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61772U - 基于双电机控制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 - Google Patents

基于双电机控制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61772U
CN204461772U CN201520212750.5U CN201520212750U CN204461772U CN 204461772 U CN204461772 U CN 204461772U CN 201520212750 U CN201520212750 U CN 201520212750U CN 204461772 U CN204461772 U CN 2044617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terminal
motor
input end
torque sensor
speed re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1275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志鹏
郭艳玲
宁礼佳
刘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AOYANG STEERI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Li Shengda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Li Shengda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Li Shengda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1275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617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617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617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 Steering Control In Accordance With Driving Conditions (AREA)

Abstract

基于双电机控制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电动转向控制器直接装车进行路试危险性高,消耗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置于固定台底座上的输入端电机、输入端减速器、输入端扭矩传感器、助力电机、输出端扭矩传感器、输出端减速器和输出端电机,助力电机的输入端通过联轴器与输入端扭矩传感器的一端连接,输入端扭矩传感器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输入端减速器连接,输入端减速器与输入端电机连接;助力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万向节与输出端扭矩传感器的一端连接,输出端扭矩传感器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输出端减速器连接,输出端减速器与输出端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电动转向性能检测。

Description

基于双电机控制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电机控制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
背景技术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一种新型汽车转向助力系统,其利用助力电机为驾驶员提供力矩辅助转向。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性能对电动汽车转向操控性影响极大,是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之一。作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核心的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其产品的开发和批量生产必须经过设计研究、台架性能检测试验、疲劳试验、最后的实车上路试验等多个环节,其中台架性能检测试验显得尤其重要,直接关系到实车行驶过程中转动方向盘时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汽车道路试验成本高、人力物力消耗大并且具有相当的危险性,所以在实车试验之前进行必要的试验台性能检测试验,可以保证电动转向控制器的安全性,从而降低直接装车进行路试的危险性,减少实车试验所消耗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因此,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性能检测试验台的研究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对电动助力转向相关产品的生产、测试和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双电机控制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以至少解决电动转向控制器直接装车进行路试存在的危险性高,实车试验需要消耗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双电机控制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该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包括固定台底座、输入端电机、输入端减速器、四个联轴器、输入端扭矩传感器、助力电机、万向节、输出端扭矩传感器、输出端减速器和输出端电机连接,其中,固定台底座水平设置,输入端电机、输入端减速器、联轴器、输入端扭矩传感器、助力电机、万向节、输出端扭矩传感器、输出端减速器和输出端电机连接同轴线设置在固定台底座上,助力电机的输入端通过联轴器与输入端扭矩传感器的一端连接,输入端扭矩传感器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输入端减速器连接,输入端减速器与输入端电机连接;助力电机的输出端通过万向节与输出端扭矩传感器的一端连接,输出端扭矩传感器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输出端减速器连接,输出端减速器与输出端电机连接;输入端电机用于模拟方向盘输入力矩,输出端电机用于模拟车轮与道路阻力,助力电机用来产生转向助力,输入端扭矩传感器用于检测助力电机输入扭矩,输出端扭矩传感器用于检测助力电机输出转矩。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台底座为工字钢导轨。如此设置,便于安装各部件,便于保持各部件在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端电机和输出端电机均为伺服电动机。
进一步地:所述助力电机、输入端电机与输出端电机分别通过控制线与PLC控制器连接。如此设置,控制方式简单快捷。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于双电机控制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所达到的效果为:该试验台依靠双电机控制试验台工作,一台作为输入端,模拟方向盘输入扭矩;一台作为输出端,模拟车轮转动时与地面的阻力。该试验台可以方便的控制输入、输出电机的输出力大小,从而更好的进行多组试验,不仅节省试验台所占用的空间,而且电机控制精准、方便;运行平稳,噪音小;更好的节省了人力资源及增加了安全系数。另外由于试验台水平放置,运转时安全系数相对传统试验台测试高。同时提高了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测试的稳定性,快捷性,方便测试,降低研发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基于双电机控制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台底座;2-输入端电机;3-输入端减速器;4-联轴器;5-输入端扭矩传感器;6-助力电机;7-万向节;8-输出端扭矩传感器;9-输出端减速器;10-输出端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了清楚和简明起见,在说明书中并未描述实际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然而,应该了解,在开发任何这种实际实施例的过程中必须做出很多特定于实施方式的决定,以便实现开发人员的具体目标,例如,符合与系统及业务相关的那些限制条件,并且这些限制条件可能会随着实施方式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此外,还应该了解,虽然开发工作有可能是非常复杂和费时的,但对得益于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这种开发工作仅仅是例行的任务。
在此,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密切相关的装置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基于双电机控制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包括固定台底座1、输入端电机2、输入端减速器3、四个联轴器4、输入端扭矩传感器5、助力电机6、万向节7、输出端扭矩传感器8、输出端减速器9和输出端电机连接10,其中,固定台底座1水平设置,输入端电机2、输入端减速器3、联轴器4、输入端扭矩传感器5、助力电机6、万向节7、输出端扭矩传感器8、输出端减速器9和输出端电机连接10同轴线设置在固定台底座1上,助力电机6的输入端通过联轴器4与输入端扭矩传感器5的一端连接,输入端扭矩传感器5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4与输入端减速器3连接,输入端减速器3与输入端电机2连接;助力电机6的输出端通过万向节7与输出端扭矩传感器8的一端连接,输出端扭矩传感器8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4与输出端减速器9连接,输出端减速器9与输出端电机10连接;输入端电机2用于模拟方向盘输入力矩,输出端电机10用于模拟车轮与道路阻力,助力电机6用来产生转向助力,输入端扭矩传感器5用于检测助力电机输入扭矩,输出端扭矩传感器8用于检测助力电机输出转矩。
此外,根据一种实现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台底座1为工字钢导轨。如此设置,便于安装各部件,保持各部件在同一直线上。
再者,根据一种实现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输入端电机2和输出端电机10均为伺服电动机。
最后,根据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助力电机6、输入端电机2与输出端电机10分别通过控制线与PLC控制器连接。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上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基于双电机控制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试验台工作时,输入端电机模拟实际转动方向盘所产生的力,输出端电机模拟车轮与道路的阻力,经过输入端减速器至输入端扭矩传感器,输入端扭矩传感器便可以检测到助力电机的输入扭矩,助力电机接收到输入端传来的扭矩就会进行工作,输出扭矩,进行助力;输出端扭矩传感器可以检测助力电机的输出扭矩,输入端、输出端扭矩传感器检测的数据可以被采集进行力矩特性曲线分析。基于双电机控制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可以提高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测试的稳定性,快捷性,准确性;可以很方便的更改控制方式,方便测试,降低研发时间。

Claims (4)

1.基于双电机控制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包括固定台底座(1)、输入端电机(2)、输入端减速器(3)、四个联轴器(4)、输入端扭矩传感器(5)、助力电机(6)、万向节(7)、输出端扭矩传感器(8)、输出端减速器(9)和输出端电机连接(10);其特征在于:固定台底座(1)水平设置,输入端电机(2)、输入端减速器(3)、联轴器(4)、输入端扭矩传感器(5)、助力电机(6)、万向节(7)、输出端扭矩传感器(8)、输出端减速器(9)和输出端电机连接(10)同轴线设置在固定台底座(1)上,助力电机(6)的输入端通过联轴器(4)与输入端扭矩传感器(5)的一端连接,输入端扭矩传感器(5)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4)与输入端减速器(3)连接,输入端减速器(3)与输入端电机(2)连接;助力电机(6)的输出端通过万向节(7)与输出端扭矩传感器(8)的一端连接,输出端扭矩传感器(8)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4)与输出端减速器(9)连接,输出端减速器(9)与输出端电机(10)连接;输入端电机(2)用于模拟方向盘输入力矩,输出端电机(10)用于模拟车轮与道路阻力,助力电机(6)用来产生转向助力,输入端扭矩传感器(5)用于检测助力电机输入扭矩,输出端扭矩传感器(8)用于检测助力电机输出转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电机控制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底座(1)为工字钢导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电机控制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电机(2)和输出端电机(10)均为伺服电动机。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基于双电机控制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力电机(6)、输入端电机(2)与输出端电机(10)分别通过控制线与PLC控制器连接。
CN201520212750.5U 2015-04-10 2015-04-10 基于双电机控制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 Active CN2044617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12750.5U CN204461772U (zh) 2015-04-10 2015-04-10 基于双电机控制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12750.5U CN204461772U (zh) 2015-04-10 2015-04-10 基于双电机控制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61772U true CN204461772U (zh) 2015-07-08

Family

ID=536686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12750.5U Active CN204461772U (zh) 2015-04-10 2015-04-10 基于双电机控制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617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8984A (zh) * 2015-04-10 2015-07-01 哈尔滨力盛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双电机控制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8984A (zh) * 2015-04-10 2015-07-01 哈尔滨力盛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双电机控制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87265B (zh) 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研发和性能检测平台
CN105606382A (zh) 一种新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测试平台及测试方法
CN107402138B (zh) 电动助力转向装置的测试系统及方法
CN201177565Y (zh) 双砝码加载式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检测台
CN202024896U (zh) 闭环式汽车转向系统阻力矩模拟装置
CN105652688A (zh) 一种转向系统实时硬件在环仿真平台及试验方法
CN105799771A (zh) 一种可手动/自动切换的汽车转向装置
CN112213114B (zh) 一种增程式三合一电驱动系统总成台架的耐久性试验方法
CN201163239Y (zh) 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
CN101135611A (zh)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器的仿真试验台
CN102200488B (zh)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测试实验装置及其方法
CN204461772U (zh) 基于双电机控制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
CN104748984A (zh) 基于双电机控制电动助力转向试验台
CN109724813A (zh) 一种电动助力转向器试验台
CN105241678A (zh) 一种主动后轮转向的快速控制原型实现方法
CN204008162U (zh) 一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性能测试台
CN203643174U (zh) 一种汽车驱动桥差速器总成耐久性测试台架
CN101696909B (zh) 汽车转向系统性能试验控制系统
CN203249780U (zh) 汽车转向中间轴总成性能试验台
CN102411651A (zh) 一种优化车辆驻车转向力波动性能的试验方法
CN218994618U (zh) 扭矩转角传感器总成测试机
CN204845800U (zh)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
CN205300918U (zh) 飞机襟翼驱动器维修检测装置
CN103323261A (zh) 车载式电动轿车和混合动力轿车制动能量回收检测系统
CN203432809U (zh)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性能测试台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2

Address after: No. 111, Tiangang Road, gangyang Town, Hailing District, Taizhou, Jiangsu 225300

Patentee after: JIANGSU JIAOYANG STEER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50040 room 103, unit 2, building 31,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No. 26, Hexing Road, Harb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RBIN LISHENGDA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