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39510U - 电磁加热装置及其的谐振电路 - Google Patents

电磁加热装置及其的谐振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39510U
CN204539510U CN201520205810.0U CN201520205810U CN204539510U CN 204539510 U CN204539510 U CN 204539510U CN 201520205810 U CN201520205810 U CN 201520205810U CN 204539510 U CN204539510 U CN 204539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magnetic heater
resonant
resonance coil
over switch
change 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0581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德勇
李宝刚
曾露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0581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39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39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395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06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 H05B6/062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for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 H05B6/065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for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using coordinated control of multiple induction coi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电路,包括:谐振开关管,谐振开关管的发射极接地;谐振电容,谐振电容并联在谐振开关管的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主谐振线圈;N个辅谐振线圈和N个转换开关,N个辅谐振线圈与N个转换开关一一对应串联后再相互并联连接以构成N个并联支路,N个并联支路与主谐振线圈并联连接后与谐振开关管的集电极相连;控制器,控制器通过控制N个转换开关以控制参加谐振工作的辅谐振线圈的数量,以改变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频率。该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电路能够改变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频率,降低谐振开关管开通时的超前电压,并降低谐振开关管的温升。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电磁加热装置。

Description

电磁加热装置及其的谐振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加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电路以及一种具有该谐振电路的电磁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单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电磁谐振电路一般采用并联谐振方式,其采用运行在实现大功率前提下的谐振参数时,如果在连续低功率段运行,则会出现以下问题:
(1)IGBT超前开通,开通瞬间IGBT瞬态电流峰值高,容易超过IGBT电流峰值规格限制,从而损坏IGBT;
(2)IGBT发热严重,需要加强对IGBT散热(如增大散热片、增加风机转速等)以实现IGBT的温升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电路,能够改变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频率,降低谐振开关管开通时的超前电压,并降低谐振开关管的温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磁加热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电路,包括:谐振开关管,所述谐振开关管的发射极接地;谐振电容,所述谐振电容并联在所述谐振开关管的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主谐振线圈;N个辅谐振线圈和N个转换开关,所述N个辅谐振线圈与所述N个转换开关一一对应串联后再相互并联连接以构成N个并联支路,所述N个并联支路与所述主谐振线圈并联连接后与所述谐振开关管的集电极相连,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每个所述转换开关的控制端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N个转换开关以控制参加谐振工作的辅谐振线圈的数量,以改变所述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电感值,最终达到改变谐振频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电路,控制器通过控制N个谐振开关以控制参加谐振工作的辅谐振线圈的数量,并且进行谐振工作的谐振线圈最后是与谐振开关管的集电极相连,谐振电容并联在谐振开关管的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电路采用串联谐振方式进行谐振工作,通过控制参加谐振工作的辅谐振线圈的数量以改变谐振电感感量值,在谐振电感感量值增大时,能够很好地降低谐振开关管开通时的超前电压和降低谐振开关管的温升,避免谐振开关管损坏,使得电路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并且,通过改变参加谐振工作的辅谐振线圈的数量来改变谐振电感感量值,还可改变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频率,以实现电磁加热装置连续低功率加热,拓宽了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范围。
具体地,当N=1时,所述N个辅谐振线圈为第一辅谐振线圈,所述N个转换开关为第一转换开关。
其中,当所述第一转换开关闭合时,所述主谐振线圈和所述第一辅谐振线圈并联后再进行谐振工作,以使所述电磁加热装置进行高功率加热;当所述第一转换开关断开时,所述主谐振线圈单独进行谐振工作,以使所述电磁加热装置进行低功率加热。
优选地,所述转换开关可以为继电器、MOS管、可控硅或者IGBT。
优选地,所述谐振开关管可以为IGBT。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其包括上述的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加热装置,采用串联谐振方式进行谐振加热工作,其中通过控制参加谐振工作的辅谐振线圈的数量以改变谐振电感感量值,在谐振电感感量值增大时,能够很好地降低谐振开关管开通时的超前电压和降低谐振开关管的温升,避免谐振开关管损坏,使得电路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并且,通过改变参加谐振工作的辅谐振线圈的数量来改变谐振电感感量值,还可改变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频率,以实现电磁加热装置连续低功率加热,拓宽了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范围。
其中,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可包括电磁电饭煲、电磁压力锅和电磁炉。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电路的电路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转换开关S1闭合时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电路的电路图;以及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转换开关S1断开时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电路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
谐振开关管10,谐振电容C1,主谐振线圈Lm,N个辅谐振线圈L1、L2、……、Ln,N个转换开关S1、S2、……、Sn,控制器20;
滤波电感L0,滤波电容C0;
谐振电路100,滤波模块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电路和具有该谐振电路的电磁加热装置。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电路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该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电路100包括:谐振开关管10,谐振电容C1,主谐振线圈Lm,N个辅谐振线圈L1、L2、L3、……、Ln,N个转换开关S1、S2、S3、……、Sn,以及控制器20。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如图1所示,谐振开关管10的发射极接地,谐振电容C1并联在谐振开关管10的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N个辅谐振线圈L1、L2、L3、……、Ln与N个转换开关S1、S2、S3、……、Sn一一对应串联后再相互并联连接以构成N个并联支路,该N个并联支路与主谐振线圈Lm并联连接后与谐振开关管10的集电极相连。控制器20分别与每个转换开关的控制端相连,控制器20通过控制N个转换开关S1、S2、S3、……、Sn以控制参加谐振工作的辅谐振线圈的数量,以改变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频率。其中,主谐振线圈和辅谐振线圈一般均为线圈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2或图3所示,谐振开关管10可以为IGBT。
这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电路通过将谐振电容C1与IGBT并联,从而构成串联谐振的方式。
具体地,如图2或图3所示,当N=1时,N个辅谐振线圈为第一辅谐振线圈L1,N个转换开关为第一转换开关S1。
其中,如图2或图3所示,第一转换开关S1与第一辅谐振线圈L1串联连接以构成一个并联支路,该并联支路与主谐振线圈Lm并联连接。当第一转换开关S1闭合时,第一辅谐振线圈L1和主谐振线圈Lm并联后再进行谐振工作,以使电磁加热装置进行高功率加热,具体如图2所示;当第一转换开关S断开时,主谐振线圈Lm单独进行谐振工作,以使电磁加热装置进行低功率加热,具体如图3所示。
也就是说,通过控制第一转换开关S1的断开和闭合,可改变谐振电路运行的谐振电感值。当第一转换开关S1闭合时,L1和Lm并联参与谐振,如图2所示;当第一转换开关S1断开时,L1处于断路状态,不参与谐振电路的运行,Lm单独参与电路的谐振,如图3所示。因此,当第一转换开关S1闭合时,L1和Lm并联参与谐振,可以使谐振电路运行在高功率状态,即电磁加热装置进行高功率加热;当第一转换开关S1断开时,Lm单独参与谐振,进行谐振的电感量增大,能很好地降低IGBT开通时的超前电压,降低IGBT温升,可以使谐振电路运行在低功率状态,即电磁加热装置进行低功率加热,从而可拓宽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范围。
具体而言,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加热功率低于或等于1000W时,电磁加热装置的主控芯片即控制器20默认为低功率状态,否则为高功率状态。当用户操作电磁加热装置运行某大功率(例如2000W)加热时,主控芯片控制第一转换开关S1闭合,谐振电路以L1和Lm并联后与谐振电容C1串联参与谐振的方式运行。当用户操作电磁加热装置运行某小功率(例如500W)加热时,主控芯片控制第一转换开关S1断开,谐振电路以Lm与C1串联参与谐振的方式运行。
其中,如图1、图2或图3所示,电磁加热装置还包括由滤波电感L0和滤波电容C0构成的滤波模块200,用于对310V的供电电源进行滤波稳压处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转换开关为大功率的继电器、MOS管、可控硅或者IGBT。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电路通过改变其拓扑结构,改变谐振方式,并能通过控制转换开关的闭合和断开来改变参与谐振的辅谐振线圈的数量,以改变谐振电感的感量值,从而改变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频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电路,控制器通过控制N个谐振开关以控制参加谐振工作的辅谐振线圈的数量,并且进行谐振工作的谐振线圈最后是与谐振开关管的集电极相连,谐振电容并联在谐振开关管的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电路采用串联谐振方式进行谐振工作,通过控制参加谐振工作的辅谐振线圈的数量以改变谐振电感感量值,在谐振电感感量值增大时,能够很好地降低谐振开关管开通时的超前电压和降低谐振开关管的温升,避免谐振开关管损坏,使得电路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并且,通过改变参加谐振工作的辅谐振线圈的数量来改变谐振电感感量值,还可改变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频率,以实现电磁加热装置连续低功率加热,拓宽了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范围。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其包括上述的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电路。
其中,该电磁加热装置可包括电磁电饭煲、电磁压力锅和电磁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磁加热装置,采用串联谐振方式进行谐振加热工作,其中通过控制参加谐振工作的辅谐振线圈的数量以改变谐振电感感量值,在谐振电感感量值增大时,能够很好地降低谐振开关管开通时的超前电压和降低谐振开关管的温升,避免谐振开关管损坏,使得电路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并且,通过改变参加谐振工作的辅谐振线圈的数量来改变谐振电感感量值,还可改变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频率,以实现电磁加热装置连续低功率加热,拓宽了电磁加热装置的加热功率范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谐振开关管,所述谐振开关管的发射极接地;
谐振电容,所述谐振电容并联在所述谐振开关管的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
主谐振线圈;
N个辅谐振线圈和N个转换开关,所述N个辅谐振线圈与所述N个转换开关一一对应串联后再相互并联连接以构成N个并联支路,所述N个并联支路与所述主谐振线圈并联连接后与所述谐振开关管的集电极相连,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每个所述转换开关的控制端相连,所述控制器通过控制所述N个转换开关以控制参加谐振工作的辅谐振线圈的数量,以改变所述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电感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电路,其特征在于,当N=1时,所述N个辅谐振线圈为第一辅谐振线圈,所述N个转换开关为第一转换开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
当所述第一转换开关闭合时,所述主谐振线圈和所述第一辅谐振线圈并联后再进行谐振工作,以使所述电磁加热装置进行高功率加热;
当所述第一转换开关断开时,所述主谐振线圈单独进行谐振工作,以使所述电磁加热装置进行低功率加热。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开关为继电器、MOS管、可控硅或者IGBT。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开关管为IGBT。
6.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的谐振电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包括电磁电饭煲、电磁压力锅和电磁炉。
CN201520205810.0U 2015-04-07 2015-04-07 电磁加热装置及其的谐振电路 Active CN204539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05810.0U CN204539510U (zh) 2015-04-07 2015-04-07 电磁加热装置及其的谐振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05810.0U CN204539510U (zh) 2015-04-07 2015-04-07 电磁加热装置及其的谐振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39510U true CN204539510U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53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05810.0U Active CN204539510U (zh) 2015-04-07 2015-04-07 电磁加热装置及其的谐振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395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68315A (zh) * 2022-09-08 2022-12-13 国机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电磁锅炉工作频率调控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68315A (zh) * 2022-09-08 2022-12-13 国机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电磁锅炉工作频率调控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45789U (zh) 电磁加热控制装置和电磁加热设备
CN103743059A (zh) 空调器及其压缩机的预加热控制方法、装置
CN106160534B (zh) 烹饪器具、烹饪器具的电磁加热装置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US20160165669A1 (en) High-frequency heat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wer supply of the same
CN109559934A (zh) 继电器驱动电路和空调器
CN204539508U (zh) 电磁加热装置及其的谐振电路
CN204539511U (zh) 烹饪器具及用于烹饪器具的电磁加热装置
CN204539514U (zh) 电磁加热装置及其的谐振电路
CN103916997B (zh)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4244481B (zh) 电磁感应加热装置的加热控制方法及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CN106136844B (zh) 烹饪器具及用于烹饪器具的电加热装置
CN109686616A (zh) 继电器驱动电路和空调器
CN106136843B (zh) 烹饪器具及用于烹饪器具的电加热装置
CN204520273U (zh) 烹饪器具及用于烹饪器具的电加热装置
CN204539510U (zh) 电磁加热装置及其的谐振电路
CN106162966A (zh) 电磁加热装置及其的谐振电路
CN204442727U (zh) 电磁加热装置及其的谐振电路
CN204392611U (zh) 电烹饪器的加热控制电路和电烹饪器
CN204520274U (zh) 烹饪器具及用于烹饪器具的电加热装置
CN204539509U (zh) 烹饪器具及用于烹饪器具的电磁加热装置
CN205430656U (zh) 混合加热控制电路及电磁加热设备
CN204520276U (zh) 烹饪器具及用于烹饪器具的电加热装置
CN104284463A (zh) 电磁加热装置及其加热控制方法
CN204244498U (zh) 电磁加热装置
CN204539512U (zh) 电磁加热装置和具有其的电磁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