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92186U - 张紧装置及附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张紧装置及附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92186U
CN204592186U CN201520164788.XU CN201520164788U CN204592186U CN 204592186 U CN204592186 U CN 204592186U CN 201520164788 U CN201520164788 U CN 201520164788U CN 204592186 U CN204592186 U CN 2045921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wheel
idle
support
belt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6478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仲大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TES UNITTA POWER TRANSMISSION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TES UNITTA POWER TRANSMISSION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TES UNITTA POWER TRANSMISSION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TES UNITTA POWER TRANSMISSION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6478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921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921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9218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张紧装置及附件系统,其包括:具有转轴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一端上的张紧臂,所设置在张紧臂上的第一张紧轮,设置在支架另一端上的第二张紧轮,以及与第二张紧轮相邻以偏压支架并使支架绕转轴转动的张紧件,其中所述张紧臂的一端可枢转的、且被偏压的设置在支架一端,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支架两端之间、且设置在转轴上的惰轮。本实用新型克服皮带与支架转轴处的偶然性接触或常态接触,可以改变皮带的延伸方向,改善皮带与其他带轮的包角,缩短皮带的跨距,可避免皮带过大振动、抖动或拍打与左右的张紧轮产生干涉,使皮带运行平稳,改善系统的NVH特性。

Description

张紧装置及附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张紧装置及附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制造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产品正朝着小型化、轻量化、具有启停功能方向发展,而具有启停功能的车辆的附件系统常采用双张紧轮结构的张紧器,已有的双张紧轮的中心转轴处为了安装部件或设计强度需要,转轴处的厚度较厚,皮带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可能与该厚度较厚的转轴处产生干涉、磨擦,进而产生磨损和噪音等问题,从而影响发动机正常工作,具体可参考美国公告专利US7494434,在该专利中,张紧器的支架在转轴处厚度较厚,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支架的转轴可能会与皮带产生摩擦,并产生噪音,进而使得张紧器可能出现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该申请人后续又申请了美国公告专利US8057334,其新的技术方案中增高了转轴部分,并形成悬空结构以避免转轴与皮带干涉,但该改进中增高的转轴部分强度较低,且需要承受较大力矩,转轴容易转动或者变形,使张紧器失效。
因此,有必要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张紧装置及附件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张紧装置及附件系统,其可避免张紧装置转轴与皮带干涉,并可缩短皮带的跨距,使皮带运行平稳,改善系统的NVH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张紧装置,包括:具有转轴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一端上的张紧臂,设置在张紧臂上的第一张紧轮,设置在支架另一端上的第二张紧轮,以及与第二张紧轮相邻以偏压支架并使支架绕转轴转动的张紧件,其中所述张紧臂的一端可枢转的、且被偏压的设置在支架一端,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支架两端之间、且设置在转轴上的惰轮。
在第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优选地,惰轮转轴与惰轮径向外缘在轴向上具有可以收容支架转轴处突起的高度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技术方案是:一种附件系统,其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安装在第一、第二带轮上以传递动力的皮带、以及对皮带进行张紧的张紧装置,其中张紧装置包括:具有转轴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一端上的张紧臂,设置在张紧臂上的第一张紧轮,设置在支架另一端上的第二张紧轮,以及与第二张紧轮相邻以偏压支架并使支架绕转轴转动的张紧件,其中所述张紧臂的一端可枢转的、且被偏压的设置在支架一端,所述张紧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支架两端之间、且设置在转轴上的惰轮。
在第二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优选地,所述附件系统为具有启停功能的附件系统,其中第一带轮为曲轴带轮,第二带轮为交流发电机带轮,且交流发电机带轮为从动轮或主动轮。
优选地,所述附件系统还包括第三带轮,所述第一张紧轮对位于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之间的皮带背面进行张紧,第二张紧轮对位于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的皮带背面进行张紧,所述惰轮与皮带的背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附件系统还包括第三带轮,所述第一张紧轮对位于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之间的皮带背面进行张紧,第二张紧轮对位于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的皮带背面进行张紧,所述惰轮与皮带的楔形部接触。
优选地,所述附件系统还包括第三带轮,所述第一张紧轮对位于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之间的皮带楔形部进行张紧,第二张紧轮对位于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的皮带背面进行张紧,惰轮为槽惰轮,且所述皮带为多楔带或V型带,惰轮与皮带的楔形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惰轮与第一张紧轮分别在皮带的一个跨距的两端。
优选地,惰轮转轴与惰轮径向外缘在轴向上具有可以收容支架转轴处突起的高度差。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改变皮带的延伸方向,改善皮带与其他带轮的包角,缩短皮带的跨距,避免皮带过大振动、抖动或拍打与左右的张紧轮产生干涉,使皮带运行平稳,改善系统的NVH(Noise噪音\Vibration震动\Harshness平顺)特性。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张紧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惰轮为金属带轮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惰轮为塑料带轮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附件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附件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附件系统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10、附件系统;12、第一带轮;14、第二带轮;16、第三带轮;18、皮带;20,30,40、张紧装置;22,32,42、支架;24,34,44、张紧臂;26,36,46、第一张紧轮;27,37,47、惰轮;28,38,48、第二张紧轮;29,39,49、张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张紧装置及附件系统的具体实施例,其中附件系统10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带轮12、14、16、皮带18和以及对皮带进行张紧的张紧装置20、30、40。
张紧装置20,30,40包括具有转轴100、300、400的支架22、32、42、设置在支架一端上的张紧臂24、34、44、设置在张紧臂24、34、44上的第一张紧轮26、36、46、枢转地设置在支架22、32、42另一端并随支架绕转轴转动第二张紧轮28、38、48、和与第二张紧轮28、38、48相邻以偏压支架22、32、42并使支架22、32、42绕转轴100、300、400转动的张紧件29、39、49,其中张紧装置20、30、40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支架22、32、42两端之间且与设置在转轴100、300、400上的一惰轮27、37、47。所述张紧臂24、34、44的一端可枢转、且被偏压地设置在支架一端上,第一张紧轮26、36、46设置在张紧臂24、34、44的另一端,并且偏压在皮带18上。所述张紧臂24、34、44的可枢转的一端与支架22、32、42之间可通过螺旋弹簧等方式相互作用,且在张紧臂24、34、44与支架22、32、42之间还可以设置阻尼结构以对张紧臂24、34、44的摆动起阻尼作用。所述张紧件29、39、49可以是线性弹簧张紧件或液压杆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其他张紧件。张紧件29、39、49作用于支架22、32、42,使支架22、32、42绕转轴100、300、400转动,进而带动支架22、32、42上的第一张紧轮26、36、46及第二张紧轮28、38、48张紧皮带18。其中第一带轮12可以是曲轴带轮,第二带轮14可以是交流发电机带轮或电动机带轮,第三带轮16可以是空调压缩机带轮,且交流发电机带轮可为从动轮或主动轮。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时,皮带18与第一、第二和第三带轮12、14、16接合以通过第一带轮12的旋转来驱动第二和第三带轮14、16;在发动机通过电动机启动时,通过第二带轮14的旋转来驱动第一和第三带轮12、16,由此实现发动机在第一和第二模式之间转换。在操作期间,皮带18可与张紧装置20、30接合以维持皮带张力。由于第二带轮14可以为从动轮或者为主动轮,其围绕第二带轮14的皮带18的松紧边位置会也产生相应变化。另外通过惰轮27、37、47的设置,可改变皮带18的绕向,避免皮带18与支架22、32、42的转轴100、300、400的干涉、摩擦,同时可增大皮带18对部分带轮的包角,使附件系统的传递效率增高,还可以缩短皮带18的跨距,降低皮带振动,也可以相应减少张紧装置对皮带的张力,降低对皮带、张紧装置及整个附件系统的要求。
如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中附件系统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中惰轮27优选为平带轮,其中心设置有允许转轴100插入的轴孔270(参图2),以实现惰轮27和转轴100同轴,且皮带18优选背面为平面的多楔带、或平皮带,第一张紧轮26优选为槽带轮,从皮带18的内侧面或楔形面对位于第二带轮14和惰轮27之间的皮带18进行张紧,第二张紧轮28优选为平带轮,从皮带18的背面对位于第一带轮12和第二带轮14之间的皮带18进行张紧,其中第一张紧轮26与皮带18的楔形面接触,第二张紧轮28与皮带18的背面接触,而惰轮27与皮带18的背面接触,且惰轮27与第一张紧轮26在皮带18的一个跨距的两端。本实施例中惰轮27设置在转轴100上,惰轮27可以为塑料带轮或者金属带轮,利用带轮转轴与带轮径向外缘在轴向上的高度差H(如图2或3所示)可以收容支架转轴处的突起,由此既避免了皮带与支架的干涉,同时也实现了惰轮27在轴向上与皮带18的高度保持一致。
如图5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中附件系统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中惰轮37优选为槽带轮,其中心设置有允许转轴300插入的轴孔270(参图2),以实现惰轮37和转轴300同轴,且皮带18是背面为平面的多楔带、或V型带,第一、二张紧轮36、38优选为平带轮。第一张紧轮36对位于第二带轮14和惰轮37之间的皮带18进行张紧,第二张紧轮38对位于第一带轮12和第二带轮14之间的皮带18进行张紧。惰轮37位于第一、二张紧轮26、28之间并至少一侧接触皮带18,且以皮带18为界限,惰轮37与第一、二张紧轮36、38分别位于3个不同区间,其中惰轮37与皮带18的内侧面或者楔形面接触,而第一、二张紧轮36、38与皮带18的背面接触。本实施例中惰轮37可以为塑料带轮或者金属带轮,并利用其带轮转轴与带轮径向外缘在轴向上的高度差H可以收容支架转轴处的突起,再通过槽惰轮的至少一侧与皮带相互接触,或两侧同时与皮带相互接触,由此既避免了皮带与支架转轴的干涉,同时也实现了皮带绕向的改变,而且改善皮带与其他带轮的包角,使包角增大,以传递更大功率;同时还缩短了皮带的跨距,可避免皮带过大振动、抖动或拍打,使皮带运行平稳,改善系统的NVH特性,且满足轮系布置的紧凑性要求。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附件系统第三实施例,其中第一、二张紧轮46、48优选为平带轮。第一张紧轮46对位于第二带轮14和惰轮47之间的皮带18进行张紧,第二张紧轮48对位于第一带轮12和第二带轮14之间的皮带18进行张紧,本实施例中惰轮47、第一、二张紧轮46、48均与皮带18的背面接触,惰轮400与第一张紧轮46都设置在第二带轮14与第三带轮16之间,且惰轮400与第一张紧轮46分别设置在皮带18的同一跨距的两端,上述设计可改善第二带轮14即空调压缩机轮的包角,而且惰轮47可以为塑料带轮或者金属带轮,并利用其带轮转轴与带轮径向外缘在轴向上的高度差可以收容支架转轴处的突起,由此既避免了皮带与支架的干涉,改变皮带的延伸方向,缩短皮带的跨距,可避免皮带过大的振动、抖动或拍打与左右的张紧轮产生干涉,使皮带运行平稳,改善系统的NVH特性,同时改善整个附件系统轮系的包角,以传递更大功率,且满足轮系布置的紧凑性要求。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附件系统也可以仅包括第一、第二带轮12、14,其余部件及其相互关系与前述实施例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张紧装置,包括:具有转轴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一端上的张紧臂,设置在张紧臂上的第一张紧轮,设置在支架另一端上的第二张紧轮,以及与第二张紧轮相邻以偏压支架并使支架绕转轴转动的张紧件,其中所述张紧臂的一端可枢转的、且被偏压的设置在支架一端,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支架两端之间、且设置在转轴上的惰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惰轮转轴与惰轮径向外缘在轴向上具有可以收容支架转轴处突起的高度差。
3.一种附件系统,其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安装在第一、第二带轮上以传递动力的皮带、以及对皮带进行张紧的张紧装置,其中张紧装置包括:具有转轴的支架,设置在支架一端上的张紧臂,设置在张紧臂上的第一张紧轮,设置在支架另一端上的第二张紧轮,以及与第二张紧轮相邻以偏压支架并使支架绕转轴转动的张紧件,其中所述张紧臂的一端可枢转的、且被偏压的设置在支架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进一步包括设置在支架两端之间、且设置在转轴上的惰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系统为具有启停功能的附件系统,其中第一带轮为曲轴带轮,第二带轮为交流发电机带轮,且交流发电机带轮为从动轮或主动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系统还包括第三带轮,所述第一张紧轮对位于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之间的皮带背面进行张紧,第二张紧轮对位于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的皮带背面进行张紧,所述惰轮与皮带的背面接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系统还包括第三带轮,所述第一张紧轮对位于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之间的皮带背面进行张紧,第二张紧轮对位于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的皮带背面进行张紧,所述惰轮与皮带的楔形部接触。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系统还包括第三带轮,所述第一张紧轮对位于第二带轮和第三带轮之间的皮带楔形部进行张紧,第二张紧轮对位于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的皮带背面进行张紧,惰轮为槽惰轮,且所述皮带为多楔带或V型带,惰轮与皮带的楔形面接触。
8.如权利要求5或6或7所述的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惰轮与第一张紧轮分别在皮带的一个跨距的两端。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件系统,其特征在于:惰轮转轴与惰轮径向外缘在轴向上具有可以收容支架转轴处突起的高度差。
CN201520164788.XU 2015-03-23 2015-03-23 张紧装置及附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921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64788.XU CN204592186U (zh) 2015-03-23 2015-03-23 张紧装置及附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64788.XU CN204592186U (zh) 2015-03-23 2015-03-23 张紧装置及附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92186U true CN204592186U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28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6478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92186U (zh) 2015-03-23 2015-03-23 张紧装置及附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921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1626A (zh) * 2019-08-02 2019-10-25 江苏冠超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分拣机的摆轮模块及摆轮分拣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1626A (zh) * 2019-08-02 2019-10-25 江苏冠超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分拣机的摆轮模块及摆轮分拣机
CN110371626B (zh) * 2019-08-02 2021-07-02 江苏冠超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分拣机的摆轮模块及摆轮分拣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64672B1 (ko) 엔진용 벨트 오토 텐셔너
US10295025B2 (en) Belt transmission system
CA2983031C (en) Dual arm tensioner
WO2011002718A1 (en) Dual tensioner assembly
CN105317925B (zh) 一种基于凸轮机构的双质量飞轮
CN106090156B (zh) 一种双向关联且带可变阻尼装置的双向张紧装置
CN109219714A (zh) 连续传动装置及用于连续传动装置的张紧系统
CN204592186U (zh) 张紧装置及附件系统
US8485927B2 (en)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an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CN107013642B (zh) 一种半圆环形滑动皮带自动张紧装置
CN203309039U (zh) 发动机用双弹簧式张紧轮总成
US20100035713A1 (en) Power transmission chain and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US9035510B2 (en) Motor with torsional isolation means
CN205207538U (zh) 一种基于凸轮机构的双质量飞轮
CN106285931B (zh) 发动机附件驱动系统和混合动力汽车
CN203703026U (zh) 一种皮带张紧装置
CN201902242U (zh) 正时传动系统和柴油发动机
CN202790207U (zh) 一种单向离合器
CN103161569A (zh) 一种发动机附件轮系系统
CN212959762U (zh) 一种汽车发电机单向离合皮带轮
CN210660313U (zh) 发动机组件和车辆
CN106168275A (zh) 双向张紧器
CN203626960U (zh) 一种双惰轮发动机前端轮系
CN204755845U (zh) 一种用于发电机的减振皮带轮
US8545351B2 (en) Belt tensioner with high damping rubber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26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