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25338U - 两冲程发动机活塞装配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两冲程发动机活塞装配工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525338U CN204525338U CN201520112277.3U CN201520112277U CN204525338U CN 204525338 U CN204525338 U CN 204525338U CN 201520112277 U CN201520112277 U CN 201520112277U CN 204525338 U CN204525338 U CN 2045253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bined support
- support circle
- assembly tooling
- stroke engine
- inner 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Landscapes
- Pistons, Piston Rings, And Cylin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冲程发动机活塞装配工装,包括组合支撑圈和组合支撑圈弹性定位夹,组合支撑圈一侧开有宽度大于连杆厚度的缺口,组合支撑圈弹性定位夹由弹性钢丝弯折成上端开口的对称结构,所述对称结构包括成对设置的顶部连接杆和中部垂直杆,以及下部弹性夹紧杆,一对顶部连接杆两端端头端面相对地弯曲,下部弹性夹紧杆弯成曲尺形;组合支撑圈定位在缸体上端时,一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工装结构简单,装配方法安全高效。从而减低活塞装配的损坏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割灌机用两冲程发动机的装配工装,尤其涉及一种两冲程发动机活塞装配工装,属于小型内燃机装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割灌机使用的汽油发动机为小型两冲程发动机,在两冲程发动机活塞装进缸体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先将已装上活塞环的活塞装配在曲轴连杆组件上,然后将已和活塞连接的曲轴连杆组件整体装入前后曲轴箱,最后才将活塞装入缸体中。但是,这种装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1、分别装在活塞环槽内的两个活塞环轴向均得到限位,但其径向仍处于自由状态,导致活塞环外径大于缸径,装配时必须用手指使劲按住活塞环外圆,迫使活塞环外圆直径小于缸径,才能将活塞装入缸体内。由于缸体内设有扫气道,使得整个缸体不是一个完整的圆环,两边的扫气道缺口时常卡住活塞环,对于环保型缸体(扫气道被分割开),扫气道中间的隔断几乎无法使得活塞环及活塞平顺地进入缸体,装配难度较大;并且长时间反复按住活塞环,操作工人感到较为吃力,影响装配效率。
2、由于此时活塞已与前后曲轴箱连成一体,操作笨重、不灵活。
3、两个活塞环的开口位置必须与活塞环槽上的两个圆柱销位置一致,稍
有不慎,活塞环开口位置可能会脱离圆柱销,导致后续装配失败。
4、操作工完全依靠手工装配,操作稍有不慎,可能会被箱体尖锐处割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安全且提高装配效率的两冲程发动机活塞装入缸体专用工装及方法。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两冲程发动机活塞装配工装,包括组合支撑圈和组合支撑圈弹性定位夹,所述组合支撑圈包括固定连接成一体的内圈和外圈,组合支撑圈一侧开有宽度大于连杆厚度的缺口,所述组合支撑圈弹性定位夹由弹性钢丝弯折成上端开口的对称结构,所述对称结构包括成对设置的顶部连接杆和中部垂直杆,以及两端分别与一对中部垂直杆连接的下部弹性夹紧杆,一对顶部连接杆两端端头端面相对地弯曲,下部弹性夹紧杆弯成曲尺形;组合支撑圈定位在缸体上端时,一对顶部连接杆两端端头分别插进组合支撑圈外周的定位孔内,下部弹性夹紧杆弯曲端地抵靠在缸体下端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两冲程发动机活塞装配工装,其中组合支撑圈的内圈内孔上侧呈喇叭口形。
前述的两冲程发动机活塞装配工装,其中组合支撑圈的内圈下端轴向向下延伸出两个填补缸体扫气道的凸块,所述凸块对称设置。
前述的两冲程发动机活塞装配工装,其中内圈高度h大于外圈高度H。内圈的材质为中碳钢,且内圈的热处理硬度为HRc35~45。
本实用新型两冲程发动机活塞装配工装的专用工装结构简单,装配时,本实用新型采用组合支撑圈和组合支撑圈弹性定位夹结合的结构解决了由于缸体内的扫气道使得活塞难以装配的难题,使得两冲程发动机的活塞装配更简单、也更安全、不易出错,从而减低活塞装配的损坏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专用工装结构及装配方法的立体图;
图2是两冲程发动机活塞装配工装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专用工装包括组合支撑圈1和组合支撑圈弹性定位夹2,组合支撑圈1包括固定连接成一体的内圈11和外圈12,组合支撑圈1一侧开有宽度大于连杆厚度的缺口,便于装配后取出组合支撑圈1。组合支撑圈弹性定位夹2由弹性钢丝弯折成上端开口的对称结构,所述对称结构包括成对设置的顶部连接杆21和中部垂直杆22,以及两端分别与一对中部垂直杆22连接的下部弹性夹紧杆23,一对顶部连接杆21两端端头端面相对地弯曲,下部弹性夹紧杆23弯成曲尺形。
如图2所示,组合支撑圈1的内圈内孔上侧呈喇叭口形,便于活塞进入。组合支撑圈1的内圈11下端轴向向下延伸出两个填补缸体扫气道的凸块111,便于活塞全部压入缸体内。
内圈11高度h小于外圈12高度H,由于操作时本实用新型的可能斜着放在缸体上,很难拿下来,此处的高度差能让操作工可以用平口工具,将工装翘下。内圈11的材质为中碳钢,且其热处理硬度为HRc35~45,提高其耐磨性。
本实用新型的装配过程如下:
1)将组合支撑圈1的内圈11内孔的喇叭口形朝上、两个凸块111向下;
2)拉开组合支撑圈弹性定位夹2的顶部连接杆21的两端端头,将组合支撑圈弹性定位夹的两端端头卡进组合支撑圈1的外圈12对应的孔中;
3)下拉下部弹性夹紧杆23,将下部弹性夹紧杆23下端的曲尺形端头抵靠在缸体3下端上,从而使顶部连接杆21压紧组合支撑圈1;
4)一手的两手指捏住活塞上端的活塞环外侧,另一手抓住缸体3向活塞方向移动,所述活塞已通过连杆与前后曲轴箱连接,直至活塞装进缸体3内;取下组合支撑圈1及其上的组合支撑圈弹性定位夹2,完成两冲程发动机的活塞装配。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两冲程发动机活塞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支撑圈和组合支撑圈弹性定位夹,所述组合支撑圈包括固定连接成一体的内圈和外圈,组合支撑圈一侧开有宽度大于连杆厚度的缺口,所述组合支撑圈弹性定位夹由弹性钢丝弯折成上端开口的对称结构,所述对称结构包括成对设置的顶部连接杆和中部垂直杆,以及两端分别与一对中部垂直杆连接的下部弹性夹紧杆,一对顶部连接杆两端端头端面相对地弯曲,下部弹性夹紧杆弯成曲尺形;组合支撑圈定位在缸体上端时,一对顶部连接杆两端端头分别插进组合支撑圈外周的定位孔内,下部弹性夹紧杆弯曲端地抵靠在缸体下端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冲程发动机活塞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组合支撑圈的内圈内孔上侧呈喇叭口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冲程发动机活塞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组合支撑圈的内圈下端轴向向下延伸出两个填补缸体扫气道的凸块,所述凸块对称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冲程发动机活塞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内圈高度h大于外圈高度H。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冲程发动机活塞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内圈的材质为中碳钢,且内圈的热处理硬度为HRc35~4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12277.3U CN204525338U (zh) | 2015-02-16 | 2015-02-16 | 两冲程发动机活塞装配工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12277.3U CN204525338U (zh) | 2015-02-16 | 2015-02-16 | 两冲程发动机活塞装配工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525338U true CN204525338U (zh) | 2015-08-05 |
Family
ID=53739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112277.3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25338U (zh) | 2015-02-16 | 2015-02-16 | 两冲程发动机活塞装配工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52533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69200A (zh) * | 2015-02-16 | 2015-06-03 | 江苏沃得植保机械有限公司 | 两冲程发动机活塞装配工装及方法 |
-
2015
- 2015-02-16 CN CN201520112277.3U patent/CN204525338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69200A (zh) * | 2015-02-16 | 2015-06-03 | 江苏沃得植保机械有限公司 | 两冲程发动机活塞装配工装及方法 |
CN104669200B (zh) * | 2015-02-16 | 2016-06-01 | 江苏沃得植保机械有限公司 | 两冲程发动机活塞装配工装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525338U (zh) | 两冲程发动机活塞装配工装 | |
CN204213481U (zh) | 一种组合式钩钉 | |
CN104669200B (zh) | 两冲程发动机活塞装配工装及方法 | |
CN207251402U (zh) | 一种新能源电机用的自动快速磁钢装配装置 | |
CN204658314U (zh) | 两冲程发动机活塞装入缸体专用工装 | |
CN203297245U (zh) | 一种离合器限位铆钉 | |
CN204935536U (zh) | 一种用于调温器装配的工装 | |
CN205363754U (zh) | 活塞环辅助安装工具 | |
CN203956357U (zh) | 用于打圈焊接的机械气爪 | |
CN207975358U (zh) | 一种新型结构的弹性卡箍 | |
CN104669199A (zh) | 两冲程发动机活塞装入缸体专用工装及方法 | |
CN202356832U (zh) | 一种卡环压入装置 | |
CN205765833U (zh) | 一种扳手 | |
CN204183522U (zh) | 省力压钉器 | |
CN206054495U (zh) | 一种防螺栓脱落装置 | |
CN204497526U (zh) | 汽车卡盘式安全打火线 | |
CN205796050U (zh) | 输液袋自调整夹持装置 | |
CN203621865U (zh) | 弹簧套圈机 | |
CN203769967U (zh) | 应用于汽油发动机上电动egr阀的弹簧结构 | |
CN203756693U (zh) | 易装配型轴承卡簧 | |
CN203960509U (zh) | 槽针床运动控制凸轮 | |
CN204878117U (zh) | 一种液压油缸用缸头结构 | |
CN202158038U (zh) | 新型塑料连接件 | |
CN209507572U (zh) | 油脂连接器 | |
CN208966752U (zh) | 一种液压油缸的y型密封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601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