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25025U - 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25025U
CN204525025U CN201520107998.5U CN201520107998U CN204525025U CN 204525025 U CN204525025 U CN 204525025U CN 201520107998 U CN201520107998 U CN 201520107998U CN 204525025 U CN204525025 U CN 2045250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hamber
spray bar
vacuum
sel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0799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翁世东
周戈亮
翁沛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YA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YA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YA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YA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0799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250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250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250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涉及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装置技术领域的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包括:油箱;真空发生器包括一输入端和一输出端,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依次设有冷气腔、真空器喷嘴、冷气射流腔、射流真空腔和气液混合腔,冷气射流腔为圆锥形空腔;真空器喷嘴上设有喷油管和多个气流孔,喷油管处于真空器喷嘴的中央,多个气流孔均匀布置于喷油管的周围,喷油管与油箱连通;涡流分离器上设有压缩空气输入口、热气输出口和冷气输出口;冷气输出口与真空发生器的输入端连通;气液喷嘴与真空发生器的输出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实现真空吸液、气液混合雾化、加热防冻堵的功能,使工件和刀具得到充分润滑和冷却。

Description

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润滑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过程中,刀具切削工件时,导致局部温度过高,这时特别需要对工件与刀具之间摩擦热进行润滑冷却处理。
目前,现有的金属冷加工润滑和冷却有多种方式,如:切削液冷却、微量喷雾润滑冷却、低温冷气流冷却、冷气流结合微量润滑喷雾冷却等,结合应用情况总的来说,采用切削液冷却,切削液浪费大、污染环境;微量喷雾润滑冷却是压缩空气结合润滑液的冷却方法,能够节省润滑液,对环境的污染小,但冷却效果欠佳;低温冷气流冷却,缺少润滑,只适合特定的场合,应用范围小;冷气流加微量润滑喷雾冷却在市场上也有厂家提供各种结构的设备,将冷气流设备加微润滑设备合成一体,一般结构复杂且设备成本高。
中国专利CN201026575Y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油雾冷风枪,将涡流式交换器与枪管连接,油杯中的油液流入枪管中,配合涡流式交换器喷出的冷气流,产生油雾喷出。但是,该可调式油雾冷风枪的油液直接流入枪管中,难以与冷气流充分混合,雾化效果差,很难满足微量喷雾润滑的要求,对刀具的润滑效果差。
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使工件和刀具得到充分润滑和冷却的系统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使工件和刀具得到充分润滑和冷却的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包括:油箱;真空发生器,包括一输入端和一输出端,在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依次设有冷气腔、真空器喷嘴、冷气射流腔、射流真空腔和气液混合腔,所述冷气射流腔为圆锥形空腔;所述真空器喷嘴上设有喷油管和多个气流孔,所述喷油管处于所述真空器喷嘴的中央,所述多个气流孔均匀布置于所述喷油管的周围,所述喷油管与所述油箱连通;涡流分离器,所述涡流分离器上设有压缩空气输入口、热气输出口和冷气输出口;所述冷气输出口与所述真空发生器的输入端连通;气液喷嘴,与所述真空发生器的输出端连通。
优选地,所述冷气射流腔的下方为一段圆柱形空腔,所述喷油管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圆柱形空腔内,所述射流真空腔和气液混合腔依次形成于喷油管下方的圆柱形空腔内。
优选地,所述冷气射流腔、所述射流真空腔和所述气液混合腔的外围设有一热气腔,所述热气腔与所述冷气射流腔、所述射流真空腔和所述气液混合腔之间通过一导热壁分隔,所述涡流分离器的热气输出口与所述热气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热气腔的出口处设有消音器。
优选地,所述喷油管通过一导油管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导油管上串联有油量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油量调节阀通过一联接块与所述涡流分离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油管上设有油量观察窗。
优选地,所述气液喷嘴与所述真空发生器之间设有万向节管。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以压缩空气动力,通过涡流分离器产生冷气流和热气流,冷气流进入真空发生器的冷气腔中,冷气流通过真空器喷嘴的气流孔进入冷气射流腔,冷气流经过冷气射流腔后在射流真空腔处形成射流真空区,由于射流真空腔与喷油管连通,射流真空区中的冷气流能够有效地自动吸附喷油管中流出的润滑油,冷气流与润滑油在气液混合腔中混合雾化形成气液混合射流,气液混合射流通过气液喷嘴喷出,本实用新型雾化效果好,使工件和刀具得到充分地润滑和冷却;进一步地,由于涡流分离器产生的热气流通入了热气腔中,热气流能够对热气腔内的导热壁进行加热,防止冷气流使润滑油在冷气射流腔、射流真空腔和气液混合腔的直径较小处和侧壁上冻结而造成的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施例的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的图1中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  油箱
200  真空发生器
201  输入端
202  输出端
210  冷气腔
220  真空器喷嘴
221  喷油管
222  气流孔
230  冷气射流腔
240  射流真空腔
250  气液混合腔
260  热气腔
261  热气导管
270  导热壁
300  涡流分离器
310  压缩空气输入口
320  热气输出口
330  冷气输出口
340  温度调节阀
400  气液喷嘴
500  消音器
600  导油管
700  油量调节阀
710  联接块
720  调节旋钮
800  油量观察窗
900  万向节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包括:油箱100、真空发生器200、涡流分离器300和气液喷嘴400;
真空发生器200包括一输入端201和一输出端202,在输入端201和输出端202之间依次设有冷气腔210、真空器喷嘴220、冷气射流腔230、射流真空腔240和气液混合腔250,其中冷气射流腔230为圆锥形空腔,从而形成喷射效果;
真空器喷嘴220上设有喷油管221和多个气流孔222,喷油管221处于真空器喷嘴220的中央,多个气流孔222均匀布置于喷油管221的周围,喷油管221与油箱100连通;
涡流分离器300上设有压缩空气输入口310、热气输出口320和冷气输出口330;冷气输出口330与真空发生器200的输入端201连通;
气液喷嘴400,与真空发生器200的输出端202连通。
本实用新型以常温常压的压缩空气动力,通过涡流分离器300产生冷气流和热气流,冷气流的温度为-5℃~+5℃,冷气流进入真空发生器200的的冷气腔210中,冷气流通过真空器喷嘴220的气流孔222进入冷气射流腔230,由于冷气射流腔230为圆锥形空腔,冷气流经过冷气射流腔230后在射流真空腔240处形成射流真空区,在压差作用下,喷油管221中的润滑油流出,冷气流与润滑油在气液混合腔250中混合雾化形成气液混合射流,冷气流与润滑油混合雾化的过程无需其它电源和动力,气液混合射流通过气液喷嘴400喷出,使工件和刀具得到充分地润滑和冷却。
冷气射流腔230的下方为一段圆柱形空腔,喷油管221的下端延伸至圆柱形空腔内,射流真空腔240和气液混合腔250依次形成于喷油管221下方的圆柱形空腔内。喷油管221的末端位于射流真空腔240内,使润滑油能够自动从喷油管221中流出,从而使喷射的冷气流与润滑油在气液混合腔250中充分混合,雾化效果更好。
在冷气射流腔230、射流真空腔240和气液混合腔250的外围环绕一热气腔260,热气腔260与冷气射流腔230、射流真空腔240和气液混合腔250之间被一导热壁270隔断,不会产生冷、热气体之间的流通。涡流分离器300的热气输出口320通过热气导管261与热气腔260连通。由于涡流分离器300产生的热气流通入了热气腔260中,热气流能够对热气腔260内的导热壁进行加热,防止冷气流使润滑油在冷气射流腔230、射流真空腔240和气液混合腔250的直径较小处的侧壁上冻结而造成堵塞,同时对冷气流的温度又不会造成太多影响。
热气腔260的出口处设有消音器500。消音器500用于降低热气腔260排出热气时产生的噪音。
喷油管221通过一导油管600与油箱100连通,导油管600上串联有油量调节阀700。油量调节阀700上设有调节旋钮720。转动调节旋钮720控制油量调节阀700的开度,调节润滑油的流量。
油量调节阀700通过一联接块710与涡流分离器300固定连接。该结构使油量调节阀700与涡流分离器300连接在一起,便于油量调节阀700的使用。
导油管600上设有油量观察窗800。透过油量观察窗800能够观察润滑油的流量。
气液喷嘴400与真空发生器200之间设有万向节管900。转动万向节管900能够使气液混合射流向多个方向喷射。
涡流分离器300通过固定架连接在机床上,或者涡流分离器300通过磁性座吸附在机床上。涡流分离器300的热气输出口320上设有温度调节阀340,调节温度调节阀340可控制冷气流的温度和流量。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无需电力装置,仅需压缩空气即可产生冷气流和热气流,实现真空吸液、气液混合雾化、加热防冻堵的功能,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冷气流与润滑液混合后对工件和刀具进行冷却和润滑,大大延长了工件和刀具的寿命。
综上,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8)

1.一种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包括:
油箱(100);
真空发生器(200),包括一输入端(201)和一输出端(202),在输入端(201)和输出端(202)之间依次设有冷气腔(210)、真空器喷嘴(220)、冷气射流腔(230)、射流真空腔(240)和气液混合腔(250),所述冷气射流腔(230)为圆锥形空腔;
所述真空器喷嘴(220)上设有喷油管(221)和多个气流孔(222),所述喷油管(221)处于所述真空器喷嘴(220)的中央,所述多个气流孔(222)均匀布置于所述喷油管(221)的周围,所述喷油管(221)与所述油箱(100)连通;
涡流分离器(300),所述涡流分离器(300)上设有压缩空气输入口(310)、热气输出口(320)和冷气输出口(330);所述冷气输出口(330)与所述真空发生器(200)的输入端(201)连通;
气液喷嘴(400),与所述真空发生器(200)的输出端(20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气射流腔(230)的下方为一段圆柱形空腔,所述喷油管(221)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圆柱形空腔内,所述射流真空腔(240)和气液混合腔(250)依次形成于喷油管(221)下方的圆柱形空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气射流腔(230)、射流真空腔(240)和气液混合腔(250)的外围设有一热气腔(260),所述热气腔(260)与冷气射流腔(230)、射流真空腔(240)和气液混合腔(250)之间通过一导热壁(270)分隔,所述涡流分离器(300)的热气输出口(320)与所述热气腔(26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气腔(260)的出口处设有消音器(5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管(221)通过一导油管(600)与所述油箱(100)连通,所述导油管(600)上串联有油量调节阀(7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量调节阀(700) 通过一联接块(710)与所述涡流分离器(300)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管(600)上设有油量观察窗(8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喷嘴(400)与所述真空发生器(200)之间设有万向节管(900)。
CN201520107998.5U 2015-02-13 2015-02-13 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250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7998.5U CN204525025U (zh) 2015-02-13 2015-02-13 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7998.5U CN204525025U (zh) 2015-02-13 2015-02-13 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25025U true CN204525025U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39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0799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25025U (zh) 2015-02-13 2015-02-13 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25025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5866A (zh) * 2015-02-13 2015-05-20 上海寄亚机电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
CN105269392A (zh) * 2015-12-02 2016-01-27 四川明日宇航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钛合金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
CN105269393A (zh) * 2015-12-02 2016-01-27 四川明日宇航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
CN105345592A (zh) * 2015-12-02 2016-02-24 四川明日宇航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铝合金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
CN107263203A (zh) * 2017-08-02 2017-10-20 上海金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冷气微量润滑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5866A (zh) * 2015-02-13 2015-05-20 上海寄亚机电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
CN105269392A (zh) * 2015-12-02 2016-01-27 四川明日宇航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钛合金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
CN105269393A (zh) * 2015-12-02 2016-01-27 四川明日宇航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高强度钢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
CN105345592A (zh) * 2015-12-02 2016-02-24 四川明日宇航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铝合金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
CN105345592B (zh) * 2015-12-02 2018-09-04 四川明日宇航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铝合金航空结构件油气混合喷射铣削润滑系统
CN107263203A (zh) * 2017-08-02 2017-10-20 上海金兆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冷气微量润滑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25025U (zh) 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
CN104625866A (zh) 气动涡流自吸式润滑冷却系统
CN102275088B (zh) 低温雾化润滑冷却系统
RU2482928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оздания газокапельной струи кочетова
CN100577352C (zh) 一种准干切削供液装置
CN102834168A (zh) 用于将次生流体喷入初生流体里的喷雾系统和方法
CN102430956A (zh) 混喷冷却润滑系统
CN201020545Y (zh) 带雾化喷射器的内冷刀
CN201483291U (zh) 一种数控机床中切削的辅助装置
CN108723882A (zh) 一种适用于低温微量润滑切削加工的可移动多喷头装置
CN204159477U (zh) 一种集中雾化喷嘴及雾化喷雾器
CN103286630B (zh) 低温雾化冷风机及其实现方法
US20170066097A1 (en)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 system with air blow off
CN102528855B (zh) 一种木竹材多锯片锯切冷却系统
CN102513480B (zh) 一种油-气两相射流式润滑冷却系统
CN205815985U (zh) 方便转换的节能型喷头
CN203940423U (zh) 机械旋流空气联合雾化油枪
CN201537557U (zh) 处理油雾用的多元流雾状油幕喷嘴装置
CN203437031U (zh) 一种sncr脱硝双流体喷射装置
CN112619916A (zh) 一种喷射器、吸收器以及吸收器控制方法
CN107511277B (zh) 自吸式节能喷头
CN203292942U (zh) 低温雾化冷风机
CN109631062B (zh) 一种基于水雾冷却的气脉冲吹灰装置
CN203837344U (zh) 一种分液器
CN202480189U (zh) 一种木竹材锯切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Termination date: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