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74716U - 一种新型茶叶除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茶叶除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74716U
CN204574716U CN201520235841.0U CN201520235841U CN204574716U CN 204574716 U CN204574716 U CN 204574716U CN 201520235841 U CN201520235841 U CN 201520235841U CN 204574716 U CN204574716 U CN 204574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connecting cylinder
container
dehydrating unit
novel t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358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SHAN FENGXI TE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Run Q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Run Q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Run Q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358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74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74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7471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茶叶除湿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茶叶去湿机烘干效率低的问题。本新型茶叶除湿装置包括燃烧炉和上端开口的容器,容器一侧设有抽风机,且该抽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与燃烧炉和容器相连通,容器的上端固连有能将开口密封的密封板,密封板的外侧具有若干连接筒,且每个连接筒均与容器的内腔相连通,每个连接筒内均插接有烘干筒,烘干筒上端开口、下端密封,烘干筒的下端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连接筒的端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内插接有呈圆环状的电磁铁,烘干筒由铁制成,且当电磁铁得电时,烘干筒的外侧壁和连接筒的内侧壁紧密抵靠在一起。本新型茶叶除湿装置具有除湿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茶叶除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茶叶除湿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采摘之后,需要多个工序才能制备出可供食用的茶叶,其中将茶叶烘干是非常重要的,原来的茶农们都是采用自然烘干,烘干效率低,且容易出现烘干不充分的情况。
对于上述的问题,人们已经意识到了不足,并加以了改进,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茶叶去湿机[申请号:201420586571.3;授权公告号:CN 204146238 U],设置在一个密封房间内,该去湿机包括一个长方形的放料台,在该放料台上设置内固定架设有一个四面固定在放料台内的铁架,该铁架上设置有整齐排列的若干个长度小于茶叶长度的通气孔,该铁架下端的放料台的底部为通气通道,该通气通道的末端设有一个朝该通气通道前端送气的抽风机,该抽风机的另一端则通过一个进气管与一个柴火燃烧炉的出烟口相连通,从而能够将燃烧产生的烟气被送入通气通道内用于茶叶烘干。
上述的茶叶去湿机使用时,茶叶放置在铁架上,接着抽风机将燃烧炉中的烟气引入到放料台内,使茶叶得到充分的烘干。但该茶叶去湿机还是存在一个问题:所有茶叶堆积在一起进行烘干,使位于内侧的茶叶无法得到充分的烘干,影响茶叶的烘干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方便且烘干效率高的新型茶叶除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茶叶除湿装置,包括燃烧炉和上端开口的容器,所述的容器一侧设有抽风机,且该抽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与燃烧炉的出烟口和容器的内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的上端固连有能将开口密封的密封板,所述的密封板的外侧具有若干呈筒状凸出的连接筒,且每个连接筒均与所述的容器的内腔相连通,每个连接筒内均插接有烘干筒且烘干筒的上端位于连接筒外侧,所述的烘干筒上端开口、下端密封,烘干筒的下端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的连接筒的端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内插接有呈圆环状的电磁铁,所述的烘干筒由铁制成,且当电磁铁得电时,所述的烘干筒的外侧壁和连接筒的内侧壁紧密抵靠在一起。
使用时,每个烘干筒内均放置有待除湿的茶叶,且在实际使用时,通孔的孔径要小于茶叶的长度。接着电磁铁得电使烘干筒和连接筒牢靠的固定在一起,然后抽风机启动,将燃烧炉工作时产生的烟气送入到容器内,接着烟气依次经过连接筒和通孔并进入到烘干筒内,以对茶叶进行烘干。
通过设置多个烘干筒且每个烘干筒均是相互独立的,从而将茶叶分成若干小份进行烘干,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所有茶叶堆积在一起进行烘干,有效提高了茶叶与烟气的接触面积,以提高茶叶的烘干效率。通过电磁铁的得电或失电,使烘干筒和连接筒牢靠的固定在一起或使烘干筒能沿连接筒的轴向移动,从而在将茶叶放入到烘干筒内或将茶叶从烘干筒内取出时,可以直接将烘干筒拔出进行操作,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在电磁铁的作用下,烘干筒的外侧壁和连接筒的内侧壁紧密抵靠在一起形成较为可靠的密封,使烟气完全通过烘干筒流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茶叶的烘干效率。
在上述的新型茶叶除湿装置中,所述的密封板的内侧壁上固连有呈环状的密封垫,所述的容器呈圆筒状且与密封垫同轴,所述的密封垫与容器的上端面相抵。
通过在密封板和容器之间设置密封垫使两者之间的连接保持密封,以减少容器内热量的流失,有效提高了茶叶的烘干效率。
在上述的新型茶叶除湿装置中,所述的连接筒和密封板为一体式结构。
采用上述的结构,增加了连接筒和密封板连接的密封性,从而进一步实现烟气完全进入到烘干筒内的目的,提高了茶叶的烘干效率。
在上述的新型茶叶除湿装置中,所述的容器为内部铁皮、中部保温岩棉和外部铁皮组成的夹层结构。
保温岩棉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容器采用内外铁皮包裹保温岩棉的方式组成,既能够增强密封板和容器本身的强度,又能增强容器的保温效果,以减少烟气在流动的过程中热量的流失,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茶叶的烘干效率。
在上述的新型茶叶除湿装置中,烘干筒的外侧壁上具有凸出且呈环状的密封部,所述的电磁铁的上端面位于环形凹槽内,且连接筒侧壁上设有供电磁铁的电缆伸出的连接孔,所述的密封部与连接筒的端面相抵且密封部的外侧壁与连接筒的外侧壁相齐平。
通过设置密封部与连接筒的端面相抵且该密封部的外侧壁与连接筒的外侧壁相齐平,将环形凹槽密封,以降低电磁铁暴露在恶劣环境下的几率,从而提高了电磁铁的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茶叶除湿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多个烘干筒且每个烘干筒均是相互独立的,从而将茶叶分成若干小份进行烘干,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所有茶叶堆积在一起进行烘干,有效提高了茶叶与烟气的接触面积,以提高茶叶的烘干效率。
2、通过电磁铁的得电或失电,使烘干筒和连接筒牢靠的固定在一起或使烘干筒能沿连接筒的轴向移动,从而在将茶叶放入到烘干筒内或将茶叶从烘干筒内取出时,可以直接将烘干筒拔出进行操作,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3、在电磁铁的作用下,烘干筒的外侧壁和连接筒的内侧壁紧密抵靠在一起形成较为可靠的密封,使烟气完全通过烘干筒流出,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茶叶的烘干效率。
4、通过在密封板和容器之间设置密封垫使两者之间的连接保持密封,以减少容器内热量的流失,有效提高了茶叶的烘干效率。
5、通过设置密封部与连接筒的端面相抵且该密封部的外侧壁与连接筒的外侧壁相齐平,将环形凹槽密封,以降低电磁铁暴露在恶劣环境下的几率,从而提高了电磁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茶叶除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容器;1a、铁皮;1b、保温岩棉;2、密封板;2a、连接筒;3、电磁铁;4、烘干筒;4a、通孔;4b、密封部;5、抽风机;6、燃烧炉;7、进气管;8、出气管;9、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新型茶叶除湿装置由容器1、密封板2、电磁铁3、烘干筒4、抽风机5、燃烧炉6等组成。
容器1呈圆筒状,容器1上端开口且该容器1下端密封。燃烧炉6和抽风机5均位于容器1一侧,其中,抽风机5的进风口通过进气管7与燃烧炉6的出烟口相连通,抽风机5的出风口通过出气管8与容器1的内腔相连通。
密封板2呈圆板状且通过若干根螺钉固定在容器1的上端面上,此时,密封板2将容器1上端的开口密封。进一步优化,如图2所示,密封板2的内侧壁上固连有呈环状的密封垫9,密封垫9与容器1同轴且该密封垫9与容器1的上端面相抵,使密封板2和容器1之间的连接始终保持密封。
密封板2的外侧具有若干呈筒状凸出的连接筒2a,且每个连接筒2a均与容器1的内腔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筒2a和密封板2为一体式结构,以增加连接筒2a和密封板2连接的密封性。烘干筒4的数量与连接筒2a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每个烘干筒4均呈圆筒状且每个烘干筒4均插接在对应的连接筒2a内。如图1和图2所示,烘干筒4上端开口、下端密封,且烘干筒4的下端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4a,在实际生产时,通孔4a的孔径要小于茶叶的长度。
连接筒2a的端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内插接有呈圆环状的电磁铁3。烘干筒4由铁制成,且当电磁铁3得电时,烘干筒4的外侧壁和连接筒2a的内侧壁紧密抵靠在一起。进一步说明,烘干筒4的外侧壁上具有凸出且呈环状的密封部4b,电磁铁3的上端面位于环形凹槽内,且连接筒2a侧壁上设有供电磁铁3的电缆伸出的连接孔,密封部4b与连接筒2a的端面相抵且密封部4b的外侧壁与连接筒2a的外侧壁相齐平,从而实现将环形凹槽密封的目的,以降低电磁铁3暴露在恶劣环境下的几率,从而提高了电磁铁3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容器1均为内部铁皮1a、中部保温岩棉1b和外部铁皮1a组成的夹层结构。保温岩棉1b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容器1采用内外铁皮1a包裹保温岩棉1b的方式组成,既能够增强容器1本身的强度,又能增强容器1的保温效果,以减少烟气在流动的过程中热量的流失,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茶叶的烘干效率。
使用时,每个烘干筒4内均放置有待除湿的茶叶;接着电磁铁3得电使烘干筒4和连接筒2a牢靠的固定在一起,然后抽风机5启动,将燃烧炉6工作时产生的烟气送入到容器1内,接着烟气依次经过连接筒2a和通孔4a并进入到烘干筒4内,以对茶叶进行烘干。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新型茶叶除湿装置,包括燃烧炉和上端开口的容器,所述的容器一侧设有抽风机,且该抽风机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分别与燃烧炉的出烟口和容器的内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的上端固连有能将开口密封的密封板,所述的密封板的外侧具有若干呈筒状凸出的连接筒,且每个连接筒均与所述的容器的内腔相连通,每个连接筒内均插接有烘干筒且烘干筒的上端位于连接筒外侧,所述的烘干筒上端开口、下端密封,烘干筒的下端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的连接筒的端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内插接有呈圆环状的电磁铁,所述的烘干筒由铁制成,且当电磁铁得电时,所述的烘干筒的外侧壁和连接筒的内侧壁紧密抵靠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茶叶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板的内侧壁上固连有呈环状的密封垫,所述的容器呈圆筒状且与密封垫同轴,所述的密封垫与容器的上端面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茶叶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筒和密封板为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茶叶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容器为内部铁皮、中部保温岩棉和外部铁皮组成的夹层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茶叶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烘干筒的外侧壁上具有凸出且呈环状的密封部,所述的电磁铁的上端面位于环形凹槽内,且连接筒侧壁上设有供电磁铁的电缆伸出的连接孔,所述的密封部与连接筒的端面相抵且密封部的外侧壁与连接筒的外侧壁相齐平。
CN201520235841.0U 2015-04-17 2015-04-17 一种新型茶叶除湿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74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35841.0U CN204574716U (zh) 2015-04-17 2015-04-17 一种新型茶叶除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35841.0U CN204574716U (zh) 2015-04-17 2015-04-17 一种新型茶叶除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74716U true CN204574716U (zh) 2015-08-19

Family

ID=53867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3584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74716U (zh) 2015-04-17 2015-04-17 一种新型茶叶除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7471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6354A (zh) * 2018-07-17 2018-11-13 何江炎 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86354A (zh) * 2018-07-17 2018-11-13 何江炎 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68473U (zh) 一种零泄漏气封扑克阀门
CN204574716U (zh) 一种新型茶叶除湿装置
CN204560816U (zh) 一种茶叶去湿装置
CN104143408B (zh) 一种无油杯免维护式吸湿器
CN203594258U (zh) 太阳能通风降温、气密保温钢板仓
CN203591240U (zh) 一种水靴干燥装置
CN105070468A (zh) 一种高效吸湿系统
CN213631621U (zh) 一种多孔砖余热循环利用装置
CN204884789U (zh) 一种无油杯免维护式吸湿系统
CN203801349U (zh) 立风道粮食风干仓
CN209944983U (zh) 型煤立式烘干炉排湿管道
CN208217086U (zh) 化纤打包机
CN201344160Y (zh) 三通换向阀
CN204722169U (zh) 一种普洱茶烘干装置
CN206970898U (zh) 一种潮湿线烘干装置
CN109186186A (zh) 用于尾煤泥再分选的热泵烤房结构
CN104241698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生产方法及生产装置
CN205896203U (zh) 一种气动真空蝶阀
CN204792336U (zh) 应用于充油电气设备的免维护呼吸器
CN203538261U (zh) 一种茶叶真空冷冻干燥装置
CN204574722U (zh) 钢管加热烘干炉
CN205031908U (zh) 一种造纸废液提取的木质素磺酸钠的干燥供热系统
CN202770160U (zh) 转动滚筒入火、入料端口静态节能联接装置
CN204478769U (zh) 绒棉烘干机
CN204648916U (zh) 用于真空带式干燥机的保温密封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14

Address after: Banqiao Industrial Park in Yunnan province 678000 Longyang District of Baoshan City

Patentee after: BAOSHAN FENGXI TEA INDUST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650000 Beichen, Kunming Panlong District, Fortune Center, commercial building, B building, unit 0301, No. 1, No.

Patentee before: Yunnan Run Q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Termination date: 2017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