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16436U - 一种易散热船用复合电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易散热船用复合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16436U
CN204516436U CN201520141996.8U CN201520141996U CN204516436U CN 204516436 U CN204516436 U CN 204516436U CN 201520141996 U CN201520141996 U CN 201520141996U CN 204516436 U CN204516436 U CN 2045164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heat
conducting piece
vessel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4199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巫月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OBO CAB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OBO CAB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OBO CAB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OBO CAB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4199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164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164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1643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易散热船用复合电缆,包括缆芯、绕包层和第一护套层,缆芯由三根电力导线、三根通信导线和导热件组成,导热件的中部设有沿电缆轴向延伸的散热孔,导热件的外壁上开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间隔布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横截面均呈圆弧形,每根电力导线抵靠在其中一个第一凹槽内,每根通信导线抵靠在一个第二凹槽内。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电缆,电力导线和通信导线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导热件,再由导热件传递到电缆外部,电缆的散热性能好,不会因温度过高而烧坏,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绝缘材料,导体产生的热量传递速度快,散热速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易散热船用复合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散热船用复合电缆。
背景技术
复合电缆是用于同时传输和分配电力和信号的电缆,将电力导线和信号导线集合到一起,方便布线,避免了布置多根电线而显得混乱,同时,便于进行拖拽,因而,被广泛作为船用电缆使用。由于电流的热效应,电缆在输送电能时,若承载较大的电流,则会导致导体产生相对多的热量,导体产生的热量若不能及时散发出去,会使电缆内部温度逐渐升高,时间久了会加速电缆的绝缘层和护套层等层的老化、导体产生氧化层,会使电缆的导电能力和绝缘等级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易散热船用复合电缆,散热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散热船用复合电缆,包括缆芯、绕包层和第一护套层;
缆芯由三根电力导线、三根通信导线和导热件组成,电力导线的横截面呈圆形,电力导线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导体、包覆在第一导体外部的第一绝缘层、包覆在第一绝缘层外的第一屏蔽层及包覆在第一屏蔽层外的第二护套层;
通信导线的横截面呈圆形,通信导线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二导体、包覆在第二导体外部的第二绝缘层、包覆在第二绝缘层外的第二屏蔽层及包覆在第二屏蔽层外的第三护套层;
导热件的中部设有沿电缆轴向延伸的散热孔,导热件的外壁上沿轴向开有三个第一凹槽和三个第二凹槽,三个第一凹槽和三个第二凹槽沿圆周均匀分布,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间隔布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横截面均呈圆弧形,三根电力导线分别位于第一凹槽内且抵靠所述第一凹槽内壁,三根通信导线分别位于第二凹槽内且抵靠所述第二凹槽内壁;
绕包层绕包在缆芯外部,第一护套层包覆在绕包层外部。
优选地,第一凹槽对电力导线的包覆率30%≤Α≤60%,第二凹槽对通信导线的包覆率30%≤Α≤60%。
优选地,导热件上开有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第一透气孔连通散热孔和第一凹槽,第二透气孔连通散热孔和第二凹槽。
优选地,导热件采用导热硅胶材料制成。
优选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均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
优选地,第一屏蔽层和第二屏蔽层均采用铜丝绕包而成。
优选地,第一护套层采用耐磨复合材料制成,第二护套层和第三护套层均采用聚酰亚胺材料制成。
优选地,绕包层采用矽胶布绕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缆芯由电力导线、通信导线和导热件组成,导热件的中部设有沿电缆轴向延伸的散热孔,导热件的外壁上开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间隔布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横截面均呈圆弧形,每根电力导线抵靠在其中一个第一凹槽内,每根通信导线抵靠在一个第二凹槽内。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电缆,电力导线和通信导线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导热件,再由导热件传递到电缆外部,电缆的散热性能好,不易被烧坏;导热件上的第一凹槽对电力导线的包覆率30%≤Α≤60%,导热件上的第二凹槽对通信导线的包覆率30%≤Α≤60%,使得导线产生的热量向导热件传递的速率增大,提高了散热速率,同时也保证导线能够放入到凹槽内;散热孔通过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分别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连通,使得热量传递的速度加快;导热件、第二护套层、第三护套层、绕包层均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绝缘材料制成,导体产生的热量传递速度快,散热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散热船用复合电缆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易散热船用复合电缆的截面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易散热船用复合电缆,包括缆芯、绕包层4和第一护套层5。
缆芯由三根电力导线1、三根通信导线2和导热件3组成,导热件3采用导热硅胶材料制成,电力导线1的横截面呈圆形,电力导线1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导体11、包覆在第一导体11外部的第一绝缘层12、包覆在第一绝缘层12外的第一屏蔽层13及包覆在第一屏蔽层13外的第二护套层14。
通信导线2的横截面呈圆形,通信导线2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二导体21、包覆在第二导体21外部的第二绝缘层22、包覆在第二绝缘层22外的第二屏蔽层23及包覆在第二屏蔽层23外的第三护套层24,第一绝缘层12和第二绝缘层22均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第一屏蔽层13和第二屏蔽层23均采用铜丝绕包而成,第二护套层14和第三护套层24均采用聚酰亚胺材料制成。导热件3的中部设有沿电缆轴向延伸的散热孔31,导热件3的外壁上沿轴向开有三个第一凹槽和三个第二凹槽,三个第一凹槽和三个第二凹槽沿圆周均匀分布,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间隔布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横截面均呈圆弧形,三根电力导线1分别位于第一凹槽内且抵靠所述第一凹槽内壁,三根通信导线2分别位于第二凹槽内且抵靠所述第二凹槽内壁,第一凹槽对电力导线1的包覆率30%≤Α≤60%,第二凹槽对通信导线2的包覆率30%≤Α≤60%,导热件3上开有第一透气孔32和第二透气孔33,第一透气孔32连通散热孔31和第一凹槽,第二透气孔33连通散热孔31和第二凹槽。
绕包层4绕包在缆芯外部,第一护套层5包覆在绕包层4外部,第一护套层5采用耐磨复合材料制成,绕包层4采用矽胶布绕包。
缆芯由电力导线1、通信导线2和导热件3组成,导热件3的中部设有沿电缆轴向延伸的散热孔31,导热件3的外壁上开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间隔布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横截面均呈圆弧形,每根电力导线1抵靠在其中一个第一凹槽内,每根通信导线2抵靠在一个第二凹槽内。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电缆,电力导线1和通信导线2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导热件3,再由导热件3传递到电缆外部,电缆的散热性能好,不易被烧坏;第一凹槽对电力导线1的包覆率30%≤Α≤60%,第二凹槽对通信导线2的包覆率30%≤Α≤60%,使得导线产生的热量向导热件3传递的速率增大,提高了散热速率,同时也保证导线能够放入到凹槽内;散热孔31通过第一透气孔32和第二透气孔33分别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连通,使得热量传递的速度加快;导热件3、第二护套层14、第三护套层24、绕包层4均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绝缘材料制成,导体产生的热量传递速度快,散热性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易散热船用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绕包层(4)和第一护套层(5);
缆芯由三根电力导线(1)、三根通信导线(2)和导热件(3)组成,电力导线(1)的横截面呈圆形,电力导线(1)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导体(11)、包覆在第一导体(11)外部的第一绝缘层(12)、包覆在第一绝缘层(12)外的第一屏蔽层(13)及包覆在第一屏蔽层(13)外的第二护套层(14);
通信导线(2)的横截面呈圆形,通信导线(2)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二导体(21)、包覆在第二导体(21)外部的第二绝缘层(22)、包覆在第二绝缘层(22)外的第二屏蔽层(23)及包覆在第二屏蔽层(23)外的第三护套层(24);
导热件(3)的中部设有沿电缆轴向延伸的散热孔(31),导热件(3)的外壁上沿轴向开有三个第一凹槽和三个第二凹槽,三个第一凹槽和三个第二凹槽沿圆周均匀分布,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间隔布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横截面均呈圆弧形,三根电力导线(1)分别位于第一凹槽内且抵靠所述第一凹槽内壁,三根通信导线(2)分别位于第二凹槽内且抵靠所述第二凹槽内壁;
绕包层(4)绕包在缆芯外部,第一护套层(5)包覆在绕包层(4)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散热船用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凹槽对电力导线(1)的包覆率30%≤Α≤60%,第二凹槽对通信导线(2)的包覆率30%≤Α≤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散热船用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导热件(3)上开有第一透气孔(32)和第二透气孔(33),第一透气孔(32)连通散热孔(31)和第一凹槽,第二透气孔(33)连通散热孔(31)和第二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散热船用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导热件(3)采用导热硅胶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散热船用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绝缘层(12)和第二绝缘层(22)均采用聚乙烯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散热船用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屏蔽层(13)和第二屏蔽层(23)均采用铜丝绕包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散热船用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第一护套层(5)采用耐磨复合材料制成,第二护套层(14)和第三护套层(24)均采用聚酰亚胺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散热船用复合电缆,其特征在于,绕包层(4)采用矽胶布绕包。
CN201520141996.8U 2015-03-12 2015-03-12 一种易散热船用复合电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164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41996.8U CN204516436U (zh) 2015-03-12 2015-03-12 一种易散热船用复合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41996.8U CN204516436U (zh) 2015-03-12 2015-03-12 一种易散热船用复合电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16436U true CN204516436U (zh) 2015-07-29

Family

ID=53714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41996.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16436U (zh) 2015-03-12 2015-03-12 一种易散热船用复合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1643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4454A (zh) * 2015-11-13 2016-03-02 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散热电缆
CN108682500A (zh) * 2018-04-27 2018-10-19 北海和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缆
CN112731601A (zh) * 2020-12-19 2021-04-30 常熟迅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蝶形引入光缆及光电混合缆
CN117894519A (zh) * 2024-03-13 2024-04-16 广州市信征汽车零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散热线束及其包覆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4454A (zh) * 2015-11-13 2016-03-02 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散热电缆
CN108682500A (zh) * 2018-04-27 2018-10-19 北海和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缆
CN112731601A (zh) * 2020-12-19 2021-04-30 常熟迅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蝶形引入光缆及光电混合缆
CN112731601B (zh) * 2020-12-19 2022-06-17 深圳市特发信息光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蝶形引入光缆及光电混合缆
CN117894519A (zh) * 2024-03-13 2024-04-16 广州市信征汽车零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散热线束及其包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16436U (zh) 一种易散热船用复合电缆
CN202662370U (zh) 一种复合带绕包耐火电力电缆
CN204334989U (zh) 一种自控伴热电缆结构
CN206697273U (zh) 一种耐高温阻燃型电气化铁路电缆
CN202855396U (zh) 复合式电力传输电缆
CN201533420U (zh) 环保节能型加热电缆
CN203774007U (zh) 一种新型yjv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CN203102989U (zh) 事故网分析用高载流量低传导温度耐火电力软电缆
CN106128542A (zh) 一种节能低耗三芯扁型护套电线
CN205305145U (zh) 一种高能效高屏蔽地热电缆
CN207397756U (zh) 一种散热性能好的新型电线电缆
CN205722980U (zh) 一种带电源线的数据通讯电缆
CN205722934U (zh) 一种低碳无毒火灾报警电缆
CN203760183U (zh) 一种核电站用仪器仪表电缆
CN204516437U (zh) 一种散热型电力电缆
CN205264375U (zh) 多功能并行电缆
CN203644443U (zh) 耐热型铝合金电缆
CN204857237U (zh) 光伏发电用抗紫外线耐老化电缆
CN204315276U (zh) 散热型电缆
CN202563953U (zh) 散热电线
CN204596483U (zh) 耐温绝缘电缆
CN204332525U (zh) 双层漆包线中频电缆
CN207264811U (zh) 一种偏心率低的电线电缆
CN203482428U (zh) 一种碳纤维地暖发热线
CN204315288U (zh) 一种高频高温高压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9

Termination date: 2016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