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90010U - 一种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90010U
CN204490010U CN201420240962.XU CN201420240962U CN204490010U CN 204490010 U CN204490010 U CN 204490010U CN 201420240962 U CN201420240962 U CN 201420240962U CN 204490010 U CN204490010 U CN 204490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core
door body
transmitter
dead bolt
sta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24096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洪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24096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90010U/zh
Priority to CN201520134253.8U priority patent/CN2047374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90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9001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涉及气动管道传输技术领域,为避免人为干扰锁机构而发明。该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包括:桶体,在所述桶体上枢接有门体;在所述门体和桶体相枢接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门体锁在所述桶体上的锁机构。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传输器门体的锁合。

Description

一种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管道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气动管道传输的传输器。
背景技术
气动管道传送系统可应用于各行各业,如医院、银行、工厂、办公楼、商场、饭店等各种需要传送物品的地方。气动管道传送系统把各个部门联接起来,任意两个收发站间均可高效地传送物品,能够免除人们的奔波之苦,节约大量时间,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由于物品是装在传输器内部,借助于传输器在气动管道中的运动来传输的。因此在传输过程中,传输器的盖体和容纳物品的桶体之间的固定可靠的连接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传输器的门体枢接在桶体上;用于将门体与桶体锁在一起的锁机构,与门体的枢接部分别设置在桶体的相对两侧上。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门体打开后,锁机构暴露在桶体的端口处,操作人员取放物品时,容易触碰甚至损坏所述锁机构,从而导致门体不能顺利地锁合在桶体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能够避免对锁机构的人为干扰,确保门体的顺利锁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包括:桶体,在所述桶体上枢接有门体;在所述门体和桶体相枢接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门体锁在所述桶体上的锁机构。
优选地,在所述桶体的端口的一侧固定有盖板,所述门体枢接在所述盖板上;或者所述桶体的端口处固定有门体定位圈,在所述门体定位圈的内部固定有盖板,所述门体枢接在所述盖板上。
优选地,所述锁机构包括锁套和设置在所述锁套中的锁芯,在所述锁芯上 设有锁舌;所述锁套设置在所述盖板上,并且在所述锁套上具有插入钥匙的开口;在所述门体的下表面上设有锁槽;钥匙自所述开口插入锁芯内的锁孔中转动,带动锁芯转动,锁舌随着锁芯的转动进入所述锁槽中,门体与桶体处于锁合状态。
优选地,所述锁机构还包括对所述锁芯的转动位置进行定位的锁芯定位块,在所述锁芯定位块上设有锁芯定位部,在所述锁芯定位块的底部设有弹性元件;在所述锁芯的下部开设有定位槽口;常态下,锁芯定位部在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位于所述定位槽口内,锁芯不能转动;钥匙插入锁孔并插入到位后,钥匙的端部将所述锁芯定位部顶出所述定位槽口,锁芯能够在钥匙的带动下转动。
优选地,所述锁机构还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上设有定位套;所述锁芯定位块设在所述定位套内并能沿所述定位套移动而不能转动,所述弹性元件设在所述定位套和所述锁芯定位块之间。
优选地,所述锁芯的下端位于所述定位套内;所述定位套的一侧开设有对所述锁芯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的限位槽口。
优选地,所述锁机构还包括锁芯锁紧机构;门体打开后,所述锁芯锁紧机构将所述锁芯锁定,锁芯不能转动;门体盖好后,锁芯锁紧机构对所述锁芯的锁定解锁,锁芯能够在钥匙的带动下转动并通过锁舌将门体与桶体锁好。
优选地,所述锁芯锁紧机构包括:拨杆,所述拨杆枢接在靠近所述锁芯的位置处,在所述拨杆上设有复位弹性元件,并且在所述拨杆上设有凸起;所述锁舌或锁芯上具有锁紧槽口;门体打开后,所述拨杆在复位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复位,所述拨杆上的凸起进入所述锁舌或锁芯上的锁紧槽口内,锁芯不能转动;
门体盖好时,门体推动拨杆移动或转动,所述拨杆上的凸起从所述锁舌或锁芯上的锁紧槽口内移出,转动钥匙,锁芯在钥匙的带动下转动并通过锁舌将门体与桶体锁好后,钥匙能够拔出。
优选地,所述门体的下表面设有用于在所述门体盖好时推动所述拨杆移动或转动致动块。
优选地,所述门体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之间形成所述锁槽;并且所述第一凸块或第二凸块形成推动所述拨杆移动或转动的致动块。
优选地,所述锁套上插入钥匙的开口处具有一环形的边缘,在所述环形的边缘上具有一用于通过钥匙齿部的豁口;门体处于打开状态时,钥匙的齿部与所述豁口相错位,并位于所述环形边缘的下方,所述环形边缘阻碍钥匙的拔出。
优选地,所述锁套及锁芯朝向桶体的中心轴线方向倾斜。
优选地,在所述门体和桶体的枢接处设有扭簧,门体打开后能自动弹开。
优选地,在所述桶体内设有立板,所述立板与所述桶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有空腔;所述锁芯和锁舌位于所述空腔内;在所述立板上开有开口供所述锁槽随着门体的盖合进入所述空腔内。
优选地,所述拨杆枢接在所述盖板下方,并位于所述空腔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讲,本实用新型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实施例中,由于将门体与桶体进行锁合的锁机构设置在所述门体和桶体相枢接的一侧,这样在门体打开后,操作人员向桶体内放入或取出物品时不会触碰到所述锁机构,避免了对锁机构的人为干扰,由此使得锁机构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确保门体的顺利锁合。
16、一种传输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和用于将所述本体封闭的盖;在所述本体或盖上设有将所述盖锁在所述本体上的锁舌以及锁舌锁控装置;
传输器的盖开启后,锁舌被所述锁舌锁控装置锁住不能动作;
传输器的盖与传输器的本体闭合后,所述锁舌锁控装置动作将锁舌解锁;操纵锁舌动作将传输器的盖与传输器的体锁在一起。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锁控装置包括锁舌锁定机构和锁舌解锁机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上具有用于锁定锁舌的槽口;
所述锁舌锁定机构包括电磁推杆的伸缩杆或包括由电磁驱动转动的杠杆;所述电磁推杆的伸缩杆或由电磁驱动转动的杠杆的一端进入所述槽口时,将所述锁舌锁住。
所述锁舌解锁机构包括:解锁开关,连接所述解锁开关及所述电磁推杆或驱动所述杠杆转动的电磁线圈的驱动电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传输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或本体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解锁开关的凹槽或孔,所述解锁开关隐藏于所述凹槽或孔中;
所述本体或盖上设有与所述凹槽或孔相对应的凸起;
所述盖与本体闭合后,所述凸起进入所述凹槽或孔中触动所述解锁开关。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上具有用于锁定锁舌的槽口;
所述锁舌锁定机构包括:锁定杆,所述锁定杆的一端通过销轴固定在传输器的本体上;在所述锁定杆上设有钮簧;所述锁定杆围绕所述销轴转动,所述锁定杆的另一端进入所述槽口时,将所述锁舌锁住;
所述锁舌解锁机构包括:设在盖或传输器本体上的解锁杆,设在传输器本体或盖上的解锁通道;
传输器的盖与传输器的本体闭合时,所述解锁杆进入所述解锁通道后,通过所述解锁杆触动所述锁定杆,所述锁定杆转动,所述锁定杆的所述另一端从所述锁舌的槽口中退出,将所述锁舌解锁;通过钥匙操纵锁舌转动或移动将传输器的盖与体锁在一起。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杆为弧形杆,所述解锁通道为弧形通道。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通道一端的端口在所述弧形通道另一端的端口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弧形通道另一端的端口不重叠。
23一种传输器的锁舌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解锁杆和解锁通道,所述解锁杆为弯曲杆或柔性杆,所述解锁通道为弯曲或角形通道。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种传输器的锁舌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杆为杆中安装有活动节的杆或为弹簧。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种传输器的锁舌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杆为弧形杆。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种传输器的锁舌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通道为弧形通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实施例的门体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实施例的门体处于将要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实施例的盖体与桶体相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传输器实施例中的盖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所示传输器实施例中的盖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实施例中锁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实施例的门体定位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传输器的操作方法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输器的盖处于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输器的盖处于闭合状态但尚未为本体锁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输器的盖处于闭合状态且与本体锁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传输器一实施例中锁舌的主视图;
图13为图12中锁舌的仰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传输器一实施例中,锁定杆将锁舌锁住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传输器一实施例中,锁定杆将锁舌解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传输器另一实施例中,锁定杆将锁舌锁住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传输器另一实施例中,锁定杆将锁舌解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传输器又一实施例中,锁定杆将锁舌锁住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实用新型传输器又一实施例中,锁定杆将锁舌解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及传输器门体锁合的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看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实施例,包括:
桶体1,在所述桶体1上枢接有门体2;在所述门体2和桶体1相枢接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门体2锁在所述桶体1上的锁机构3。
本实用新型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实施例中,由于将门体与桶体进行锁合的锁机构设置在所述门体和桶体相枢接的一侧,这样在门体打开后,操作人员向桶体内放入或取出物品时不会触碰到所述锁机构,避免了对锁机构的人为干扰,由此使得锁机构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确保门体的顺利锁合。此外,将门体与桶体进行锁合的锁机构设置在所述门体和桶体相枢接的一侧,也便于机械加工和安装。
参看图3所示,在前述实施例中,在所述桶体1的端口的一侧固定有盖板4,所述门体2枢接在所述盖板4上,所述的门体和盖板形成桶体的盖体。优选地,所述桶体1的端口处固定有门体定位圈5,在所述门体定位圈5的内部固定有盖板4,所述门体2枢接在所述盖板4上,所述的门体和门体定位圈和盖板共同形成桶体的盖体。通过在桶体的端口处固定门体定位圈,便于门体及锁机构的装配,并且所述门体定位圈也对桶体的端口的强度起到加强作用。
参看图3-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锁机构3包括锁套6和设置在所述锁套6中的锁芯7,在所述锁芯7上设有锁舌8;在所述锁芯7的顶端还设有与钥匙的齿部相不配的凹槽7A;所述锁套6设置在所述盖板4上,并且在所述锁套6上具有插入钥匙的开口9;所述锁套6也可以与所述门体定位 圈5形成为一体结构;在所述门体2的下表面上设有锁槽10;钥匙自所述开口9插入锁芯7内的锁孔中转动,带动锁芯7转动,锁舌8随着锁芯7的转动进入所述锁槽10中,门体2与桶体1处于锁合状态。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地,所述锁机构3还包括对所述锁芯7的转动位置进行定位的锁芯定位块11,在所述锁芯定位块11上设有锁芯定位部12,在所述锁芯定位块11的底部设有弹性元件13;所述弹性元件13可以是弹簧或弹片等;在所述锁芯7的下部开设有定位槽口14;常态下,锁芯定位部12在所述弹性元件14的弹力作用下位于所述定位槽口14内,锁芯7不能转动;钥匙插入锁孔并插入到位后,钥匙的端部将所述锁芯定位部12顶出所述定位槽口14,锁芯7能够在钥匙的带动下转动。
锁芯7通过锁舌8将门体2锁合在桶体1上时,所述锁芯定位部12在所述弹性元件13的弹力作用下位于所述定位槽口14内,锁芯7不能转动。这样确保了传输器在传输过程中门体不会意外打开。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便于锁芯定位块11的安装及定位,进一步地,所述锁机构3还包括底板15,在所述底板15上设有定位套16;所述锁芯定位块11设在所述定位套16内并能沿所述定位套移动而不能转动,所述弹性元件13设在所述定位套16和所述锁芯定位块11之间。
为了能够较好地控制锁芯7的转动角度,优选地,所述锁芯7的下端位于所述定位套16内;所述定位套16的一侧开设有对所述锁芯7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的限位槽口17。
为了防止在门体打开后,由于传输器的摔落而产生的震动或其它原因所导致的锁芯意外转动,使得锁舌伸出阻碍门体的顺利锁合,优选地,所述锁机构3还包括锁芯锁紧机构18;门体2打开后,所述锁芯锁紧机构18将所述锁芯7锁定,锁芯7不能转动;在这种情况下,门体2也能够顺利的盖在桶体1上;门体2盖好后,锁芯锁紧机构对所述锁芯7的锁定解锁,锁芯7能够在钥匙的带动下转动并通过锁舌8将门体2与桶体1锁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所述锁芯锁紧机构18包括:拨杆19,所述拨杆19枢接在靠近所述锁芯7的位置处,在所述拨杆19上设有复位弹性元件20,并且在所述拨杆19上设有凸起21;所述复位元件20可以是扭簧或弹片等;参看图4所示,拨杆19呈L型,通过销钉19A、垫片19B及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 门体定位圈5下方的安装孔5B上;拨杆19的限位部19C作用在底板15上限制拨杆19的翻转;所述锁舌8或锁芯7上具有锁紧槽口22;本实施例中所述锁紧槽口22开设在锁舌8的端部;门体2打开后,所述拨杆19在复位弹性元件20的作用下复位,所述拨杆19上的凸起21进入所述锁舌或锁芯上的锁紧槽口22内,锁芯7不能转动;门体2盖好时,门体2推动拨杆19移动或转动,所述拨杆19上的凸起21从所述锁舌或锁芯上的锁紧槽口22内移出,转动钥匙,锁芯7在钥匙的带动下转动并通过锁舌8将门体2与桶体1锁好后,钥匙能够拔出。
为了便于门体2盖好时,门体2推动拨杆19移动或转动,在所述门体2的下表面设有用于在所述门体盖好时推动所述拨杆移动或转动致动块。这样,门体2盖好时,通过所述致动块推动拨杆19移动或转动,所述拨杆19上的凸起21从所述锁舌或锁芯上的锁紧槽口22内移出;此时转动钥匙,锁芯7在钥匙的带动下转动并通过锁舌8将门体2与桶体1锁好后,钥匙能够拔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优选地,所述门体2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凸块24和第二凸块25,所述第一凸块24和第二凸块25之间形成所述锁槽10;并且所述第一凸块24或第二凸块25形成推动所述拨杆19移动或转动的致动块。本实施例中由所述第一凸块24形成推动所述拨杆19移动或转动的致动块。
参看图3及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所述锁套6上插入钥匙的开口9处具有一环形的边缘26,在所述环形的边缘26上具有一用于通过钥匙齿部的豁口27;门体处于打开状态时,钥匙的齿部与所述豁口27相错位,并位于所述环形边缘26的下方,所述环形边缘26阻碍钥匙的拔出。钥匙不能拔出或者没有拔出,警示着操作人员门体尚未锁好,需要根据需要继续锁好。
参看图1及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所述锁套6及锁芯7朝向桶体1的中心轴线方向倾斜。这样使得锁机构3能够设置在靠近桶体1桶壁的位置处,由此使得传输器的开口尽可能的大,便于取放物品。
参看图3及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在所述门体2和桶体1的枢接处设有枢接轴2A和扭簧28,门体2打开后能自动弹开,不仅增加了操作上的便利性,而且如果门体2没有锁好时,门体始终是处于弹开状态的,防止出现门体虽然处于盖在桶体上的状态而实际上并没有锁好的情况发生。
参看图1及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在所述桶体1内设 有立板29,所述立板29与所述桶体1的侧壁之间形成有空腔30;所述锁芯7和锁舌8位于所述空腔30内;在所述立板29上开有开口31供所述锁槽10随着门体2的盖合进入所述空腔30内。
通过立板29将锁舌8和锁芯7封闭在所述空腔30内,消除了锁舌和锁芯对物品的取放所产生的障碍。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所述拨杆19枢接在所述盖板4下方,并位于所述空腔30内。这样,即使门体处于打开状态,也彻底避免了对所述锁机构3尤其是对所述拨杆19的人为干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传输器门体锁合的方法,包括步骤:
S1、将传输器的门体合在桶体上;
S2、设置在所述门体和桶体相枢接的一侧的锁机构,将所述门体锁在所述桶体上。
本实用新型传输器门体锁合的方法实施例中,由于是通过设置在所述门体和桶体相枢接的一侧的锁机构将门体与桶体进行锁合的,这样在门体打开后,操作人员向桶体内放入或取出物品时不会触碰到所述锁机构,避免了对锁机构的人为干扰,由此使得锁机构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确保门体的顺利锁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传输器门体锁合的方法一实施例,为了防止在门体打开后,由于传输器的摔落而产生的震动或其它原因所导致的锁芯意外转动,使得锁舌伸出阻碍门体的顺利锁合,优选地,所述设置在所述门体和桶体相枢接的一侧的锁机构,将所述门体锁在所述桶体上包括:门体合好时,门体推动拨杆移动或转动,所述拨杆上的凸起从锁机构的锁舌或锁芯上的锁紧槽口内移出;转动钥匙,锁芯在钥匙的带动下转动并通过锁舌将门体与桶体锁好后,钥匙能够拔出;门体打开后,所述拨杆在复位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复位,所述拨杆上的凸起进入所述锁舌或锁芯上的锁紧槽口内,锁芯不能转动。在这种情况下,门体能够顺利的盖在桶体上,不会受锁舌的阻碍。
根据本实用新型传输器门体锁合的方法的另一实施例,所述设置在所述门体和桶体相枢接的一侧的锁机构,将所述门体锁在所述桶体上还包括:锁芯在钥匙的带动下转动并通过锁舌将门体与桶体锁好后,位于锁芯底部的锁芯定位部,在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进入锁芯下端的定位槽口内将锁芯定位,锁芯不能转动。
锁芯通过锁舌将门体锁合在桶体上时,所述锁芯定位部在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进入所述定位槽口内,锁芯不能转动。这样确保了传输器在传输过程中门体不会意外打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传输器门体锁合的方法的再一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钥匙插入锁芯的锁孔中并插入到位后,钥匙的端部将所述锁芯定位部顶出所述锁芯下端的定位槽口,锁芯能够在钥匙的带动下转动并将门体打开;在所述门体打开的同时,所述拨杆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复位,所述拨杆上的凸起进入所述锁机构的锁舌或锁芯上的锁紧槽口内,锁芯被锁定不能转动,钥匙不能拔出。
参看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传输器的操作方法,包括:
S1、传输器的盖开启后,锁舌被锁住不能动作;
S2、传输器的盖与传输器的本体闭合后,锁舌解锁;操纵锁舌动作将传输器的盖与传输器的本体锁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输器的操作方法,传输器的盖开启后,锁舌被锁住不能动作,只有在传输器的盖与传输器的本体闭合后,锁舌才能解锁,从而才能操纵锁舌动作将传输器的盖与传输器的本体锁在一起,这样能够提高传输器的盖与传输器的本体锁紧的可靠性。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传输器的操作方法一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器的盖开启后,锁舌被锁住不能动作包括:传输器的盖开启后,锁舌被电磁锁控装置锁住不能转动或移动。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传输器的操作方法一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器的盖与传输器的本体闭合后,锁舌解锁;操纵锁舌动作将传输器的盖与传输器的本体锁在一起包括:传输器的盖与传输器的本体闭合时,盖触动所述电磁锁控装置的开关,所述电磁锁控装置动作将所述锁舌解锁;通过钥匙操纵锁舌转动或移动将传输器的盖与传输器的本体锁在一起。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传输器的操作方法一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器的盖开启后,锁舌被锁住不能动作包括:传输器的盖开启后,锁舌被机械锁控装置锁住不能转动或移动。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传输器的操作方法一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器的盖与传 输器的本体闭合后,锁舌解锁;操纵锁舌动作将传输器的盖与传输器的本体锁在一起包括:传输器的盖与传输器的本体闭合时,设置在盖上的解锁杆进入设置在传输器的本体上的通道后,通过所述解锁杆触动所述机械锁控装置,所述机械锁控装置动作将所述锁舌解锁;通过钥匙操纵锁舌转动或移动将传输器的盖与传输器的本体锁在一起。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传输器的操作方法一实施例中,所述传输器的盖与传输器的本体闭合后,锁舌解锁;操纵锁舌动作将传输器的盖与传输器的本体锁在一起包括:传输器的盖与传输器的本体闭合时,设置在盖上的弧形解锁杆进入设置在传输器的本体上的弧形通道后,通过所述弧形解锁杆触动所述机械锁控装置,所述机械锁控装置动作将所述锁舌解锁;通过钥匙操纵锁舌转动或移动将传输器的盖与传输器的本体锁在一起。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传输器的操作方法的前述实施例中,所述弧形通道一端的端口在所述弧形通道另一端的端口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弧形通道另一端的端口不重叠。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输器的盖处于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输器的盖处于闭合状态但尚未为本体锁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输器的盖处于闭合状态且与本体锁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参看图9、图10及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传输器、包括:本体4和用于将所述本体封闭的盖1;在所述本体或盖上设有将所述盖锁在所述本体上的锁舌7以及锁舌锁控装置;本实施例中锁舌7设在本体4上;传输器的盖1开启后,锁舌7被所述锁舌锁控装置锁住不能动作;传输器的盖2与传输器的本体1闭合后,所述锁舌锁控装置动作将锁舌7解锁;操纵锁舌动作将传输器的盖与传输器的体锁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输器,传输器的盖开启后,锁舌被锁住不能动作,只有在传输器的盖与传输器的本体闭合后,锁舌才能解锁,从而才能操纵锁舌动作将传输器的盖与传输器的本体锁在一起,这样能够提高传输器的盖与传输器的本体锁紧的可靠性。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传输器一实施例中,操纵锁舌7转动到传输器的盖上的锁槽3中,将传输器的盖与传输器的本体锁在一起。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传输器一实施例中,所述锁舌锁控装置包括锁舌锁定机构和锁舌解锁机构。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传输器一实施例中锁舌的主视图;图13为图12中锁舌的仰视图。
参看图12及图13,可选地,本实用新型传输器一实施例中,所述锁舌7上具有用于锁定锁舌的槽口71;可选地,锁舌7上还可设有用于插入钥匙8的操作孔72;
参看图9至图11,所述锁舌锁定机构包括:锁定杆6,所述锁定杆6的一端通过销轴13固定在传输器的本体4上;在所述锁定杆6上设有钮簧9;所述锁定杆6围绕所述销轴13转动,所述锁定杆6的另一端进入所述槽口71时,将所述锁舌7锁住;
所述锁舌解锁机构包括:设在盖或传输器本体上的解锁杆2,设在传输器本体或盖上的解锁通道5;图9中所示为解锁杆2设在盖1上,解锁通道5设在传输器的本体4上;
传输器的盖1与传输器的本体4闭合时,所述解锁杆2进入所述解锁通道5后,通过所述解锁杆2触动所述锁定杆6,所述锁定杆6转动,所述锁定杆6的所述另一端从所述锁舌7的槽口71中退出,将所述锁舌7解锁;通过钥匙8操纵锁舌转动或移动将传输器的盖1与本体4锁在一起。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传输器前一实施例中,锁定杆将锁舌锁住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实用新型传输器前一实施例中,锁定杆将锁舌解锁的结构示意图。
优选地,锁定杆6通过其另一端的锁定部61进入或退出锁舌7的槽口71来实现对锁舌的锁住或解锁。
参看图9至图11,可选地,本实用新型传输器前一实施例中,所述解锁杆2为弧形杆,所述解锁通道5为弧形通道。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传输器前一实施例中,所述弧形通道5一端的端口在所述弧形通道另一端的端口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弧形通道另一端的端口不重叠,也就是说,从弧形通道5一端的端口向弧形通道5内观察时,看不到所述弧形通道5另一端的端口,亦即看不到所述锁定杆6,这样使得所述锁定杆6隐藏在所述弧形通道5下,能够防止人为手工操作所述锁定杆6,使得所述锁 定杆只能通过专用的工具如所述解锁杆才能操作。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传输器另一实施例中,锁定杆将锁舌锁住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实用新型传输器另一实施例中,锁定杆将锁舌解锁的结构示意图。在该另一实施例中,锁舌解锁机构包括:电机14;所述锁定杆6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13上;其中所述电机14固定在所述传输器的本体4上,所述锁舌设在所述传输器的本体4上用于与传输器的盖1上的锁槽3相配合将传输器的盖1与本体4锁在一起。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传输器又一实施例中,锁定杆将锁舌锁住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实用新型传输器又一实施例中,锁定杆将锁舌解锁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锁定杆为电磁推杆15的伸缩杆16。
参看图18及图19,所述锁舌7上具有用于锁定锁舌的槽口71;所述锁舌锁定机构包括电磁推杆15的伸缩杆16;所述电磁推杆15的伸缩杆16一端进入所述槽口71时,将所述锁舌7锁住。
所述锁舌解锁机构包括:解锁开关(图中未示出),连接所述解锁开关及所述电磁推杆的驱动电路。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磁推杆15固定在所述传输器的本体4上,所述锁舌设在所述传输器的本体4上用于与传输器的盖1上的锁槽3相配合将传输器的盖1与本体4锁在一起。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传输器的前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盖或本体上设有用于容置所述解锁开关的凹槽或孔(图中未示出),所述解锁开关隐藏于所述凹槽或孔中;所述本体或盖上设有与所述凹槽或孔相对应的凸起(图中未示出);所述盖与本体闭合后,所述凸起进入所述凹槽或孔中触动所述解锁开关。
本实用新型传输器的再一实施例中,可用采用由电磁驱动转动的杠杆代替前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磁推杆,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
参看图9至图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器的锁舌解锁装置,包括解锁杆2和解锁通道5,所述解锁杆为弯曲杆或柔性杆,所述解锁通道为弯曲或角形通道。
本实施例中,解锁杆进入解锁通道可将锁舌解锁。这样只有通过解锁通道才能对锁舌解锁,提高了锁舌解锁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传输器的锁舌解锁装置实施例,可选地,所述柔性杆为杆中安装有活动节的杆或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传输器的锁舌解锁装置实施例,可选地,所述弯曲杆为弧形杆。
本实用新型传输器的锁舌解锁装置实施例,可选地,所述弯曲通道为弧形通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传输器的锁舌解锁方法,包括解锁杆和解锁通道,
解锁杆进入解锁通道将锁舌解锁。这样只有通过解锁通道才能对锁舌解锁,提高了锁舌解锁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输器的锁舌解锁方法,可选地,所述解锁杆为弯曲杆或柔性杆,所述解锁通道为弯曲或角形通道。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输器的锁舌解锁方法,可选地,所述柔性杆为杆中安装有活动节的杆或为弹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输器的锁舌解锁方法,可选地,所述弯曲杆为弧形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传输器的锁舌解锁方法,可选地,所述弯曲通道为弧形通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桶体,在所述桶体上枢接有门体;在所述门体和桶体相枢接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所述门体锁在所述桶体上的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桶体的端口的一侧固定有盖板,所述门体枢接在所述盖板上;或者
所述桶体的端口处固定有门体定位圈,在所述门体定位圈的内部固定有盖板,所述门体枢接在所述盖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机构包括锁套和设置在所述锁套中的锁芯,在所述锁芯上设有锁舌;
所述锁套设置在所述盖板上,并且在所述锁套上具有插入钥匙的开口;
在所述门体的下表面上设有锁槽;
钥匙自所述开口插入锁芯内的锁孔中转动,带动锁芯转动,锁舌随着锁芯的转动进入所述锁槽中,门体与桶体处于锁合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机构还包括对所述锁芯的转动位置进行定位的锁芯定位块,在所述锁芯定位块上设有锁芯定位部,在所述锁芯定位块的底部设有弹性元件;
在所述锁芯的下部开设有定位槽口;
常态下,锁芯定位部在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位于所述定位槽口内,锁芯不能转动;钥匙插入锁孔并插入到位后,钥匙的端部将所述锁芯定位部顶出所述定位槽口,锁芯能够在钥匙的带动下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机构还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上设有定位套;
所述锁芯定位块设在所述定位套内并能沿所述定位套移动而不能转动,所述弹性元件设在所述定位套和所述锁芯定位块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的下端位于所述定位套内;
所述定位套的一侧开设有对所述锁芯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的限位槽口。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机构还包括锁芯锁紧机构;
门体打开后,所述锁芯锁紧机构将所述锁芯锁定,锁芯不能转动;
门体盖好后,锁芯锁紧机构对所述锁芯的锁定解锁,锁芯能够在钥匙的带动下转动并通过锁舌将门体与桶体锁好。
8.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锁紧机构包括:
拨杆,所述拨杆枢接在靠近所述锁芯的位置处,在所述拨杆上设有复位弹性元件,并且在所述拨杆上设有凸起;
所述锁舌或锁芯上具有锁紧槽口;
门体打开后,所述拨杆在复位弹性元件的作用下复位,所述拨杆上的凸起进入所述锁舌或锁芯上的锁紧槽口内,锁芯不能转动;
门体盖好时,门体推动拨杆移动或转动,所述拨杆上的凸起从所述锁舌或锁芯上的锁紧槽口内移出,转动钥匙,锁芯在钥匙的带动下转动并通过锁舌将门体与桶体锁好后,钥匙能够拔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的下表面设有用于在所述门体盖好时推动所述拨杆移动或转动致动块。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之间形成所述锁槽;并且
所述第一凸块或第二凸块形成推动所述拨杆移动或转动的致动块。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套上插入钥匙的开口处具有一环形的边缘,在所述环形的边缘上具有一用于通过钥匙齿部的豁口;
门体处于打开状态时,钥匙的齿部与所述豁口相错位,并位于所述环形边缘的下方,所述环形边缘阻碍钥匙的拔出。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套及锁芯朝向桶体的中心轴线方向倾斜。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传输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门体 和桶体的枢接处设有扭簧,门体打开后能自动弹开。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传输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桶体内设有立板,所述立板与所述桶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有空腔;
所述锁芯和锁舌位于所述空腔内;
在所述立板上开有开口供所述锁槽随着门体的盖合进入所述空腔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传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枢接在所述盖板下方,并位于所述空腔内。
CN201420240962.XU 2013-05-19 2014-05-12 一种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90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240962.XU CN204490010U (zh) 2013-05-19 2014-05-12 一种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
CN201520134253.8U CN204737419U (zh) 2013-05-19 2014-05-12 一种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1859003 2013-05-19
CN2013202738425 2013-05-19
CN201310185900 2013-05-19
CN201320273842 2013-05-19
CN201420240962.XU CN204490010U (zh) 2013-05-19 2014-05-12 一种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34253.8U Division CN204737419U (zh) 2013-05-19 2014-05-12 一种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90010U true CN204490010U (zh) 2015-07-22

Family

ID=5190735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3425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37419U (zh) 2013-05-19 2014-05-12 一种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
CN20142024096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90010U (zh) 2013-05-19 2014-05-12 一种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
CN201410198593.7A Pending CN104163337A (zh) 2013-05-19 2014-05-12 一种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及传输器门体锁合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34253.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37419U (zh) 2013-05-19 2014-05-12 一种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198593.7A Pending CN104163337A (zh) 2013-05-19 2014-05-12 一种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及传输器门体锁合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2047374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3337A (zh) * 2013-05-19 2014-11-26 陆洪瑞 一种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及传输器门体锁合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91888A (zh) * 2014-12-14 2016-06-22 陆洪瑞 传输桶及其操作方法和门板自动张开锁合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7245A (en) * 1898-12-09 1899-11-21 Frederick W Gremmels Cash-carrier.
US3231218A (en) * 1962-10-16 1966-01-25 Itt Pneumatic tube systems
CN101279676A (zh) * 2007-04-02 2008-10-08 北京银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传输器的方法及装置
CN101445190B (zh) * 2007-11-27 2016-07-06 北京银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气动管道传输的安全传输器的方法及装置
CN103287853B (zh) * 2008-10-06 2015-09-09 北京银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气动管道传输载体及其使用方法
CN104787580B (zh) * 2008-11-13 2017-11-14 北京银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传输器盖与体的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1875443B (zh) * 2009-05-02 2014-08-06 北京银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传输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4737419U (zh) * 2013-05-19 2015-11-04 陆洪瑞 一种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3337A (zh) * 2013-05-19 2014-11-26 陆洪瑞 一种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及传输器门体锁合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163337A (zh) 2014-11-26
CN204737419U (zh) 2015-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46816B2 (en) Multistage door lock
US8757680B2 (en) Door lock assembly
KR101480508B1 (ko) 도어락 모티스
US10612277B2 (en) Vehicle door opening/close device
CN108868376A (zh) 装设于双扇门的锁具构造
CN102787758B (zh) 用于锁定装置的电子单元和锁定系统
CN204490010U (zh) 一种避免人为干扰的传输器
KR101142425B1 (ko) 도어록 해정장치
EP2716843B1 (en) Lever-type handle and lock member for the lever-type handle
KR100803906B1 (ko) 손잡이 당김용 미닫이문의 잠금 해제장치
KR101256040B1 (ko) 슬라이딩 도어 핸들
CN108884688A (zh) 建筑部件及锁装置
KR101608820B1 (ko) 복수의 데드볼트가 구동되는 도어락
KR100803902B1 (ko) 미닫이문의 잠금 해제장치
CN110107153A (zh) 防止暴力强压把手转动开门的电子锁机构
KR100705549B1 (ko) 방화문의 출입통제용 전기정
KR101467284B1 (ko) 래치볼트 고정레버의 작동장치
EP2148029A1 (en) Automatic lock
KR101058354B1 (ko) 절전형 디지털 도어록 백셋
KR100997918B1 (ko) 수동키를 갖는 도어락 장치
KR200430219Y1 (ko) 레치볼트로만 작동되는 모티스 락
US20130219793A1 (en) Door locking assemblies and arrangements
JP4235694B2 (ja) レバーハンドル錠機構
EP3029230A1 (en) Relay mechanism of vehicle sliding door
KR200483631Y1 (ko) 래치회동식 도어락 모티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