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47948U - 一种汽车及其车顶行李架和车顶行李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及其车顶行李架和车顶行李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47948U
CN204547948U CN201520265393.9U CN201520265393U CN204547948U CN 204547948 U CN204547948 U CN 204547948U CN 201520265393 U CN201520265393 U CN 201520265393U CN 204547948 U CN204547948 U CN 2045479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ivot center
stage casing
baggage rack
brace sec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6539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佳
刘叶婷
陆黔林
王涛
范一凡
刘二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ding Nobo Auto Deco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6539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479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479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4794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及其车顶行李架和车顶行李架装置。汽车车顶行李架包括第一支架段,其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车身顶棚的顶面上;起落支撑架,其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车身顶棚的顶面上;支架中段,其一端与第一支架段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起落支撑架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当支架中段升至支撑位置时防止支架中段下落的限位件。本实用新型使第一支架段和起落支撑架能够围绕垂直于支架中段的长度方向的转动轴线转动,从而驱动支架中段的升降,实现了行李架可收放,在使用位置状态下,即使车顶行李架距车顶的距离较大,车顶行李架收放至车身顶棚的顶面上时需要占用的宽度空间也不变化,既能方便捆绑行李箱,又降低了对车顶强度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及其车顶行李架和车顶行李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及其车顶行李架和车顶行李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日渐成熟与壮大,汽车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用户对于汽车功能性和驾驶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关注汽车载货性能,行李架的出现弥补了车辆行李箱等载货空间不足的问题。车顶行李架是安装于车顶用于辅助捆绑物品的设备,通常用于携带各种因尺寸或形状不便放置在车内的物品。
乘用车的车顶行李架普遍采用固定式设计。但是这种车顶行李架,在不需要使用车顶行李架时,该车顶行李架因外露在车身顶棚上,因而增大了车身的迎风面积,从而增大了车身的风阻系数,造成行车油耗的增加;并且,在车辆高速行驶工况下,固定式车顶行李架与气流高速摩擦会产生高速气流噪声,影响了车辆驾乘舒适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在车身顶棚顶面上设置凹槽,并将车顶行李架设计成可旋转的型式,使车顶行李架能够围绕平行于凹槽的长度方向的转动轴线向凹槽的一侧转动,从而在不使用行李架时,将行李架旋转至车身顶棚凹槽中,并用固定机构将其固定住,实现行李架的隐藏,隔绝车顶行李架与空气的阻力,避免车顶行李架与气流高速摩擦产生较大噪声,进而降低行车耗油量和提高乘车舒适度。如需使用行李架时,将行李架旋转至使用位置后由固定机构将行李架固定在使用位置,实现行李架的快速使用。
但是,一方面,在使用位置状态下,当车顶行李架距车顶的距离较大时,车顶行李架旋转至车顶凹槽内需要占用的空间较大,增加了凹槽的宽度,对车顶强度造成较大影响;另一方面,为了降低对车顶强度的影响而减小凹槽的宽度,又会导致车顶行李架距车顶的距离较小,不方便在车顶行李架上捆绑行李箱。
综上所述,如何实现既保证在车顶行李架上方便捆绑行李箱,又降低对车顶强度的影响,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以实现既方便捆绑行李箱,又降低对车顶强度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车顶行李架装置的汽车,以实现既方便捆绑行李箱,又降低对车顶强度的影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车顶行李架,包括:
第一支架段,所述第一支架段的一端围绕第一转动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车身顶棚的顶面上;
起落支撑架,所述起落支撑架的一端围绕第二转动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车身顶棚的顶面上;
支架中段,所述支架中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段的另一端围绕第三转动轴线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架中段的另一端与所述起落支撑架的另一端围绕第四转动轴线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转动轴线、所述第二转动轴线、所述第三转动轴线和所述第四转动轴线均垂直于所述支架中段的长度方向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线所确定的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三转动轴线与所述第四转动轴线所确定的平面,且所述第一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线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三转动轴线与所述第四转动轴线的距离;
限位件,当所述支架中段升至支撑位置时所述限位件能够防止所述支架中段下落。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车顶行李架包括第一支架段、起落支撑架、支架中段和限位件;其中,第一支架段的一端围绕第一转动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车身顶棚的顶面上;起落支撑架的一端围绕第二转动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车身顶棚的顶面上;支架中段的一端与第一支架段的另一端围绕第三转动轴线可转动连接,支架中段的另一端与起落支撑架的另一端围绕第四转动轴线可转动连接,且第一转动轴线、第二转动轴线、第三转动轴线和第四转动轴线均垂直于支架中段的长度方向且相互平行,第一转动轴线与第二转动轴线所确定的平面平行于第三转动轴线与第四转动轴线所确定的平面,且第一转动轴线与第二转动轴线的距离等于第三转动轴线与第四转动轴线的距离;当支架中段升至支撑位置时限位件能够防止支架中段下落。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顶行李架通过四个平行设置的转动轴线使第一支架段、起落支撑架、支架中段以及车身顶棚配合形成平行四连杆机构,能够保证第一支架段的转动方向与起落支撑架的转动方向相同;这样一来,在不使用行李架时,将第一支架段与起落支撑架朝着同一个向靠近车身顶棚的方向转动,从而驱动支架中段的两端同时下落,拉动支架中段收回至车身顶棚的顶面上,降低行李架的高度,减小车顶行李架与空气的阻力,避免车顶行李架与气流高速摩擦产生较大噪声,进而降低行车耗油量和提高车辆驾乘舒适性;如需使用行李架时,使第一支架段与起落支撑架朝着同一个向远离车身顶棚的方向转动,从而驱动支架中段的两端同时上升,推动支架中段升起至支撑位置,然后利用限位件固定支架中段、或者防止第一支架段、起落支撑架转动,以防止支架中段下落,将行李架固定在使用位置,实现行李架的快速使用,从而使得行李架具有可收放功能,不使用时可下落收起,使用时可升起,能够兼顾车辆驾乘舒适性和实用性。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顶行李架使第一支架段和起落支撑架能够围绕垂直于支架中段的长度方向的转动轴线转动,从而驱动支架中段的升降,实现了行李架的可收放,有效提升了车辆使用便利性;此时,在使用位置状态下,即使车顶行李架距车顶的距离较大,车顶行李架收放至车身顶棚的顶面上时需要占用的宽度空间也不会发生变化,所以该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既能方便捆绑行李箱,又降低了对车顶强度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包括上述汽车车顶行李架,由于上述汽车车顶行李架具有上述效果,具有上述汽车车顶行李架的车顶行李架装置具有同样的效果,故本文不再赘述。
优选的,上述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包括设置在车身顶棚顶面上的两个行李架容纳凹槽,每个所述行李架容纳凹槽内均设置有所述汽车车顶行李架;其中:
所述第一支架段设置在所述行李架容纳凹槽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架段的一端围绕所述第一转动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行李架容纳凹槽的底面上;
所述起落支撑架设置在所述行李架容纳凹槽的另一端,所述起落支撑架的一端围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行李架容纳凹槽的底面上;
所述支架中段沿所述行李架容纳凹槽的长度方向布置。
优选的,上述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还包括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支架段围绕所述第一转动轴线转动或驱动所述起落支撑架围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线转动的驱动件;
其中,所述驱动件为驱动所述起落支撑架围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线转动的电机。
优选的,上述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中,所述限位件为蜗轮蜗杆机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蜗杆与所述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蜗轮与所述起落支撑架连接,且所述蜗轮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线重合。
优选的,上述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中,所述第一支架段与所述行李架容纳凹槽的底面通过第一轴销转动连接;所述支架中段与所述第一支架段通过第二轴销转动连接;所述支架中段与所述起落支撑架通过第三轴销转动连接。
优选的,上述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中,两个所述行李架容纳凹槽沿汽车车身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于所述车身顶棚的顶面,且所述行李架容纳凹槽设置在所述车身顶棚的车身顶盖与侧围的连接处。
优选的,上述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中,所述起落支撑架设置在所述行李架容纳凹槽远离车头的一端,所述驱动件通过钣金支架设置在车身侧窗后侧的骨架内部空腔中。
优选的,上述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中,所述汽车车顶行李架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起落支撑架远离所述第一支架段的一侧的第二支架段,所述第二支架段的一端可沿所述行李架容纳凹槽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行李架容纳凹槽内,所述第二支架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中段靠近所述起落支撑架的一端围绕所述第四转动轴线可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顶行李架装置,所述车顶行李架装置为上述任一种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由于上述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具有上述效果,具有上述车顶行李架装置的汽车具有同样的效果,故本文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图3是图1中B的局部放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既能够方便捆绑行李箱,又降低了对车顶强度的影响。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描述的顶端、底端或上端、下端均以行李架使用过程中所处的位置为准。
请参考附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车顶行李架包括第一支架段4、起落支撑架7、支架中段6和限位件;其中,第一支架段4的一端围绕第一转动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车身顶棚1的顶面上;起落支撑架7的一端围绕第二转动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车身顶棚1的顶面上;支架中段6的一端与第一支架段4的另一端围绕第三转动轴线可转动连接,支架中段6的另一端与起落支撑架7的另一端围绕第四转动轴线可转动连接,且第一转动轴线、第二转动轴线、第三转动轴线和第四转动轴线均垂直于支架中段6的长度方向且相互平行,第一转动轴线与第二转动轴线所确定的平面平行于第三转动轴线与第四转动轴线所确定的平面,且第一转动轴线与第二转动轴线的距离等于第三转动轴线与第四转动轴线的距离;当支架中段6升至支撑位置时限位件能够防止支架中段6下落。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顶行李架通过四个平行设置的转动轴线使第一支架段4、起落支撑架7、支架中段6以及车身顶棚1配合形成平行四连杆机构,能够保证第一支架段4的转动方向与起落支撑架7的转动方向相同;这样一来,在不使用行李架时,将第一支架段4与起落支撑架7朝着同一个向靠近车身顶棚1的方向转动,从而驱动支架中段6的两端同时下落,拉动支架中段6收回至车身顶棚1的顶面上,降低行李架的高度,减小车顶行李架与空气的阻力,避免车顶行李架与气流高速摩擦产生较大噪声,进而降低行车耗油量和提高车辆驾乘舒适性;如需使用行李架时,使第一支架段4与起落支撑架6朝着同一个向远离车身顶棚1的方向转动,从而驱动支架中段6的两端同时上升,推动支架中段6升起至支撑位置,然后利用限位件固定支架中段6、或者防止第一支架段4、起落支撑架7转动,以防止支架中段6下落,将行李架固定在使用位置,实现行李架的快速使用,从而使得行李架具有可收放功能,不使用时可下落收起,使用时可升起,能够兼顾车辆驾乘舒适性和实用性。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顶行李架使第一支架段4和起落支撑架7能够围绕垂直于支架中段6的长度方向的转动轴线转动,从而驱动支架中段6的升降,实现了行李架的可收放,有效提升了车辆使用便利性;此时,在使用位置状态下,即使车顶行李架距车顶的距离较大,车顶行李架收放至车身顶棚1的顶面上时需要占用的宽度空间也不会发生变化,所以该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既能方便捆绑行李箱,又降低了对车顶强度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包括上述汽车车顶行李架,由于上述汽车车顶行李架具有上述效果,具有上述汽车车顶行李架的车顶行李架装置具有同样的效果,故本文不再赘述。
为了进一步降低行李架在不使用时的高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包括设置在车身顶棚1顶面上的两个行李架容纳凹槽2,每个行李架容纳凹槽2内均设置有汽车车顶行李架;其中:第一支架段4设置在行李架容纳凹槽2的一端,第一支架段4的一端围绕第一转动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行李架容纳凹槽2的底面上;起落支撑架7设置在行李架容纳凹槽2的另一端,起落支撑架7的一端围绕第二转动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行李架容纳凹槽2的底面上;支架中段6沿行李架容纳凹槽2的长度方向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通过四个平行设置的转动轴线使第一支架段4、起落支撑架7、支架中段6以及行李架容纳凹槽2配合形成平行四连杆机构;这样一来,在不使用行李架时,将第一支架段4与起落支撑架7朝着同一个向靠近行李架容纳凹槽2底面的方向转动,从而驱动支架中段6的两端同时下落,拉动支架中段6收进行李架容纳凹槽2内,实现行李架的隐藏,隔绝车顶行李架与空气的阻力,避免车顶行李架与气流高速摩擦产生较大噪声,进而降低行车耗油量和提高车辆驾乘舒适性;如需使用行李架时,使第一支架段4与起落支撑架7朝着同一个向远离行李架容纳凹槽2底面的方向转动,从而驱动支架中段6的两端同时上升,推动支架中段6升起至支撑位置,然后利用限位件固定支架中段6、或者防止第一支架段4、起落支撑架7转动,以防止支架中段6下落,将行李架固定在使用位置,实现行李架的快速使用,从而使得行李架具有可收放功能,不使用时可隐藏,使用时可升起,能够兼顾车辆驾乘舒适性和实用性。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使第一支架段4和起落支撑架7能够围绕垂直于凹槽的长度方向的转动轴线转动,从而驱动支架中段6的升降,实现了行李架的可收放,有效提升了车辆使用便利性;此时,在使用位置状态下,即使车顶行李架距车顶的距离较大,车顶行李架收放至车顶行李架容纳凹槽2内需要占用行李架容纳凹槽2的宽度空间也不会发生变化,所以该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既能方便捆绑行李箱,又降低了对车顶强度的影响。
此外,由于行李架容纳凹槽2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行李架只能进行前后运动而不能进行左右摆动,保证了支撑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轿车、越野车、商用车等各种车型,使用范围较广;而且该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具有开发周期短、适于批量生产、可大幅降低单车生产成本等优点。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不设置行李架容纳凹槽2,将汽车车顶行李架直接安装在车身顶棚1顶面上。
为了提高自动化,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还包括能够驱动第一支架段4围绕第一转动轴线转动或驱动起落支撑架7围绕第二转动轴线转动的驱动件。本实用新型利用驱动件驱动第一支架段4和起落支撑架7中的一个转动,进而带动另一个一起转动,从而驱动支架中段6升降,实现了行李架的可收放。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人为地转动第一转动轴线或起落支撑架7,或人为地升降上述支架中段6,在支架中段6升起时利用限位件固定。
上述驱动件优选为驱动起落支撑架7围绕第二转动轴线转动的电机10。本实用新型利用电机10驱动汽车车顶行李架收放,电机10的体积较小,便于安装,同时工作稳定性较好。可替换的,驱动件还可以采用旋转气缸。
进一步的,限位件为蜗轮蜗杆机构,蜗轮蜗杆机构的蜗杆8与电机10的驱动轴连接,蜗轮蜗杆机构的蜗轮9与起落支撑架7连接,且蜗轮9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转动轴线重合。如图3所示,蜗轮9的转轴与起落支撑架7的下端连接为一体,起落支撑架7的下端通过蜗轮9的转轴固定在行李架容纳凹槽2内。当然,起落支撑架7的下端还可以通过轴销固定在行李架容纳凹槽2的底面上,并使轴销与蜗轮9的转轴固定连接,或者蜗轮9固定套设在轴销上。
本实用新型利用蜗轮蜗杆机构将电机10的动力传递给起落支撑架7,从而带动起落支撑架7围绕第二转动轴线转动,同时由于蜗轮蜗杆机构具有自锁功能,汽车车顶行李架不会因受重力作用而收回,当支架中段6从行李架容纳凹槽2升至支撑位置时,蜗轮蜗杆机构能够防止支架中段6下落。此外,使用蜗轮蜗杆机构,可获得较大速比,汽车车顶行李架可实现缓速升降。
本实施例利用电机10驱动蜗轮蜗杆机构使汽车车顶行李架实现收放功能,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如在起落支撑架7底端设置转轴,通过电机10直接驱动转轴转动。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中,第一支架段4与行李架容纳凹槽2的底面通过第一轴销3转动连接;支架中段6与第一支架段4通过第二轴销5转动连接;支架中段6与起落支撑架7通过第三轴销11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第一支架段4、支架中段6、起落支撑架7同时以轴销实现转动连接,使第一支架段4的下端与行李架容纳凹槽2的底面通过轴销转动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当然,上述部件还可以通过合页或者铰链实现可转动连接。
本实施例中,利用与第一轴销3配合的转动定位销作为限位件,具体的,在车身顶棚上设置供转动定位销穿过的销孔,在第一轴销3上开设沿其径向设置的定位孔,并使第一轴销3转动到使支架中段6升至支撑位置时,销孔与定位孔对齐,将转动定位销依次穿入销孔与定位孔内,以实现同样的防止支架中段6下落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利用气缸或者电动推杆作为限位件,支撑升起的支架中段6,以达到同样的防止支架中段6下落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不再一一赘述。
为了便于捆绑行李,优选的,两个行李架容纳凹槽2沿汽车车身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于车身顶棚1的顶面,且行李架容纳凹槽2设置在车身顶棚1的车身顶盖与侧围的连接处。
此时,两个行李架容纳凹槽2分别位于车顶的左右两侧,位置比较靠外,便于拆装行李。当然,上述行李架容纳凹槽2还可以沿车身的宽度方向或者与车身的宽度方向具有夹角的方向布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具体的,加工时,首先在车身顶盖靠近侧围的一侧开设第一L形槽,在侧围靠近车身顶盖的一侧开设第二L形槽,然后将由第一L形槽与第二L形槽对接配合形成行李架容纳凹槽2,这样一来,便于车身顶棚1的装配和行李架容纳凹槽2的加工,同时便于在行李架容纳凹槽2内装配汽车车顶行李架。当然,也可以仅加工出第一L形槽,利用侧围的侧面与第一L形槽配合围成上述行李架容纳凹槽2。上述行李架容纳凹槽2也可以设置在车身顶盖的其他位置。
该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的工作方式为:当不使用行李架时,汽车车顶行李架能够隐藏在车身顶盖与侧围之间的行李架容纳凹槽2里,以提升美观性,降低风阻;当需要使用行李架装置安放行李时,汽车车顶行李架可从行李架容纳凹槽2中升起以固定行李;从而使安装本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的车辆同时具备实用性和美观性,并有效降低风阻,降低燃油消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起落支撑架7设置在行李架容纳凹槽2远离车头的一端即后端,此时第一支架段4设置在行李架容纳凹槽2的前端;具体的工作方式中,当不使用车顶行李架装置时,使第一支架段4和起落支撑架7均向车辆后侧转动,向后收至行李架容纳凹槽2内。当然,起落支撑架7和第一支架段4还可以前后反过来设置。
本实施例中,驱动件通过钣金支架设置在车身侧窗后侧的骨架内部空腔中。钣金支架重量较轻、强度较高,能够较好地支撑驱动件。如图3所示,驱动件为电机10,起落支撑架7由电机10驱动围绕第二转动轴线转动,从而驱动汽车车顶行李架的收放。
为了保证行李架的对称性,汽车车顶行李架还包括设置在起落支撑架7远离第一支架段4的一侧(即后侧)的第二支架段12,第二支架段12的一端可沿行李架容纳凹槽2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于行李架容纳凹槽2内,第二支架段12的另一端与支架中段6靠近起落支撑架7的一端围绕第四转动轴线可转动连接。此时,第一支架段4和第二支架段12分别对称设置于支架中段6的两侧,起到较好的外观装饰作用。
如图1所示,第二支架段12的顶端、起落支撑架7的顶端和支架中段6的后端均通过第三轴销11转动连接。行李架容纳凹槽2的后端设置有滑轨段,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滑轨段侧壁上设置有作为滑槽,第二支架段12的底端设置有可滑动地限位于上述滑槽内的滑动凸起,从而在起落支撑架7的驱动下第二支架段12的底端能够沿着滑槽前后滑动,实现第二支架段12的收放。
该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
行李架不工作时,电机10驱动起落支撑架7底端的蜗轮9的转轴向车辆后方倒下,拉动支架中段6收进行李架容纳凹槽2,同时推动第二支架段12滑入滑轨段,第一支架段4隐藏入行李架容纳凹槽2内,汽车车顶行李架顶面曲线与顶盖弧面一致,外观上看不到行李架;行李架工作时,电机10驱动起落支撑架7向车辆前方升起,推动支架中段6升起,同时拉动第二支架段12从滑轨段中升起。由于行李架受力方向为车身的宽度方向,故沿车辆前后方向只通过电机10限位即可。
为了减少车顶的承重,上述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中,第一支架段4、支架中段6以及起落支撑架7均为铝合金架,铝合金架具有较好的强度,同时质量较轻,便于加工。上述各支架还可以为合金钢架、镁合金架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顶行李架装置,车顶行李架装置为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既能够方便捆绑行李箱,又降低了对车顶强度的影响,其优点是由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带来的,具体的请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相关的部分,在此就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汽车车顶行李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架段(4),所述第一支架段(4)的一端围绕第一转动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车身顶棚(1)的顶面上;
起落支撑架(7),所述起落支撑架(7)的一端围绕第二转动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车身顶棚(1)的顶面上;
支架中段(6),所述支架中段(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段(4)的另一端围绕第三转动轴线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架中段(6)的另一端与所述起落支撑架(7)的另一端围绕第四转动轴线可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转动轴线、所述第二转动轴线、所述第三转动轴线和所述第四转动轴线均垂直于所述支架中段(6)的长度方向且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线所确定的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三转动轴线与所述第四转动轴线所确定的平面,且所述第一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线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三转动轴线与所述第四转动轴线的距离;
限位件,当所述支架中段(6)升至支撑位置时所述限位件能够防止所述支架中段(6)下落。
2.一种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顶行李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车身顶棚(1)顶面上的两个行李架容纳凹槽(2),每个所述行李架容纳凹槽(2)内均设置有所述汽车车顶行李架;其中:
所述第一支架段(4)设置在所述行李架容纳凹槽(2)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架段(4)的一端围绕所述第一转动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行李架容纳凹槽(2)的底面上;
所述起落支撑架(7)设置在所述行李架容纳凹槽(2)的另一端,所述起落支撑架(7)的一端围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行李架容纳凹槽(2)的底面上;
所述支架中段(6)沿所述行李架容纳凹槽(2)的长度方向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驱动所述第一支架段(4)围绕所述第一转动轴线转动或驱动所述起落支撑架(7)围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线转动的驱动件;
其中,所述驱动件为驱动所述起落支撑架(7)围绕所述第二转动轴线转动的电机(1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蜗轮蜗杆机构,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蜗杆(8)与所述电机(10)的驱动轴连接,所述蜗轮蜗杆机构的蜗轮(9)与所述起落支撑架(7)连接,且所述蜗轮(9)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二转动轴线重合。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段(4)与所述行李架容纳凹槽(2)的底面通过第一轴销(3)转动连接;所述支架中段(6)与所述第一支架段(4)通过第二轴销(5)转动连接;所述支架中段(6)与所述起落支撑架(7)通过第三轴销(11)转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行李架容纳凹槽(2)沿汽车车身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于所述车身顶棚(1)的顶面,且所述行李架容纳凹槽(2)设置在所述车身顶棚(1)的车身顶盖与侧围的连接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落支撑架(7)设置在所述行李架容纳凹槽(2)远离车头的一端,所述驱动件通过钣金支架设置在车身侧窗后侧的骨架内部空腔中。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车顶行李架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起落支撑架(7)远离所述第一支架段(4)的一侧的第二支架段(12),所述第二支架段(12)的一端可沿所述行李架容纳凹槽(2)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行李架容纳凹槽(2)内,所述第二支架段(12)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架中段(6)靠近所述起落支撑架(7)的一端围绕所述第四转动轴线可转动连接。
10.一种汽车,包括车顶行李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行李架装置为如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汽车车顶行李架装置。
CN201520265393.9U 2015-04-28 2015-04-28 一种汽车及其车顶行李架和车顶行李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479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65393.9U CN204547948U (zh) 2015-04-28 2015-04-28 一种汽车及其车顶行李架和车顶行李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65393.9U CN204547948U (zh) 2015-04-28 2015-04-28 一种汽车及其车顶行李架和车顶行李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47948U true CN204547948U (zh) 2015-08-12

Family

ID=53823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6539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47948U (zh) 2015-04-28 2015-04-28 一种汽车及其车顶行李架和车顶行李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4794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63200S1 (en) * 2018-01-23 2019-10-15 Kuat Innovations, LLC Vehicle equipment rack
CN112912279A (zh) * 2018-11-13 2021-06-04 瑞伟安知识产权控股有限公司 车辆的可延伸横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63200S1 (en) * 2018-01-23 2019-10-15 Kuat Innovations, LLC Vehicle equipment rack
CN112912279A (zh) * 2018-11-13 2021-06-04 瑞伟安知识产权控股有限公司 车辆的可延伸横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47948U (zh) 一种汽车及其车顶行李架和车顶行李架装置
CN102001315B (zh) 与扶手集成的后监视器安装结构
CN204845498U (zh) 一体化电驱系统
CN206700699U (zh) 具有铰链机构的电动滑板车
CN104925195A (zh) 一种抽插式折叠电动车
CN203713609U (zh) 一种汽车座椅及汽车后排座椅
CN104925196A (zh) 一种抽插式折叠电动车
CN205971814U (zh) 无人机脚架收放装置及无人机
CN104842757B (zh) 车用扰流板总成和车辆
CN104925199A (zh) 一种抽插式自动折叠车
CN115489279A (zh) 一种汽车多功能背门系统总成及车辆
CN104925198A (zh) 一种抽插式折叠车
CN204736978U (zh) 一种抽插式自动折叠车
CN204846223U (zh) 一种抽插式折叠电动车
CN208469658U (zh) 一种折叠式汽车尾箱盖板
CN204846226U (zh) 一种抽插式折叠电动车
CN219927587U (zh) 一种托板可折叠的车载摩托车挂车架
CN204846224U (zh) 一种抽插式折叠电动车
CN204846225U (zh) 一种抽插式折叠车
CN219927586U (zh) 一种装备新型车轮固定结构的车载摩托车挂车架
CN2833073Y (zh) 一种方便上下车的车门
CN220700869U (zh) 一种新型汽车防晒折叠太阳能伞
CN2568513Y (zh) 摩托车多功能后座
CN212243170U (zh) 一种驾驶室自动弹出脚踏
CN218287529U (zh) 一种汽车门板扶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109

Address after: 072550 Chaoyang North Street (Xu) 299, Xushui District, Baodi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AODING NOBO AUTO DECO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266 Chaoyang South Street, Baoding City, Hebei Province, 071000

Patentee before: GREAT WALL MOTOR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