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36913U - 一种农机控制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农机控制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36913U
CN204436913U CN201420823554.7U CN201420823554U CN204436913U CN 204436913 U CN204436913 U CN 204436913U CN 201420823554 U CN201420823554 U CN 201420823554U CN 204436913 U CN204436913 U CN 2044369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ontrol valv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urn
po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2355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贤剑
陈净生
呼延宏
高振家
綦剑
杨济铭
孙寅虎
陈善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AIHONG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AIHONG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AIHONG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AIHONG HYDRAUL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82355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369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369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369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ally Actuated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农机控制阀,属于液压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农机执行机构的升降动作和农机转向动作控制部方便的问题。本农机控制阀,包括阀体和位于阀体内的转向控制阀腔,转向控制阀腔内设置有转向阀杆,转向阀杆沿转向控制阀腔滑动使转向进油口选择与左转向油口、右转向油口或转向回油口连通。本控制阀还包括三位四通M型电磁阀,阀体上具有进油口和回油口,三位四通M型电磁阀的电磁阀A口和电磁阀B口与执行机构相连带动执行机构升降,电磁阀P口与进油口相连通,电磁阀T口与转向进油口相连,进油通道一和进油通道二通过节流通道相连,转向控制阀腔通过回油通道与回油口相连。本农机控制阀提高了农机在复杂地貌环境下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农机控制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农机控制阀。
背景技术
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作物种植业中所使用的农业机械根据作用又可以分为耕作机械、种植机械和收获机械,其中耕作机械中最为典型的是旋耕机,收获机械中最为典型的是联合收割机。
随着工业的发展,发达国家的旋耕机和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自动化程度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率。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农机技术起步晚,由于国情和土地的限制,发展也较为迟缓。大型的农机能够满足华北平原、三江平原等土地平整、面积广大的条件,但是,对于地貌较为复杂、面积相对较小的土地则难以运用。
例如,旋耕机和联合收割机,在我国部分地区的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旋耕机的滚刀架或联合收割机的割台频繁地升降,并且旋耕机和联合收割机需要进行频繁的转向。现有农机的控制方式,主要有通过复杂连杆控制执行机构的升降动作和农机转向动作,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较高。并且,这种控制方式,不能实现两种动作同时进行,无法很好地适应我国的土地环境,工作效率大大降低。随着液压控制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利用液压系统单独控制执行机构的升降动作和农机转向动作,但是,这种控制方式依然较为复杂,并且通过人工操作,两个动作的连贯性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农机控制阀,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农机执行机构的升降动作和农机转向动作的复合动作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农机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本控制阀包括阀体和位于阀体内的转向控制阀腔,所述转向控制阀腔内设置有转向阀杆,所述阀体上具有与转向控制阀腔相连通的转向进油口、左转向油口、右转向油口和转向回油口,所述转向阀杆沿转向控制阀腔滑动使转向进油口选择与左转向油口、右转向油口或转向回油口连通;本控制阀还包括三位四通M型电磁阀,所述阀体上具有进油口和回油口,所述三位四通M型电磁阀的电磁阀A口和电磁阀B口与执行机构相连带动执行机构升降,电磁阀P口与进油口通过进油通道一相连通,电磁阀T口与转向进油口通过进油通道二相连,所述进油通道一和进油通道二通过具有节流孔的节流通道相连,所述转向控制阀腔通过回油通道与回油口相连。
本农机控制阀的工作原理是:当农机的执行机构不升降时,三位四通M型电磁阀位于中位,进油通道一和进油通道二通过三位四通M型电磁阀相连,从进油口进入阀体的油液直接进入到转向控制阀腔内,用于对农机转向的控制。当农机的执行机构需要升降时,三位四通M型电磁阀动作使进油通道一通过三位四通M型电磁阀与执行机构相连通,带动执行机构升降。此时,进油通道一和进油通道二通过节流通道相连通,从进油口进入阀体的油液一部分用于控制执行机构升降,另一部分以限定流量的方式供给转向控制阀腔用于带动农机转向。本农机控制阀通过对液压油路的设计,实现了农机执行机构的升降动作和农机转向动作的复合动作的控制,使操作人员无需进行连续、复杂的操作,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农机在复杂地貌环境下的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农机控制阀中,所述阀体上设置有单向阀腔和控制阀腔,所述单向阀腔内设置有单向阀座和通过弹簧活动连接在单向阀座上的单向阀芯,所述单向阀座上具有连通单向阀腔和电磁阀A口的过油孔一,所述弹簧带动单向阀芯具有朝向单向阀芯运动的趋势并堵住过油孔一,所述单向阀腔通过一出油孔与连通执行机构相连;所述控制阀腔内设置有控制阀芯,所述控制阀芯上朝向单向阀芯的方向设置有推杆,所述控制阀腔与电磁阀B口相连通,所述控制阀芯能沿着控制阀腔滑动使推杆推动单向阀芯脱离过油孔一。
电磁阀A口与单向阀腔连通,电磁阀B口与控制阀腔连通。三位四通M型电磁阀动作,以控制农机的执行机构升降。农机的执行机构上升时,a端得电,电磁阀位于左位,电磁阀P口与电磁阀A口连通,进油通道一内的油液到达过油孔一,并顶开单向阀芯进入单向阀腔内,单向阀腔内的油液通过出油孔到达农机的执行机构,从而带动农机的执行机构上升。农机的执行机构保持高度时,电磁阀位于中位,单向阀芯堵住过油孔一,油液无法回流,实现了油液的零泄漏,使的农机的执行机构高度始终保持不变。农机的执行机构下降时,b端得电,电磁阀位于右位,电磁阀P口与电磁阀B口连通,进油通道一内的油液进入控制阀腔内并带动控制阀芯滑动,控制阀芯上的推杆推动单向阀芯脱离过油孔一,使得农机的执行机构内的油液通过油孔一回油,从而使农机的执行机构下降。回油过程中,油液通过电磁阀T口和电磁阀A口流向进油通道二,无需设置单独的回油通道,简化了阀体的结构。
作为进一步优选,在上述的农机控制阀中,所述阀体上具有与执行机构的进油口相连通的出油口,所述出油孔和出油口之间设置有单向节流阀座、单向节流阀腔和单向节流阀芯,所述单向节流阀座上具有连通出油孔和单向节流阀腔的过油孔二,所述单向节流阀芯设置在单向节流阀腔内并能沿单向节流阀腔滑动堵住过油孔二,所述单向节流阀芯上设置有能够连通出油孔和单向节流阀腔的节流通孔,所述单向节流阀腔内还设置有限制单向节流阀芯滑动位置的限位环。农机的执行机构上升时,油液从出油孔到达过油孔二,油液顶开单向节流阀芯后进入单向节流阀腔,再通过出油口流向农机的执行机构,从而带动农机的执行机构快速上升到位;农机的执行机构下降时,单向节流阀芯堵住过油孔二,油液只能通过单向节流阀芯内的节流通孔回油,起到了缓冲作用,使得农机的执行机构下降更为平稳。
在上述的农机控制阀中,所述转向控制阀腔两端分别贯通阀体,所述转向阀杆的两端分别穿出阀体,所述转向阀杆一端为连接端,另一端为控制端,所述转向阀杆与转向控制阀腔对应的位置为转向阀芯。转向阀杆采用一体式结构,制造和装配更为简单,并且,控制端与操纵机构相连,操作人员通过操纵机构控制农机转向,操作方便。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农机控制阀中,所述阀体上靠近转向控制阀腔两端的位置处分别具有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均设置有O型圈,每个所述O型圈外侧都设置有与O型圈相抵靠的防尘圈;所述阀体两端分别固定呈法兰状的垫片,所述垫片分别压紧对应位置处的防尘圈。由于转向阀杆的两端都要穿出转向控制阀腔,并且转向阀杆需要相对于转向控制阀腔滑动,普通的密封结构难以满足这种条件下的密封要求,采用上述密封方式,能够很好的解决转向阀杆和转向控制阀腔密封问题,提高了农机控制阀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农机控制阀中,所述阀体上与转向阀杆的连接端对应的位置处固定有定位端盖,所述定位端盖上具有能容纳连接端的容纳腔,所述连接端的端面上设有呈圆柱状的定位部;所述容纳腔内还具有弹簧座一和弹簧座二,所述定位部内端直径小于转向阀杆连接端处的直径,所述定位部外端具有直径大于定位部直径的抵靠部,所述弹簧座一的一端抵靠在定位端盖内端面上,另一端抵靠在抵靠部的内端面上,所述弹簧座二一端抵靠在阀体上,另一端抵靠在连接端的端面上;所述弹簧座一上具有定位挡沿一,所述弹簧座二上具有与定位挡沿一正对的定位挡沿二,所述定位挡沿一和定位挡沿二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农机不转向时,转向阀杆位置中间位置,弹簧座一和弹簧座二都位于初始位置。农机左转向时,转向阀杆向左滑动,转向阀杆带动弹簧座二朝向靠近弹簧座一的方向运动,弹簧座二脱离阀体,复位弹簧被逐渐压缩,抵靠部的内端面也与弹簧座一脱离接触,转向结束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转向阀杆和弹簧座二复位;农机右转向时,转向阀杆向右滑动,抵靠部的内端面作用在弹簧座一上,使弹簧座一朝向靠近弹簧座二的方向运动,弹簧座一脱离定位端盖内端面,复位弹簧被逐渐压缩,连接端的端面与弹簧座二脱离接触,转向结束后,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转向阀杆和弹簧座一复位。通过这样的结构,使得复位弹簧在转向阀杆左右滑动的过程中,都能使得转向阀杆快速复位,农机控制阀的结构更简单,转向阀杆的操作更方便。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农机控制阀中,所述定位端盖与定位部位置正对处向外突起在定位端盖内部形成与容纳腔相连通的让位凹槽。转向阀杆滑动到最左边时,让位凹槽能容纳定位部,避免定位部与定位端盖发生干涉。
在上述的农机控制阀中,所述转向阀杆位于中间位置,所述转向进油口、左转向油口、右转向油口、转向回油口和回油口均连通;所述转向阀杆向左滑动时,所述转向进油口与左转向油口连通,所述右转向油口与回油通道相连通;所述转向阀杆向右滑动时,所述转向进油口与右转向油口连通,所述左转向油口与回油通道相连通。
在上述的农机控制阀中,所述阀体上具有安装腔一,所述安装腔一内设置有主安全阀,所述主安全阀连接在进油通道一和回油通道之间;所述阀体上具有安装腔二,所述安装腔二内设置有转向安全阀,所述转向安全阀连接在进油通道二和回油通道之间。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农机控制阀中,所述安装腔一和安装腔二位置正对,所述回油通道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回油通道分别位于进油通道一的进油通道二的两侧,且所述进油通道一、进油通道二和回油通道相互平行。
这样的结构方便了阀体的加工,并且更有效地利用了阀体内的空间,缩小了阀体的体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农机控制阀的优点在于:本农机控制阀通过对液压油路的设计,通过电子开关控制三位四通M型电磁阀动作,实现对农机执行机构的升降控制,通过转向阀杆对农机的转向进行控制,并且农机执行机构的升降动作控制和农机转向控制两者互不影响,操作人员操纵农机执行机构的升降和农机转向更为轻松和方便,提高了农机在复杂地貌环境下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农机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农机控制阀另一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农机控制阀第三个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3中B-B处(省略三位四通M型电磁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中C-C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本农机控制阀在左转向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本农机控制阀在右转向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本农机控制阀的液压原理示意图。
图中,1、阀体;2、转向控制阀腔;3、转向阀杆;3a、连接端;3b、控制端;3c、转向阀芯;4、转向进油口;5、左转向油口;6、右转向油口;7、转向回油口;8、三位四通M型电磁阀;8a、电磁阀A口;8b、电磁阀B口;8c、电磁阀P口;8d、电磁阀T口;9、进油口;10、回油口;11、进油通道一;12、进油通道二;13、节流通道;13a、节流孔;14、回油通道;15、单向阀腔;16、出油孔;17、单向阀座;18、单向阀芯;19、弹簧;20、过油孔一;21、控制阀腔;22、控制阀芯;22a、推杆;23、出油口;24、单向节流阀座;25、单向节流阀腔;26、单向节流阀芯;27、过油孔二;28、节流通孔;29、限位环;30、O型圈;31、防尘圈;32、垫片;33、定位端盖;34、让位凹槽;35、容纳腔;36、定位部;36a、抵靠部;37、弹簧座一;37a、定位挡沿一;38、弹簧座二;38a、定位挡沿二;39、复位弹簧;40、主安全阀;41、转向安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农机控制阀应用于农用机械上,用于实现农机执行机构的升降动作和农机转向动作的复合动作的控制,例如,针对旋耕机或水稻联合收割机时,其执行机构为滚刀架或割台。农机控制阀包括阀体1、进油口9、回油口10、转向控制阀腔2、转向阀杆3、转向进油口4、左转向油口5、右转向油口6、转向回油口7和三位四通M型电磁阀8。
具体来说,如图2和图4所示,转向控制阀腔2位于阀体1内,转向控制阀腔2沿着轴向分别连通转向进油口4、左转向油口5、右转向油口6和转向回油口7。转向阀杆3穿设在转向控制阀腔2内,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转向控制阀腔2两端分别贯通阀体1两侧,转向阀杆3的两端分别穿出阀体1。转向阀杆3一端为连接端3a,另一端为控制端3b,转向阀杆3与转向控制阀腔2对应的位置为转向阀芯3c。
作为优选方案,阀体1上靠近转向控制阀腔2两端的位置处分别具有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均设置有O型圈30,每个O型圈30外侧都设置有与O型圈30相抵靠的防尘圈31。阀体1两端分别固定呈法兰状的垫片32,垫片32分别压紧对应位置处的防尘圈31,改善了转向阀杆3和阀体1之间的密封效果,提高了农机控制阀的使用寿命。
如图4和图5所示,阀体1上与转向阀杆3的连接端3a对应的位置处固定有定位端盖33,定位端盖33上具有能容纳连接端3a的容纳腔35,连接端3a的端面上设有呈圆柱状的定位部36。容纳腔35内还具有弹簧座一37和弹簧座二38,定位部36内端直径小于转向阀杆3连接端3a处的直径,定位部36外端具有直径大于定位部36直径的抵靠部37,弹簧座一37的一端抵靠在定位端盖33内端面上,另一端抵靠在抵靠部37的内端面上,弹簧座二38一端抵靠在阀体1上,另一端抵靠在连接端3a的端面上。弹簧座一37上具有定位挡沿一37a,弹簧座二38上具有与定位挡沿一37a正对的定位挡沿二38a,定位挡沿一37a和定位挡沿二38a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9。作为优选方案,定位端盖33与定位部36位置正对处向外突起在定位端盖33内部形成与容纳腔35相连通的让位凹槽34,转向阀杆3滑动到最左边时,让位凹槽34能容纳定位部36,避免定位部36与定位端盖33发生干涉。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案,定位部36可以采用螺钉,螺钉的螺杆直径小于转向阀杆3连接端3a处的直径,螺钉旋拧在连接端3a的端面中心,螺钉的头部作为抵靠部37,采用螺钉能够使得转向阀杆3的制造更方便,降低可生产成本。在实际的生产和制造过程中,转向阀杆3的定位部36和抵靠部37的实施方案并不仅限于上述两种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三位四通M型电磁阀8为独立部件。在实际的生产和制造过程中,三位四通M型电磁阀8既可以安装在阀体1上,也可以与阀体1采用分离式的结构,同时,三位四通M型电磁阀8还可以集成在阀体1内。
三位四通M型电磁阀8的电磁阀A口8a和电磁阀B口8b与执行机构相连带动执行机构升降,电磁阀P口8c与进油口9通过进油通道一11相连通,电磁阀T口8d与转向进油口4通过进油通道二12相连,进油通道一11和进油通道二12通过具有节流孔13a的节流通道13相连,转向控制阀腔2通过回油通道14与回油口10相连。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3和图6所示,阀体1上设置有单向阀腔15和控制阀腔21,单向阀腔15内设置有单向阀座17和通过弹簧19活动连接在单向阀座17上的单向阀芯18,单向阀座17上具有连通单向阀腔15和电磁阀A口8a的过油孔一20,弹簧19带动单向阀芯18具有朝向单向阀芯18运动的趋势并堵住过油孔一20,单向阀腔15通过一出油孔16与连通执行机构相连。控制阀腔21内设置有控制阀芯22,控制阀芯22上朝向单向阀芯18的方向设置有推杆22a,控制阀腔21与电磁阀B口8b相连通,控制阀芯22能沿着控制阀腔21滑动使推杆22a推动单向阀芯18脱离过油孔一20。
作为进一步优选,如图7所示,阀体1上具有与执行机构的进油口9相连通的出油口23,出油孔16和出油口23之间设置有单向节流阀座24、单向节流阀腔25和单向节流阀芯25,单向节流阀座24上具有连通出油孔16和单向节流阀腔25的过油孔二27,单向节流阀芯25设置在单向节流阀腔25内并能沿单向节流阀腔25滑动堵住过油孔二27,单向节流阀芯25上设置有能够连通出油孔16和单向节流阀腔25的节流通孔28,单向节流阀腔25内还设置有限制单向节流阀芯25滑动位置的限位环29。通过三位四通M型电磁阀8动作,控制农机的执行机构升降。
如图2和4所示,阀体1上具有安装腔一,安装腔一内设置有主安全阀40,主安全阀40连接在进油通道一11和回油通道14之间。阀体1上具有安装腔二,安装腔二内设置有转向安全阀41,转向安全阀41连接在进油通道二12和回油通道14之间。作为优选方案,安装腔一和安装腔二位置正对,回油通道14的数量为两条,两条回油通道14分别位于进油通道一11的进油通道二12的两侧,且进油通道一11、进油通道二12和回油通道14相互平行,这样的结构方便了阀体1的加工,并且更有效的利用了阀体1内的空间,缩小了阀体1的体积。在实际的生产和制造过程中,有主安全阀40和转向安全阀41可以选用直动式溢流阀。
本农机控制阀的液压原理如图10所示,具体的工作原理是:
当农机的执行机构不升降时,三位四通M型电磁阀8位于中位,进油通道一11和进油通道二12通过三位四通M型电磁阀8相连,从进油口9进入阀体1的油液直接进入到转向控制阀腔2内,用于对农机转向的控制,单向阀芯18堵住过油孔一20,油液无法回流,实现了油液的零泄漏,农机的执行机构高度始终保持不变。
这种工况下,进油通道一11和进油通道二12通过三位四通M型电磁阀8相连,从进油口9进入阀体1的油液直接进入到转向控制阀腔2内,用于对农机转向的控制。农机不转向时,转向阀杆3位置中间位置,弹簧座一37和弹簧座二38都位于初始位置,如图4和图5所示,转向进油口4、左转向油口5、右转向油口6、转向回油口7和回油口10均连通,实现转向进油口4的泄压。农机左转向时,转向阀杆3向左滑动,转向阀杆3带动弹簧座二38朝向靠近弹簧座一37的方向运动,弹簧座二38脱离阀体1,复位弹簧39被逐渐压缩,抵靠部37的内端面也与弹簧座一37脱离接触,如图8所示,转向进油口4与左转向油口5连通,右转向油口6与回油通道14相连通,实现农机的左转向;转向结束后,在复位弹簧39的作用下,转向阀杆3和弹簧座二38复位。农机右转向时,转向阀杆3向右滑动,抵靠部37的内端面作用在弹簧座一37上,使弹簧座一37朝向靠近弹簧座二38的方向运动,弹簧座一37脱离定位端盖33内端面,复位弹簧39被逐渐压缩,连接端3a的端面与弹簧座二38脱离接触,如图9所示,转向阀杆3向右滑动时,转向进油口4与右转向油口6连通,左转向油口5与回油通道14相连通,实现农机的右转向;转向结束后,在复位弹簧39的作用下,转向阀杆3和弹簧座一37复位。
农机的执行机构需要升降时,三位四通M型电磁阀8动作,使进油通道一11通过三位四通M型电磁阀8与执行机构相连通,带动执行机构升降。此时,进油通道一11和进油通道二12通过节流通道13相连通,从进油口9进入阀体1的油液一部分用于控制执行机构升降,另一部分以限定流量的方式供给转向控制阀腔2用于带动农机转向。
农机的执行机构上升时,a端得电,电磁阀位于左位,电磁阀P口8c与电磁阀A口8a连通,进油通道一11内的油液到达过油孔一20,并顶开单向阀芯18进入单向阀腔15内,单向阀腔15内的油液通过出油孔16达到过油孔二27,油液从出油孔16达到过油孔二27,油液顶开单向节流阀芯25后进入单向节流阀腔25,再通过出油口23流向农机的执行机构,从而带动农机的执行机构快速上升到位。农机的执行机构下降时,b端得电,电磁阀位于右位,电磁阀P口8c与电磁阀B口8b连通,单向节流阀芯25堵住过油孔二27,油液只能通过单向节流阀芯25内的节流通孔28向过油孔二27回油,进油通道一11内的油液进入控制阀腔21内并带动控制阀芯22滑动,控制阀芯22上的推杆22a推动单向阀芯18脱离过油孔一20,最终使得农机的执行机构内的油液通过油孔一20回油,实现了农机执行机构的平稳下降。
在农机的执行机构上升或者下降过程中,进油通道一11和进油通道二12通过节流通道13相连通,保证从进油口9进入阀体1的油液一部分用于控制农机的转向(具体转向动作过程参见前文,此处不再赘述),从而实现了农机执行机构的升降动作和农机转向动作的复合动作的控制。更为有利的是,在农机的执行机构上升或者下降过程中供给转向控制阀腔2的油液流量相比于农机的执行机构不升降状态下供给转向控制阀腔2的油液流量相应下降,使得农机的执行机构上升或者下降过程中,农机的转向速度相应减缓,这与农机工作过程中,执行机构升降时要求缓慢转向的要求相契合,从而使得农机的操作更为得心应手,提高了农机的使用性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阀体1、转向控制阀腔2、转向阀杆3、连接端3a、控制端3b、转向阀芯3c、转向进油口4、左转向油口5、右转向油口6、转向回油口7、三位四通M型电磁阀8、电磁阀A口8a、电磁阀B口8b、电磁阀P口8c、电磁阀T口8d、进油口9、回油口10、进油通道一11、进油通道二12、节流通道13、节流孔13a、回油通道14、单向阀腔15、出油孔16、单向阀座17、单向阀芯18、弹簧19、过油孔一20、控制阀腔21、控制阀芯22、推杆22a、出油口23、单向节流阀座24、单向节流阀腔25、单向节流阀芯26、过油孔二27、节流通孔28、限位环29、O型圈30、防尘圈31、垫片32、定位端盖33、让位凹槽34、容纳腔35、定位部36、抵靠部36a、弹簧座一37、定位挡沿一37a、弹簧座二38、定位挡沿二38a、复位弹簧39、主安全阀40、转向安全阀4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农机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本控制阀包括阀体(1)和位于阀体(1)内的转向控制阀腔(2),所述转向控制阀腔(2)内设置有转向阀杆(3),所述阀体(1)上具有与转向控制阀腔(2)相连通的转向进油口(4)、左转向油口(5)、右转向油口(6)和转向回油口(7),所述转向阀杆(3)沿转向控制阀腔(2)滑动使转向进油口(4)选择与左转向油口(5)、右转向油口(6)或转向回油口(7)连通;本控制阀还包括三位四通M型电磁阀(8),所述阀体(1)上具有进油口(9)和回油口(10),所述三位四通M型电磁阀(8)的电磁阀A口(8a)和电磁阀B口(8b)与执行机构相连带动执行机构升降,电磁阀P口(8c)与进油口(9)通过进油通道一(11)相连通,电磁阀T口(8d)与转向进油口(4)通过进油通道二(12)相连,所述进油通道一(11)和进油通道二(12)通过具有节流孔(13a)的节流通道(13)相连,所述转向控制阀腔(2)通过回油通道(14)与回油口(1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机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上设置有单向阀腔(15)和控制阀腔(21),所述单向阀腔(15)内设置有单向阀座(17)和通过弹簧(19)活动连接在单向阀座(17)上的单向阀芯(18),所述单向阀座(17)上具有连通单向阀腔(15)和电磁阀A口(8a)的过油孔一(20),所述弹簧(19)带动单向阀芯(18)具有朝向单向阀芯(18)运动的趋势并堵住过油孔一(20),所述单向阀腔(15)通过一出油孔(16)与连通执行机构相连;所述控制阀腔(21)内设置有控制阀芯(22),所述控制阀芯(22)上朝向单向阀芯(18)的方向设置有推杆(22a),所述控制阀腔(21)与电磁阀B口(8b)相连通,所述控制阀芯(22)能沿着控制阀腔(21)滑动使推杆(22a)推动单向阀芯(18)脱离过油孔一(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机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上具有与执行机构的进油口(9)相连通的出油口(23),所述出油孔(16)和出油口(23)之间设置有单向节流阀座(24)、单向节流阀腔(25)和单向节流阀芯(26),所述单向节流阀座(24)上具有连通出油孔(16)和单向节流阀腔(25)的过油孔二(27),所述单向节流阀芯(26)设置在单向节流阀腔(25)内并能沿单向节流阀腔(25)滑动堵住过油孔二(27),所述单向节流阀芯(26)上设置有能够连通出油孔(16)和单向节流阀腔(25)的节流通孔(28),所述单向节流阀腔(25)内还设置有限制单向节流阀芯(26)滑动位置的限位环(29)。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农机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控制阀腔(2)两端分别贯通阀体(1),所述转向阀杆(3)的两端分别穿出阀体(1),所述转向阀杆(3)一端为连接端(3a),另一端为控制端(3b),所述转向阀杆(3)与转向控制阀腔(2)对应的位置为转向阀芯(3c)。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机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上靠近转向控制阀腔(2)两端的位置处分别具有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均设置有O型圈(30),每个所述O型圈(30)外侧都设置有与O型圈(30)相抵靠的防尘圈(31);所述阀体(1)两端分别固定呈法兰状的垫片(32),所述垫片(32)分别压紧对应位置处的防尘圈(3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机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上与转向阀杆(3)的连接端(3a)对应的位置处固定有定位端盖(33),所述定位端盖(33)上具有能容纳连接端(3a)的容纳腔(35),所述连接端(3a)的端面上设有呈圆柱状的定位部(36);所述容纳腔(35)内还具有弹簧座一(37)和弹簧座二(38),所述定位部(36)内端直径小于转向阀杆(3)连接端(3a)处的直径,所述定位部(36)外端具有直径大于定位部(36)直径的抵靠部(36a),所述弹簧座一(37)的一端抵靠在定位端盖(33)内端面上,另一端抵靠在抵靠部(36a)的内端面上,所述弹簧座二(38)一端抵靠在阀体(1)上,另一端抵靠在连接端(3a)的端面上;所述弹簧座一(37)上具有定位挡沿一(37a),所述弹簧座二(38)上具有与定位挡沿一(37a)正对的定位挡沿二(38a),所述定位挡沿一(37a)和定位挡沿二(38a)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农机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端盖(33)与定位部(36)位置正对处向外突起在定位端盖(33)内部形成与容纳腔(35)相连通的让位凹槽(34)。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机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阀杆(3)位于中间位置,所述转向进油口(4)、左转向油口(5)、右转向油口(6)、转向回油口(7)和回油口(10)均连通;所述转向阀杆(3)向左滑动时,所述转向进油口(4)与左转向油口(5)连通,所述右转向油口(6)与回油通道(14)相连通;所述转向阀杆(3)向右滑动时,所述转向进油口(4)与右转向油口(6)连通,所述左转向油口(5)与回油通道(14)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农机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上具有安装腔一,所述安装腔一内设置有主安全阀(40),所述主安全阀(40)连接在进油通道一(11)和回油通道(14)之间;所述阀体(1)上具有安装腔二,所述安装腔二内设置有转向安全阀(41),所述转向安全阀(41)连接在进油通道二(12)和回油通道(14)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农机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一和安装腔二位置正对,所述回油通道(14)的数量为两条,两条所述回油通道(14)分别位于进油通道一(11)的进油通道二(12)的两侧,且所述进油通道一(11)、进油通道二(12)和回油通道(14)相互平行。
CN201420823554.7U 2014-12-22 2014-12-22 一种农机控制阀 Active CN2044369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23554.7U CN204436913U (zh) 2014-12-22 2014-12-22 一种农机控制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23554.7U CN204436913U (zh) 2014-12-22 2014-12-22 一种农机控制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36913U true CN204436913U (zh) 2015-07-01

Family

ID=53604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23554.7U Active CN204436913U (zh) 2014-12-22 2014-12-22 一种农机控制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3691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54738A (zh) * 2014-12-22 2015-03-25 浙江海宏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农机控制阀
CN106194880A (zh) * 2016-08-30 2016-12-07 浙江海宏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收割机的控制阀组
CN107420367A (zh) * 2017-09-26 2017-12-01 浙江海宏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收割机手动控制阀
CN110906030A (zh) * 2019-12-30 2020-03-24 四川威尔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进油控制电磁阀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54738A (zh) * 2014-12-22 2015-03-25 浙江海宏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农机控制阀
CN106194880A (zh) * 2016-08-30 2016-12-07 浙江海宏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收割机的控制阀组
CN106194880B (zh) * 2016-08-30 2017-12-01 浙江海宏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收割机的控制阀组
CN107420367A (zh) * 2017-09-26 2017-12-01 浙江海宏液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收割机手动控制阀
CN110906030A (zh) * 2019-12-30 2020-03-24 四川威尔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进油控制电磁阀
CN110906030B (zh) * 2019-12-30 2024-05-14 四川威尔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柴油发电机组的进油控制电磁阀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54738A (zh) 一种农机控制阀
CN204436913U (zh) 一种农机控制阀
CN205859196U (zh) 可调节流量的阀体
CN205661521U (zh) 一种液压转向控制系统
CN204253479U (zh) 收割机用全程电控式液压阀
CN104828702A (zh) 起重机、换向控制系统及其供油装置
CN201916265U (zh) 一种新型整体式串联多路阀总成
CN203096842U (zh) 压差式节水器
CN203926236U (zh) 单泵双速液压系统
CN201027836Y (zh) 电磁换向液压控制阀
CN103114624B (zh) 装载机的负载敏感操纵系统
CN203189407U (zh) 一种液压油缸控制系统
CN207049099U (zh) 手电一体五路控制阀
CN203743110U (zh) 电控微动阀
CN204077786U (zh) 一种旋耕机的转向系统
CN202587794U (zh) 一种拖拉机用耕深控制机构
CN206655854U (zh) 一种手动三位四通换向阀
CN203322339U (zh) 易装配的闸阀
CN208885693U (zh) 一种过滤器阀芯
CN208159184U (zh) 一种提升高度的限位装置、操纵系统以及拖拉机
CN106382371A (zh) 一种节约空间的节流阀
CN205744659U (zh) 一种用于控制油缸的自动换向阀
CN201606090U (zh) 自锁式手动先导阀
CN204357817U (zh) 一种二位九通阀
CN203214478U (zh) 自动补压回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