供支撑力的弹性支撑机构、设在导向板前方且用于分禾的分禾器尖以及位于导向板下方且在分禾器尖后方延伸的分禾器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为旋转设置在分禾器管上,所述弹性支撑机构并与导向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机架包括支撑气缸,支撑气缸具有与所述分禾器管转动连接的缸体和与所述导向板转动连接的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插入缸体内与缸体内的活塞连接,另一端与导向板连接,缸体内还设有推动活塞杆朝向缸体外移动的回位弹簧。
4.一种农业机械,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分禾器。
CN201420836408.8U 2014-12-25 2014-12-25 一种分禾器及具有其的农业机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987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36408.8U CN204598717U (zh) 2014-12-25 2014-12-25 一种分禾器及具有其的农业机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36408.8U CN204598717U (zh) 2014-12-25 2014-12-25 一种分禾器及具有其的农业机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98717U true CN204598717U (zh) 2015-09-02

Family

ID=53951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36408.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98717U (zh) 2014-12-25 2014-12-25 一种分禾器及具有其的农业机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98717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1787A (zh) * 2014-12-25 2015-04-29 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禾器、具有其的农业机械及防止作物损失的方法
CN107155524A (zh) * 2017-06-21 2017-09-15 合肥助航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分禾器
CN107278521A (zh) * 2016-04-11 2017-10-24 许星辰 上下可调式分禾器
CN107509465A (zh) * 2017-09-29 2017-12-26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可自调整谷子联合收割机分禾器装置
CN108156939A (zh) * 2018-02-06 2018-06-15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谷子联合收获机弹性分禾装置
CN114616976A (zh) * 2022-04-11 2022-06-14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一种大豆联合收获机割台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1787A (zh) * 2014-12-25 2015-04-29 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禾器、具有其的农业机械及防止作物损失的方法
CN107278521A (zh) * 2016-04-11 2017-10-24 许星辰 上下可调式分禾器
CN107155524A (zh) * 2017-06-21 2017-09-15 合肥助航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分禾器
CN107509465A (zh) * 2017-09-29 2017-12-26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可自调整谷子联合收割机分禾器装置
CN107509465B (zh) * 2017-09-29 2023-08-01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可自调整谷子联合收割机分禾器装置
CN108156939A (zh) * 2018-02-06 2018-06-15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谷子联合收获机弹性分禾装置
CN108156939B (zh) * 2018-02-06 2023-12-22 河南科技大学 一种谷子联合收获机弹性分禾装置
CN114616976A (zh) * 2022-04-11 2022-06-14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一种大豆联合收获机割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98717U (zh) 一种分禾器及具有其的农业机械
CN104541787A (zh) 一种分禾器、具有其的农业机械及防止作物损失的方法
CN104823572A (zh) 一种液压仿形栽植机构
CN205082201U (zh) 移植机
CN108419488A (zh) 一种切换式大葱播种机
CN109005813B (zh) 一种农业机械禾苗快速移栽种植装置
CN105612841A (zh) 仿形开沟镇压装置
CN212786527U (zh) 开沟深度可调节的开沟机
CN108283036A (zh) 一种水稻插秧开沟施肥覆土装置
KR101023293B1 (ko) 트랙터 부착형 복토기
CN205727000U (zh) 一种水稻田间育秧播种装置
CN205320615U (zh) 一种茎秆捆捡拾机的捡拾机构
CN106211877B (zh) 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播种装置
CN205284095U (zh) 二级浇灌式覆土装置
CN204860020U (zh) 一种可调机身角度的甘蔗苗栽植机
CN208210654U (zh) 一种水稻插秧开沟施肥覆土装置
CN208675740U (zh) 一种便捷的烟草移栽打穴装置
CN212013555U (zh) 一种精量穴播施肥一体机
CN206879361U (zh) 带保护装置的深松整地机
CN207505360U (zh) 农业松土机
CN206728563U (zh) 一种插秧机浮船
CN104956817A (zh) 一种可倾斜投苗的甘蔗苗栽植机
CN209489145U (zh) 舀勺式马铃薯播种机种面控制装置
CN219459728U (zh) 一种播种机用免耕播种单体
CN105684615A (zh) 一种移栽深度实时监测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2

Termination date: 2018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