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13758U - 一种高效节能热空气制备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节能热空气制备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513758U CN204513758U CN201520113286.4U CN201520113286U CN204513758U CN 204513758 U CN204513758 U CN 204513758U CN 201520113286 U CN201520113286 U CN 201520113286U CN 204513758 U CN204513758 U CN 2045137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air
- heat exchanger
- pipeline
- h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ir Supply (AREA)
Abstract
一种高效节能热空气制备系统,包括有热风炉、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鼓风机和燃烧风机,其中热风炉具有炉体,炉体底部设有流化床,并在流化床底部装有风箱,燃烧风机通过管道与风箱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炉体具有钢制筒状结构,炉壁由内炉壁和外炉壁组成,在两层炉壁之间设有换热腔;所述热风炉中燃料燃烧产生的热烟气通过管道依次经过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经过收尘处理后排向大气;所述鼓风机中输入的纯净的冷空气,依次通过第二换热器、换热腔和第一换热器进行三次热交换后,转换为热空气并输送给外部设备;本实用新型不仅换热效率高,排烟量小,对环境的污染小,而且炉体的体积小、重量轻、投资成本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空气的制备,尤其是一种高效节能热空气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热空气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粮食等多种行业的热工工艺中。现有的热空气产生的方法为:采用热风炉先产生热烟气,然后再通过换热器加热空气。然而,热风炉由于烟气温度受燃料、炉体、换热器材料等条件限制,炉体内部的燃烧温度不能过高,空气过量系数较大(一般大于2),经过换热后排放的烟气量较大,对空气的污染大,而整个系统能耗高、换热效率低,对工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制约;与此同时,热风炉炉体结构较为庞大,占地面积大、施工周期长,投资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当前采用热风炉制取热空气时,能耗高、换热效率低、排烟量大、污染严重,并且占地面积大、施工周期长,投资成本高的问题,为此提供一种能耗低、占地面积小,并且排烟量小的热空气制备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一种高效节能热空气制备系统,包括有热风炉、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鼓风机和燃烧风机,其中热风炉具有炉体,炉体底部设有流化床,流化床上设有进料口和排渣口,并在流化床底部装有风箱,燃烧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风箱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炉体具有钢制筒状结构,并且炉壁由内炉壁和外炉壁组成,在两层炉壁之间设有换热腔;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热烟气入口通过管道与炉体的排烟口相连接,热烟气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二换热器的热烟气入口相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热烟气出口与排烟管相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换热介质入口通过管道与鼓风机相连接,换热介质出口通过管道与换热腔的下端相连接,换热腔的上端通过管道与第一换热器的换热介质入口相连接,第一换热器的换热介质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外部设备。
本实用新型中还设有循环热风机和混风器,其中混风器具有冷风入口、热风入口和混合风出口,所述循环热风机的进风口通过管道与排烟管相连接,出风口通过管道与混风器的热风入口相连接;所述混风器的混合风出口通过管道与燃烧风机的进风口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燃烧风机的出风口处还装有播煤风风管,播煤风风管与进料口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换热效率高、排烟量小,对环境的污染小,其中,从第二换热器的热烟气出口排出的热烟气的温度一般为120℃-180℃,通过排烟损失的热量占13%-21%,而循环热风机将30%-60%的热烟气作为循环风,通过混风器将其与空气混合,作为燃烧风、拨煤风和二次风再次供给热风炉,如此,不仅减小了排烟量,而且同时节约了5%-9.5%的热量,做到了热能的循环利用;
(2)本实用新型中炉体采用的钢制筒状结构,不仅通过换热腔将炉体燃烧产生的12%-16%的热量传递给待加热的冷空气,而且减小了炉体的外形尺寸和炉体的重量以及投资成本,同时相应地减小了外部换热器的换热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热风炉,2—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4—鼓风机,5—燃烧风机,6—炉体,7—流化床,8—进料口,9—排渣口,10—风箱,11—内炉壁,12—外炉壁,13—换热腔,14—排烟管,15—循环热风机,16—混风器,17—冷风入口,18—热风入口,19—混合风出口,20—播煤风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热风炉1、第一换热器2、第二换热器3、鼓风机4和燃烧风机5,其中热风炉1具有炉体6,炉体6底部设有流化床7,流化床7上设有进料口8和排渣口9,并在流化床7底部装有风箱10,燃烧风机5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风箱10相连接,特别是,所述炉体6具有钢制筒状结构,并且炉壁由内炉壁11和外炉壁12组成,在两层炉壁之间设有换热腔13;所述第一换热器2的热烟气入口通过管道与炉体6的排烟口相连接,热烟气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二换热器3的热烟气入口相连接,第二换热器3的热烟气出口与排烟管14相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3的换热介质入口通过管道与鼓风机4相连接,换热介质出口通过管道与换热腔13的下端相连接,换热腔13的上端通过管道与第一换热器2的换热介质入口相连接,第一换热器2的换热介质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外部设备。
本实施例中还设有循环热风机15和混风器16,其中混风器16具有冷风入口17、热风入口18和混合风出口19,所述循环热风机15的进风口通过管道与排烟管14相连接,出风口通过管道与混风器16的热风入口18相连接;所述混风器16的混合风出口19通过管道与燃烧风机5的进风口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燃烧风机5的出风口处还装有播煤风风管20,播煤风风管20与进料口8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热风炉1的流化床7上燃料燃烧产生的热烟气通过炉体6排出后,依次通过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3,之后从排烟管14排出的热烟气一部分经过收尘处理后排向大气,而另一部分热烟气在循环热风机15的作用下,通过混风器16与空气混合后,在燃烧风机5的作用下再次输送给热风炉1,以此达到循环利用;与此同时,通过鼓风机4带入的纯净冷空气通过第二换热器3进行第一次热交换后,在炉体6的换热腔13中与炉体6的燃烧室内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第二次热交换,之后再次通过第一换热器2进行第三次热交换,最终得到的纯净的热空气输送出去作为工业应用。
Claims (3)
1.一种高效节能热空气制备系统,包括有热风炉、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鼓风机和燃烧风机,其中热风炉具有炉体,炉体底部设有流化床,流化床上设有进料口和排渣口,并在流化床底部装有风箱,燃烧风机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风箱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炉体具有钢制筒状结构,并且炉壁由内炉壁和外炉壁组成,在两层炉壁之间设有换热腔;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热烟气入口通过管道与炉体的排烟口相连接,热烟气出口通过管道与第二换热器的热烟气入口相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热烟气出口与排烟管相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换热介质入口通过管道与鼓风机相连接,换热介质出口通过管道与换热腔的下端相连接,换热腔的上端通过管道与第一换热器的换热介质入口相连接,第一换热器的换热介质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外部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热空气制备系统,其特征是:还设有循环热风机和混风器,其中混风器具有冷风入口、热风入口和混合风出口,所述循环热风机的进风口通过管道与排烟管相连接,出风口通过管道与混风器的热风入口相连接;所述混风器的混合风出口通过管道与燃烧风机的进风口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热空气制备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燃烧风机的出风口处还装有播煤风风管,播煤风风管与进料口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13286.4U CN204513758U (zh) | 2015-02-17 | 2015-02-17 | 一种高效节能热空气制备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13286.4U CN204513758U (zh) | 2015-02-17 | 2015-02-17 | 一种高效节能热空气制备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513758U true CN204513758U (zh) | 2015-07-29 |
Family
ID=537117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113286.4U Active CN204513758U (zh) | 2015-02-17 | 2015-02-17 | 一种高效节能热空气制备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51375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48730A (zh) * | 2020-12-23 | 2021-04-13 | 常州志恒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热风炉余热回收装置 |
-
2015
- 2015-02-17 CN CN201520113286.4U patent/CN20451375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648730A (zh) * | 2020-12-23 | 2021-04-13 | 常州志恒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热风炉余热回收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29649A (zh) | 一种喷涂烘干炉 | |
CN202532702U (zh) | 高、低温烟气混合双预热的顶燃式热风炉 | |
CN203373366U (zh) | 一种纯烧高炉煤气实现高风温的热风炉系统 | |
CN202182624U (zh) | 节能型铝熔化联体炉 | |
CN102618681A (zh) | 无炉箅子双预热顶燃式热风炉 | |
CN204554840U (zh) | 一种工业废气燃烧装置 | |
CN103063044B (zh) | 转底炉烟气余热利用系统和转底炉烟气余热利用方法 | |
CN202912990U (zh) | 一种热风炉系统 | |
CN204513758U (zh) | 一种高效节能热空气制备系统 | |
CN102620424A (zh) | 带有分层高低温烟道双预热系统的顶燃式热风炉 | |
CN202013087U (zh) | 直燃式热风炉 | |
CN204064005U (zh) | 蓄热式循环瓦斯气加热炉高温烧积碳装置 | |
CN202203931U (zh) | 颗粒燃料燃烧装置 | |
CN201757419U (zh) | 一种环保节能锅炉 | |
CN201819239U (zh) | 复合管空气预热器 | |
CN202643723U (zh) | 一种无炉箅子双预热顶燃式热风炉 | |
CN204404817U (zh) | 烟气余热资源转换与利用系统 | |
CN107131641A (zh) | 一种燃煤热风炉 | |
CN206113338U (zh) | 一种新型热水热风锅炉 | |
CN200996720Y (zh) | 多温区高效常压加热炉 | |
CN215676346U (zh) | 一种矿粉粉磨用热风炉余热循环装置 | |
CN104534894A (zh) | 烟气余热资源转换与利用系统 | |
CN202692724U (zh) | 反射炉沉降室降温装置 | |
CN102888480A (zh) | 一种热风炉系统及利用该系统提高热风温度的方法 | |
CN208458526U (zh) | 新型换热式保温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14 Address after: 11, Huangshi, Hubei Province on the foot of the building, 435000 building, long street Patentee after: Hubei Dongsheng Tianlong energy sav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1, Huangshi, Hubei Province on the foot of the building, 435000 building, long street Patentee before: East, Hubei Tian Long thermal hardware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