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53431U - 一种安装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装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53431U
CN204553431U CN201520197917.5U CN201520197917U CN204553431U CN 204553431 U CN204553431 U CN 204553431U CN 201520197917 U CN201520197917 U CN 201520197917U CN 204553431 U CN204553431 U CN 204553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late
erection column
transitional surface
groove face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9791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anlin Metals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anlin Metals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anlin Metals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anlin Metals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9791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53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53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5343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座;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座,还包括过渡部、凸起、槽面、凹槽和过渡面;若干个所述凸起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上;所述槽面与所述安装柱同心设置,且环绕在所述安装柱的内孔的外侧;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槽面的外缘的外侧;所述过渡部可以提高所述底板与所述安装柱的连接强度,所述凸起从所述过渡面的处延伸到所述底板的边缘处,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安装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座。
背景技术
杆类部件通过螺纹与安装座进行连接是常见的连接方式。杆类部件在进行安装时,通常会因为杆件长度过长而强度太低,或者因为安装座的强度不够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安装座被损坏的情况,连接不稳定。而且由于安装座端面通常表面是光滑的,缺少必要的施力点,因此安装起来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座,解决传统的安装座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安装座,包括底板,还包括垂直于所述底板的安装柱,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端且环绕在所述安装柱的外壁上的过渡部、凸设于所述底板的上端的凸起、从所述底板的下端面起凹设到所述底板的主体内的槽面、从所述底板的下端面起凹设到所述底板的主体内的凹槽和设置于所述槽面和所述凹槽之间的过渡面;所述过渡部的侧壁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上边缘与所述安装柱的外壁相切,所述圆弧面的下边缘与所述底板的上端面相切,所述过渡面的横截面的尺寸连续变化;所述凸起从所述过渡面的外边缘处起沿着所述底板的横截面的径向向外延伸到所述底板边缘处,所述凸起的个数为N;所述N≥2,且所述N≤8;若干个所述凸起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上;所述槽面与所述安装柱同心设置,且所述槽面环绕在所述安装柱的内孔的外侧;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槽面的外缘的外侧。
其中,所述凹槽包括沿着所述底板的径向从所述底板的下端面延伸到所述槽面的第一圆弧面;所述槽面相对于所述安装柱的轴向倾斜设置;还包括第二圆弧面和第三圆弧面,所述第二圆弧面的远离所述安装柱的轴心的一侧和所述第三圆弧面的远离所述安装柱的轴心的一侧相交于所述第一圆弧面;所述凹槽的横截面的形状呈开口朝向所述安装柱的轴心的喇叭状。
其中,所述过渡面为半圆形的平面;所述过渡面处于所述凹槽和所述槽面所夹的空间内,所述过渡面的外缘的曲线部分分别与所述第一圆弧面、所述第二圆弧面和所述第三圆弧面相交,所述过渡面的直线部分与所述槽面相交。
其中,所述凸起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从所述过渡面起一直延伸到所述底板的上端面的外边缘处;所述第一侧壁的延伸到所述过渡面的上侧的部分沿着所述过渡面向上逐渐收敛;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底板的上端面所成夹为θ;所述θ≥2°,且所述θ≤10°;所述第二侧壁的处于所述过渡面的上侧的部分与所述过渡面的上表面相交成形成一条沿着所述过渡面的上表面螺旋设置的曲线,所述曲线从所述过渡面的上部一直延伸到所述过渡面的下边缘处。
其中,还包括倒角;所述倒角从所述槽面起一直延伸到所述安装柱的内孔壁。
其中,还包括沿着所述安装柱的内孔壁螺旋的凹设在所述内孔壁上的螺纹,所述螺纹从所述内孔壁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座,包括底板,还包括垂直于所述底板的安装柱,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上端且环绕在所述安装柱的外壁上的过渡部、凸设于所述底板的上端的凸起、从所述底板的下端面起凹设到所述底板的主体内的槽面、从所述底板的下端面起凹设到所述底板的主体内的凹槽和设置于所述槽面和所述凹槽之间的过渡面;所述过渡部的侧壁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上边缘与所述安装柱的外壁相切,所述圆弧面的下边缘与所述底板的上端面相切,所述过渡面的横截面的尺寸连续变化;所述凸起从所述过渡面的外边缘处起沿着所述底板的横截面的径向向外延伸到所述底板边缘处,所述凸起的个数为N;所述N≥2,且所述N≤8;若干个所述凸起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上;所述槽面与所述安装柱同心设置,且所述槽面环绕在所述安装柱的内孔的外侧;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槽面的外缘的外侧;所述过渡部可以提高所述底板与所述安装柱的连接强度,所述凸起从所述过渡面的处开始延伸到所述底板的边缘处,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所述底板与所述安装柱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座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座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座的仰视图。
1-底板;2-过渡部;3-安装柱;4-凸起;41-第一侧壁;42-第二侧壁;5-凹槽;51-第一圆弧面;52-第二圆弧面;53-第三圆弧面;6-过渡面;7-槽面;8-倒角;9-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座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座,包括底板1,还包括垂直于所述底板1的安装柱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且环绕在所述安装柱3的外壁上的过渡部2、凸设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的凸起4、从所述底板1的下端面起凹设到所述底板1的主体内的槽面7、从所述底板1的下端面起凹设到所述底板1的主体内的凹槽5和设置于所述槽面7和所述凹槽5之间的过渡面6;所述过渡部2的侧壁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上边缘与所述安装柱3的外壁相切,所述圆弧面的下边缘与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相切,所述过渡面6的横截面的尺寸连续变化;所述凸起4从所述过渡面6的外边缘处起沿着所述底板1的横截面的径向向外延伸到所述底板1边缘处,所述凸起4的个数为N;所述N≥2,且所述N≤8;若干个所述凸起4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上;所述槽面7与所述安装柱3同心设置,且所述槽面7环绕在所述安装柱3的内孔的外侧;所述凹槽5设置于所述槽面7的外缘的外侧。
所述凹槽5包括沿着所述底板1的径向从所述底板1的下端面延伸到所述槽面7的第一圆弧面51;所述槽面7相对于所述安装柱3的轴向倾斜设置;还包括第二圆弧面52和第三圆弧面53,所述第二圆弧面52的远离所述安装柱3的轴心的一侧和所述第三圆弧面53的远离所述安装柱3的轴心的一侧相交于所述第一圆弧面51;所述凹槽5的横截面的形状呈开口朝向所述安装柱3的轴心的喇叭状。
所述过渡面6为半圆形的平面;所述过渡面6处于所述凹槽5和所述槽面7所夹的空间内,所述过渡面6的外缘的曲线部分分别与所述第一圆弧面51、所述第二圆弧面52和所述第三圆弧面53相交,所述过渡面6的直线部分与所述槽面7相交。
所述凸起4包括第一侧壁41和第二侧壁42;所述第一侧壁41从所述过渡面6起一直延伸到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的外边缘处;所述第一侧壁41的延伸到所述过渡面6的上侧的部分沿着所述过渡面6向上逐渐收敛;所述第二侧壁42与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所成夹为θ;所述θ≥2°,且所述θ≤10°;所述第二侧壁42的处于所述过渡面6的上侧的部分与所述过渡面6的上表面相交成形成一条沿着所述过渡面6的上表面螺旋设置的曲线,所述曲线从所述过渡面6的上部一直延伸到所述过渡面6的下边缘处。
还包括倒角8;所述倒角8从所述槽面7起一直延伸到所述安装柱3的内孔壁。
还包括沿着所述安装柱3的内孔壁螺旋的凹设在所述内孔壁上的螺纹9,所述螺纹9从所述内孔壁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安装座,包括底板(1),还包括垂直于所述底板(1)的安装柱(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且环绕在所述安装柱(3)的外壁上的过渡部(2)、凸设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的凸起(4)、从所述底板(1)的下端面起凹设到所述底板(1)的主体内的槽面(7)、从所述底板(1)的下端面起凹设到所述底板(1)的主体内的凹槽(5)和设置于所述槽面(7)和所述凹槽(5)之间的过渡面(6);所述过渡部(2)的侧壁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上边缘与所述安装柱(3)的外壁相切,所述圆弧面的下边缘与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相切,所述过渡面(6)的横截面的尺寸连续变化;所述凸起(4)从所述过渡面(6)的外边缘处起沿着所述底板(1)的横截面的径向向外延伸到所述底板(1)边缘处,所述凸起(4)的个数为N;所述N≥2,且所述N≤8;若干个所述凸起(4)均匀的分布在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上;所述槽面(7)与所述安装柱(3)同心设置,且所述槽面(7)环绕在所述安装柱(3)的内孔的外侧;所述凹槽(5)设置于所述槽面(7)的外缘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包括沿着所述底板(1)的径向从所述底板(1)的下端面延伸到所述槽面(7)的第一圆弧面(51);所述槽面(7)相对于所述安装柱(3)的轴向倾斜设置;还包括第二圆弧面(52)和第三圆弧面(53),所述第二圆弧面(52)的远离所述安装柱(3)的轴心的一侧和所述第三圆弧面(53)的远离所述安装柱(3)的轴心的一侧相交于所述第一圆弧面(51);所述凹槽(5)的横截面的形状呈开口朝向所述安装柱(3)的轴心的喇叭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面(6)为半圆形的平面;所述过渡面(6)处于所述凹槽(5)和所述槽面(7)所夹的空间内,所述过渡面(6)的外缘的曲线部分分别与所述第一圆弧面(51)、所述第二圆弧面(52)和所述第三圆弧面(53)相交,所述过渡面(6)的直线部分与所述槽面(7)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4)包括第一侧壁(41)和第二侧壁(42);所述第一侧壁(41)从所述过渡面(6)起一直延伸到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的外边缘处;所述第一侧壁(41)的延伸到所述过渡面(6)的上侧的部分沿着所述过渡面(6)向上逐渐收敛;所述第二侧壁(42)与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所成夹为θ;所述θ≥2°,且所述θ≤10°;所述第二侧壁(42)的处于所述过渡面(6)的上侧的部分与所述过渡面(6)的上表面相交成形成一条沿着所述过渡面(6)的上表面螺旋设置的曲线,所述曲线从所述过渡面(6)的上部一直延伸到所述过渡面(6)的下边缘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装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倒角(8);所述倒角(8)从所述槽面(7)起一直延伸到所述安装柱(3)的内孔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装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着所述安装柱(3)的内孔壁螺旋的凹设在所述内孔壁上的螺纹(9),所述螺纹(9)从所述内孔壁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
CN201520197917.5U 2015-04-03 2015-04-03 一种安装座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53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97917.5U CN204553431U (zh) 2015-04-03 2015-04-03 一种安装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97917.5U CN204553431U (zh) 2015-04-03 2015-04-03 一种安装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53431U true CN204553431U (zh) 2015-08-12

Family

ID=53828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97917.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53431U (zh) 2015-04-03 2015-04-03 一种安装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534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53431U (zh) 一种安装座
CN206738423U (zh) 一种纺织上盘与轴心固定连接结构
CN204852900U (zh) 一种型材折角接头结构
CN204553500U (zh) 一种螺纹紧固件
CN204651589U (zh) 一种磁吸式插座组件
CN205977919U (zh) 一种多方位连接件
CN208188499U (zh) 一种具有锁紧机构的眼镜镜脚
CN210598582U (zh) 一种平咀自攻滑轮组
CN205979135U (zh) 一种稳定锻造件
CN204900988U (zh) 三通阀体
CN207735530U (zh) 一种圆弧形工件生产用模具
CN203906535U (zh) 悬挂球壳
CN204239416U (zh) 六角自锁螺母
CN203627481U (zh) 偏心异型铆钉
CN204401262U (zh) 一种压板可调的锁眼机
CN204226689U (zh) 一种连接强度高的单座调节阀
CN203902655U (zh) 汽车转向用悬挂球壳
CN204591880U (zh) 一种扶手的扩展连接组件
CN203857253U (zh) 一种带翻边孔的固定钣金件
CN203948929U (zh) 一种可调节挡铁
CN204175755U (zh) 一种定位螺套
CN206000809U (zh) 一种连接螺纹类零件的连接座
CN206647987U (zh) 一种新型pc光扩散材料led照明灯安装组件
CN208221282U (zh) 一种母扣
CN203297278U (zh) 一种新型螺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Termination date: 2016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