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18775U - 湿帘换热式圈舍的水循环回收单元 - Google Patents

湿帘换热式圈舍的水循环回收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18775U
CN204518775U CN201520025364.5U CN201520025364U CN204518775U CN 204518775 U CN204518775 U CN 204518775U CN 201520025364 U CN201520025364 U CN 201520025364U CN 204518775 U CN204518775 U CN 2045187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t curtain
heat exchange
pond
circulatory pool
colony ho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253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献忠
王晨曦
李瑞章
曾宪富
齐兴国
蔡中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Province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Military Base Pla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Province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Military Base Pl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Province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Military Base Pla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Province Agricultural And Sideline Military Base Pla
Priority to CN20152002536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187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187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1877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一种湿帘换热式圈舍的水循环回收单元,包括设置于湿帘下方的回收槽,所述回收槽的下端连通循环池,所述循环池相对地表向下延伸设置于土层中,在所述回收槽下端口处设置过滤网层,所述循环池的池底通过管道连通至电机。其通过回收槽对形成湿帘的水收集,使该部分水进入到循环池内降温,电机在抽水形成湿帘时直接从循环池的池底抽水,在电机抽力作用下循环池内的水不断进行上下交替补充、并与土层换热,确保了形成湿帘之水的相对恒定之低温状态。

Description

湿帘换热式圈舍的水循环回收单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养殖中圈舍换热的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为一种湿帘换热式圈舍的水循环回收单元。
背景技术
在畜牧养殖过程中,养殖用圈舍的设计应当充分考虑通风问题。特别是在夏季高温季节,科学合理的通风设计可以有效地排除舍内热量,降低圈舍的温度。在北方还需要考虑圈舍内的湿度问题,要始终确保圈舍内通入新鲜而湿度相当的新鲜空气、排除有害气体、粉尘和病原微生物。
通风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种。自然通风状态下不需要专门设备、不需要动力、能源,且管理简单,所以实际应用中开放式圈舍和半开放式圈舍以自然通风为主,在夏季炎热时辅以机械通风。在密闭式圈舍养殖中,以机械通风为主。随着养猪生产的集约化、现代化发展,机械通风已成为控制圈舍环境的重要手段。风机选用的有轴流式和离心式两种。轴流式风机常用于调节送风量,既可用于送风也可用于排风。离心式风机适用于需要较大风压进行较远距离送风的场合。
为了在实现通风换气的同时,还能对圈舍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在现有养殖过程中常采用湿帘式通风换热方式。所谓湿帘式的换热方式是通过在圈舍的山墙上或者靠近山墙的两纵墙上进行通风口设置,通过电机将冷水抽到通风口所在的圈舍上端横向出水排,并设置横向出水排于通风口上端,冷却水由横向出水排排出,垂直降落便在通风口处形成了湿帘。在循环风由通风口进入的时候,循环风与水换热同时干燥的循环风还会带出一定的水汽,使圈舍内空气降温有增湿。但是目前的湿帘换热式圈舍存在水资源浪费问题,即冷水形成湿帘由圈舍上端流下后直接进入排水池按照废水排走,虽然有的圈舍设计时通过相关引流设施将该部分水回收,如用于圈舍的清洗,但是因为湿帘换热所用水量较大,难以实现完全回收,所以在后者情况之下仍然有较大浪费,且将该部分水回收用于如清洗圈舍用的某些回收设施的结构较繁杂,工程量较大,圈舍建造成本较高,维护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湿帘换热式圈舍的水循环回收单元,其能够直接对形成湿帘的水实现完全循环回收,不断用于湿帘降温,达到节水的环保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湿帘换热式圈舍的水循环回收单元,包括设置于湿帘下方的回收槽,所述回收槽的下端连通循环池,所述循环池相对地表向下延伸设置于土层中,在所述回收槽下端口处设置过滤网层,所述循环池的池底通过管道连通至电机。
进一步,所述循环池的池底位于地表下5至7米处。
进一步,所述循环池的池腔为自上向下的扩腔式结构。
进一步,在所述循环池与电机之间的连接管道之间设置有缓流池,所述缓流池整体设于土层中。最好使所述缓流池的最下端不高于所述循环池的池底,缓流池的体积相对循环池体积要相对小得多,体积比范围最好为1/7至1/5。
进一步,所述缓流池并联设置有多个,且各个缓流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至同一个或者各自对应连通至一个电机。
进一步,所述电机设置于隔热箱内,所述隔热箱的下端口密封连接在地面上,在与所述电机出水口连接的出水管外壁上包裹隔热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其通过回收槽对形成湿帘的水收集,并经过回收槽下端的过滤网层过滤,使该部分水进入到循环池内降温。因为循环池埋置于土层中且池底位于土层中一定深度,所以在循环池内水温有明显的渐变分层,即循环池的上部水温较高,池底附近水温与土层换热后温度很低几乎与地下土层温度一致,电机在抽水形成湿帘时直接从循环池的池底抽水,在电机抽力作用下循环池内的水不断进行上下交替补充、并与土层换热,确保了形成湿帘之水的相对恒定之低温状态。
为了减缓循环池内上部与下部水层之间的交替补充速度,延长水在循环池下部的换热时长,同时增大了换热面积,宜将循环池的下端容腔相对其上端容腔设置的大一些。
当然为了克服电机抽力对循环池底部水流的明显影响,还设置了缓流池。缓流池的设置不仅增加了换热面积,还减缓了抽力对循环池底部液体的搅动作用,避免循环池内形成剧烈的上下对流,影响循环池池底水温的温度,提高降温效果。特别是在将所述缓流池与上述将循环池的容腔区分设置的结构结合时,这种效果会更加突出。并联设置多个缓流池,能够进一步减轻循环池内对流,增强降温效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起到维修不影响持续工作的效果。
隔热箱及隔热层的设置有利于避免阳光照射对水管内水温的影响,保证了水在形成湿帘前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理想的低温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圈舍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水循环回收单元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圈舍,2湿帘,3回收槽,4循环池,5缓流池,6电机,7出水管,8隔热层,9隔热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所涉及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
一种湿帘换热式圈舍的水循环回收单元,包括设置于湿帘2下方的回收槽3,所述回收槽3的下端连通循环池4,所述循环池4相对地表向下延伸设置于土层中。将所述循环池4的池腔设为自上向下的扩腔式结构,是为了减缓循环池4内上部与下部水层之间的交替补充速度,延长水在循环池4下部的换热时长,同时增大了换热面积。
在所述回收槽3下端口处设置过滤网层,所述循环池4的池底通过管道连通至电机6。所述循环池4的池底最好位于地表下5至7米处,来同时保证循环池4下部所处地温的恒定低温状态及循环池4自身容腔的深度。
该湿帘换热式圈舍的水循环回收单元通过回收槽3对形成湿帘2的水进行初步收集,并经过回收槽3下端的过滤网层过滤,使该部分水进入到循环池4内。因为循环池4埋置于土层中且池底位于土层中一定深度处,所以在循环池4内水温有明显的渐变分层,即循环池的上部水温较高,池底附近水温与土层换热后温度很低几乎与地下土层温度一致,电机6在抽水形成湿帘2时,水由循环池4的池底抽排出,在电机6抽力作用下循环池4内的水不断进行上下交替补充、并与土层换热,确保了形成湿帘2之水的相对恒定之低温状态。在所述循环池4与电机6之间的连接管道之间设置有缓流池5,缓流池5为封闭罐体结构,设有进、出水口,所述缓流池5整体设于土层中。所述缓流池5的体积相对循环池4体积要相对小得多,体积比范围最好为1/7至1/5。缓流池5的设置是为了克服电机6抽力对循环池4底部水流的明显影响。
所述电机6设置于隔热箱9内,所述隔热箱9的下端口密封连接在地面上,在与所述电机6出水口连接的出水管7外壁上包裹隔热层8。隔热箱9及隔热层8的设置有利于避免阳光照射对出水管7内水温的影响,保证了水在形成湿帘前的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理想的低温状态。
风由湿帘2进入圈舍1内,将圈舍1内的热空气带出,实现降温,同时如果圈舍周围空气过于干燥,风在经过湿帘2时会带出一部分水汽,补充空气中的水分不足。鉴于此,最好设置补水电机,定时定量地向回收槽3内补水。
所述缓流池5可以并联设置有多个,且各个缓流池5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至同一个或者各自对应连通至一个电机6。
缓流池5的设置不仅增加了换热面积,还减缓了电机6抽力对循环池4底部液体的搅动作用,避免循环池4内形成剧烈的上下对流,影响循环池4池底水温的温度,提高降温效果。特别是在将所述缓流池5与上述将循环池4的容腔区分设置的结构结合时,这种效果会更加突出。并联设置多个缓流池5,能够进一步减轻循环池4内对流,增强降温效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起到维修不影响持续工作的效果。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Claims (10)

1.一种湿帘换热式圈舍的水循环回收单元,包括电机,其特征是:还包括设置于湿帘下方的回收槽,所述回收槽的下端连通循环池,所述循环池相对地表向下延伸并设置于土层中,在所述回收槽下端口处设置过滤网层,所述循环池的池底通过管道连通至所述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帘换热式圈舍的水循环回收单元,其特征是:所述循环池的池底位于地表下5至7米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湿帘换热式圈舍的水循环回收单元,其特征是:所述循环池的池腔为自上向下的扩腔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湿帘换热式圈舍的水循环回收单元,其特征是:在所述循环池与电机之间的连接管道之间设置有缓流池,所述缓流池整体设于土层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帘换热式圈舍的水循环回收单元,其特征是:所述循环池的池腔为自上向下的扩腔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帘换热式圈舍的水循环回收单元,其特征是:所述缓流池的体积与所述循环池体积之比范围为1/7至1/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帘换热式圈舍的水循环回收单元,其特征是:所述缓流池并联设置有多个,且各个缓流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至同一个或者各自对应连通至一个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湿帘换热式圈舍的水循环回收单元,其特征是:所述缓流池并联设置有多个,且各个缓流池的出水口通过管道连通至同一个或者各自对应连通至一个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湿帘换热式圈舍的水循环回收单元,其特征是:所述电机设置于隔热箱内,所述隔热箱的下端口密封连接在地面上,在与所述电机出水口连接的出水管外壁上包裹隔热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湿帘换热式圈舍的水循环回收单元,其特征是:在所述循环池与电机之间的连接管道之间设置有缓流池,所述缓流池整体设于土层中。
CN201520025364.5U 2015-01-14 2015-01-14 湿帘换热式圈舍的水循环回收单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187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25364.5U CN204518775U (zh) 2015-01-14 2015-01-14 湿帘换热式圈舍的水循环回收单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25364.5U CN204518775U (zh) 2015-01-14 2015-01-14 湿帘换热式圈舍的水循环回收单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18775U true CN204518775U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328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2536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18775U (zh) 2015-01-14 2015-01-14 湿帘换热式圈舍的水循环回收单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1877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2311A (zh) * 2015-01-14 2015-04-29 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省军区农副业基地 湿帘换热式圈舍的水循环回收单元
CN106561476A (zh) * 2016-10-10 2017-04-19 桐庐畲洪禽业有限公司 一种集约化蛋鸡舍内水帘降温装置及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42311A (zh) * 2015-01-14 2015-04-29 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省军区农副业基地 湿帘换热式圈舍的水循环回收单元
CN106561476A (zh) * 2016-10-10 2017-04-19 桐庐畲洪禽业有限公司 一种集约化蛋鸡舍内水帘降温装置及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25947B (zh) 一种自循环温室大棚
CN101799196B (zh) 新型浅层地能、太阳能、风能一体化建筑空调系统
CN104115706B (zh) 太阳能相变蓄热器耦合气流循环装置的温室大棚
CN102141304A (zh) 一种高效气水复合型太阳能集热装置及其应用
CN106013547A (zh) 一种集成绿植和光伏系统的通风双层玻璃幕墙
CN106857110A (zh) 一种农业大棚植物季节性全方位的温控系统和温控方法
CN207019201U (zh) 一种建筑制冷送风系统
CN204518775U (zh) 湿帘换热式圈舍的水循环回收单元
CN104315631B (zh) 一种自动调控式养殖系统
CN102628602B (zh) 溶洞气候的建筑空气调节方法及装置
CN204598941U (zh) 一种新型猪舍
CN207820690U (zh) 一种花卉平面种植床供暖装置
CN203985265U (zh) 太阳能相变蓄热器耦合气流循环装置的温室大棚
CN205897384U (zh) 一种带能量回收的多功能泳池除湿热泵
CN204579314U (zh) 节能高效蓄放热日光温室
CN204214068U (zh) 一种自动调控式养殖系统
CN106949686A (zh) 高温储罐基础的自动控温冷却系统
CN205822530U (zh) 一种集成绿植和光伏系统的通风双层玻璃幕墙
CN105783153A (zh) 基于地温结构比/杂交风泵/多管取温/穿水净化的系统
CN203024437U (zh) 一种气水复合型太阳能高效集热装置
CN207214308U (zh) 一种基于土壤源换热的围护结构
CN204593895U (zh) 温室养殖水和空气并行加热的太阳能—热泵联合供热系统
CN104542311B (zh) 湿帘换热式圈舍的水循环回收单元
CN206728734U (zh) 一种农业大棚植物季节性全方位的温控系统
CN104764213B (zh) 温室养殖水和空气并行加热的太阳能-热泵联合供热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Termination date: 2017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