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57632U - 具有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的vtm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的vtm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57632U
CN204557632U CN201520181257.1U CN201520181257U CN204557632U CN 204557632 U CN204557632 U CN 204557632U CN 201520181257 U CN201520181257 U CN 201520181257U CN 204557632 U CN204557632 U CN 2045576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panel
clamping body
pivot element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8125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建
刘佳炎
魏安顺
陈文坤
徐宜军
石凤林
赵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ISTAR TECHNOLOGY GROUP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ISTAR TECHNOLOGY GROUP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ISTAR TECHNOLOGY GROUP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ISTAR TECHNOLOGY GROUP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8125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576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576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576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的VTM机,所述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包括卡紧板、卡紧滚轮以及滚轮支架;所述卡紧板上倾斜地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卡紧滚轮通过滚轮轴定位支撑在滚轮支架上,且卡紧滚轮能够沿着导向槽移动。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卡紧板的导向槽在卡紧滚轮槽中滑动,可限制面板关闭后与箱体的上下相对位置,同时避免暴力开启面板造成锁机构失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实用。

Description

具有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的VTM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的VTM机。
背景技术
常用柜体一般包括具有开口的箱体以及将前述开口盖住的面板,面板的其中一组相对设置的侧边中,一个侧边通过铰链机构与箱体之间铰接,另一个侧边则采用锁机构与箱体之间锁止/解锁;余下的一组相对设置的侧边,通常会在门闩机构的作用下,通过门销与箱体锁止或者解锁,或者与箱体之间不存在机械连接关系。
在面板被暴力开启时,通常会造成面板与箱体之间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导致锁机构失效;或者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加工误差,导致面板与箱体之间并不能完美契合,从而导致不少的零件重新加工,是次品率较高的一个因素。因此,如果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也是本领域一个急需突破的难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的VTM机,其通过卡紧板的导向槽在卡紧滚轮槽中滑动,可限制面板关闭后与箱体的上下相对位置,同时避免暴力开启面板造成锁机构失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实用。
为实现以上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将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的VTM机,包括箱体以及面板,箱体、面板之间通过锁紧机构锁定/解锁、通过铰链机构铰接,所述箱体、面板之间还设置有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该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包括卡紧板、卡紧滚轮以及滚轮支架;所述卡紧板上倾斜地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卡紧滚轮通过滚轮轴定位支撑在滚轮支架上,且卡紧滚轮能够沿着导向槽移动;所述卡紧板与面板固定,而滚轮支架则与箱体固定或者所述卡紧板与箱体固定,而滚轮支架则与面板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与锁紧机构在面板或者箱体的同侧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紧滚轮呈工形状设置,包括左侧滚轮、右侧滚轮以及连接颈部;连接颈部的一端与右侧滚轮连接,另一端则穿过导向槽后与左侧滚轮连接;左侧滚轮、右侧滚轮分别与卡紧板的两侧面对应地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左侧滚轮、右侧滚轮以及连接颈部为一体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颈部空心设置;滚轮轴配装在连接颈部的内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滚轮轴一端设置端帽;另一端则穿过连接颈部的内腔后与滚轮支架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铰链机构为大角度开合铰链机构,包括两个枢转元件、一根铰链销轴;两个枢转元件分别为第一枢转元件、第二枢转元件;铰链销轴的一端与第一枢转元件连接,另一端则置于第二枢转元件沿自身轴线开设的通孔内,所述第二枢转元件的通孔内壁中,一端通过自润滑套与铰链销轴的外壁连接,另一端则以螺纹配合连接的方式与螺纹锁紧件连接;第一枢转元件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箱体固定连接;第二枢转元件则通过旋转撑臂与面板连接;所述的旋转撑臂配装有液压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旋转撑臂呈L型设置,包括横直段以及竖直段,且横直段与竖直段之间圆弧连接;竖直段与第二枢转元件中的开合件安装部连接,横直段则与面板连接。
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卡紧机构通过卡紧板的导向槽在卡紧滚轮槽中滑动,可限制面板关闭后与箱体的上下相对位置,同时避免暴力开启面板造成锁机构失效。
2、卡紧滚轮采用双面导向,能够有效的进行导向,确保面板与箱体存在制作误差时,卡紧板的导向槽也能够落入卡紧滚轮槽中。有效的保证面板与箱体的左右相对位置,同时也能有效的避免暴力摇晃面板造成锁机构失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自动复位锁紧机构的VTM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X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舌锁处于关闭状态时,自动复位锁紧机构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舌锁处于打开状态时,自动复位锁紧机构的侧视图;
图5是具有大角度开合铰链机构的VTM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Y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角度开合铰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的VTM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Z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侧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具有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的VTM机侧视图;
图1-4中:箱体1;面板2;转舌锁31;锁舌32;扭簧33;钩销34;钩板35;锁舌驱动槽351;钩销卡槽352;联动轴4;自动复位锁紧机构X;
图5-7中:箱体1;面板2;第一枢转元件51;第二枢转元件52;开合件安装部521;铰链销轴53;自润滑套54;紧定螺钉55;旋转撑臂56;大角度开合铰链机构Y;
图8-11中:箱体1;面板2;卡紧板61;导向槽611;卡紧滚轮62;右侧滚轮621;左侧滚轮622;连接颈部623;滚轮支架63;滚轮轴64;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Z。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 ;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 ;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复位锁紧机构X,包括转舌锁31、扭簧33、钩板、钩销34以及钩板定位轴;
钩板35上分别开设有用于与锁舌32配合使用的锁舌驱动槽351、用于与钩销34配合使用的钩销卡槽352、用于钩板定位轴穿行的轴孔、用于扣接扭簧33的扭簧33安装孔;
所述的钩板35,通过钩板定位轴进行定位安装,钩板35在转舌锁31的锁舌驱动下,可以绕钩板定位轴做旋转运动,并通过钩销卡槽352与钩销34锁定或者解锁;
扭簧33套接在钩板定位轴的外围,用于实现钩板35与钩销34解锁后的复位。
由此可知,本实施例中,通过转动钥匙开启转舌锁31,促使转舌锁31的锁舌32驱动钩板35绕钩板定位轴做旋转运动,使得钩板35的钩销卡槽352与钩销34之间解离,此时扭簧33处于压缩状态;然后,在扭簧33自身回复力的作用下,无需使用钥匙,即可带动钩板35绕钩板定位轴做反方向的旋转运动,使得钩板35的钩销卡槽352卡住钩销34,两者处于锁定状态;即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锁紧机构具有自动复位锁紧功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成对地使用实施例1所述的自动复位锁紧机构X,即所述的转舌锁31、扭簧33、钩板35、钩销34以及钩板定位轴均为两个,且所述的两个钩板定位轴为同一个轴体,对应为附图2中所示联动轴4的两端。
由此可知:本实施例所述的这种结构形式的自动复位锁紧机构X,更适用于侧面安装锁具的面板2/门板,可实现两端同步锁紧的功能。
实施例3
如图5-7所示,本实施公开了一种大角度开合铰链机构Y,包括两个独立的枢转元件,分别为第一枢转元件51、第二枢转元件52。第一枢转元件51、第二枢转元件52均附连到铰链销轴53,使得两个独立的枢转元件中至少一个能够绕铰链销轴53旋转。因此,两个独立的枢转元件能够相对于彼此旋转。
第一枢转元件51、第二枢转元件52均沿各自的轴线开设通孔;铰链销轴53的一端与第一枢转元件51沿轴线开设的通孔紧配合连接后,成为一体,铰链销轴53的另一端则置于第二枢转元件52沿轴线开设的通孔中;所述第二枢转元件52通孔以孔径递减的方式分段设置成三段,依次为大直径段、中直径段以及小直径段,与大直径段对应的第二枢转元件52通孔内壁与铰链销轴53外壁之间设置有自润滑套54;与小直径段对应的第二枢转元件52通孔内壁开设螺纹,以螺纹连接的方式配装有紧定螺钉55。通过紧定螺钉55的旋转,可以实现第二枢转元件52、第一枢转元件51之间的间隙调整。
上述的铰链机构中,使用时,第一枢转元件51与固定件连接,第二枢转元件52则与开合件连接,从而可以实现开合件相对于固定件的旋转运动。
实施例4
为实现开合件的安装,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3所述的第二枢转元件52的外壁设置有开合件安装部521;第二枢转元件52的外壁设置成阶梯型,其中外径较小的一段紧靠着第二枢转元件52端部设置,即可作为开合件安装部521使用。将开合件安装到开合件安装部521后,即可实现开合件与固定件之间的安装。
实施例5
如图8-1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Z,包括卡紧板61、卡紧滚轮62、滚轮轴64以及滚轮支架63三个部件;其中:
所述的卡紧板61,以倾角α倾斜地开设导向槽611,用于导向卡紧滚轮62;倾角α的取值一般不大于60°;
所述卡紧滚轮62,呈工形状设置,包括左侧滚轮、右侧滚轮621以及连接颈部623;左侧滚轮622通过连接颈部623与右侧滚轮621连接,连接颈部623空心设置;
所述滚轮支架63,呈L形设置,包括横直段以及竖直段;
滚轮轴64一端设置端帽,另一端穿过连接颈部623的内腔后与L形滚轮支架63的竖直段固定;
连接颈部623穿过导向槽611放置,且连接颈部623两端的左侧滚轮622、右侧滚轮621分别与卡紧板61相邻的板面对应贴合,从而可以使得卡紧滚轮62沿着导向槽611移动。
以下实施例分别较为详细地公开了上述自动复位锁紧机构、大角度开合铰链机构Y以及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Z在VTM机中的应用。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公开了自动复位锁紧机构在VTM机的应用。所述的VTM机,包括面板2以及箱体1。
本实施例中,将自动复位锁紧机构中的转舌锁31固定安装在面板2上;钩板定位轴通过固定安装于面板2上的定位轴安装座进行定位支撑,而钩销34则通过固定安装于箱体1上的钩销支撑座进行定位支撑;扭簧33套接在钩板定位轴的外围,且扭簧33的一端与钩板连接,另一端则与面板2连接,从而可以对钩板施加扭矩。
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VTM机的面板2的横截面成U形,包括正向面板2以及与正向面板2两侧连接的侧板;因此,安装时,所述的自动复位锁紧机构成对使用,使得面板2两侧同步锁紧。
实施例7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VTM机的面板2的横截面成U形,因此,在非正常开启时,侧板易于发生变形,或者因加工误差造成侧板与箱体1之间的间隙不匹配,致使转舌锁31安装使用时失效;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有自动复位机构的同侧安装大角度开合铰链机构Y,具体地:
所述的防暴力破坏机构与实施例5中一致,包括卡紧板61、卡紧滚轮62、滚轮轴64以及滚轮支架63三个部件,附图中,所述的滚轮支架63固定安装在箱体1上,而所述的卡紧板61则与面板2固定,事实上,所述的滚轮支架63可以固定安装在面板2上,此时所述的卡紧板61则与箱体1固定。
实施例8
由于箱体1、面板2在加工过程中,存在加工误差,造成面板2在闭合状态下,仍然与箱体1之间存在间隙,即面板2与箱体1之间不能完美地嵌合;因此,本实施例改进了面板2和箱体1之间的铰链机构,以期能够通过构成铰链机构的两枢转元件之间间隙微调,实现通过铰链机构连接的固定件(箱体1)与开合件(面板2)之间的嵌合;避免开合件与固定件之间存在间隙;具体地:
所述铰链机构中,与实施例3所公开的一致,其中,第一枢转元件51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箱体1固定连接;第二枢转元件52则通过旋转撑臂56与面板2连接;所述的旋转撑臂56配装有液压弹簧,通过液压弹簧预紧力的设置,可以实现面板2开合极限位置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8)

1.一种具有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的VTM机,包括箱体以及面板,箱体、面板之间通过锁紧机构锁定/解锁、通过铰链机构铰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面板之间还设置有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该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包括卡紧板、卡紧滚轮以及滚轮支架;所述卡紧板上倾斜地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卡紧滚轮通过滚轮轴定位支撑在滚轮支架上,且卡紧滚轮能够沿着导向槽移动;所述卡紧板与面板固定,而滚轮支架则与箱体固定或者所述卡紧板与箱体固定,而滚轮支架则与面板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的VTM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与锁紧机构在面板或者箱体的同侧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的VTM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滚轮呈工形状设置,包括左侧滚轮、右侧滚轮以及连接颈部;连接颈部的一端与右侧滚轮连接,另一端则穿过导向槽后与左侧滚轮连接;左侧滚轮、右侧滚轮分别与卡紧板的两侧面对应地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的VTM机,其特征在于:左侧滚轮、右侧滚轮以及连接颈部为一体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的VTM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颈部空心设置;滚轮轴配装在连接颈部的内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的VTM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轴一端设置端帽;另一端则穿过连接颈部的内腔后与滚轮支架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的VTM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链机构为大角度开合铰链机构,包括两个枢转元件、一根铰链销轴;两个枢转元件分别为第一枢转元件、第二枢转元件;铰链销轴的一端与第一枢转元件连接,另一端则置于第二枢转元件沿自身轴线开设的通孔内,所述第二枢转元件的通孔内壁中,一端通过自润滑套与铰链销轴的外壁连接,另一端则以螺纹配合连接的方式与螺纹锁紧件连接;第一枢转元件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箱体固定连接;第二枢转元件则通过旋转撑臂与面板连接;所述的旋转撑臂配装有液压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的VTM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撑臂呈L型设置,包括横直段以及竖直段,且横直段与竖直段之间圆弧连接;竖直段与第二枢转元件中的开合件安装部连接,横直段则与面板连接。
CN201520181257.1U 2015-03-27 2015-03-27 具有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的vtm机 Active CN2045576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81257.1U CN204557632U (zh) 2015-03-27 2015-03-27 具有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的vtm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81257.1U CN204557632U (zh) 2015-03-27 2015-03-27 具有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的vtm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57632U true CN204557632U (zh) 2015-08-12

Family

ID=53832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81257.1U Active CN204557632U (zh) 2015-03-27 2015-03-27 具有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的vtm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576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4815A (zh) * 2015-03-27 2015-07-22 创斯达科技集团(中国)有限责任公司 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及具有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的vtm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4815A (zh) * 2015-03-27 2015-07-22 创斯达科技集团(中国)有限责任公司 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及具有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的vtm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50225B (zh) 耦合装置,用于使以可摆动方式被支承的车身部件,像车门、后盖或前盖与车身的车辆结构部件可松脱地连接
CN204552384U (zh) 自动复位锁紧机构
CN204804531U (zh) 具有自动复位锁紧机构的vtm机
CN104790784A (zh) 自动复位锁紧机构及具有自动复位锁紧机构的vtm机
CN204557632U (zh) 具有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的vtm机
CN204557633U (zh) 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
CN204552390U (zh) 具有大角度开合铰链机构的vtm机
CN204552389U (zh) 大角度开合铰链机构
CN201224581Y (zh) 硬开顶集装箱
CN104794815A (zh) 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及具有防暴力破坏卡紧机构的vtm机
CN111395881A (zh) 一种具有紧急情况下应急开启结构的钥匙门禁锁
CN209413823U (zh) 电动左右卷帘纱窗
CN206233796U (zh) 旋开平移式门或窗
CN106050060A (zh) 弹性安全折叠防盗门
CN203452566U (zh) 单扇单门框双开门
CN202530950U (zh) 一种单扇双向开启平开门
CN205189556U (zh) 一种带翻转窗的舱门的门锁机构
CN104806093A (zh) 大角度开合铰链机构及具有大角度开合铰链机构的vtm机
CN209568841U (zh) 一种一体化窗用动力装置
CN206856572U (zh) 一种冷藏车车厢的门结构
CN203601283U (zh) 铁路货车用塞拉门及铁路货车
CN103786618B (zh) 一种车用盒体
CN207813273U (zh) 一体机柜的具有齿轮防盗机构的开门式防盗装置
CN212271886U (zh) 一种用于银行保管箱的铰链
CN206418890U (zh) 双向天地插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