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41942U - 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 - Google Patents

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41942U
CN204441942U CN201520095373.1U CN201520095373U CN204441942U CN 204441942 U CN204441942 U CN 204441942U CN 201520095373 U CN201520095373 U CN 201520095373U CN 204441942 U CN204441942 U CN 2044419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losion
battery
cover plate
housing
battery manag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9537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刚
胡化成
孙全斌
王保业
韩召洋
赵春良
毛家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EROSPACE NEW CHANGZHENG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EROSPACE NEW CHANGZHENG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EROSPACE NEW CHANGZHENG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EROSPACE NEW CHANGZHENG ELECTRIC VEHIC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9537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419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419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419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包括电池腔壳体、电池管理接线壳体、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三盖板;电池腔壳体由外部设有多个环状骨架的连续封闭的方筒状薄板构成,该电池腔壳体对侧面设有开口,分别由第一盖板和电池管理接线壳体密封,以形成密闭的电池腔,电池管理接线壳体内设有隔板,该隔板垂直于电池腔壳体设有开口的侧面,将所述电池管理接线壳体分为并列设置的电池管理腔和接线腔,所述电池管理腔一侧面设有开口,并由第二盖板密封,接线腔一侧面设有开口,并由第三盖板密封,接线腔另一侧面设有电缆引入装置;三个腔相互隔离,且各腔间通过防爆穿墙插座相互连通。该外壳结构紧凑、体积小、轻量化,防爆效果好。

Description

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安全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
背景技术
防爆无轨胶轮车是煤矿井下设备及材料运输的专用运输设备,其操作方便,在井下设备及原料的运输,人员运送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目前煤矿井下防爆无轨胶轮车多采用防爆柴油机为动力,防爆柴油机在使用中会排放大量尾气,并且噪声大。煤矿井下作业地点巷道内空间狭小,通风条件差,使用防爆柴油机驱动会造成巷道内空气和噪声污染严重,对井下作业人员身体造成严重危害。而电动汽车具有无排放、噪声低、废热少、节能环保等特点,因而在煤矿井下,利用防爆电动新能源车辆取代柴油机驱动车辆是一个较佳的选择。
煤矿井下含有大量如甲烷等爆炸性气体甲烷和煤尘,煤矿井下作业的辅助运输设备需高防爆要求。现有煤矿井下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均极为厚重,质量、体积较大。对于能量密度较低的电动车,现有电源外壳严重影响了电动车性能,致使电动车在煤矿井下使用受限,未在井下大量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在满足矿井下防爆要求的同时,综合利用了汽车材料和汽车轻量化设计,实现外壳结构紧凑、体积小、轻量化。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包括电池腔壳体、电池管理接线壳体、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三盖板;所述电池腔壳体由外部设有多个环状骨架的连续封闭的方筒状薄板构成,该电池腔壳体对侧面设有开口,分别由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电池管理接线壳体密封,以形成密闭的电池腔,所述电池管理接线壳体内设有隔板,该隔板垂直于所述电 池腔壳体设有开口的侧面,将所述电池管理接线壳体分为并列设置的电池管理腔和接线腔,所述电池管理腔一侧面设有开口,并由所述第二盖板密封,所述接线腔一侧面设有开口,并由所述第三盖板密封,所述接线腔另一侧面设有电缆引入装置;所述电池腔、电池管理腔和接线腔相互隔离,且各腔间通过防爆穿墙插座相互连通。
较佳的,所述环状骨架为C型中空方管状结构,开口一侧正对所述薄板的外壁。
较佳的,所述多个环状骨架的间距为260-360mm,宽度为40-80mm。
可选的,构成所述电池腔外壳的薄板与环状骨架厚度均为3-5mm。
可选的,所述电池管理接线壳体厚度为5-10mm。
可选的,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电池腔壳体间,所述电池管理接线壳体与所述电池腔壳体间,所述第三盖板、第四盖板与所述电池管理接线壳体间均通过螺栓连接,连接处边缘设置有防爆结合面。
可选的,所述防爆结合面宽度为25-35mm。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主体采用连续封闭的方筒状薄板和环状骨架加强方式,结构稳定,且降低了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厚度,降低了质量。并且,电池组、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源接线端子分别置于相互独立的电池腔、电池管理腔和接线腔内,可按照不同的防爆要求分别设计,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材料,同时满足了防爆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的俯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的电池腔壳体的俯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的电池管理接线壳体俯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的俯视剖面图。为表述清楚,在本实施例中,定义图1左侧为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的前侧面,图 1右侧为该外壳的后侧面,上侧为外壳上侧面,下侧为外壳下侧面。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包括电池腔壳体2、电池管理接线壳体4、第一盖板12、第二盖板5、第三盖板11,共同组成了所述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整体密闭结构,并将所述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内部分为相互隔离的防爆电池腔1、电池管理腔6和接线腔9。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的电池腔壳体2的俯视剖面图。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腔壳体2为方筒状,构成外壳的除前后侧面以外的四个侧壁,该电池腔壳体2包括薄板201和环状骨架202。所述薄板201为连续封闭的中空的方筒状,多个环状骨架202环绕固定在该薄板201的外侧,用以加强所述电池腔壳体2的结构稳定性。所述薄板201配合环状骨架202增加了所述电池腔壳体2的结构强度,从而降低了其厚度,进而降低所述电池腔壳体2的重量。
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薄板201与环状骨架202均为车用高强钢板或高强非金属材料,厚度为3-5mm。
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环状骨架202为C型中空方管状结构,开口一侧正对薄板201的外壁。所述环状骨架202通过其开口侧两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薄板201表面,每一个所述环状骨架202沿所述薄板201环绕一周,以加强所述电池腔壳体2的结构稳定性。所述多个环状骨架202的间距在260mm-360mm之间,宽度在40mm-80mm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腔壳体2前、后侧面设有开口,其后侧面设有第一开口101,用以通过该第一开口101放置电池组于所述防爆电池腔1内。电池腔壳体2前侧面设有第二开口102。所述电池腔壳体2上第一开口101边缘设置有第一防爆结合面103,在电池腔壳体2上第二开口102边缘设置有第二防爆结合面104。
所述第一防爆结合面103和所述第二防爆结合面104是所述薄板201前后侧开口处边缘沿其垂直方向,向所述电池腔壳体2外的延伸。该第一防爆结合面103和所述第二防爆结合面104作用在于当所述电池腔壳体2内部发生爆炸时,其喷射出来的燃烧生成物通过一定长度的所述第一防爆结合面103和所述第二防爆结合面104,可以冷却至低于外部爆炸性混合物的自燃温度,从而起防爆作用。
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防爆结合面103和第二防爆结合面 104宽度为25-35mm。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12边缘固定连接于所述防爆电池腔壳体2后侧面,将防爆电池腔壳体2的第一开口101密封。从而将电池组密封于所述防爆电池腔1内。
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第一盖板12通过螺栓配合第一防爆结合面103与所述防爆电池腔壳体2连接,所述第一盖板12由钢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爆电池腔壳体2前侧面通过螺栓配合防爆结合面104固定连接有电池管理接线壳体4,使所述第二开口102密封,从而形成防爆电池腔1,该防爆电池腔1用于放置电池组。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本实施例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的电池管理接线壳体4的俯视剖面图,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管理接线壳体4中央设有一隔板405,将该壳体分为两个腔体,即电池管理腔6和接线腔9。较佳地,所述隔板405垂直于所述电池腔壳体2设置有所述第一开口101和第二开口102的两侧面。所述电池管理接线壳体4在隔板405上方的前侧面设有第三开口401,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通过该第三开口401放置于所述电池管理腔6中。所述电池管理接线壳体4下侧面设有第四开口402,所述电源接线端子通过该第四开口402放置于所述接线腔9内。所述电池管理接线壳体4在第三开口401边缘设置有第三防爆结合面403,在第四开口402边缘设置有第四防爆贴合面40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防爆结合面403是所述电池管理接线壳体4在第三开口401边缘处,沿其垂直方向,向所述电池管理腔6外的延伸。所述第四防爆结合面404是所述电池管理接线壳体4在第四开口402边缘处,沿其垂直方向,向所述接线腔9外的延伸。该第三防爆结合面403和所述第四防爆结合面404作用在于,当所述电池管理腔6或接线腔9内部发生爆炸时,其喷射出来的燃烧生成物通过一定长度的所述第三防爆结合面403和所述第四防爆结合面404,可以冷却至低于外部爆炸性混合物的自燃温度,从而起防爆作用。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开口401由第二盖板5密封,所述第二盖板5通过螺栓配合电池管理接线壳体4上的第三防爆贴合面403固定连接,从而围成所述的电池管理腔6,该电池管理腔6用于放置电池管理系统。
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电池管理接线壳体4厚度为5-10mm,由钢材料制成;所述第二盖板采用钢材料制成;所述第三防爆贴合面厚度为25-35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管理腔6设有第三开口401侧面的对侧面上设置有第一防爆穿墙插座3。放置于所述防爆电池腔2内的电池组通过导线,配合该第一防爆穿墙插座3,与放置于所述电池管理腔6内的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开口402由第三盖板6密封,所述第三盖板6通过螺栓配合电池管理接线壳体4上的第四防爆贴合面404固定连接,从而围成所述的接线腔9,该接线腔9用于放置电源接线端子。
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第三盖板采用钢材料制成;所述第四防爆贴合面厚度为25-35mm。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线腔9后侧面,电池管理接线壳体4上设置有第二防爆穿墙插座7。设置于所述防爆电池腔2内的电池组正极、负极通过导线,经过第二防爆穿墙插座7与所述接线腔9内电源接线端子连接。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管理接线壳体4中隔板405上设置有第三防爆插座8,该第三防爆插座8配合引出电池管理腔6内电池管理系统导线,与所述接线腔9内电源接线端子连接。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线腔9前侧面上设置有电缆引入装置10,该电缆引入装置10用于接电动车电路系统。
使用时,将电池组放置于所述电池腔1内,并用第一盖板12密封于腔内;将电池管理系统放置于电池管理腔6内,并用第二盖板5密封该腔体;将电源接线端子放置于所述接线腔9内,并用第三盖板11密封该腔体,从而形成整体密闭的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在内部,所述电池组通过导线,经过第一防爆穿墙插座3与电池管理系统电连接,电池组正极、负极通过导线经第二防爆穿墙插座7与电源接线端子电连接;电源管理系统通过导线经第三防爆穿墙插座8与接线端子电连接。通过电缆引入装置实现与电动车电路系统的连接,并为电动车提供电能。
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可将电池组、电池管 理系统和电源接线端子分别置于相互独立的电池腔、电池管理腔和接线腔内,可按照不同的防爆要求分别设计,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材料,同时满足了防爆要求。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主体采用连续封闭的方筒状薄板,配合和环状骨架,加强了结构稳定性,降低了防爆电池电源外壳厚度,从而降低重量。因此,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煤矿井下用防爆电池电源防爆外壳体积小、重量轻。相互隔离的三个腔体使接线端绝不会产生电火花,提高其防爆效果。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腔壳体、电池管理接线壳体、第一盖板、第二盖板、第三盖板;所述电池腔壳体由外部设有多个环状骨架的连续封闭的方筒状薄板构成,该电池腔壳体对侧面设有开口,分别由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电池管理接线壳体密封,以形成密闭的电池腔,所述电池管理接线壳体内设有隔板,该隔板垂直于所述电池腔壳体设有开口的侧面,将所述电池管理接线壳体分为并列设置的电池管理腔和接线腔,所述电池管理腔一侧面设有开口,并由所述第二盖板密封,所述接线腔一侧面设有开口,并由所述第三盖板密封,所述接线腔另一侧面设有电缆引入装置;所述电池腔、电池管理腔和接线腔相互隔离,且各腔间通过防爆穿墙插座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骨架为C型中空方管状结构,开口一侧正对所述薄板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环状骨架的间距为260-360mm,宽度为40-8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电池腔外壳的所述薄板与所述环状骨架厚度均为3-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接线壳体厚度为5-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电池腔壳体间,所述电池管理接线壳体与所述电池腔壳体间,所述第三盖板、第四盖板与所述电池管理接线壳体间均通过螺栓连接,连接处边缘设置有防爆结合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结合面宽度为25-35mm。
CN201520095373.1U 2015-02-10 2015-02-10 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 Active CN2044419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95373.1U CN204441942U (zh) 2015-02-10 2015-02-10 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95373.1U CN204441942U (zh) 2015-02-10 2015-02-10 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41942U true CN204441942U (zh) 2015-07-01

Family

ID=53609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95373.1U Active CN204441942U (zh) 2015-02-10 2015-02-10 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4194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2082A (zh) * 2016-07-07 2017-08-18 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电源
CN116980731A (zh) * 2023-09-22 2023-10-31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防爆摄像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2082A (zh) * 2016-07-07 2017-08-18 深圳市朗科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电源
CN116980731A (zh) * 2023-09-22 2023-10-31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防爆摄像机
CN116980731B (zh) * 2023-09-22 2023-11-28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防爆摄像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46200Y (zh) 一种电池组用壳体及包括该壳体的电池组
CN204441942U (zh) 矿用防爆电池电源外壳
CN202145481U (zh) 一种锂电池真空化成装置
CN211455768U (zh) 一种双层防护结构的矿用隔爆电源箱
CN206179933U (zh) 矿用防爆电动汽车电源装置
CN202094195U (zh) 矿用隔爆型电源箱
CN103022389B (zh) 电池箱
CN101894926A (zh) 一种改进型电池箱
CN104578304A (zh) 一种矿用隔爆兼本安型锂离子蓄电池电源
CN201328230Y (zh) 一种新型矿用基站防爆箱
CN204774577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电池仓
CN203707217U (zh) 防爆圆筒薄壁蓄电池箱
CN204885893U (zh) 一种隔爆兼本质安全型模块式馈电开关
CN205488329U (zh) 一种锂电池手套箱
CN203260664U (zh) 矿用防爆电池箱
CN203644850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组结构
CN206992163U (zh) 一种单排电池模组的集成盖板
CN208889730U (zh) 一种拼接隔爆电池箱内部注塑件结构
CN221102303U (zh) 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03103369U (zh) 铁锂电池固定箱
CN207690853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电池箱
CN106684944A (zh) 一种太阳能电动车充电器
CN208889741U (zh) 一种内部分段拼接隔爆电池箱
CN204966563U (zh) 一种具有快速散热功能的锂电池箱
CN204966549U (zh) 一种快开式锂电池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