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50642U - 风口小套 - Google Patents

风口小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50642U
CN204550642U CN201520250885.0U CN201520250885U CN204550642U CN 204550642 U CN204550642 U CN 204550642U CN 201520250885 U CN201520250885 U CN 201520250885U CN 204550642 U CN204550642 U CN 2045506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tuyere small
small sleeve
griddin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5088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建同
全强
杜鹏宇
索延帅
祁四清
罗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CC Capit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Zhongye Jingche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 Jingche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 Jingche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 Jingche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5088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506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506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506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Blast Furn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口小套,其包括:本体,其为具有中空侧壁的环状体,环状体内部形成送风通道;本体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网格套,其罩设于本体的出风口的外部,网格套沿本体的外壁延伸,网格套的延伸部在本体的外壁上形成网状保护层框架;导流器,其位于靠近出风口一端的中空侧壁内;导流器由筒状导流隔板与至少两个环形导流筋板组成。本实用新型风口小套的形成于网状保护层框架处的保护结构能防止炼铁高炉内渣铁等液态物质反复直接落至风口小套的外壁上,防止风口小套的外壁出现熔损、磨损等情况,提高了其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风口小套的网状保护层框架不易脱落,且是独立于风口小套的,因此,不会影响风口小套整体的冷却性能。

Description

风口小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炼铁高炉设备,尤其是一种风口小套。
背景技术
风口小套,是热风进入高炉的管道终端设备。由于风口小套所处的工作环境恶劣,很难保证长期正常工作。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从日本引进了“贯流式”风口,通过大水量、高流速、高供水压力来强化风口小套前端的冷却,延长其寿命。经国内全面推广后,现在一般铁厂的风口小套在正常工作状况下可以达到半年以上的寿命。
“贯流式”风口在实践应用中,主要会出现下述损坏形式:1)熔损,主要发生在风口小套前端上部外表面(特别是斜风口大量应用以后),原因是由于该部位的工况恶劣,热负荷较高、渣铁易冲刷导致;2)开裂,一般出现在风口前端,外观以环状为主,也有纵向。出现这种损坏,主要是风口本身的先天原因,即风口的材质纯净度偏低,杂质元素含量较多,另外也可能是铸造过程中出现的缺陷导致;3)磨损,一般出现在风口前端的内部或外部,发生在内部时主要原因是喷煤枪位置及角度不合理导致;而发生在外部时主要由于铜材本身的耐磨性较差,因渣铁、热风等冲刷剧烈导致;另外,由于风口为纯铜质,且为了强化冷却和防止损坏,必须要尽量提高材质纯度,但这样会加剧风口的耐磨性能变差,比较容易被煤粉、渣铁,甚至夹有杂质的热风磨坏。
由于煤粉喷吹导致的风口小套内部磨损,可以通过调整煤粉喷枪的角度、长度及形状来克服。而解决风口小套前端外部的磨损和熔损,必须考虑提高风口的耐磨耐热性能,现在比较多的处理方法是共渗和堆焊。所谓的共渗,就是将风口小套置于含有渗入元素的活性介质中并加热,使渗入元素经由活性介质渗入风口表面,从而改变风口表面铜材的成分、组织和性能。所谓的堆焊,是指采用焊接的方法,将耐磨、耐热、耐蚀成分在风口表面覆盖。
从理论上分析,共渗就是在风口表面形成一个覆盖层。这个覆盖层虽可以提高风口小套的耐磨、耐热等性能,但同时也会降低导热性,影响风口小套整体的冷却性能。所以采用这种处理方案,必须同时考虑减薄风口小套外壁厚度以增大冷却;这种相互之间的调整,关系较难把握。而堆焊,同样是在风口小套表面形成一个覆盖层,但这种覆盖是独立于风口小套的,不会影响风口整体冷却性能,所以在冷却效果方面优于共渗。但由于堆焊材料与铜材线膨胀系数相差较多,工况下很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风口小套,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即共渗形成的覆盖层会降低风口小套的导热性能,影响其冷却效果;堆焊形成的覆盖层易于脱落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口小套,其包括:
本体,其为具有中空侧壁的环状体,所述环状体内部形成送风通道;所述本体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
网格套,其罩设于所述本体的出风口的外部,所述网格套沿所述本体的外壁延伸,所述网格套的延伸部在至少一部分所述本体的外壁上形成网状保护层框架;
导流器,其位于靠近所述出风口一端的中空侧壁内;所述导流器由筒状导流隔板与至少两个环形导流筋板组成。
如上述的风口小套,其中,两所述环形导流筋板间隔设置并容置于所述本体的中空侧壁内,所述筒状导流隔板固接于两所述环形导流筋板之间;
所述送风通道的中心线和所述筒状导流隔板的中心线分别相对于水平线偏转且偏转方向相同,所述送风通道的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第一偏转角,所述筒状导流隔板的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第二偏转角,所述第一偏转角大于所述第二偏转角。
如上述的风口小套,其中,所述第一偏转角比所述第二偏转角大0.1°~1°。
如上述的风口小套,其中,所述网格套为由交叉设置的多条纵向条状元件及多条横向条状元件组成。
如上述的风口小套,其中,相邻所述纵向条状元件之间及相邻所述横向条状元件之间的距离均为1mm~10mm。
如上述的风口小套,其中,所述网格套的厚度为1mm~5mm。
如上述的风口小套,其中,所述网格套的网格呈方形、菱形、三角形、圆形或椭圆形。
如上述的风口小套,其中,所述网格套与所述本体通过焊接或冲压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为:
本实用新型风口小套本体的出风口外部罩设有网格套,网格套在至少一部分本体外壁上延伸并形成网状保护层框架,在高炉生产状态下,网状保护层框架与高炉内落下的渣铁等液态物质相结合形成保护层,在后续的高炉作业中防止炼铁高炉内落下的渣铁等液态物质反复直接落至风口小套的外壁上,防止风口小套的外壁出现熔损、磨损等情况,提高了风口小套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风口小套的导流器为偏心结构,在维持动力消耗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加强冷却,改善了风口小套外壁上部易烧损的情况,延长了风口小套的使用寿命。
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风口小套的网格套是通过焊接或冲压等方式与本体固定连接,因此,风口小套的网状保护层框架不易脱落,且独立于风口小套,不会影响风口小套整体的冷却性能。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              本体
11             中空侧壁
12             送风通道
13             进风口
14             出风口
2              网格套
21             网状保护层框架
22             纵向条状元件
23             横向条状元件
24             保护层
3              导流器
31             筒状导流隔板
32              环形导流筋板
a             第一偏转角
b             第二偏转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风口小套,其包括:
本体1,其为具有中空侧壁11的环状体,环状体内部形成送风通道12;本体1一端为进风口13,另一端为出风口14;网格套2,其罩设于本体1的出风口13的外部,网格套2沿本体1的外壁延伸,网格套2的延伸部在至少一部分本体1的外壁上形成网状保护层框架21,以在至少一部分本体1的外壁上形成保护层24,即在本体1的一部分或整个外壁上形成保护层24;网状保护层框架21由多个单元格组成,在高炉生产状态下,炉内的渣铁等液态物质会落入组成网状保护层框架21的各个单元格内,而通入本体1中空侧壁11的冷却水,会对本体1的外壁不断进行冷却,使落入网状保护层框架21的各个单元格中的物质凝固,从而在至少一部分本体1的外壁上形成保护层24;导流器3,其位于靠近出风口13一端的中空侧壁11内;导流器3由筒状导流隔板31与至少两个环形导流筋板32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网格套2可以由耐热耐磨的不锈钢制成,再通过焊接等方式罩设并固定于本体1的出风口13外部;网格套2还可以通过冲压等方式罩设并固定于本体1的出风口13外部;另外,网格套2还可以使用耐磨合金堆焊制成;因此网格套2不易从风口小套上脱落。本实用新型对网格套2采用的材料及其与本体1的固定方式不做限定。导流器3的筒状导流隔板31与本体1的外壁之间形成冷却水流通道,导流器3为采用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风口小套的网状保护层框架21位于靠近本体1的出风口13处,在工作过程中,炼铁高炉内的渣铁等液态物质,会掉落、沉积于本体1外壁上部的构成网状保护层框架21的各个单元格中,在炼铁高炉内的高温环境中,刚落入网状保护层框架21各个单元格中的物质处于未凝固状态,因而会流动且相互融合;同时,由于导流器3位于靠近本体1的出风口13的一端,因此不断通入本体1中空侧壁11的冷却水,会对本体1靠近出风口13一端的外壁不断进行冷却,从而使落入网状保护层框架21各个单元格中的物质凝固,在靠近本体1出风口13的外壁上部就能够形成一层类似壳体的保护结构。形成于网状保护层框架21处的该层保护结构能防止炼铁高炉内的渣铁等液态物质反复直接落至风口小套的外壁上,防止风口小套的外壁出现熔损、磨损等情况,提高了其使用寿命。且该层保护结构是独立于风口小套的,不会影响其整体的冷却性能。
在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网格套2为由交叉设置的多条纵向条状元件22及多条横向条状元件23组成。相邻纵向条状元件22之间及相邻横向条状元件23之间的距离d均为1mm~10mm。网格套2的厚度为1mm~5mm。
在又一个可行的实施例中,网格套2的网格呈方形、菱形、三角形、圆形或椭圆形。本实用新型对网格套2的网格形状和规格大小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导流器3的两环形导流筋板32间隔设置并容置于本体1的中空侧壁11内,筒状导流隔板31固接于两环形导流筋板32之间;送风通道12的中心线和筒状导流隔板31的中心线分别相对于水平线偏转且偏转方向相同,送风通道12的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第一偏转角a,筒状导流隔板31的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第二偏转角b,第一偏转角a大于第二偏转角b。其中,第一偏转角a比第二偏转角b大0.1°~1°。导流器3中空侧壁11内的筒状导流隔板31与本体1外壁之间形成冷却水流通道,在现有技术中,导流器的筒状导流隔板的中心线与送风通道的中心线重合,即两中心线间不存在角度差,而本实用新型导流器的筒状导流隔板的中心线与送风通道的中心线之间形成一个角度差,且第一偏转角a大于第二偏转角b,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风口小套的本体1上部的冷却水流通道的横截面积减小,在冷却水流量不变的情况下,水流速度会增大,从而可以增强冷却水对本体1外壁上部的冷却,加强风口小套的耐热冲击性能。本实用新型风口小套导流器3的偏心结构,在维持动力消耗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加强冷却,改善了风口小套外壁上部易烧损的情况,延长了风口小套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风口小套本体的出风口外部罩设有网格套,网格套在至少一部分本体外壁上延伸并形成网状保护层框架,在高炉生产状态下,网状保护层框架与高炉内落下的渣铁等液态物质相结合形成保护层,在后续的高炉作业中防止炼铁高炉内落下的渣铁等液态物质反复直接落至风口小套的外壁上,防止风口小套的外壁出现熔损、磨损等情况,提高了风口小套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风口小套的导流器为偏心结构,在维持动力消耗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加强冷却,改善了风口小套外壁上部易烧损的情况,延长了风口小套的使用寿命。
此外,由于实用新型风口小套的网格套是通过焊接或冲压等方式与本体固定连接,因此,风口小套的网状保护层框架不易脱落,且独立于风口小套,不会影响风口小套整体的冷却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理所当然地涵盖了与本案发明点有关的其它组合及具体应用。

Claims (8)

1.一种风口小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口小套包括:
本体,其为具有中空侧壁的环状体,所述环状体内部形成送风通道;所述本体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
网格套,其罩设于所述本体的出风口的外部,所述网格套沿所述本体的外壁延伸,所述网格套的延伸部在至少一部分所述本体的外壁上形成网状保护层框架;
导流器,其位于靠近所述出风口一端的中空侧壁内;所述导流器由筒状导流隔板与至少两个环形导流筋板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口小套,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环形导流筋板间隔设置并容置于所述本体的中空侧壁内,所述筒状导流隔板固接于两所述环形导流筋板之间;
所述送风通道的中心线和所述筒状导流隔板的中心线分别相对于水平线偏转且偏转方向相同,所述送风通道的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第一偏转角,所述筒状导流隔板的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第二偏转角,所述第一偏转角大于所述第二偏转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口小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转角比所述第二偏转角大0.1°~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口小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套为由交叉设置的多条纵向条状元件及多条横向条状元件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口小套,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纵向条状元件之间及相邻所述横向条状元件之间的距离均为1mm~1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口小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套的厚度为1mm~5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口小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套的网格呈方形、菱形、三角形、圆形或椭圆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口小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套与所述本体通过焊接或冲压相连接。
CN201520250885.0U 2015-04-23 2015-04-23 风口小套 Active CN2045506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50885.0U CN204550642U (zh) 2015-04-23 2015-04-23 风口小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50885.0U CN204550642U (zh) 2015-04-23 2015-04-23 风口小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50642U true CN204550642U (zh) 2015-08-12

Family

ID=53825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50885.0U Active CN204550642U (zh) 2015-04-23 2015-04-23 风口小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5064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4987A (zh) * 2015-04-23 2015-07-15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风口小套
CN112877490A (zh) * 2021-02-01 2021-06-01 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欧冶炉氧气风口冷却强度优化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4987A (zh) * 2015-04-23 2015-07-15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风口小套
CN112877490A (zh) * 2021-02-01 2021-06-01 新疆八一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欧冶炉氧气风口冷却强度优化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50642U (zh) 风口小套
CN202330020U (zh) 一种超高音速发动机试车台喉道段
CN201715496U (zh) Cfb锅炉用高温非金属补偿器
CN201309943Y (zh) 一种贯流式风口小套
CN104774987A (zh) 风口小套
CN201317787Y (zh) 高温物料输送螺旋
CN101424487B (zh) 高温物料输送螺旋
CN207019483U (zh) 一种带冷机罩子密封装置
CN104033923A (zh) Cfb锅炉膜式壁网格化防磨合金板
CN207815956U (zh) 一种带有隔热装置的全管风冷式固定筛
CN205957726U (zh) 一种用于冶金球团环冷机的布料装置
CN207779136U (zh) 一种防磨型下料喇叭口装置
CN207002770U (zh) 一种装配式高炉冷却装置
CN204509369U (zh) 铜钢结合双流式高炉风口小套
CN207501651U (zh) 一种自冷式窑壳
CN207309165U (zh) 一种钛合金导管环缝焊接保护托罩
CN207738780U (zh) 直接还原铁用气基竖炉的出料系统
CN202214371U (zh) 焊缝后移风口
CN206648482U (zh) 一种磁性生产用快淬炉下电极冷却装置
CN108106414A (zh) 一种带有隔热装置的全管风冷式固定筛
CN104630498B (zh) 烟化炉及用烟化炉提取氧化锌的工艺
CN218146773U (zh) 一种新型电炉球化用除尘装置
CN205708602U (zh) 一种新型铸钢齿辊
CN110567282A (zh) 一种具有水冷结构的窑炉
CN204746546U (zh) 一种磨煤机叶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