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20089U - 具有自动充气放气功能的颈枕 - Google Patents

具有自动充气放气功能的颈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20089U
CN204520089U CN201520055973.5U CN201520055973U CN204520089U CN 204520089 U CN204520089 U CN 204520089U CN 201520055973 U CN201520055973 U CN 201520055973U CN 204520089 U CN204520089 U CN 2045200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ckpillow
valve mechanism
gas outlet
air inlet
way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5597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惠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05597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200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200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20089U/zh
Priority to PCT/IB2015/058770 priority patent/WO2016120689A1/en
Priority to HK15111258.7A priority patent/HK1211783A2/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自动充气放气功能的颈枕,包括U形气囊颈枕,还包括电动充气泵、第一阀门机构和第二阀门机构,第一阀门机构包括第一出气口、与U形气囊颈枕放气口连通的第一进气口和与外界相通的第二进气口,第二阀门机构包括第三进气口、与U形气囊颈枕充气口连通的第二出气口和与外界相通的第三出气口,第一出气口、第三进气口分别与电动充气泵的气体进口、气体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电动充气泵、第一阀门机构和第二阀门机构,使用时只需要操作充气按键或放气按键,就可以对U形气囊颈枕进行充气或放气,具有充放气速度快、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放气干净和进一步减少了存储空间等优点。

Description

具有自动充气放气功能的颈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颈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自动充气放气功能的颈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充气颈枕包括U形气囊颈枕和充气泵,使用时将U形气囊颈枕套在人体颈部,对人的颈部形成有效支撑,特别是对于长途旅行的人们来说,可以有效地缓解颈部疲劳。现有的充气颈枕在使用时,必须要用充气泵对U形气囊颈枕进行充气,不使用时,则需要对U形气囊颈枕进行放气,然后将放气后的U形气囊颈枕存储。但是现有的充气颈枕都是采用自然放气,这种自然放气存在放气速度慢,而且不能将U形气囊颈枕中的气体全部排放,会使一些气体存留在U形气囊颈枕中。若想将U形气囊颈枕中的气体排放干净,则需要在放气的时候用手压住U形气囊颈枕,即使这样也不会将U形气囊颈枕中的气体真正排放干净,存储时充气颈枕增加了存储空间,而且还存在使用不方便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向社会提供一种充气放气速度快、放气干净和使用方便的具有自动充气放气功能的颈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充气放气功能的颈枕,包括U形气囊颈枕,还包括电动充气泵、第一阀门机构和第二阀门机构,所述第一阀门机构包括第一出气口、与所述U形气囊颈枕放气口连通的第一进气口和与外界相通的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阀门机构包括第三进气口、与所述U形气囊颈枕充气口连通的第二出气口和与外界相通的第三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分别与所述电动充气泵的气体进口、气体出口连通;充气时,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打开,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三出气口关闭,放气时,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和所述第三出气口打开,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关闭。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阀门机构是第一三通阀门,所述第一三通阀门是第一三通电磁阀或者第一三通电动阀。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二阀门机构是第二三通阀门,所述第二三通阀门是第二三通电磁阀或者第二三通电动阀。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一阀门机构包括第一二通阀门和第二二通阀门,所述第一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二通阀门的一端,所述第二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二二通阀门的一端,所述第一二通阀门和所述第二二通阀门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一出气口。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第二阀门机构包括第三二通阀门和第四二通阀门,所述第二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三二通阀门的一端,所述第三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第四二通阀门的一端,所述第三二通阀门和所述第四二通阀门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三进气口。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MCU、控制按键、电源模块和控制电动充气泵工作的充气泵控制模块,所述MCU分别与所述控制按键、所述充气泵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阀门机构和所述第二阀门机构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给所述MCU、所述电动充气泵、所述控制按键、所述充气泵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阀门机构和所述第二阀门机构提供电能,所述控制按键通过所述MCU控制所述电动充气泵、所述第一阀门机构和所述第二阀门机构工作。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与所述MCU电性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U形气囊颈枕上。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还包括充电接口模块,所述充电接口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电性连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U形气囊颈枕的内侧面上设有按摩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电动充气泵、第一阀门机构和第二阀门机构,第一阀门机构包括第一出气口、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第二阀门机构包括第三进气口、第二出气口和第三出气口,充气时,电动充气泵将外界的气体通过第一阀门机构和第二阀门机构充入到U形气囊颈枕中,放气时,电动充气泵将U形气囊颈枕中的气体通过第一阀门机构和第二阀门机构抽到外界,而且还采用了MCU,通过MCU控制第一阀门机构和第二阀门机构的工作,使用时,只需要操作充气按键或放气按键,就可以对U形气囊颈枕进行充气或放气,具有充放气速度快、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放气干净和进一步减少了存储空间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5是图3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其中:1.U形气囊颈枕;11.充气口;12.放气口;13.按摩结构;2.电动充气泵;21.气体进口;22.气体出口;3.第一阀门机构;31.第一进气口;32.第二进气口;33.第一出气口;4.第二阀门机构;41.第二出气口;42.第三出气口;43.第三进气口;5.外界;6.MCU;61.控制按键;62.压力传感器;63.充气泵控制模块;71.第一三通阀门;72.第二三通阀门;81.第一二通阀门;82.第二二通阀门;83.第三二通阀门;84.第四二通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至图3,图1至图3所揭示的是 一种具有自动充气放气功能的颈枕,包括U形气囊颈枕1、电动充气泵2、第一阀门机构3和第二阀门机构4。所述第一阀门机构3包括第一出气口33、第一进气口31和第二进气口32,所述第一进气口31与所述U形气囊颈枕1的放气口12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32与外界5相通。所述第二阀门机构4包括第三进气口43、第二出气口41和第三出气口42,所述第二出气口41与所述U形气囊颈枕1的充气口11连通,所述第三出气口42与外界5相通,所述第一出气口33、所述第三进气口43分别与所述电动充气泵2的气体进口21、气体出口22连通。所述电动充气泵2、所述第一阀门机构3和所述第二阀门机构4设置在所述U形气囊颈枕1上(未图示)。所述U形气囊颈枕1是采用PVC材料,以多层式超声熔压而成。所述U形气囊颈枕1的表面设有一层不易变形材料,这样可以防止所述U形气囊颈枕1在充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形,从而更快的将所述U形气囊颈枕1充满。
对所述U形气囊颈枕1充气时,所述第二进气口32、所述第一出气口33、所述第三进气口43和所述第二出气口41打开,所述第一进气口31和所述第三出气口42关闭。对所述U形气囊颈枕1放气时,所述第一进气口31、所述第一出气口33、所述第三进气口43和所述第三出气口42打开,所述第二进气口32和所述第二出气口41关闭。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门机构3是第一三通阀门71(请参见图4所示),所述第一三通阀门71是第一三通电磁阀、第一三通电动阀或者第一三通气动阀。所述第二阀门机构4是第二三通阀门72(请参见图4所示),所述第二三通阀门72是第二三通电磁阀、第二三通电动阀或者第二三通气动阀。所述第一阀门机构3和所述第二阀门机构4还可以是手动阀门。在使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阀门机构3和所述第二阀门机构4优先采用第一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三通电磁阀。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门机构3还可以包括第一二通阀门81(请参见图5所示)和第二二通阀门82(请参见图5所示),所述第一进气口31设置在所述第一二通阀门81的一端,所述第二进气口32设置在所述第二二通阀门82的一端,所述第一二通阀门81和所述第二二通阀门82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一出气口33。所述第二阀门机构4还可以包括第三二通阀门83(请参见图5所示)和第四二通阀门84(请参见图5所示),所述第二出气口41设置在所述第三二通阀门83的一端,所述第三出气口42设置在所述第四二通阀门84的一端,所述第三二通阀门83和所述第四二通阀门84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三进气口43。所述第一二通阀门81、所述第二二通阀门82、所述第三二通阀门83和所述第四二通阀门84可以采用手动二通阀门,也可以采用电动二通阀门或/和电磁二通阀门等。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MCU6、控制按键61、电源模块和控制电动充气泵2工作的充气泵控制模块63,所述MCU6分别与所述控制按键61、所述充气泵控制模块63、所述第一阀门机构3和所述第二阀门机构4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给所述MCU6、所述电动充气泵2、所述控制按键61、所述充气泵控制模块63、所述第一阀门机构3和所述第二阀门机构4提供电能,所述控制按键61通过所述MCU6控制所述电动充气泵2、所述第一阀门机构3和所述第二阀门机构4工作。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MCU6电性连接的压力传感器62,所述压力传感器62设置在所述U形气囊颈枕1上。还包括充电接口模块,所述充电接口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控制按键61包括充气按键和放气按键。在所述U形气囊颈枕的内侧面上设有按摩结构1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对所述U形气囊颈枕1充气时,操作所述充气按键,所述充气按键就会给所述MCU6一个充气按键信号,然后所述MCU6根据充气按键信号,就会分别输送给所述充气泵控制模块63、所述第一阀门机构3和所述第二阀门机构4一个充气控制信号。所述充气泵控制模块63接收到充气控制信号后,控制所述电动充气泵2工作。所述第一阀门机构3和所述第二阀门机构4接收到充气控制信号后,所述第一阀门机构3的所述第二进气口32和所述第一出气口33打开,所述第一阀门机构3的所述第一进气口31关闭,所述第二阀门机构4的所述第三进气口43和所述第二出气口41打开,所述第二阀门机构4的所述第三出气口42关闭。所述电动充气泵2将外界5的气体依次通所述第二进气口32、所述第一出气口33、所述第三进气口43和所述第二出气口41充入到所述U形气囊颈枕1中。
所述压力传感器62将感应到所述U形气囊颈枕1中的气体压力传输给所述MCU6,当所述U形气囊颈枕1中的气体压力达到所述MCU6中的预设值时,证明所述U形气囊颈枕1已经充满气体。然后所述MCU6就会分别输送给所述充气泵控制模块63、所述第一阀门机构3和所述第二阀门机构4一个停止工作控制信号。所述充气泵控制模块63接收到停止工作控制信号后,控制所述电动充气泵2停止工作。所述第一阀门机构3和所述第二阀门机构4接收到停止工作控制信号后,将所述第二进气口32和所述第二出气口41关闭。在充气的过程中,如果用户觉得所述U形气囊颈枕1中充的气体已经达到了使用要求,用户可以再次操作所述充气按键,则所述MCU6同样会分别输送给所述充气泵控制模块63、所述第一阀门机构3和所述第二阀门机构4一个停止工作控制信号。
当需要对所述U形气囊颈枕1放气时,操作所述放气按键,所述放气按键就会给所述MCU6一个放气按键信号,然后所述MCU6根据放气按键信号,就会分别输送给所述充气泵控制模块63、所述第一阀门机构3和所述第二阀门机构4一个放气控制信号。所述充气泵控制模块63接收到放气控制信号后,控制所述电动充气泵2工作。所述第一阀门机构3和所述第二阀门机构4接收到放气控制信号后,所述第一阀门机构3的所述第一进气口31和所述第一出气口33打开,所述第一阀门机构3的所述第二进气口32关闭,所述第二阀门机构4的所述第三进气口43和所述第三出气口42打开,所述第二阀门机构4的所述第二出气口41关闭。所述电动充气泵2将所述U形气囊颈枕1的气体依次通所述第一进气口31、所述第一出气口33、所述第三进气口43和所述第三出气口42抽到外界5。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只需要操作所述充气按键或所述放气按键,就可以对所述U形气囊颈枕1进行充气或放气,具有充放气速度快、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便于携带、放气干净和进一步减少了存储空间等优点。

Claims (9)

1.一种具有自动充气放气功能的颈枕,包括U形气囊颈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动充气泵、第一阀门机构和第二阀门机构,所述第一阀门机构包括第一出气口、与所述U形气囊颈枕放气口连通的第一进气口和与外界相通的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阀门机构包括第三进气口、与所述U形气囊颈枕充气口连通的第二出气口和与外界相通的第三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分别与所述电动充气泵的气体进口、气体出口连通;充气时,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打开,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三出气口关闭,放气时,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三进气口和所述第三出气口打开,所述第二进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充气放气功能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机构是第一三通阀门,所述第一三通阀门是第一三通电磁阀或者第一三通电动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自动充气放气功能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门机构是第二三通阀门,所述第二三通阀门是第二三通电磁阀或者第二三通电动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充气放气功能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机构包括第一二通阀门和第二二通阀门,所述第一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一二通阀门的一端,所述第二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二二通阀门的一端,所述第一二通阀门和所述第二二通阀门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一出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具有自动充气放气功能的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门机构包括第三二通阀门和第四二通阀门,所述第二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第三二通阀门的一端,所述第三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第四二通阀门的一端,所述第三二通阀门和所述第四二通阀门的另一端设有所述第三进气口。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具有自动充气放气功能的颈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MCU、控制按键、电源模块和控制电动充气泵工作的充气泵控制模块,所述MCU分别与所述控制按键、所述充气泵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阀门机构和所述第二阀门机构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给所述MCU、所述电动充气泵、所述控制按键、所述充气泵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阀门机构和所述第二阀门机构提供电能,所述控制按键通过所述MCU控制所述电动充气泵、所述第一阀门机构和所述第二阀门机构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自动充气放气功能的颈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MCU电性连接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U形气囊颈枕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自动充气放气功能的颈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接口模块,所述充电接口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具有自动充气放气功能的颈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U形气囊颈枕的内侧面上设有按摩结构。
CN201520055973.5U 2015-01-27 2015-01-27 具有自动充气放气功能的颈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200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55973.5U CN204520089U (zh) 2015-01-27 2015-01-27 具有自动充气放气功能的颈枕
PCT/IB2015/058770 WO2016120689A1 (en) 2015-01-27 2015-11-13 Pillow
HK15111258.7A HK1211783A2 (zh) 2015-01-27 2015-11-13 充氣頸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55973.5U CN204520089U (zh) 2015-01-27 2015-01-27 具有自动充气放气功能的颈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20089U true CN204520089U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34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55973.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20089U (zh) 2015-01-27 2015-01-27 具有自动充气放气功能的颈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20089U (zh)
HK (1) HK1211783A2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1664A (zh) * 2015-08-19 2015-11-04 虞冀 一种颈部保护枕
WO2016120689A1 (en) * 2015-01-27 2016-08-04 Yeung Eliza Wai Yi Pillow
CN106510931A (zh) * 2016-12-22 2017-03-22 爱义思(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pid控制的止鼾智能枕
CN106512220A (zh) * 2016-09-13 2017-03-22 范广志 一种磁疗围脖
CN106617642A (zh) * 2017-01-19 2017-05-10 杭州正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气囊旅行辅助睡眠装置
CN106691049A (zh) * 2017-01-05 2017-05-24 殷隽 智能枕头及智能枕头的控制方法
WO2018072525A1 (en) * 2016-10-20 2018-04-26 Huizhou Miaosite Industrial Co., Ltd. Inflatable pillow
WO2018133466A1 (zh) * 2017-01-23 2018-07-26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颈部按摩器
CN109900866A (zh) * 2019-04-02 2019-06-18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服装样衣检验装置
CN109938718A (zh) * 2019-03-18 2019-06-28 深圳和而泰数据资源与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心率信息监测方法、装置、充气颈枕以及系统
CN111773036A (zh) * 2020-07-13 2020-10-16 深圳大学 一种下肢助力软体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WO2021189199A1 (zh) * 2020-03-23 2021-09-30 深圳市三分之一睡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囊充气抽气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20689A1 (en) * 2015-01-27 2016-08-04 Yeung Eliza Wai Yi Pillow
CN105011664A (zh) * 2015-08-19 2015-11-04 虞冀 一种颈部保护枕
CN106512220A (zh) * 2016-09-13 2017-03-22 范广志 一种磁疗围脖
WO2018072525A1 (en) * 2016-10-20 2018-04-26 Huizhou Miaosite Industrial Co., Ltd. Inflatable pillow
CN106510931A (zh) * 2016-12-22 2017-03-22 爱义思(上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pid控制的止鼾智能枕
CN106691049A (zh) * 2017-01-05 2017-05-24 殷隽 智能枕头及智能枕头的控制方法
CN106617642A (zh) * 2017-01-19 2017-05-10 杭州正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气囊旅行辅助睡眠装置
WO2018133466A1 (zh) * 2017-01-23 2018-07-26 深圳市倍轻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便携式颈部按摩器
CN109938718A (zh) * 2019-03-18 2019-06-28 深圳和而泰数据资源与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心率信息监测方法、装置、充气颈枕以及系统
CN109900866A (zh) * 2019-04-02 2019-06-18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服装样衣检验装置
CN109900866B (zh) * 2019-04-02 2021-07-06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服装样衣检验装置
WO2021189199A1 (zh) * 2020-03-23 2021-09-30 深圳市三分之一睡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气囊充气抽气装置
CN111773036A (zh) * 2020-07-13 2020-10-16 深圳大学 一种下肢助力软体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211783A2 (zh) 2016-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20089U (zh) 具有自动充气放气功能的颈枕
CN106785995B (zh) 一种成套电气柜
CN209977129U (zh) 一种基于压力传感器的充气气囊
CN206486874U (zh) 一种充气式防撞护舷
CN202164987U (zh) 一种充气式自动换气窗
CN204250330U (zh) 一种遇险时自动充气的泳衣
CN106235458A (zh) 一种自救泳装
CN204713404U (zh) 用于救生衣浮力衣的自充自产气的气囊组浮力装置
CN107512375A (zh) 一种泳池溺水自动救生系统的专用游泳圈重置装置及方法
CN201035419Y (zh) 一种充气机压力自动控制装置
CN106638479A (zh) 一种自动充气式码头护舷
CN201816735U (zh) 便携式快速充气救生气囊
CN208602666U (zh) 智能数控水下气囊平衡扶正装置
CN2869459Y (zh) 空飘气球的自动放气装置
CN202165641U (zh) 一种气动式自动阀门
CN205769151U (zh) 一种汽车自动防淹装置的车身姿态平衡传感器
CN206942972U (zh) 按压充气装置
CN104295552A (zh) 一种多功能集成阀
CN208605323U (zh) 一种多用途简易充气装置
CN201802604U (zh) 快速充气泄气泵
CN201468238U (zh) 充气伞
CN106337847A (zh) 一种防火门用气动控制系统
CN101954964A (zh) 便携式快速充气救生气囊
CN105799627A (zh) 一种汽车自动防淹装置的车身姿态平衡传感器
CN209657165U (zh) 一种气压检测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