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43546U - 一种实验动物生存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验动物生存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43546U
CN204443546U CN201420846811.9U CN201420846811U CN204443546U CN 204443546 U CN204443546 U CN 204443546U CN 201420846811 U CN201420846811 U CN 201420846811U CN 204443546 U CN204443546 U CN 2044435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vival
cabin
living space
ai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4681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翔
赵静
杨慧欣
李晓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Biological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Biological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Biological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Biological Medicin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42084681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435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435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4354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动物生存舱。所述生存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包括右壁和左壁、前壁、后壁、底部以及顶部,所述右壁、所述左壁、所述前壁、所述后壁以及所述底部限定呈长方体的生存空间,所述舱体是与环境隔离的并且所述生存舱包括送风装置和排风装置;所述生存舱的所述顶部包括从所述右壁、所述左壁、所述前壁、所述后壁的顶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顶部气体容纳腔,所述顶部气体容纳腔限定与所述生存空间连通的气体容纳空间,所述排风装置包括从所述顶部气体容纳腔的上部开口引出的排风管,其中所述生存空间容纳包括多层设置的饲养盒的架。本实用新型能够改善生存舱的通风条件,保障动物的良好生活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实验动物生存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动物生存舱,特别涉及一种改善舱内通风条件的实验动物生存舱。
背景技术
保障实验动物的饲养环境在使用实验动物科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国标GB 14925《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中规定,清洁级以上级别实验动物必须饲养在屏障环境中,即恒温恒湿,严格控制人员、物品和空气进出的设施环境。若以建筑空间作为屏障环境,采用完全开放式饲养的方式,则在房间氨浓度、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人之间的交叉污染控制上会存在很大问题。而使用IVC(独立通风笼盒Individually Ventilated Cages)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人之间的交叉感染,但是在进行较大规模实验和生产时,非常浪费人工并且需要投入较高成本。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实验动物生存舱,其能够改善舱内通风条件,避免环境对于舱内动物的交叉感染,同时操作简便,成本相对较低,适于大规模实验和生产使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顶部气体容纳腔的实验动物生存舱。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动物生存舱包括:舱体,所述舱体包括右壁和左壁、前壁、后壁、底部以及顶部,所述右壁、所述左壁、所述前壁、所述后壁以及所述底部限定呈长方体的生存空间,所述舱体是与环境隔离的并且所述生存舱包括送风装置和排风装置;所述生存舱的所述顶部包括从所述右壁、所述左壁、所述前壁、所述后壁的顶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顶部气体容纳腔,所述顶部气体容纳腔限定与所述生存空间连通的气体容纳空间,所述排风装置包括从所述顶部气体容纳腔的上部开口引出的排风管,其中所述生存空间容纳包括多层设置的饲养盒的架。
容易理解的是,所述舱体可以还包括所述生存空间和所述气体容纳空间之间的非封闭的隔件,比如带孔的隔板。此外,所述顶部可以包括顶板或者可以是外部设施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受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容易理解的是,所述饲养盒可以是水平地或者有角度地挂置或放置的一排或更多排饲养盒,并且所述架上还可以设置有饮水装置和/或喂料装置等,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受限制。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顶部气体容纳腔可以为穹顶腔,并且所述排风装置可以包括从所述穹顶腔的顶位置的开口引出的排风管。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将所述顶部气体容纳腔设置为具有基本上平顶的方形腔。另外,所述穹顶腔可以被设置为锥体、棱锥体、截头锥体、多节锥体等多种形状。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送风装置可以包括在所述生存空间中在与所述右壁和所述左壁等距的位置竖直地设置的至少一个送风管,所述送风管的长度可以和所述生存空间的高度一致或比所述生存空间的高度小。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送风管可以包括沿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的朝向左右两侧出风的多对横向出风口。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多对横向出风口中的每对横向出风口可以对应于所述多层设置的饲养盒中的一层饲养盒的上沿稍上的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容易理解的是,每对横向出风口的位置总的不高于上一层饲养盒的底部。如果两边的饲养盒层高不同,每对横向出风口可以在竖直方向是错位的。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送风管的上端可以连接有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通过所述穹顶腔的侧面被引出并连接到所述生存舱之外的送风设备。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送风管可以包括在所述生存空间中间前后间隔设置的连通的两个送风管。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送风管可以包括在所述生存空间中间前后间隔设置的不连通的两个送风管。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容易理解的是,这里是指两个送风管在舱内是不连通的,但在舱外可以是通过一个送风系统送风的或控制地送风的,也可以是由不同的送风系统送风的或控制地送风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所述送风管的数目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相应设置为多于两个。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生存舱还包括在所述生存空间中在与所述前壁和所述后壁等距的位置分别靠近所述右壁和所述左壁竖直地设置的两个导风管。
在另一实施方案中,所述生存舱还包括在所述生存空间中靠近四个角竖直地设置的四个导风管。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所述导风管的数目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相应设置,例如可以多于四个。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导风管中的每个可以包括朝向所述穹顶腔的上开口,以及沿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的朝向所述生存空间的横向导风口。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横向出风口中的每个可以是单孔风口或者是包括多个小风孔构成的组合风口。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横向出风口中的每个可以是包括多个水平排列的圆形小风孔构成的组合风口。
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所述单孔风口和所述组合风口中的每个小风孔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多种形状。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送风管中的每个的形状可以为圆柱形、半圆柱形、四分之一圆柱形、椭圆柱形或多棱柱形。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导风管中的每个的形状可以为圆柱形、半圆柱形、四分之一圆柱形、椭圆柱形或多棱柱形。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底部可以包括底板。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所述底部也可以是外部设施的一部分,并且所述底部或所述底板可以是永久性地固定在外部设施上的。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底板上安装有多个滑动轮。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穹顶腔的顶位置的开口和所述排风管之间还可以设置有气体过滤器,以避免排风管道灰尘直接进入设施通风系统主管道。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穹顶腔可以为朝向所述右壁、所述左壁、所述前壁以及所述后壁中的一个偏置的。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右壁、所述左壁、所述前壁以及所述后壁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可开启的舱门。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右壁、所述左壁、所述前壁以及所述后壁中至少一个可以是透明膜壁。
在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舱门可以是拉链式舱门。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所述舱门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其他形式。
本文所述的“生存”意为在包括饲养、实验、储存、运输等过程中保障实验动物的期望生存状态的生存。
本文所述的“饲养盒”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顶部非封闭的开放式笼盒。
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动物生存舱,通过生存空间上面的顶部气体容纳腔可以使废气上升至气体容纳空间,而不留在生存空间;通过舱体中间竖直地设置的送风管可以实现中间向两侧的送风模式,来为每层每个饲养盒基本上水平地送风;通过两侧的导风管以及顶部气体容纳腔可以实现侧排风和顶排风相结合的排风模式,从而提高排风效率,有效排出废气。本实用新型的实验动物生存舱在改善舱内通风条件,保证动物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同时避免与环境、其他动物以及人之间的交叉感染,并且还具有操作简便,成本相对较低,适于大规模实验和生产使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图示说明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实验动物生存舱的正面视图;
图2是图1的实验动物生存舱的右侧视图;
图3是图1的实验动物生存舱的顶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实验动物生存舱的正面剖视图;
图5是图4的实验动物生存舱的左侧剖视图;
图6是图4的实验动物生存舱的横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实验动物生存舱的正面剖视图;
图8是图7的实验动物生存舱的侧面剖视图;以及
图9是图7的实验动物生存舱的横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描述中,为了达到解释说明的目的以对本实用新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阐述了大量的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地,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无需这些具体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他示例中,公知的结构和装置在方框图表中示出。在这方面,所举的说明性的示例实施方案仅为了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造成限制。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上述具体实施方案所限,仅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为准。
图1-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实验动物生存舱10。所述生存舱10包括与环境隔离的舱体100、送风装置170和排风装置180,所述舱体100包括右壁110和左壁120、前壁130、后壁140、底部160以及顶部150。底部160和顶部150可以互相独立地包括底板162和顶板152。容易理解的是,根据需要,底部160和顶部150也可以互相独立地为外部设施的一部分(或者和外部设施一起构造),并且底板162和顶板152也可以永久性或非永久性地固定在外部设施上。在该实施方案中,底板162上安装有四个滑动轮164,以便于生存舱10的移动。本领域人员容易理解,根据实际需要,滑动轮164的个数可以增加或减少,并且底板162也可以不包括滑动轮164或者包括滑动轮164之外的结构,如导轨、固定支撑脚等。
所述舱体100的右壁110、左壁120、前壁130、后壁140以及底部160限定呈长方体的生存空间S1。生存空间S1容纳包括多层设置的饲养盒(图1-3中未示出)的架(图1-3中未示出),用于饲养实验动物。根据本实施方案,右壁110、左壁120、前壁130和后壁14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透明膜壁,以便于在不打开舱体时对生存空间S1中的实验动物进行观察。图1中还示出前壁130包括可开启的舱门132,并且所述舱门132是拉链式舱门134。根据实际需要,所述舱门132可以包括在右壁110、左壁120、前壁130和后壁140中的至少一个上。顶部150包括从右壁110、左壁120、前壁130和后壁140的顶边缘110'、120'、130'和140'向上延伸形成的顶部气体容纳腔C1,所述顶部气体容纳腔C1限定与生存空间S1连通的气体容纳空间G1,用于容纳需要排出的废气,避免其因不能及时排出而存积在生存空间,影响实验动物的生活环境。图1中示出舱体100可选地还可以包括生存空间S1和气体容纳空间G1之间的隔件154,所述隔件154是非封闭隔件,以使生存空间S1和气体容纳空间G1连通。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舱体100可以不包括隔件154。
排风装置180包括从所述顶部气体容纳腔C1的上部开口C'1引出的排风管184。图1还示出所述顶部气体容纳腔C1的上部开口C'1和所述排风管184之间可以设置有气体过滤器186,以避免排风管道灰尘直接进入设施通风系统主管道(未示出)。通过排风装置180和送风装置170,可以将生存舱10的环境相对于生存舱10外环境设置为微正压,以促进舱体100内的废气(如饲养小鼠时产生的氨气和二氧化碳等)的及时排出,从而保证实验动物的舒适度。如图1和3所示,在顶部150的中心偏左的位置设置有送风管道172,所述送风管道172通过顶部气体容纳腔C1的左侧面被引出并连接到生存舱10之外的送风设备(未示出)上。本领域人员容易理解,所述送风管道也可以设置在顶部气体容纳腔C1的其他侧面上。如图3示出,在该实施方案中,顶部气体容纳腔C1为前后、左右分别对称的穹顶腔,以利于顶排风的有效进行,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如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所述顶部气体容纳腔C1也可以是朝向右壁110、左壁120、前壁130和后壁140中的一个偏置的。另外,所述顶部气体容纳腔C1可以被设置为锥体、棱锥体、截头锥体、多节锥体等多种形状。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顶部气体容纳腔C1的高度可以根据实际通风需要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受限。
图4-6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实验动物生存舱20。所述生存舱20包括容纳10层×4盒×1排=40盒实验动物的舱体200,饲养盒24被设置在架22上。在该示例性实施方案中,顶部气体容纳腔C2为向后壁240偏置的穹顶腔,送风管道274设置在顶部气体容纳腔C2的前侧面。图6为图4的生存舱20的横剖视图,其中284'为排风管284对应在舱体200横截面上的位置,272示出送风管272的位置,送风管道274连接在送风管272上端,结合图5和图6可知,送风管道274被设置在排风管284的正前方,送风管272被设置在饲养盒24中心偏前壁230的位置。送风管272包括沿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在送风管272左右两侧的多对横向出风口2722。如图5和6所示,生存舱20还包括在生存空间S2中靠近四个角竖直地设置的四个导风管282,导风管282包括朝向顶部气体容纳腔C2的上开口2824以及沿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的朝向生存空间S2的横向导风口2822。
图4-6用箭头示出生存舱20内的气流方向。其中如箭头a2所示,新风由生存舱20之外的送风设备(未示出)通过送风管道274被送入位于生存空间S2中的送风管272。送风管272中的新风经送风管272左右两侧间隔分布的出风口2722朝左右两侧水平送出,如箭头b2所示。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案,出风口2722对应于每层饲养盒24的上沿稍上的位置,从而实现每层饲养盒24的有效送排风。如图5所示,出风口2722被设置为水平排列的一排圆形小风孔,本领域人员容易理解,出风口2722也可以被设置为单孔风口,并且单孔风口或小风孔的形状可以为本领域已知的多种形状或其组合。吹向饲养盒24的新风与饲养盒24中的空气交换,废气排向四角导风管282,经导风管282上朝向生存空间S2设置的导风口2822进入导风管282,向上流动,如箭头d2所示。随后,如箭头e2所示,废气由导风管朝向顶部气体容纳腔C2的上开口2824进入气体容纳空间G2,流向顶部气体容纳腔C2的上部开口C'2。最后,生存舱20中的废气经从顶部气体容纳腔C2的上部开口C'2引出的排风管284排出生存舱20,如箭头f2所示。根据该示例性实施方案,上部开口C'2和排风管284之间还可以设置有气体过滤器286,以避免排风管道灰尘直接进入设施通风系统主管道(未示出)。
需要理解的是,尽管在该优选实施方案中,送风管272被设置为四棱柱形,并且导风管282被设置为的圆柱形,但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为其他形状,如半圆柱形、四分之一圆柱形、椭圆柱形、六棱柱形等。同样,尽管在该优选实施方案中,送风管272的长度小于生存空间S2的高度,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选择使用长度与生存空间S2的高度一致的送风管272。另外,尽管送风管道274在该实施方案中被设置为竖直的,在其他实施方案中送风管道274可以是与竖直方向成角度地设置的。此外,该实施方案示出的饲养盒24及用于设置饲养盒的架22均为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受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使用本领域已知的用于设置饲养盒的架,其尺寸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饲养规模进行调整。另外,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饲养盒是本领域公知的顶部非封闭以便于换气的开放式笼盒,同时可以方便地进行批量操作,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使用。
在进一步优选地实施方案中,饲养盒24可以是挂置在架22上的可固定的饲养盒,并且固定角度可以为向上倾斜1度,以避免饲养盒24滑落。壁挂式架结构简单,无死角、少接缝,易清洁。在进一步优选地实施方案中,送风管272、送风管道274、导风管282和排风管284中的一个或更多个可以是可拆卸的,以方便进行更换和清洗。
进一步,在优选地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舱体200的高度,即从滑动轮264的底部边缘至排风管284的顶部边缘的距离,可以是2205mm。其中,从滑动轮264的底部边缘至顶部气体容纳腔C2的底部边缘的高度可以是2005mm。舱体200的宽度,即从左壁220至右壁210的距离,可以是1820mm。舱体200的厚度,即从前壁230至后壁240的距离,可以是470mm。饲养盒24的规格可以是388×369.2×130mm,其中,饲养盒24的上口尺寸为388×369.2mm,高度为130mm。因此,生存舱20中可以容纳10层×4盒×1排=40盒实验动物。本领域人员容易理解,可以根据实际生产和实验规模调节生存舱的尺寸。
现在参考图7-9,其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优选实施方案的实验动物生存舱30。在该优选实施方案中,生存舱30提供容纳10层×8盒×2排=160盒实验动物的舱体300。相应地,生存空间S3中提供有分别设置在每排饲养盒34的中间的两个送风管372,送风管372上设置有多对出风口3722,以便向左右两侧每排每层饲养盒34水平送风。本领域人员容易理解,尽管图8和9示出送风管372被设置在饲养盒34的侧边的中心位置处,送风管372也可以被设置为偏向前壁330或后壁340的位置处。另外,尽管该实施方案中的送风管372是不连通的,在本说明书未示出的其他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送风管372可以是彼此连通的,并且所述送风管道374还可以是由顶部350的同一个位置引出的。再者,尽管生存舱30在靠近生存空间S3的四个角的位置上设置四个导风管382,然而,根据实际排风需要,也可以仅在生存空间S3中与前壁330和后壁340等距的位置分别靠近右壁310和左壁320竖直地设置两个导风管,或者在靠近右壁310和左壁320处设置多对导风管。尽管在该优选实施方案中,导风口3822被示于导风管382上对应于送风管372的出风口3722的高度上,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用于收集生存空间S3中的废气的导风口3822并是非限制性地对应于送风管372的出风口3722的高度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用新型的具有穹顶腔的生存舱可以采用框架结构,然后整体上可以通过密闭地包覆透明的柔性塑料薄膜材料来构成。另外,采用金属片材以及采用包括金属、塑料和/或纸的复合材料也是可能的。
由于例如氨的废气轻于空气,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穹顶腔的生存舱饲养小鼠,采用顶排风方式换气,可以在饲养期间保证舱内温湿度,同时降低生存空间和饲养盒中的氨浓度,保障小鼠的生存环境,满足现行的鼠笼换笼周期的要求。更优选地,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穹顶腔且设置有送风管和导风管的生存舱饲养小鼠,采用顶排风和侧排风相结合的方式换气,可以很有效地降低生存空间和饲养盒中的氨浓度,其通风效果不差于独立通风笼盒,同时还具有可以批量操作、提供工作效率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笼盒能够有效改善舱内通风条件,保证饲养盒中动物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避免与环境、其他动物以及人之间的交叉感染,并且还具有操作简便,成本相对较低,适于大规模实验和生产使用的优点。
尽管已经在上面以细节描述了数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但是所公开的实施方案仅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意识到,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很多其他修改、改动和/或替换是可能的,而不实质偏离本公开的新颖性教导和优点。因此,所有这些修改、改动和/或替换意图被包括在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22)

1.一种实验动物生存舱,所述生存舱包括:
舱体,所述舱体包括右壁和左壁、前壁、后壁、底部以及顶部,所述右壁、所述左壁、所述前壁、所述后壁以及所述底部限定呈长方体的生存空间,所述舱体是与环境隔离的并且所述生存舱包括送风装置和排风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存舱的所述顶部包括从所述右壁、所述左壁、所述前壁、所述后壁的顶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顶部气体容纳腔,所述顶部气体容纳腔限定与所述生存空间连通的气体容纳空间,所述排风装置包括从所述顶部气体容纳腔的上部开口引出的排风管,其中所述生存空间容纳包括多层设置的饲养盒的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存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气体容纳腔为穹顶腔,并且所述排风装置包括从所述穹顶腔的顶位置的开口引出的排风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存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包括在所述生存空间中在与所述右壁和所述左壁等距的位置竖直地设置的至少一个送风管,所述送风管的长度和所述生存空间的高度一致或比所述生存空间的高度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存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包括沿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的朝向左右两侧出风的多对横向出风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存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对横向出风口中的每对横向出风口对应于所述多层设置的饲养盒中的一层饲养盒的上沿稍上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存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的上端连接有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通过所述穹顶腔的侧面被引出并连接到所述生存舱之外的送风设备。
7.如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生存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送风管包括在所述生存空间中间前后间隔设置的连通的两个送风管。
8.如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生存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送风管包括在所述生存空间中间前后间隔设置的不连通的两个送风管。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存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存舱还包括在所述生存空间中在与所述前壁和所述后壁等距的位置分别靠近所述右壁和所述左壁竖直地设置的两个导风管。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存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存舱还包括在所述生存空间中靠近四个角竖直地设置的四个导风管。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生存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中的每个包括朝向所述穹顶腔的上开口,以及沿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的朝向所述生存空间的横向导风口。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存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出风口中的每个是单孔风口或者是包括多个小风孔构成的组合风口。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生存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出风口中的每个是包括多个水平排列的圆形小风孔构成的组合风口。
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存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管中的每个的形状为圆柱形、半圆柱形、四分之一圆柱形、椭圆柱形或多棱柱形。
15.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生存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管中的每个的形状为圆柱形、半圆柱形、四分之一圆柱形、椭圆柱形或多棱柱形。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存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包括底板。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生存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安装有多个滑动轮。
1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存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穹顶腔的顶位置的开口和所述排风管之间还设置有气体过滤器。
1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存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穹顶腔为朝向所述右壁、所述左壁、所述前壁以及所述后壁中的一个偏置的。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存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壁、所述左壁、所述前壁以及所述后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可开启的舱门。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生存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壁、所述左壁、所述前壁以及所述后壁中至少一个是透明膜壁。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生存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是拉链式舱门。
CN201420846811.9U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实验动物生存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435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46811.9U CN204443546U (zh)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实验动物生存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46811.9U CN204443546U (zh)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实验动物生存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43546U true CN204443546U (zh) 2015-07-08

Family

ID=53650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4681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43546U (zh) 2014-12-26 2014-12-26 一种实验动物生存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4354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0737A (zh) * 2021-05-25 2021-07-27 姜楠 一种实验动物运输系统及方法
CN114303970A (zh) * 2021-12-27 2022-04-12 刘佳易 一种适用于核磁共振环境下的模块化动物转运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70737A (zh) * 2021-05-25 2021-07-27 姜楠 一种实验动物运输系统及方法
CN114303970A (zh) * 2021-12-27 2022-04-12 刘佳易 一种适用于核磁共振环境下的模块化动物转运装置
CN114303970B (zh) * 2021-12-27 2022-10-28 刘佳易 一种适用于核磁共振环境下的模块化动物转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47565B (zh) 一种适用于规模化生猪养殖面积可调式猪舍
CN205756230U (zh) 一种密闭式通风饲养舍
CN105794681A (zh) 一种密闭式通风饲养舍
CN204443546U (zh) 一种实验动物生存舱
JP2013527755A (ja) 循環システムを設けられた気候室
CN206565040U (zh) 顶置式实验动物密闭饲养系统
CN202618002U (zh) 一种育雏笼
CN104137790A (zh) 一种自动控制孵出提醒的孵蛋装置
CN203912911U (zh) 一种鸡舍纵、横混合通风系统
CN205185952U (zh) 一种活禽类物流运输车
CN103392622B (zh) 养禽舍及其湿帘降温系统
CN102645009A (zh) 防杂物的地面送风口结构
KR20170048086A (ko) 돈사의 지하채널 환기시스템
JP2015204848A (ja) 植物栽培設備
CN206418136U (zh) 一种学生用微生物培养箱
CN203388051U (zh) 一种肉牛牛舍
JP5830263B2 (ja) 植物栽培設備
CN204567408U (zh) 一种兔子专用运输车
CN207284767U (zh)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孵化装置
CN203912914U (zh) 种鸭雏饲养棚
CN107278997A (zh) 工厂化水产养殖孵化设备
CN203788884U (zh) 规模化养殖生态节能面积可调式鸡棚
CN203692163U (zh) 一种养鸭大棚
CN207767874U (zh) 一种新风橱柜
WO2017084679A3 (fr) Dispositif de serre isotherme automatisée pour procédés de cultures hors-sol multiples, et plus particulièrement, la production quotidienne (365 /j) de fourrage vert hydroponique pour l'alimentation anima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