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59021U - 多级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多级变速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59021U CN204459021U CN201520061230.9U CN201520061230U CN204459021U CN 204459021 U CN204459021 U CN 204459021U CN 201520061230 U CN201520061230 U CN 201520061230U CN 204459021 U CN204459021 U CN 2044590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axle
- clutch
- planet
- gear tr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47 magnetic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3 si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 F16H3/44—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variable gear ratio or for reversing rotary motion using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3/62—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 F16H3/66—Gearings having three or more central gear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gear trains without drive passing from one train to anoth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00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 F16H2200/0073—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forward speeds the gear ratios comprising eleven forward spee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0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 F16H2200/2012—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of sets of orbital gears with four sets of orbital gea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2200/00—Transmissions for multiple ratios
- F16H2200/20—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 F16H2200/203—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 F16H2200/2048—Transmissions using gears with orbital mo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engaging friction means not of the freewheel type, e.g. friction clutches or brakes with seven engaging means
Abstract
一种多级变速器,驱动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太阳轮和第四行星齿轮组行星架连接,第三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行星架连接、能经由第一制动器耦联变速器壳体且能经由第一离合器与第七轴可松脱地连接,第七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齿圈、第三行星齿轮组太阳轮和第四行星齿轮组太阳轮连接,第六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齿圈和第二行星齿轮组行星架连接,第四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太阳轮连接、能经由第二制动器耦联于壳体上且能经由第二离合器与从动轴连接,从动轴与第三行星齿轮组行星架连接,第五轴与第三行星齿轮组齿圈连接且能经由第三制动器耦联于壳体上,设置第三离合器,通过其闭合第四行星齿轮组能传递扭矩,设置第四离合器,通过其闭合可锁止第一行星齿轮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星齿轮结构方式的多级变速器、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的自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自动变速器、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的自动变速器根据现有技术包括多个行星齿轮组,这些行星齿轮组借助摩擦元件或者说切换元件、如离合器和制动器被切换并且通常与承受打滑作用的并且选择性地配设有桥接离合器的起动元件、如液力变矩器或液力耦合器连接。
一般而言可自动换挡的行星齿轮结构方式的车辆变速器已在现有技术中被多次描述并且始终被进一步开发和改进。这些变速器应当要求小的结构耗费、尤其是少量的切换元件,并且在顺序换挡方式时避免双切换、即避免接通或断开两个切换元件,从而在定义的挡组中换挡时分别仅变换一个切换元件。另外,应借助这种变速器降低汽油消耗,这一方面可通过减少变速器内部损耗并且另一方面可通过使内燃机在理想的工作点中运行来实现。
由文献DE 10 2008 055 626 A1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六挡多级变速器,包括沿主旋转轴前后相继设置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六个切换元件、一个驱动单元和一个从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太阳轮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第四行星轮架不可相对旋转地连接,所述从动单元不可相对旋转地与第三行星齿轮组的第三行星轮架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基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行星齿轮结构方式的多级变速器,借助该多级变速器能实现至少十一个前进挡。该变速器应需要较少的结构耗费并且具有高的变速器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行星齿轮结构方式的多级变速器、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的自动变速器包括设置在一个壳体中的一个驱动轴、一个从动轴和四个行星齿轮组,所述多级变速器包括八个可旋转的轴以及七个切换元件,所述切换元件包括多个制动器和多个离合器,所述切换元件的选择性接合引起在驱动轴和从动轴之间的不同传动比,从而能实现至少十一个前进挡,其中,驱动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第三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能经由第一制动器耦联于变速器的壳体上并且能经由第一离合器与第七轴可松脱地连接,第七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第三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第六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第四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能经由第二制动器耦联于变速器的壳体上并且能经由第二离合器与变速器的从动轴可松脱地连接,从动轴与第三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第五轴与第三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并且能经由第三制动器耦联于变速器的壳体上,设置第三离合器,通过第三离合器的闭合第四行星齿轮组能传递扭矩,并且在第三离合器断开时第四行星齿轮组不传递扭矩,第三离合器构造为将从动轴与第八轴可松脱地连接的离合器,该第八轴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并且设置第四离合器,通过该第四离合器的闭合,第一行星齿轮组能被锁止。
替代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行星齿轮结构方式的多级变速器、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的自动变速器包括设置在一个壳体中的一个驱动轴、一个从动轴和四个行星齿轮组,所述多级变速器包括八个可旋转的轴以及七个切换元件,所述切换元件包括多个制动器和多个离合器,所述切换元件的选择性接合引起在驱动轴和从动轴之间的不同传动比,从而能实现至少十一个前进挡,其中,驱动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并且能经由第三离合器与第八轴可松脱地连接,该第八轴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通过该第三离合器的闭合第四行星齿轮组能传递扭矩并且在该第三离合器断开时第四行星齿轮组不传递扭矩,并且第三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能经由第一制动器耦联于变速器的壳体上并且能经由第一离合器与第七轴可松脱地连接,第七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第三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第六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第四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能经由第二制动器耦联于变速器的壳体上并且能经由第二离合器与变速器的从动轴可松脱地连接,从动轴与第三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并且第五轴与第三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并且能经由第三制动器耦联于变速器的壳体上,并且设置第四离合器,通过该第四离合器的闭合,第一行星齿轮组能被锁止。
替代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行星齿轮结构方式的多级变速器、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的自动变速器包括设置在一个壳体中的一个驱动轴、一个从动轴和四个行星齿轮组,所述多级变速器包括八个可旋转的轴以及七个切换元件,所述切换元件包括多个制动器和多个离合器,所述切换元件的选择性接合引起在驱动轴和从动轴之间的不同传动比,从而能实现至少十一个前进挡,其中,驱动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第三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能经由第一制动器耦联于变速器的壳体上并且能经由第一离合器与第七轴可松脱地连接,第七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第三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并且能经由第三离合器与第八轴可松脱地连接,该第八轴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通过该第三离合器的闭合第四行星齿轮组能传递扭矩并且在第三离合器断开时第四行星齿轮组不传递扭矩,第六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第四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能经由第二制动器耦联于变速器的壳体上并且能经由第二离合器与变速器的从动轴可松脱地连接,从动轴与第三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和第四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并且第五轴与第三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并且能经由第三制动器耦联于变速器的壳体上,并且设置第四离合器,通过该第四离合器的闭合,第一行星齿轮组能被锁止。
据此,提出一种行星齿轮结构方式的多级变速器,包括与内燃机连接的驱动端及从动端,它们设置在一个壳体中。另外,设有至少四个行星齿轮组(以下称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行星齿轮组)、八个可旋转的轴(以下称为驱动轴、从动轴、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轴)以及七个优选构造为片式切换元件或形锁合切换元件的切换元件,所述切换元件包括多个制动器和多个离合器,所述切换元件的选择性接合引起在驱动端和从动端之间的不同传动比,从而优选能实现十一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
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组优选构造为负传动比行星齿轮组。
一个单级的负传动比行星齿轮组已知包括一个太阳轮、一个齿圈和一个行星架,在该行星架上可转动地支承有行星齿轮,这些行星齿轮分别与太阳轮和齿圈啮合。由此,齿圈在行星架固定的情况下具有与太阳轮相反的转动方向并且负的固定传动比产生。与此相对地,一个单级的正传动比行星齿轮组包括一个太阳轮、一个齿圈和一个行星架,在该行星架上可转动地支承有内侧的和外侧的行星齿轮,其中,所有内侧的行星齿轮与太阳轮啮合、而所有外侧的行星齿轮与齿圈啮合,每个内侧的行星齿轮分别与一个外侧的行星齿轮啮合。由此,在行星架固定的情况下,齿圈具有与太阳轮相同的转动方向并且正的固定传动比产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行星齿轮结构方式的多级变速器中,与驱动发动机连接的驱动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第三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能经由第一制动器耦联于变速器的壳体上并且能经由第一离合器与第七轴可松脱地连接,第七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第三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第六轴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和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另外,第四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能经由第二制动器耦联于变速器的壳体上并且能经由第二离合器与从动轴可松脱地连接,从动轴与第三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并且第五轴与第三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并且能经由第三制动器耦联于变速器的壳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设置第四离合器,通过其闭合可锁止第一行星齿轮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第四离合器构造为离合器,该离合器可松脱地连接驱动轴与第三轴并且因此可松脱地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和太阳轮。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功能相同的实施方式中,第四离合器构造为离合器,该离合器可松脱地连接第三轴与第六轴并且因此可松脱地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和齿圈。
另外,设置第三离合器,通过其闭合第四行星齿轮组能传递扭矩,并且在第三离合器断开时第四行星齿轮组不传递扭矩。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第三离合器可构造为离合器,该离合器可松脱地连接从动轴和第八轴,该第八轴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并且驱动轴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并且第七轴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
另外,第三离合器可构造为离合器,该离合器可松脱地连接驱动轴与第八轴,该第八轴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在此情况下第七轴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并且从动轴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功能相同的变型方案的范围内,第三离合器可构造为离合器,该离合器可松脱地连接第七轴与第八轴,该第八轴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连接,在此情况下驱动轴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行星架连接并且从动轴与第四行星齿轮组的齿圈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电机可以与行星齿轮结构方式的多级变速器的每一轴连接或可连接。另外电机可与至少一个轴连接或可连接。
各个行星齿轮组和切换元件的几何位置或者说顺序可自由选择,只要元件的可连接性是允许的。因此各元件的位置可任意移动。原则上切换元件的几何位置可任意选择,但追求切换元件可被促动器良好接近的位置,尤其是在使用机电促动器的情况下。也可想到切换元件的其它操作方式、如液压或气动操作或借助弹簧力的操作。
通过多级变速器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得到多级变速器的特别适合的传动比以及提高的总速比范围,由此实现行驶舒适性的改善和显著的消耗降低。
此外,借助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级变速器通过少量的切换元件显著降低结构耗费。有利的是,借助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级变速器可以利用液力变换器、外部的起动离合器或者也利用其它适合的外部起动元件实施起动。也可想到,借助集成在变速器中的起动元件能实现起动过程。优选一个在第一前进挡中和倒挡中被操作的切换元件是适合的。
此外,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级变速器中在主行驶挡中在拖曳损失和啮合损失方面得到好的效率。
有利的是,在多级变速器的切换元件和行星齿轮组中存在小的扭矩,由此以有利的方式降低了多级变速器中的磨损。此外,通过小的扭矩能实现相应小的尺寸化,由此降低了所需的结构空间和相应的成本。此外,在各轴、切换元件和行星齿轮组中也存在小的转速。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变速器这样设计,使得在力流方向和空间方面能实现与不同的动力系统设计的可匹配性。变速器例如可以以前横向结构方式或在标准驱动型式的范围内被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附图举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图如下: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级变速器的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图1的多级变速器的示例性换挡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多级变速器的一种变型方案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级变速器的第二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多级变速器的一种变型方案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级变速器的第三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并且图7为图6所示的多级变速器的一种变型方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级变速器,包括驱动轴1、从动轴2和四个行星齿轮组、即第一行星齿轮组P1、第二行星齿轮组P2、第三行星齿轮组P3和第四行星齿轮组P4,它们设置在一个壳体G中。变速器的各行星齿轮组在此优选构造为负传动比行星齿轮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行星齿轮组P1、P2、P3、P4可构造为正传动比行星齿轮组,当行星架连接和齿圈连接同时更换并且固定传动比的值与作为负传动比行星齿轮组的实施方式相比提高1时。
在所示实施例中,行星齿轮组P1、P2、P3、P4沿轴向观察按第一行星齿轮组P1、第二行星齿轮组P2、第三行星齿轮组P3、第四行星齿轮组P4的顺序设置。根据本实用新型,各行星齿轮组的轴向顺序以及切换元件的布置可任意选择,只要元件的可连接性是允许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级变速器总共具有八个可旋转的轴、即轴1、2、3、4、5、6、7和8,其中,驱动轴构成变速器的第一轴1并且从动轴构成变速器的第二轴2。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根据图1的多级变速器中规定,与驱动发动机连接的驱动轴1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太阳轮和第四行星齿轮组P4的行星架连接,第三轴3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行星架连接、能经由第一制动器03耦联于变速器的壳体G上并且能经由第一离合器37与第七轴7可松脱地连接,第七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2的齿圈、第三行星齿轮组P3的太阳轮和第四行星齿轮组P4的太阳轮连接,第六轴6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齿圈和第二行星齿轮组P2的行星架连接。
参见图1,第四轴4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2的太阳轮连接、能经由第二制动器04耦联于变速器的壳体G上并且能经由第二离合器24与变速器的从动轴2可松脱地连接,从动轴2与第三行星齿轮组P3的行星架连接并且第五轴5与第三行星齿轮组P3的齿圈连接并且能经由第三制动器05耦联于变速器的壳体G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三离合器,通过第三离合器的闭合第四行星齿轮组P4能传递扭矩,并且在第三离合器断开时第四行星齿轮组P4不传递扭矩。第三离合器在所示示例中构造为离合器28,该离合器可松脱地连接从动轴2和第八轴8,该第八轴与第四行星齿轮组P4的齿圈连接。
另外设置第四离合器,通过第四离合器的闭合第一行星齿轮组P1可被锁止,第四离合器构造为离合器13,该离合器可松脱地连接驱动轴1与第三轴3并且因此将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行星架与太阳轮可松脱地连接。
在图2中示出根据图1的多级变速器挡位的示例性换挡图,该变速器具有十一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为每个挡位闭合三个切换元件。由图2可见,在顺序换挡方式时分别仅须接通一个切换元件并断开一个切换元件,因为两个相邻的挡位共用两个切换元件。
通过闭合第二和第三制动器04、05以及第一离合器37得到第一前进挡,通过闭合第三制动器05以及第一和第二离合器37、24得到第二前进挡,通过闭合第三制动器05以及第一和第四离合器37、13得到第三前进挡,通过闭合第二和第三制动器04、05以及第四离合器13得到第四前进挡,通过闭合第二和第三制动器04、05以及第三离合器28得到第五前进挡,通过闭合第二制动器04以及第三和第四离合器28、13得到第六前进挡,通过闭合第一、第三和第四离合器37、28、13得到第七前进挡,并且通过闭合第二制动器04以及第一与第三离合器37、28得到第八前进挡,并且通过闭合第一制动器03以及第一和第三离合器37、28得到第九前进挡,通过闭合第一和第二制动器03、04以及第三离合器28得到第十前进挡,并且通过闭合第一制动器03以及第二和第三离合器24、28得到第十一前进挡。通过闭合第一、第二和第三制动器03、04、05得到倒挡。
通过在第一前进挡和倒挡中闭合第二和第三制动器04、05,所述切换元件可用作起动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即使在相同的变速器示意图中视换挡逻辑的不同也得到不同的挡速比间隔,从而能实现应用特定或车辆特定的变型方案。
图3所示的示例是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的一种功能相同的变型方案并且与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第四离合器——通过其闭合可锁止第一行星齿轮组P1——构造为离合器36,该离合器可松脱地连接第三轴3与第六轴6并且因此可松脱地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行星架与齿圈。相应于该实施方式的换挡图与根据图2的换挡图的区别在于,可松脱地连接驱动轴1和第三轴3的第四离合器13被第四离合器36取代,该第四离合器36可松脱地连接第三轴3与第六轴6。
图4的技术方案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级变速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与图1的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第三离合器——通过其闭合第四行星齿轮组P4能传递扭矩并且在第三离合器断开时第四行星齿轮组P4不传递扭矩——构造为离合器18,该离合器18可松脱地连接变速器的驱动轴1与第八轴8',该第八轴与第四行星齿轮组P4的行星架连接,在此情况下从动轴2与第四行星齿轮组P4的齿圈连接。
相应于该实施方式的换挡图与根据图2的换挡图的区别在于,可松脱地连接从动轴2与第八轴8的第三离合器28被第三离合器18取代,该离合器18可松脱地连接驱动轴1与第八轴8'。
在一种功能相同的变型方案范围内,第四离合器——通过其闭合可锁止第一行星齿轮组P1——构造为离合器36,该离合器可松脱地连接第三轴3与第六轴6并且因此可松脱地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行星架与齿圈。这种方案是图5的技术方案。
相应于该实施方式的换挡图与根据图2的换挡图的区别在于,可松脱地连接从动轴2与第八轴8的第三离合器28被第三离合器18取代,该第三离合器18可松脱地连接驱动轴1与第八轴8',并且可松脱地连接驱动轴1与第三轴3的第四离合器13被第四离合器36取代,该第四离合器36可松脱地连接第三轴3与第六轴6。
图6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级变速器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与根据图1的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第三离合器——通过其闭合第四行星齿轮组P4能传递扭矩并且在第三离合器断开时第四行星齿轮组P4不传递扭矩——构造为离合器78,该离合器78可松脱地连接第七轴7与第八轴8″,该第八轴与第四行星齿轮组P4的太阳轮连接,在此情况下从动轴2与第四行星齿轮组P4的齿圈连接。
相应于根据图6的实施方式的换挡图与根据图2的换挡图的区别在于,可松脱地连接从动轴2与第八轴8的第三离合器28被第三离合器78取代,该离合器78可松脱地连接第七轴7与第八轴8″。
图7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功能相同的变型方案,在其中从根据图6的实施方式出发,第四离合器——通过其闭合可锁止第一行星齿轮组P1——构造为离合器36,该离合器可松脱地连接第三轴3与第六轴6并且因此可松脱地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行星架与齿圈。
相应于根据图7的实施方式的换挡图与根据图2的换挡图的区别在于,可松脱地连接从动轴2与第八轴8的第三离合器28被第三离合器78取代,该第三离合器78可松脱地连接第七轴7与第八轴8″,并且可松脱地连接驱动轴1与第三轴3的第四离合器13被第四离合器36取代,该第四离合器36可松脱地连接第三轴3与第六轴6。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可选地,可在多级变速器的任何适合的位置上设置附加的单向离合器,例如在一个轴和壳体之间或者为了必要时连接两个轴。
在驱动侧或在从动侧可设置车轴差速器和/或分配器差速器。
在本实用新型一种有利的扩展方案范围内,驱动轴1可按照需要通过一个离合元件与驱动发动机分开,作为离合元件可使用液力变换器、液压式离合器、干式起动离合器、湿式起动离合器、磁粉离合器或者离心力离合器。也可将这种起动元件沿力流方向设置在变速器下游,在这种情况下驱动轴1固定地与驱动发动机的曲轴相连接。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级变速器能实现扭转减震器设置在驱动发动机和变速器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未示出的实施方式的范围内,可以在每个轴上、优选在驱动轴1或从动轴2上设置无磨损的制动器、例如液压式或者电力式减速器或类似物,这特别是对于用在商用车中具有特别的意义。此外,为了驱动附加的机组可在每个轴、优选在驱动轴1或从动轴2上设置副从动装置。
附图标记清单
1 第一轴、驱动轴
2 第二轴、从动轴
3 第三轴
4 第四轴
5 第五轴
6 第六轴
7 第七轴
8、8'、8″ 第八轴
03 第一制动器
04 第二制动器
05 第三制动器
13 第四离合器
18 第三离合器
24 第二离合器
28 第三离合器
36 第四离合器
37 第一离合器
78 第三离合器
G 壳体
P1 第一行星齿轮组
P2 第二行星齿轮组
P3 第三行星齿轮组
P4 第四行星齿轮组
Claims (9)
1.行星齿轮结构方式的多级变速器,包括设置在一个壳体(G)中的一个驱动轴(1)、一个从动轴(2)和四个行星齿轮组(P1、P2、P3、P4),所述多级变速器包括八个可旋转的轴(1、2、3、4、5、6、7、8)以及七个切换元件(03、04、05、13、24、28、36、37),所述切换元件包括多个制动器(03、04、05)和多个离合器(13、24、28、36、37),所述切换元件的选择性接合引起在驱动轴(1)和从动轴(2)之间的不同传动比,从而能实现至少十一个前进挡,其中,驱动轴(1)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太阳轮和第四行星齿轮组(P4)的行星架连接,第三轴(3)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行星架连接、能经由第一制动器(03)耦联于变速器的壳体(G)上并且能经由第一离合器(37)与第七轴(7)可松脱地连接,第七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2)的齿圈、第三行星齿轮组(P3)的太阳轮和第四行星齿轮组(P4)的太阳轮连接,第六轴(6)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齿圈和第二行星齿轮组(P2)的行星架连接,第四轴(4)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2)的太阳轮连接、能经由第二制动器(04)耦联于变速器的壳体(G)上并且能经由第二离合器(24)与变速器的从动轴(2)可松脱地连接,从动轴与第三行星齿轮组(P3)的行星架连接,第五轴(5)与第三行星齿轮组(P3)的齿圈连接并且能经由第三制动器(05)耦联于变速器的壳体(G)上,设置第三离合器(28),通过第三离合器的闭合第四行星齿轮组(P4)能传递扭矩,并且在第三离合器断开时第四行星齿轮组(P4)不传递扭矩,第三离合器构造为将从动轴(2)与第八轴(8)可松脱地连接的离合器(28),该第八轴与第四行星齿轮组(P4)的齿圈连接,并且设置第四离合器(13、36),通过该第四离合器的闭合,第一行星齿轮组(P1)能被锁止。
2.行星齿轮结构方式的多级变速器,包括设置在一个壳体(G)中的一个驱动轴(1)、一个从动轴(2)和四个行星齿轮组(P1、P2、P3、P4),所述多级变速器包括八个可旋转的轴(1、2、3、4、5、6、7、8')以及七个切换元件(03、04、05、13、18、24、36、37),所述切换元件包括多个制动器(03、04、05)和多个离合器(13、18、24、36、37),所述切换元件的选择性接合引起在驱动轴(1)和从动轴(2)之间的不同传动比,从而能实现至少十一个前进挡,其中,驱动轴(1)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太阳轮连接并且能经由第三离合器(18)与第八轴(8')可松脱地连接,该第八轴与第四行星齿轮组(P4)的行星架连接,通过该第三离合器的闭合第四行星齿轮组(P4)能传递扭矩并且在该第三离合器(18)断开时第四行星齿轮组(P4)不传递扭矩,并且第三轴(3)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行星架连接、能经由第一制动器(03)耦联于变速器的壳体(G)上并且能经由第一离合器(37)与第七轴(7)可松脱地连接,第七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2)的齿圈、第三行星齿轮组(P3)的太阳轮和第四行星齿轮组(P4)的太阳轮连接,第六轴(6)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齿圈和第二行星齿轮组(P2)的行星架连接,第四轴(4)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2)的太阳轮连接、能经由第二制动器(04)耦联于变速器的壳体(G)上并且能经由第二离合器(24)与变速器的从动轴(2)可松脱地连接,从动轴与第三行星齿轮组(P3)的行星架和第四行星齿轮组(P4)的齿圈连接,并且第五轴(5)与第三行星齿轮组(P3)的齿圈连接并且能经由第三制动器(05)耦联于变速器的壳体(G)上,并且设置第四离合器(13、36),通过该第四离合器的闭合,第一行星齿轮组(P1)能被锁止。
3.行星齿轮结构方式的多级变速器,包括设置在一个壳体(G)中的一个驱动轴(1)、一个从动轴(2)和四个行星齿轮组(P1、P2、P3、P4),所述多级变速器包括八个可旋转的轴(1、2、3、4、5、6、7、8″)以及七个切换元件(03、04、05、13、24、36、37、78),所述切换元件包括多个制动器(03、04、05)和多个离合器(13、24、36、37、78),所述切换元件的选择性接合引起在驱动轴(1)和从动轴(2)之间的不同传动比,从而能实现至少十一个前进挡,其中,驱动轴(1)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太阳轮和第四行星齿轮组(P4)的行星架连接,第三轴(3)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行星架连接、能经由第一制动器(03)耦联于变速器的壳体(G)上并且能经由第一离合器(37)与第七轴(7)可松脱地连接,第七轴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2)的齿圈和第三行星齿轮组(P3)的太阳轮连接并且能经由第三离合器(78)与第八轴(8″)可松脱地连接,该第八轴与第四行星齿轮组(P4)的太阳轮连接,通过该第三离合器的闭合第四行星齿轮组(P4)能传递扭矩并且在第三离合器(78)断开时第四行星齿轮组(P4)不传递扭矩,第六轴(6)与第一行星齿轮组(P1)的齿圈和第二行星齿轮组(P2)的行星架连接,第四轴(4)与第二行星齿轮组(P2)的太阳轮连接、能经由第二制动器(04)耦联于变速器的壳体(G)上并且能经由第二离合器(24)与变速器的从动轴(2)可松脱地连接,从动轴与第三行星齿轮组(P3)的行星架和第四行星齿轮组(P4)的齿圈连接,并且第五轴(5)与第三行星齿轮组(P3)的齿圈连接并且能经由第三制动器(05)耦联于变速器的壳体(G)上,并且设置第四离合器(13、36),通过该第四离合器的闭合,第一行星齿轮组(P1)能被锁止。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第四离合器构造为将驱动轴(1)与第三轴(3)可松脱地连接的离合器(13),或第四离合器构造为将第三轴(3)与第六轴(6)可松脱地连接的离合器(36)。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能实现十一个前进挡,通过闭合第二和第三制动器(04、05)以及第一离合器(37)得到第一前进挡,通过闭合第三制动器(05)以及第一和第二离合器(37、24)得到第二前进挡,通过闭合第三制动器(05)以及第一和第四离合器(37、13或36)得到第三前进挡,通过闭合第二和第三制动器(04、05)以及第四离合器(13或36)得到第四前进挡,通过闭合第二和第三制动器(04、05)以及第三离合器(28或18或78)得到第五前进挡,通过闭合第二制动器(04)以及第三和第四离合器(28或18或78、13或36)得到第六前进挡,通过闭合第一、第三和第四离合器(37、28或18或78、13或36)得到第七前进挡,并且通过闭合第二制动器(04)以及第一与第三离合器(37、28或18或78)得到第八前进挡,并且通过闭合第一制动器(03)以及第一与第三离合器(37、28或18或78)得到第九前进挡,通过闭合第一和第二制动器(03、04)以及第三离合器(28或18或78)得到第十前进挡,并且通过闭合第一制动器(03)以及第二和第三离合器(24、28或18或78)得到第十一前进挡。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闭合第一、第二和第三制动器(03、04、05)得到倒挡。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齿轮组(P1、P2、P3、P4)构造为负传动比行星齿轮组。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行星齿轮组沿轴向观察按第一行星齿轮组(P1)、第二行星齿轮组(P2)、第三行星齿轮组(P3)、第四行星齿轮组(P4)的顺序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多级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多级变速器是用于机动车的自动变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201410202512 DE102014202512B3 (de) | 2014-02-12 | 2014-02-12 | Mehrstufengetriebe |
DE102014202512.5 | 2014-02-12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59021U true CN204459021U (zh) | 2015-07-08 |
Family
ID=52580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06123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59021U (zh) | 2014-02-12 | 2015-01-29 | 多级变速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59021U (zh) |
DE (1) | DE102014202512B3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90152A (zh) * | 2015-04-30 | 2016-11-09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
CN107131261A (zh) * | 2016-02-26 | 2017-09-05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
CN107289076A (zh) * | 2016-03-30 | 2017-10-24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7003192A1 (de) * | 2017-04-01 | 2018-10-04 | Daimler Ag | Mehrstufengetriebe |
DE102017007776A1 (de) * | 2017-08-16 | 2018-12-27 | Daimler Ag | Getriebe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getriebevorrichtung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8055626A1 (de) * | 2008-11-03 | 2010-05-06 | Daimler Ag | Getriebeeinheit |
US8403802B2 (en) * | 2011-01-05 | 2013-03-26 |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Multi-speed transmission |
-
2014
- 2014-02-12 DE DE201410202512 patent/DE102014202512B3/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
- 2015-01-29 CN CN201520061230.9U patent/CN20445902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90152A (zh) * | 2015-04-30 | 2016-11-09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
CN106090152B (zh) * | 2015-04-30 | 2019-11-19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
CN107131261A (zh) * | 2016-02-26 | 2017-09-05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
CN107131261B (zh) * | 2016-02-26 | 2021-02-09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
CN107289076A (zh) * | 2016-03-30 | 2017-10-24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
CN107289076B (zh) * | 2016-03-30 | 2021-02-19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车辆的自动变速器的行星齿轮系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14202512B3 (de) | 2015-03-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34921B (zh) | 多级变速器 | |
CN103270340B (zh) | 多级变速器 | |
CN104718399A (zh) | 多级变速器 | |
CN103270338B (zh) | 多级变速器 | |
CN104094020B (zh) | 多级变速器 | |
CN204459021U (zh) | 多级变速器 | |
CN104114903B (zh) | 多级变速器 | |
CN104081088B (zh) | 多级变速器 | |
CN104246298B (zh) | 多级变速器 | |
CN104334920B (zh) | 多级变速器 | |
CN104145135B (zh) | 多级变速器 | |
CN104094021B (zh) | 多级变速器 | |
CN104246294A (zh) | 多级变速器 | |
CN104246297A (zh) | 多级变速器 | |
CN104246293A (zh) | 多级变速器 | |
CN103328856A (zh) | 行星齿轮结构方式的多级变速器 | |
CN104145136A (zh) | 多级变速器 | |
CN104114902B (zh) | 多级变速器 | |
CN104136808A (zh) | 多级变速器 | |
CN104395641B (zh) | 多级变速器 | |
CN104728371A (zh) | 变速器 | |
CN104271985A (zh) | 多级变速器 | |
CN104246295A (zh) | 多级变速器 | |
CN104254710A (zh) | 多级变速器 | |
CN104271984A (zh) | 多级变速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