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88664U - 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88664U
CN204488664U CN201420833829.5U CN201420833829U CN204488664U CN 204488664 U CN204488664 U CN 204488664U CN 201420833829 U CN201420833829 U CN 201420833829U CN 204488664 U CN204488664 U CN 2044886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fastening
h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3382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萧汉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IR YARD ENTERPRIS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IR YARD ENTERPRIS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IR YARD ENTERPRISES Ltd filed Critical FAIR YARD ENTERPRISES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3382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886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886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8866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具有第一扣合组件,连接在手持通讯模块,以及第二扣合组件与之相应配合卡扣在一起,其中,第一扣合组件可连接重量达到1公斤的物体,并能够稳固地扣合在第二扣合组件上。

Description

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特别是指一种设置于手持通讯装置后方的模块,具有特定的固定结构,能够让手持通讯装置稳固地固定于预定的位置。
背景技术
进入二十一世纪,许多电子产品的发展持续蓬勃发展,其中,手持通讯装置有着重大突破,特别是在普及化后,从原本少数人才能拥有的奢侈品,变成为一般人的生活必需品,主要在于其方便性以及所能提供的通讯实时性,符合高度竞争社会的节奏,并同时提升人与人之间联络的紧密度。手持通讯装置一般称做手机,制作的尺寸范围大多以一手能够掌握为主,能够把通讯簿储存在手机内,便于拨打,也便于辨识来电。
经过研究及整合技术,手持通讯装置的功能再度进阶,硬设备完全革新到另一个层次,装设了具有高强度计算能力的计算芯片,并导入计算机操作系统,此外,在屏幕显示部分也有重大突破,采用液晶屏幕,并具有触控功能。当硬设备已经被拉升到如此等级,许多前所未见的功能以及应用便如雨春笋般地不断涌出,包含智能型安全锁、录像功能、照相功能、影像编辑功能、数据处理、无线网络连接等等。手持通讯装置具有如此位阶功能时,一般称之为智能型手机。智能型手机能够快速搜寻档案,在千名电话簿中迅速找出联络人的电话,并可记录联络人多个相关信息,因此,很快就取代传统手机,此外,由于其所嵌入的芯片具有高强度的计算能力,能够处理高分辨率的影像,因此,也很常用来录像、拍照等影像存取或编辑功能。常见的影像功能像是卫星导航、行车纪录器、手持影像纪录、随行拍照等等。
为了方便随身携带,一般将手持通讯装置设计为扁平长方形。当手持通讯装置要当成卫星导航或是行车纪录器时,难以架设在行车内,于是,用户需要针对手持通讯装置的款式,去购买特定的夹持器,方能稳固固定手持通讯装置在车内的位置。夹持器的规格是根据手持通讯装置而设计,换句话说,不同的手持通讯装置,必须要用不同的夹持器才能固定。因此,更换手持通讯装置时,夹持器需要一并更换。
另外,手持通讯装置也很常用来拍摄相片,纪录影像。当使用手持通讯装置来拍摄特定角度的相片时,需要搭配特定的器具夹持手持通讯装置。此时会遇到上述同样的问题,因为规格差异,并非同一个夹持器具能够夹持所有手持通讯装置。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试图寻找一种固定模块,不会受限于手持通讯装置的规格,而能够适用所有不同的夹持器或是相关装置;再经过不断试验以及努力后,本发明人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手段,并设计了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配合其特定的结构将第一扣合组件以及第二扣合组件卡扣在一起,其中,第一扣合组件可连接重量达到1公斤的物体,并稳固地扣合在第二扣合组件上。
为了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设置于手持通讯装置,包括:第一扣合组件,连接在该手持通讯装置,包括:第一扣合主体,具有连接面,贴合于该手持通讯装置的一面;此外,第一扣合主体还具有第一扣合单元,相对于该连接面形成于该第一扣合主体的一面,为突起圆形柱状体,并在外圈形成扣合槽;以及转动环,连接于该第一扣合主体的侧边,并能够以该侧边为圆心转动;以及第二扣合组件,包括:第二扣合主体,具有插入空间、扣合孔洞、顶靠部以及弹性体限制柱,其中,该插入空间自该第二扣合主体的一侧边向内延伸,该扣合孔洞形成于该插入空间的上方并相互导通,该顶靠部形成于该扣合孔洞的内侧边,与该插入空间向内延伸的方向平行,该弹性体限制柱形成于该插入空间的底部,与该插入空间向内延伸的方向平行;以及按压扣合主体,插设于该第二扣合主体的插入空间,包括按压部、第二扣合单元、顶靠件容置槽以及弹性体容置孔;其中,该按压部形成于该按压扣合主体的一侧边,受力时,该按压扣合主体的移动方向与该插入空间向内延伸的方向平行;其中,该顶靠部容置于该顶靠件容置槽;其中,该第二扣合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扣合卡榫;其中,该按压扣合主体插设于该第二扣合主体的插入空间,且该按压部未受力时,该第二扣合单元对应于该扣合孔洞,此时,该第一扣合单元可穿越该扣合孔洞与该第二扣合单元扣合在一起,且该扣合卡榫卡扣于该扣合槽;当该按压部受力时,该按压扣合主体移动,该顶靠部推挤该第一扣合单元,使得该第一扣合单元与该第二扣合单元分离;其中,该弹性体容置孔对应于该弹性体限制柱,弹性体设置在该弹性体容置孔以及该弹性体限制柱之间,如此,当该按压部受力时,该按压扣合主体移动,该弹性体位能增加,接着,当该按压部未受力时,该弹性体释放位能,该按压扣合主体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实施方式,其中,该第一扣合单元以及该第二扣合单元具有磁铁成份,且能够相互吸引。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实施方式,其中,该第一扣合单元为金属材质,该第二扣合单元具有磁铁成份,能够吸引该第一扣合单元。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实施方式,其中,该第二扣合单元为金属材质,该第一扣合单元具有磁铁成份,能够吸引该第二扣合单元。
更详细地,该第二扣合单元包含两个半圆弧卡扣片,对应设置形成圆形空间,并各具有扣合卡榫;该半圆弧卡扣片仅有一端被固定;当该第一扣合单元进入该第二扣合单元时,推挤该扣合卡榫,使得该半圆弧卡扣片适当地变形,直到该扣合卡榫卡扣在该扣合槽为止,该第一扣合单元即容置并卡扣在该圆形空间内。
更详细地,该第二扣合主体包括挡止部,当该按压部受力时,该按压扣合主体移动,该挡止部可挡住该按压部,使得该按压扣合主体停止移动。
更详细地,该第二扣合主体包含两个导引槽,对应形成于该插入空间内,且形成的方向与该插入空间向内延伸的方向平行;该按压扣合主体包括两个导引单元,形成于该按压扣合主体的两侧;其中,该按压扣合主体插设于该第二扣合主体,且该两个导引单元分别容置在该两个导引槽内,并勾住该导引槽,当该按压扣合主体向该插入空间内部移动时,该导引单元在该导引槽内移动,当该按压扣合主体受到力量往该插入空间外部移动时,该导引单元勾住该导引槽,阻止该按压扣合主体向外移动。
更详细地,该第二扣合组件包含底板以及连接套主体,该底板设置于该第二扣合主体的底部,该连接套主体则是相对于该按压扣合主体设置于该第二扣合主体。
更详细地,该连接面可涂布黏着剂,使得该第一扣合主体贴合于该手持通讯装置的一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模块提供稳固的连接,配合其特定的结构将第一扣合组件以及第二扣合组件卡扣在一起,其中,第一扣合组件可连接重量达到1公斤的物体,并能够稳固地扣合在第二扣合组件上。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的组装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扣合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扣合组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扣合组件应用于手持通讯装置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扣合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扣合主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压扣合主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扣合组件的第一剖面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扣合组件的第二剖面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的第一应用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的第二应用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的第三应用示意图;
图13A、13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的第四应用示意图;
图14A、14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的第五应用示意图;
图15A、15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的第六应用示意图。
符号说明:
1第一扣合组件     11第一扣合主体
111连接面         112第一扣合单元
1121扣合槽        12转动环
2第二扣合组件     21第二扣合主体
211插入空间       212扣合孔洞
213顶靠部         214弹性体限制柱
215挡止部         216导引槽
22按压扣合主体    221按压部
222第二扣合单元   2221扣合卡榫
2222半圆弧卡扣片  2223圆形空间
223顶靠件容置槽   224弹性体容置孔
225导引单元
23底板            24连接套主体
3手持通讯装置     4摄影装置
5吸附装置         S弹性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以下将配合图标,详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9,其中,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的组装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扣合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扣合组件的侧视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扣合组件应用于手持通讯装置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扣合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扣合主体的剖面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按压扣合主体的立体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扣合组件的第一剖面示意图,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扣合组件的第二剖面示意图。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为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设置在一手持通讯装置3,包括:第一扣合组件1,连接在该手持通讯装置3,包括:第一扣合主体11,具有连接面111,贴合于该手持通讯装置3的一面;此外,第一扣合主体11还具有第一扣合单元112,相对于该连接面111形成于该第一扣合主体11的一面,为突起圆形柱状体,并在外圈形成一扣合槽1121;以及转动环12,连接于该第一扣合主体11的侧边,并能够以该侧边为圆心转动;以及第二扣合组件2,包括:第二扣合主体21,具有插入空间211、扣合孔洞212、顶靠部213以及弹性体限制柱214,其中,该插入空间211自该第二扣合主体21的一侧边向内延伸,该扣合孔洞212形成于该插入空间211的上方并相互导通,该顶靠部213形成于该扣合孔洞212的内侧边,与该插入空间211向内延伸的方向平行,该弹性体限制柱214形成于该插入空间211的底部,与该插入空间211向内延伸的方向平行;以及按压扣合主体22,插设于该第二扣合主体21之插入空间211,包括按压部221、第二扣合单元222、顶靠件容置槽223以及弹性体容置孔224;其中,该按压部221形成于该按压扣合主体22的一侧边,受力时,该按压扣合主体22的移动方向与该插入空间211向内延伸的方向平行;其中,该顶靠部213容置于该顶靠件容置槽223;其中,该第二扣合单元222具有至少一个扣合卡榫2221;其中,该按压扣合主体22插设于该第二扣合主体21的插入空间211,且该按压部221未受力时,该第二扣合单元222对应于该扣合孔洞212,此时,该第一扣合单元112可穿越该扣合孔洞212与该第二扣合单元222扣合在一起,且该扣合卡榫2221卡扣于该扣合槽1121;当该按压部221受力时,该按压扣合主体22移动,该顶靠部213推挤该第一扣合单元112,使得该第一扣合单元112与该第二扣合单元222分离;其中,该弹性体容置孔224对应于该弹性体限制柱214,弹性体S设置在该弹性体容置孔224以及该弹性体限制柱214之间,如此,当该按压部221受力时,该按压扣合主体22移动,该弹性体S位能增加,接着,当该按压部221未受力时,该弹性体S释放位能,该按压扣合主体22移动。
接续上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第一扣合单元112以及该第二扣合单元222除了具有特定结构而能够卡扣在一起之外,尚还具有磁铁增加扣合效果,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三种实施方式,第一种实施方式,该第一扣合单元112以及该第二扣合单元222具有磁铁成份,且能够相互吸引,第二种实施方式,该第一扣合单元112为金属材质,而该第二扣合单元222具有磁铁成份,能够吸引该第一扣合单元112,第三种实施方式,该第二扣合单元222为金属材质,而该第一扣合单元112具有磁铁成份,能够吸引该第二扣合单元22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谓的具有何种成分或是为何种材质可以是部分的,例如,第一扣合单元112有部分具有磁铁成份,第二扣合单元222有部分为金属材质,重要的是能够增加第一扣合单元112以及第二扣合单元222的吸引力,并无限定须要全部材质都相同。使用磁铁除了增加扣合效果之外,对于制程也有帮助。由于磁铁增加了一定程度的扣合能力,因此,第一扣合单元112以及第二扣合单元222的公差尺寸可以放大,避免因公差未在范围内即影响扣合效果。依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特定结构配合磁铁的吸附力,承载力可以达到1公斤以上。假设第二扣合组件2固定不动,第一扣合组件1可连接重量达到1公斤的物体,并能够稳固地扣合在第二扣合组件2上。
请参考图2至图9,其中,特别参考图7,该第二扣合单元222包含两个半圆弧卡扣片2222,对应设置形成圆形空间2223,并各具有扣合卡榫2221;该半圆弧卡扣片2222仅有一端被固定;当该第一扣合单元112进入该第二扣合单元222时,推挤该扣合卡榫2221,使得该半圆弧卡扣片2222适当地变形,直到该扣合卡榫2221卡扣在该扣合槽1121为止,该第一扣合单元112即容置并卡扣在该圆形空间2223内。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顶靠部213的功能,当手指按压该按压部221时,该按压扣合主体22整体向该插入空间211内移动,半圆弧卡扣片2222离开第一扣合单元112,第一扣合单元112离开圆形空间2223后,便可分离第一扣合组件1以及第二扣合组件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详细说明了第一扣合单元112与第二扣合单元222的扣合方式,配合上述磁铁以及金属相互吸引,第一扣合组件1可连接重量达到1公斤的物体,并能够稳固地扣合在第二扣合组件2上。
请再参考图5至图8,该第二扣合主体21包括挡止部215,当该按压部221受力时,该按压扣合主体22移动,该挡止部215可挡住该按压部221,使得该按压扣合主体22停止移动。为了避免手指按压力过大,按压扣合主体22向插入空间211内移动过多,可能造成结构变形或是卡住无法回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置了挡止部215,能够阻挡该按压扣合主体22过度移动。另外,该第二扣合主体21包含两个导引槽216,对应形成于该插入空间211内,且形成的方向与该插入空间211向内延伸的方向平行;其中,该按压扣合主体22包括两个导引单元225,形成于该按压扣合主体22的两侧;其中,该按压扣合主体22插设于该第二扣合主体21,且该两个导引单元225分别容置在该两个导引槽216内,并勾住该导引槽216,当该按压扣合主体22向该插入空间211内部移动时,该导引单元225在该导引槽216内移动,当该按压扣合主体22受到力量往该插入空间211外部移动时,该导引单元225勾住该导引槽216,阻止该按压扣合主体22向外移动。设置导引槽216以及导引单元225的目的在于限制按压扣合主体22的移动为线性移动,如此,弹性体S才不容易扭曲变形,此外,从图中可见,导引单元225卡扣在导引槽216内,能够避免该按压扣合主体22向外离开插入空间211。
请继续参考图1至图5,其中,该第二扣合组件2包含底板23以及连接套主体24,该底板23设置于该第二扣合主体21的底部,该连接套主体24则是相对于该按压扣合主体22设置于该第二扣合主体21。另外,该连接面111可涂布黏着剂,使得该第一扣合主体11贴合于该手持通讯装置3的一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使用的黏着剂可以有很多种类,依照需求选择能够稳固黏着即可,重点是让连接面111稳固黏贴在该手持通讯装置3的一面。现有技术中的黏着剂种类繁多,也并非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范围,在此便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可有多种应用,请重新参考图4,图中看到手指可以穿过转动环12,如此,增加手持的稳定度,当持用者受到撞击而导致手掌失去握力时,由于手指勾住转动环12,可以确保手持通讯装置仍在手上。
接着参考图10,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的第一应用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第一扣合组件1连接该手持通讯装置3,该转动环12转动至一定位置,该手持通讯装置3便可立起来,以一定的倾斜角度站立于平面,便于用户观看手持通讯装置3的信息。图中所示的角度为该手持通讯装置3的背面。
请参考图11,图1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的第二应用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第一扣合组件1连接该手持通讯装置3,可无线控制的一摄影装置4的面具有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扣合组件2的结构,如此,摄影装置4便连接在手持通讯装置3的一面。摄影装置4通过无线的方式将讯号传递至手持通讯装置3,手持通讯装置3也可以无线的方式控制摄影装置4,如此,手持通讯装置3可以看到摄影装置4捕捉的影像,并记录储存。在图中,虽未显示第二扣合组件2,但事实上,第二扣合组件2连接摄影装置4,特别是该底板23上形成特定的卡扣结构或是螺丝孔,用于结合摄影装置4,第二扣合组件2再组合第一扣合组件1。
请参考图12,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的第三应用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第一扣合组件1连接该手持通讯装置3,第二扣合组件2的连接套主体24连接可调式长杆,长杆的另一端连接摄影装置4,第二扣合组件2与第一扣合组件1连接,手持通讯装置3与摄影装置4进行无线通信,如此,手持通讯装置3可以看到位于高处摄影装置4所捕捉到的影像,并储存纪录。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使用的连接套主体24可以具有内螺纹,或是以结构卡扣的方式连接长杆。
请参考图13A、13B,图13A、13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的第四应用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第一扣合组件1连接该手持通讯装置3,第二扣合组件2连接一吸附装置5,该吸附装置5可以为车用手机固定器,一端连接第二扣合组件2,一端吸附在车子内部的位置,如此,手持通讯装置3便可通过第一扣合组件1以及第二扣合组件2固定在车内,进行像是卫星导航等数字服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模块,手持通讯装置3的示意图不受限制,无论何种厂牌,都能够连接第一扣合组件1,而只要能够连接第一扣合组件1,就能够参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作法将任何一种牌子的手持通讯装置3固定在车内。此外,除了靠连接套主体24连接吸附装置5之外,该底板23也可形成特定的卡扣结构或是以螺丝等方式来连接吸附装置5,因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底板23连接吸附装置5也是可以被实施的。
最后,请参考图14A、14B,图14A、14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的第五应用示意图。如图所示,第一扣合组件1一端黏附在手持通讯装置3,另一端连接第二扣合组件2,其中,第二扣合组件2连接一个夹持装置,能够架设在许多具有圆柱体的位置,包含摩托车的后照镜,或是汽车内的圆杆,或是如图14B,直接取得一圆杆,将夹持装置夹设在圆杆上,使用者可以手持圆杆让手持通讯装置3能够在高点进行拍摄。而在图15A、15B中,则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的第六应用示意图,其中,第一扣合组件1一端连接一手持通讯装置3,一端组合于第二扣合组件2,而第二扣合组件2还连接摄影装置4以及吸附装置5,该吸附装置5可吸附在车窗,该摄影装置4可将拍摄的影像透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输到手持通讯装置3,当作车用卫星导航,如此,图15A、15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固定模块另一种应用示意图。
经由上述详细说明后,已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总结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模块提供稳固的连接,配合其特定的结构将第一扣合组件以及第二扣合组件卡扣在一起,其中,第一扣合组件可连接重量达到1公斤的物体,并能够稳固地扣合在第二扣合组件上。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模块可以应用在任何一种款式的手持通讯模块,不受其规格的限制,且其应用广泛,包含固定在车内当作卫星导航,或是用来摄影,都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轻易地实施。
必须加以强调的是,上述的详细说明针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特点与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其目的在使熟习此项技艺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但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设置于手持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扣合组件,连接在该手持通讯装置,包括:
第一扣合主体,具有连接面,贴合于该手持通讯装置的一面;第一扣合主体还具有第一扣合单元,相对于该连接面形成于该第一扣合主体的一面,为突起圆形柱状体,并在外圈形成扣合槽;以及
转动环,连接于该第一扣合主体的侧边,并能够以该侧边为圆心转动;以及
第二扣合组件,包括:
第二扣合主体,具有插入空间、扣合孔洞、顶靠部以及弹性体限制柱,其中,该插入空间自该第二扣合主体的一侧边向内延伸,该扣合孔洞形成于该插入空间的上方并相互导通,该顶靠部形成于该扣合孔洞的内侧边,与该插入空间向内延伸的方向平行,该弹性体限制柱形成于该插入空间的底部,与该插入空间向内延伸的方向平行;以及
按压扣合主体,插设于该第二扣合主体的插入空间,包括按压部、第二扣合单元、顶靠件容置槽以及弹性体容置孔;其中,该按压部形成于该按压扣合主体的一侧边,受力时,该按压扣合主体的移动方向与该插入空间向内延伸的方向平行;其中,该顶靠部容置于该顶靠件容置槽;其中,该第二扣合单元具有至少一个扣合卡榫;其中,该按压扣合主体插设于该第二扣合主体的插入空间,且该按压部未受力时,该第二扣合单元对应于该扣合孔洞,该第一扣合单元可穿越该扣合孔洞与该第二扣合单元扣合在一起,且该扣合卡榫卡扣于该扣合槽;当该按压部受力时,该按压扣合主体移动,该顶靠部推挤该第一扣合单元,使得该第一扣合单元与该第二扣合单元分离;其中,该弹性体容置孔对应于该弹性体限制柱,弹性体设置在该弹性体容置孔以及该弹性体限制柱之间,当该按压部受力时,该按压扣合主体移动,该弹性体位能增加,当该按压部未受力时,该弹性体释放位能,该按压扣合主体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扣合单元以及该第二扣合单元具有磁铁成份,且能够相互吸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扣合单元为金属材质,该第二扣合单元具有磁铁成份,能够吸引该第一扣合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扣合单元为金属材质,该第一扣合单元具有磁铁成份,能够吸引该第二扣合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扣合单元包含两个半圆弧卡扣片,对应设置形成圆形空间,并各具有扣合卡榫;该半圆弧卡扣片仅有一端被固定;当该第一扣合单元进入该第二扣合单元时,推挤该扣合卡榫,使得该半圆弧卡扣片适当地变形,直到该扣合卡榫卡扣在该扣合槽为止,该第一扣合单元即容置并卡扣在该圆形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扣合主体包括挡止部,当该按压部受力时,该按压扣合主体移动,该挡止部可挡住该按压部,使得该按压扣合主体停止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扣合主体包含两个导引槽,对应形成于该插入空间内,且形成的方向与该插入空间向内延伸的方向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按压扣合主体包括两个导引单元,形成于该按压扣合主体的两侧;其中,该按压扣合主体插设于该第二扣合主体,且该两个导引单元分别容置在该两个导引槽内,并勾住该导引槽,当该按压扣合主体向该插入空间内部移动时,该导引单元在该导引槽内移动,当该按压扣合主体受到力量往该插入空间外部移动时,该导引单元勾住该导引槽,阻止该按压扣合主体向外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扣合组件包含底板以及连接套主体,该底板设置于该第二扣合主体的底部,该连接套主体则是相对于该按压扣合主体设置于该第二扣合主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面可涂布黏着剂,使得该第一扣合主体贴合于该手持通讯装置的一面。
CN201420833829.5U 2014-12-24 2014-12-24 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886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33829.5U CN204488664U (zh) 2014-12-24 2014-12-24 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33829.5U CN204488664U (zh) 2014-12-24 2014-12-24 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88664U true CN204488664U (zh) 2015-07-22

Family

ID=53567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33829.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88664U (zh) 2014-12-24 2014-12-24 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8866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7106A (zh) * 2017-07-04 2017-11-14 深圳市星汇尚品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保护壳
CN108515922A (zh) * 2018-03-29 2018-09-11 朱小英 出租车自动抢单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7106A (zh) * 2017-07-04 2017-11-14 深圳市星汇尚品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保护壳
CN107347106B (zh) * 2017-07-04 2023-07-14 深圳市星汇尚品科技有限公司 手机保护壳
CN108515922A (zh) * 2018-03-29 2018-09-11 朱小英 出租车自动抢单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11236B2 (en) Blur correction device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02801915B (zh) 一种手持设备的自动拍照方法
CN204807807U (zh) 一种适配不同尺寸手机的虚拟现实头戴式设备
EP0999678A3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grating video, audio, and mobile radiophone technology
CN204488664U (zh) 一种手持通讯装置的固定模块
CN101150614A (zh) 包括立体声系统的按下-弹出型便携充电支架
KR20130054309A (ko) 신체장착형 보조 모바일기기 어셈블리
US8971698B2 (en) Detachable viewfinder
CN108562989B (zh) 一种镜头模组及终端设备
CN203952655U (zh) 带蓝牙自拍器手柄的登山杖
WO2013125122A1 (ja) 立体画像表示制御装置、これを備える撮像装置、及び立体画像表示制御方法
CN108561691A (zh) 可扩展附件的智能终端夹及三轴陀螺仪稳定器
KR101976464B1 (ko) 이동단말기 및 이에 구비된 배터리를 성형하는 프레스 금형 장치
CN216960009U (zh) 图文信息采集设备
CN208311808U (zh) 可扩展附件的智能终端夹及三轴陀螺仪稳定器
CN211908942U (zh) 支架、摄像头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1127887U (zh) 一种双开的手机夹
CN216217153U (zh) 一种稳固摄像头
CN112445044A (zh) 镜头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04735266A (zh) 一种通过单手操作来实现手机特定功能的方法
CN204362125U (zh) 手机固定夹
CN220087380U (zh) 一种外置摄像装置
CN213637854U (zh) 带可拆卸式按键的蓝牙自拍杆
CN212850609U (zh) 手机背夹组件
JP2014066897A (ja) 領域分割レンズ及びプレノプティックカメ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22

Termination date: 20151224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