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08002U - 一种同步带差速输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同步带差速输送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508002U CN204508002U CN201420871652.8U CN201420871652U CN204508002U CN 204508002 U CN204508002 U CN 204508002U CN 201420871652 U CN201420871652 U CN 201420871652U CN 204508002 U CN204508002 U CN 2045080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lley
- belt
- driving pulley
- transmission connection
- conveying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步带差速输送机构,该机构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传送单元以及与传送单元传动连接的动力输出单元,动力输出单元包括对称设置在机架两端的左侧驱动电机与右侧驱动电机、左侧驱动带轮、右侧驱动带轮、与左侧驱动带轮传动连接的左侧从动带轮以及与右侧驱动带轮传动连接的右侧从动带轮,左侧驱动带轮与右侧驱动带轮分别与左侧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右侧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左侧从动带轮与右侧从动带轮分别通过左侧传动轴、右侧传动轴与传送单元传动连接,传送单元上还设有第一产品槽及第二产品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消除了频繁启动或关闭电机的安全隐患,减少维护成本,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实用性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差速输送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同步带差速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现今,随着企业加工生产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种功能的输送线被广泛应用到产品的生产、搬运和装箱过程中。输送线的运用代替了人力劳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某些小袋装产品的装箱过程中,需要一次装入指定的数量,而装箱机构不能沿输送线方向移动,只能垂直输送线方向移动。这时,普通的输送线是先将产品按一定的数量输送到指定位置后,关闭输送线电机,使输送线停止运动,然后,再由装箱机构把产品装入箱子中,装箱完成后,再启动输送线电机,使输送线再重新运动。由此以来,在长时间的装箱过程中,需要频繁地开启或关闭电机,这不但容易损坏电机,而且还会大大降低装箱的工作效率,体现不出输送线的时间成本优势。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不同行业的技术人员也对相应领域的输送线进行了较多的改进。申请号为201320019846.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差速同步链瓶体输送系统,包括输送架以及连接在输送架的传送轴,传送轴上装有输送链轮,其中一根传送轴与安装在输送架上的电动机动力连接,输送链轮上装有平板输送链板,输送架的两侧分别装有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支撑架上的侧护板,输送架的一侧还连接有位于平板输送链板一侧的多个差速链轮,其中一个差速链轮由安装在输送架上的动力装置驱动,多个差速链轮上装有与平板输送链板平行设置且输送速度比平板输送链板高的挡瓶链条,挡瓶链条上装有间隔设置且位于平板输送链板上方的挡瓶板,其中,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连接在输送架上的电机减速机以及与电机减速机动力连接的变速箱,差速链轮动力连接在变速箱的动力输出轴上。上述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主要针对现有酒水包装行业中输送线的技术改进,适用性有限,而且整个系统的组成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电机频繁启停,并有效提高输送效率的同步带差速输送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同步带差速输送机构,该机构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传送单元以及与传送单元传动连接的动力输出单元,所述的动力输出单元包括对称设置在机架两端的左侧驱动电机与右侧驱动电机、左侧驱动带轮、右侧驱动带轮、与左侧驱动带轮传动连接的左侧从动带轮以及与右侧驱动带轮传动连接的右侧从动带轮,所述的左侧驱动带轮与右侧驱动带轮分别与左侧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右侧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左侧从动带轮与右侧从动带轮分别通过左侧传动轴、右侧传动轴与所述的传送单元传动连接,所述的传送单元上还设有第一产品槽及第二产品槽。
所述的左侧驱动带轮通过左侧驱动皮带与所述的左侧从动带轮传动连接。
所述的右侧驱动带轮通过右侧驱动皮带与所述的右侧从动带轮传动连接。
所述的传送单元包括设置在左侧传动轴上的左侧带轮组、设置在右侧传动轴上的右侧带轮组以及传动皮带组,所述的左侧带轮组通过传动皮带组与所述的右侧带轮组传动连接。
所述的左侧带轮组包括第一左侧带轮、第二左侧带轮及第三左侧带轮,所述的第二左侧带轮位于第一左侧带轮与第三左侧带轮之间,并通过第一滚动轴承设置在所述的左侧传动轴上,所述的第一左侧带轮与第三左侧带轮均通过第一键槽与所述的左侧传动轴固定连接。
所述的右侧带轮组包括第一右侧带轮、第二右侧带轮及第三右侧带轮,所述的第二右侧带轮位于第一右侧带轮与第三右侧带轮之间,并通过第二键槽与所述的右侧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右侧带轮与第三右侧带轮均通过第二滚动轴承设置在所述的右侧传动轴上。
所述的传动皮带组包括套设在第一左侧带轮与第一右侧带轮上的第一传送带、套设在第二左侧带轮与第二右侧带轮上的第二传送带以及套设在第三左侧带轮与第三右侧带轮上的第三传送带。
所述的第一产品槽通过螺栓与所述的第一传送带、第三传送带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二产品槽通过螺栓与所述的第二传送带固定连接。
工作时,开启左侧驱动电机,左侧驱动带轮开始驱动,并通过左侧驱动皮带带动左侧从动带轮一起转动,此时,左侧传动轴随之转动,并驱动第一左侧带轮、第三左侧带轮同步转动,并通过第一传送带及第三传送带带动第一产品槽运动,调节左侧驱动电机转速,使第一产品槽缓慢接收产品,待接收满之后,再调节左侧驱动电机转速,使第一产品槽快速运动到指定位置,于此同时,开启右侧驱动电机,并通过右侧驱动带轮、右侧驱动皮带、右侧从动带轮及右侧传动轴带动第二右侧带轮同步转动,使第二组产品槽随第二传送带一起运动,调节右侧驱动电机转速,使第二组产品槽缓慢接收产品,待接收满之后,再调节右侧驱动电机转速,使第二产品槽快速运动到指定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实现第一产品槽与第二产品槽循环接收运送产品。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产品槽与第二产品槽的移动速度分别由左侧驱动电机及右侧驱动电机进行控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左侧传动轴相对于第一产品槽为主动轴,而相对于第二产品槽则为传动轴,右侧传动轴相对于第二产品槽为主动轴,而相对于第一产品槽则为传动轴,因此,在运行过程中,第一产品槽与第二产品槽互相独立,互不影响,在无需关闭电机的情况下,就能够完成产品的不断输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两驱动电机,能够实现对第一产品槽和第二产品槽移动速度的独立控制,使得两产品槽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互不影响,能够实现不间断地产品输送,有效减少了传统装置中电机频繁启动或关闭的技术缺陷,保证产品输送线的稳定运行;
2)采用键槽或滚动轴承将带轮与传动轴进行连接,可以实现带轮与传动轴的固定连接或滚动连接,使得结构设计更加紧凑;
3)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容易控制,能够实现输送线不停地接收产品和快速输送产品,机构稳定性好,消除了频繁启动或关闭电机的安全隐患,有效提供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同步带差速输送机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同步带差速输送机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同步带差速输送机构的右视图;
图中标记说明:
1—左侧驱动电机、2—右侧驱动电机、3—左侧驱动带轮、4—右侧驱动带轮、5—左侧驱动皮带、6—右侧驱动皮带、7—左侧传动轴、8—右侧传动轴、9—左侧从动带轮、10—右侧从动带轮、11—第一左侧带轮、12—第二左侧带轮、13—第三左侧带轮、14—第一右侧带轮、15—第二右侧带轮、16—第三右侧带轮、17—第一传送带、18—第二传送带、19—第三传送带、20—第一产品槽、21—第二产品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同步带差速输送机构,该机构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传送单元以及与传送单元传动连接的动力输出单元,动力输出单元包括对称设置在机架两端的左侧驱动电机1与右侧驱动电机2、左侧驱动带轮3、右侧驱动带轮4、与左侧驱动带轮3传动连接的左侧从动带轮9以及与右侧驱动带轮4传动连接的右侧从动带轮10,左侧驱动带轮3与右侧驱动带轮4分别与左侧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右侧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左侧从动带轮9与右侧从动带轮10分别通过左侧传动轴7、右侧传动轴8与传送单元传动连接,传送单元上还设有第一产品槽20及第二产品槽21。
其中,左侧驱动带轮3通过左侧驱动皮带5与左侧从动带轮9传动连接;右侧驱动带轮4通过右侧驱动皮带6与右侧从动带轮10传动连接。
传送单元包括设置在左侧传动轴7上的左侧带轮组、设置在右侧传动轴8上的右侧带轮组以及传动皮带组,左侧带轮组通过传动皮带组与右侧带轮组传动连接。
左侧带轮组包括第一左侧带轮11、第二左侧带轮12及第三左侧带轮13,第二左侧带轮12位于第一左侧带轮11与第三左侧带轮13之间,并通过第一滚动轴承设置在左侧传动轴7上,第一左侧带轮11与第三左侧带轮13均通过第一键槽与左侧传动轴7固定连接。
右侧带轮组包括第一右侧带轮14、第二右侧带轮15及第三右侧带轮16,第二右侧带轮15位于第一右侧带轮14与第三右侧带轮16之间,并通过第二键槽与右侧传动轴8固定连接,第一右侧带轮14与第三右侧带轮16均通过第二滚动轴承设置在右侧传动轴8上。
传动皮带组包括套设在第一左侧带轮11与第一右侧带轮14上的第一传送带17、套设在第二左侧带轮12与第二右侧带轮15上的第二传送带18以及套设在第三左侧带轮13与第三右侧带轮16上的第三传送带19。
第一产品槽20通过螺栓与第一传送带17、第三传送带19固定连接。
第二产品槽21通过螺栓与第二传送带18固定连接。
工作时,开启左侧驱动电机1,左侧驱动带轮3开始驱动,并通过左侧驱动皮带5带动左侧从动带轮9一起转动,此时,左侧传动轴7随之转动,并驱动第一左侧带轮11、第三左侧带轮13同步转动,并通过第一传送带17及第三传送带19带动第一产品槽20运动,调节左侧驱动电机1转速,使第一产品槽20缓慢接收产品,待接收满之后,再调节左侧驱动电机1转速,使第一产品槽20快速运动到指定位置,于此同时,开启右侧驱动电机2,并通过右侧驱动带轮4、右侧驱动皮带6、右侧从动带轮10及右侧传动轴8带动第二右侧带轮15同步转动,使第二组产品21槽随第二传送带18一起运动,调节右侧驱动电机2转速,使第二组产品槽21缓慢接收产品,待接收满之后,再调节右侧驱动电机转速,使第二产品槽21快速运动到指定位置,重复上述步骤,即可实现第一产品槽20与第二产品槽21循环接收运送产品。
本实施例中,第一产品槽20与第二产品槽21的移动速度分别由左侧驱动电机1及右侧驱动电机2进行控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左侧传动轴7相对于第一产品槽20为主动轴,而相对于第二产品槽21则为传动轴,右侧传动轴8相对于第二产品槽21为主动轴,而相对于第一产品槽20则为传动轴,因此,在运行过程中,第一产品槽20与第二产品槽21互相独立,互不影响,在无需关闭电机的情况下,就能够完成产品的不断输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Claims (9)
1.一种同步带差速输送机构,该机构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传送单元以及与传送单元传动连接的动力输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输出单元包括对称设置在机架两端的左侧驱动电机(1)与右侧驱动电机(2)、左侧驱动带轮(3)、右侧驱动带轮(4)、与左侧驱动带轮(3)传动连接的左侧从动带轮(9)以及与右侧驱动带轮(4)传动连接的右侧从动带轮(10),所述的左侧驱动带轮(3)与右侧驱动带轮(4)分别与左侧驱动电机(1)的输出轴、右侧驱动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的左侧从动带轮(9)与右侧从动带轮(10)分别通过左侧传动轴(7)、右侧传动轴(8)与所述的传送单元传动连接,所述的传送单元上还设有第一产品槽(20)及第二产品槽(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带差速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驱动带轮(3)通过左侧驱动皮带(5)与所述的左侧从动带轮(9)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带差速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侧驱动带轮(4)通过右侧驱动皮带(6)与所述的右侧从动带轮(10)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带差速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送单元包括设置在左侧传动轴(7)上的左侧带轮组、设置在右侧传动轴(8)上的右侧带轮组以及传动皮带组,所述的左侧带轮组通过传动皮带组与所述的右侧带轮组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同步带差速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带轮组包括第一左侧带轮(11)、第二左侧带轮(12)及第三左侧带轮(13),所述的第二左侧带轮(12)位于第一左侧带轮(11)与第三左侧带轮(13)之间,并通过第一滚动轴承设置在所述的左侧传动轴(7)上,所述的第一左侧带轮(11)与第三左侧带轮(13)均通过第一键槽与所述的左侧传动轴(7)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同步带差速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侧带轮组包括第一右侧带轮(14)、第二右侧带轮(15)及第三右侧带轮(16),所述的第二右侧带轮(15)位于第一右侧带轮(14)与第三右侧带轮(16)之间,并通过第二键槽与所述的右侧传动轴(8)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一右侧带轮(14)与第三右侧带轮(16)均通过第二滚动轴承设置在所述的右侧传动轴(8)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同步带差速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皮带组包括套设在第一左侧带轮(11)与第一右侧带轮(14)上的第一传送带(17)、套设在第二左侧带轮(12)与第二右侧带轮(15)上的第二传送带(18)以及套设在第三左侧带轮(13)与第三右侧带轮(16)上的第三传送带(1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同步带差速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产品槽(20)通过螺栓与所述的第一传送带(17)、第三传送带(19)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同步带差速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产品槽(21)通过螺栓与所述的第二传送带(18)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71652.8U CN204508002U (zh) | 2014-12-26 | 2014-12-26 | 一种同步带差速输送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871652.8U CN204508002U (zh) | 2014-12-26 | 2014-12-26 | 一种同步带差速输送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508002U true CN204508002U (zh) | 2015-07-29 |
Family
ID=53705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871652.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08002U (zh) | 2014-12-26 | 2014-12-26 | 一种同步带差速输送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50800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75617A (zh) * | 2014-12-26 | 2016-07-20 | 上海沃迪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同步带差速输送机构 |
CN106428774A (zh) * | 2016-12-16 | 2017-02-22 | 山东青岛烟草有限公司 | 套膜机进烟装置 |
-
2014
- 2014-12-26 CN CN201420871652.8U patent/CN20450800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75617A (zh) * | 2014-12-26 | 2016-07-20 | 上海沃迪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同步带差速输送机构 |
CN105775617B (zh) * | 2014-12-26 | 2019-02-19 | 上海沃迪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同步带差速输送机构 |
CN106428774A (zh) * | 2016-12-16 | 2017-02-22 | 山东青岛烟草有限公司 | 套膜机进烟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11623B (zh) | 输送装置 | |
CN205397179U (zh) | 一种智能货物输送装置 | |
CN212686616U (zh) | 循环升降机 | |
CN203048072U (zh) | 一种全自动焊装输送机 | |
CN201343552Y (zh) | 一种热处理设备中的滚棒式传送结构 | |
CN107824993A (zh) | 一种全自动数控激光切管机用上料系统 | |
CN204508002U (zh) | 一种同步带差速输送机构 | |
CN202518752U (zh) | 重型转弯链板输送机 | |
CN103253499B (zh) | 喷淋机输送带的进瓶机构 | |
CN105775617B (zh) | 一种同步带差速输送机构 | |
CN107487590B (zh) | 链条回转式输送线 | |
CN213264120U (zh) | 板间距控制输送机 | |
CN103964133B (zh) | 差速驱动单元、应用该差速驱动单元的输送机及输送方法 | |
CN201873317U (zh) | 细长轴接料器 | |
US9267584B2 (en) | Stacking machine | |
CN201980738U (zh) | 输液瓶差速无压力输送机 | |
CN203382204U (zh) | 一种平移推送装置 | |
CN102351094A (zh) | 双速皮带输送机 | |
CN202175372U (zh) | 辊道输送线弯道分流装置 | |
CN202481885U (zh) | 一种多级变速运送平台 | |
CN202163854U (zh) | 同轨双速物料输送系统 | |
CN103280593A (zh) | 一种蓄电池包片机的推料机构 | |
CN105236076A (zh) | 一种保温板输送装置 | |
CN207090317U (zh) | 双链条传输装置以及双链码垛机 | |
CN203568558U (zh) | 一种应用于纸质金融产品的出货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