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06151U - 一种便携式防伪打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防伪打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06151U
CN204506151U CN201520200117.4U CN201520200117U CN204506151U CN 204506151 U CN204506151 U CN 204506151U CN 201520200117 U CN201520200117 U CN 201520200117U CN 204506151 U CN204506151 U CN 2045061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ore
ink
passage
rear end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0011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立公
李玉生
刘安民
李勇
蔺志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20011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061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061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0615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inting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防伪打标装置,包括后端装置和前端装置;所述后端装置与前端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后端装置包括后端保护套、配合设置在后端保护套内的油墨囊、以及匹配安装在油墨囊内的通气导管;所述油墨囊呈中空的袋状;所述后端保护套设置在油墨囊的外部;所述前端装置包括前端保护套、配合设置在前端保护套内的内芯;所述内芯内设置一与通气导管配合的通道一,所述通道一与内芯前后两端贯通。本装置制作出的防伪标记具有唯一性、无法复制性,能够避免其他企业或个人仿制。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防伪打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便携式防伪打标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多种防伪技术均是通过印刷、喷码等方式制作,现有的多种防伪设备在制作防伪标记的过程中,制造出的防伪标记不具有随机性及其他因素的限制,使得标记容易以同样的方式制作出,使得生产厂家制作的该防伪标记均容易被其他厂家或个人仿制或伪造,此类标记不具有不可伪造性和不可抵赖性。
现有的防伪技术中还有采用扫描纸张纹理的防伪方式,该方式将纸张纹理的扫描图像做为防伪标记,再使用该防伪标记进行相关产品的鉴别,但该防伪方式应用的范围较窄,只适用于如宣纸等纹理差异明显的纸张上,且存在操作过程复杂、生产成本高等不足。现有的防伪技术中还有使用同位素照射物品,在物品上照射后留下防伪标记的防伪方式,此防伪方式成本很高,而且也可以被伪造。现有的防伪技术中还有使用紫外油墨印刷的二维码做为防伪标记的防伪方式,此防伪方式虽然成本低,但是其仍然存在容易被伪造的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防伪打标装置,能够使得制作后的防伪标记具有唯一性,并能够防止其他厂家或个人仿制或伪造,且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防伪打标装置,包括后端装置和前端装置;所述后端装置与前端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后端装置包括后端保护套、配合设置在后端保护套内的油墨囊、以及匹配安装在油墨囊内的通气导管;所述油墨囊呈中空的袋状;所述后端保护套设置在油墨囊的外部;所述前端装置包括前端保护套、配合设置在前端保护套内的内芯;所述内芯内设置一个与通气导管配合的通道一;所述通道一与内芯前后两端贯通;所述内芯的外壁与前端保护套之间设置一定距离的间隙;所述内芯后端配合设置与油墨囊内 部连通的通道二,所述通道二一端与油墨囊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间隙连通;所述前端保护套的前侧部或前部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油墨孔,所述油墨孔与间隙连通。
所述内芯的后端设置一管状结构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油墨囊配合安装。
所述通道二的一端与凸起内部连通,另一端与间隙连通;所述通道二的数量是一个或一个以上匹配设置在内芯上。
所述后端保护套与内芯或前端保护套配合固定连接。
所述前端保护套与内芯配合固定连接;所述内芯是圆台体或圆柱体,凸起设置在内芯的后端。
所述间隙的尺寸是0.001~2mm。
所述油墨孔的外边缘形状是圆形、半圆形、椭圆形、半椭圆形、一字型、长圆形或者以上形状的组合。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后端装置和前端装置,使得制作后的防伪标记不是通过现有的印刷或喷码等方式完成,而是通过甩动该便携式防伪打标装置,使油墨从油墨孔甩出,落在纸张或产品外包装上,留下墨迹;由于甩动过程的随机性,使得留下的图案具有随机性,以该图案作为标记使用,使得标记具有随机性;即使使用同样的方式制作,也无法制作出同样的标记。
由于打印或印刷出来的标记点是由多个相等大小的微小墨点的阵列组成的图形,放大后查看,边缘不会连续平滑,内部是多种色点的混合,与甩落的墨点形成的痕迹差异明显;使用扫描或照相后印刷制作的复制品,在50倍的放大镜下,能够很明显地看出是印刷品;使用该装置制作出的防伪标记的墨点内部颜色自然平滑过渡,墨点的边缘呈现自然浸润状态。该便携式防伪打标装置的应用,从技术上保证了制作出的标记具有唯一性、无法复制性,并且成本低,能够广泛应用于生产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前端保护套,2.通道一,3.内芯,4.通气导管,5.通道二,6.凸起,7. 油墨囊,8.后端保护套,9.间隙,10.油墨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便携式防伪打标装置,包括后端装置和前端装置;所述后端装置与前端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后端装置包括后端保护套8、配合设置在后端保护套8内的油墨囊7、以及匹配安装在油墨囊7内的通气导管4。油墨囊7用于盛装防伪打标用的油墨,油墨可以是黑色、红色等各种颜色,油墨也可以选用荧光油墨、紫外油墨、红外油墨等;油墨囊7的形状是中空的袋状。后端保护套8匹配安装在油墨囊7的外部,后端保护套8的外形可以是圆筒状、棱状或者圆筒状与棱状的组合形状等各种不同形状,优选的是圆筒状,以便于手持使用。通气导管4一端伸入到油墨囊7中,另一端配合安装在内芯3上的通道一2中;使用时,将该装置的油墨孔10淹没在油墨中,挤压油墨囊7通过通气导管4和通道一2将油墨囊7中的空气排出,松开手后油墨囊7逐渐恢复原状,同时,在外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得油墨进入到油墨囊7中。优选的,通气导管4的一端伸入到油墨囊7的后部,通气导管4的另一端伸入到通道一2的中后部。通气导管4可以是圆管,优选的,通气导管4的内径是0.6-1.0mm的圆管,通气导管4在正常使用时,用于平衡油墨囊7内外的气压,便于油墨囊7内的油墨顺畅流出。
所述前端装置包括前端保护套1、配合设置在前端保护套1内的内芯3;优选的,内芯3的外形是圆台体,还可以是圆柱体,内芯3的外形也可以两端分别是圆台体、圆柱体的组合体,内芯3的后端设置一管状结构的凸起6,凸起6用以与油墨囊7配合安装,油墨囊7可以使用胶与凸起6的外壁粘接在一起,内芯3内设置一个与通气导管4配合的通道一2;优选的,通道一2后部的轴线与内芯3的轴线重合;优选的,通道一2的前部与油墨孔10处连通;通道一2的前部也可以只与间隙9连通;通道一2的横截面积小于等于1平方毫米。内芯3的外壁即外表面与前端保护套1之间设置一定距离的间隙9;该距离是0.001-2mm,优选的,该距离是0.3mm。前端保护套1的前部设置一个或一个以 上油墨孔10,优选的设置2个,油墨孔10与间隙9连通。当甩动本装置时,油墨从间隙9中通过油墨孔10甩出。有时,少量的油墨也会从通道一2中通过油墨孔10甩出。油墨孔10设置在前端保护套1的前侧部或前部,油墨孔1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优选的,油墨孔10设置在前端保护套1的前侧部。油墨孔10的外边缘形状是圆形、半圆形、椭圆形、半椭圆形、一字型或长圆形,也可以是以上形状的组合;优选的,油墨孔10的外边缘形状是半椭圆形。通道二5的一端与油墨囊7内部连通,油墨囊7套装在凸起6外部,即通道二5的一端连通凸起6,另一端与间隙9连通,通道二5与内芯3外壁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所述通道二5的数量是一个或一个以上,匹配设置在内芯3上。优选的,通道二5设置3个,且在内芯3上均匀间隔排列。通道二5的横截面积小于等于2平方毫米。后端保护套8可以通过丝扣与内芯3配合连接,也可以与前端保护套通过丝扣配合连接。前端保护套1可以通过丝扣与内芯3配合连接,也可以与后端保护套通过丝扣配合连接。
本装置适用于小批量防伪标记的制作,由工作人员手持本装置进行操作,工作人员操作时,手持本装置使油墨孔对着待标记区域,甩动本装置,使甩出的油墨落在上述区域内,形成一定的图案,以该图案作为防伪标记,然后对该图案进行拍照或信息采集,并将该采集到的相关标记数据及其索引关键字等相关信息储存到服务器中,做为该标记的标准样品,以便鉴定标记时使用。使用该装置制作的防伪标记具有唯一性、无法复制性;无法被伪造或仿造,而且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打印或印刷出来的标记点是由多个相等大小的微小墨点的阵列组成的图形,放大后查看,内部是多种微小色点的混合,边缘不会连续平滑;使用该装置制作出的防伪标记内部颜色自然平滑过渡,边缘呈现自然浸润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便携式防伪打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端装置和前端装置;所述后端装置与前端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后端装置包括后端保护套、配合设置在后端保护套内的油墨囊、以及匹配安装在油墨囊内的通气导管;所述油墨囊呈中空的袋状;所述后端保护套设置在油墨囊的外部;所述前端装置包括前端保护套、配合设置在前端保护套内的内芯;所述内芯内设置一个与通气导管配合的通道一;所述通道一与内芯前后两端贯通;所述内芯的外壁与前端保护套之间设置一定距离的间隙;所述内芯后端配合设置与油墨囊内部连通的通道二,所述通道二一端与油墨囊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所述间隙连通;所述前端保护套的前侧部或前部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油墨孔,所述油墨孔与间隙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的后端设置一管状结构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油墨囊配合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二的一端与凸起内部连通,另一端与间隙连通;所述通道二的数量是一个或一个以上匹配设置在内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保护套与内芯或前端保护套配合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保护套与内芯配合固定连接;所述内芯是圆台体或圆柱体,凸起设置在内芯的后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尺寸是0.001~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孔的外边缘形状是圆形、半圆形、椭圆形、半椭圆形、一字型、长圆形或者以上形状的组合。
CN201520200117.4U 2015-04-03 2015-04-03 一种便携式防伪打标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061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00117.4U CN204506151U (zh) 2015-04-03 2015-04-03 一种便携式防伪打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00117.4U CN204506151U (zh) 2015-04-03 2015-04-03 一种便携式防伪打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06151U true CN204506151U (zh) 2015-07-29

Family

ID=53704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00117.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506151U (zh) 2015-04-03 2015-04-03 一种便携式防伪打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0615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42860A (zh) * 2015-04-03 2016-11-23 石立公 一种便携式防伪打标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42860A (zh) * 2015-04-03 2016-11-23 石立公 一种便携式防伪打标装置
CN106142860B (zh) * 2015-04-03 2018-03-23 石立公 一种便携式防伪打标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94629B (zh) 手机识别编码锯齿防伪方法
CN204833342U (zh) 锯齿码防伪印刷物
WO2015081810A1 (zh) 防伪标签及其制作方法和防伪方法
US10609563B2 (en) Information insert in three dimensional (3D) structure and non-destructive information recognition method
CN204506151U (zh) 一种便携式防伪打标装置
TW201540563A (zh) 附識別碼之印刷物
CN205439610U (zh) 票据打印机机芯
CN204566937U (zh) 一种防伪打标装置
CN106142860A (zh) 一种便携式防伪打标装置
CN102658740A (zh) 防伪标记的制造方法
CN105966099A (zh) 一种打印机碳带防伪方法及打印机
CN109583549A (zh) 一种复合二维码、水印、微缩字的防伪码制作及验证方法
CN202126797U (zh) 与英文字母关联的一次性数码防伪标识
CN204270600U (zh) 一种防伪标识膜片
CN106079930A (zh) 一种打印机碳带防伪方法及新型打印机
CN103500532A (zh) 随机浮凸触感防伪方法
CN204236032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计算机输出设备
CN205984116U (zh) 随机理化防伪标记
CN204249518U (zh) 一种制作防伪标签的胶印机装置
CN202373008U (zh) 一种直印电子标签的票据纸张
CN204367539U (zh) 带有纹理印刷防伪装置的印刷机
CN204162953U (zh) 全息定位图像表面微纹防伪纸
CN205984128U (zh) 带有可变解析二维码的防转移标识贴
CN206163001U (zh) 一种具有安全线的光学防伪标签
CN100579794C (zh) 打印制版专用纸红外信号涂印及识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9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