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32928U - 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 - Google Patents

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32928U
CN204432928U CN201420761794.9U CN201420761794U CN204432928U CN 204432928 U CN204432928 U CN 204432928U CN 201420761794 U CN201420761794 U CN 201420761794U CN 204432928 U CN204432928 U CN 2044329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quare steel
longitudinal
apron
horizontal
weig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6179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广军
徐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nan Shipyard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nan Shipyard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nan Shipyard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nan Shipyard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6179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329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329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329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包括:两根第一横向方钢、两根第一纵向方钢、横向加强方钢、纵向加强方钢及吊马眼板;两根第一横向方钢与两根第一纵向方钢交替首尾垂直连接形成框型结构;横向加强方钢及纵向加强方钢均位于框型结构内,且横向加强方钢与两根第一纵向方钢垂直连接,纵向加强方钢与两根第一横向方钢垂直连接;吊马眼板固定于框型结构的上表面。围裙约束工装安全可靠,固定、加强措施考虑全面得当,在整船称重以及移位过程中变形及应力均在规范要求的范围之内,对船体的影响也很小,围裙布表面不受损伤,便于施工制造,起重吊装易于操作,平稳性易于控制,风险性低。

Description

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体建造工艺领域,涉及一种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
背景技术
全垫升船舶围裙由周边围裙、分隔围裙和横向气道等部分组成。围裙是由橡胶涂覆织物(通称胶布)制成的柔性曲面部件,安装在船体的刚性围裙接口构件上,是全垫升船舶十分重要的部件之一,在设计的空气气垫压力和流量下围裙能自然成型到设计充气状态。在静止状态下,围裙布则自然下垂。
根据船舶建造工艺,围裙在整船称重及下水前已安装完毕,在静止状态下,船体上安装的首部、尾部围裙基本已下垂接触地面。而船体则要求在内场船台整船带围裙称重,之后再用四台运输模块装置从室内船台驳运至抬船浮箱实施下水。称重时若围裙不能有效约束并彻底脱离与地面的接触,会对全船重量重心测量的准确性造成影响,不能完全、准确反映新造船舶的整体重量。而且在整船下水过程中船体移位时,若围裙不能有效约束并彻底脱离与地面的接触,不但会与地面产生摩擦直接损坏围裙布,而且会产生安全隐患。如何有效约束围裙是保证整船称重准确性、保护围裙、保证整船下水安全的一个关键要素。
若采用吊带捆绑方式,由于需要绑扎紧固,稍松则绑扎带容易滑动,过紧则易伤及围裙及船体;若船体结构线型非常复杂,则不利于绑扎工作的实施,操作灵活性并不十分理想,安全系数也偏低,利用绑扎方式不太适宜。
综合考虑减少船体变形、保护围裙布不受损伤、安全性、可操作性等因素,需要研究设计一种强度可靠的围裙约束工装,利用此工装可以在保证安全、围裙布表面不受损伤、船体变形满足要求的前提下,顺利地实施船体的整船称重以及移位。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吊带捆绑方式捆绑围裙时,若捆扎稍松绑带容易滑动,使得围裙不能有效约束并彻底脱离与地面的接触,进而损坏围裙布并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若捆扎太紧则会伤及围裙及船体的问题及船体结构线型非常复杂,不利于绑扎工作的实施,操作灵活性不理想,安全系数偏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所述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至少包括:两根第一横向方钢、两根第一纵向方钢、横向加强方钢、纵向加强方钢及吊马眼板;所述两根第一横向方钢与所述两根第一纵向方钢交替首尾垂直连接形成框型结构;所述横向加强方钢及所述纵向加强方钢均位于所述框型结构内,且所述横向加强方钢与所述两根第一纵向方钢垂直连接,所述纵向加强方钢与所述两根第一横向方钢垂直连接;所述吊马眼板固定于所述框型结构的上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围裙约束工装还包括一第二横向方钢及一第二纵向方钢,所述第二横向方钢及第二纵向方钢均位于所述框型结构内,且所述第二横向方钢与所述两根第一纵向方钢的中部垂直连接,所述第二纵向方钢与所述两根第一横向方钢的中部垂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横向加强方钢及所述纵向加强方钢的数量均为两根;所述两根横向加强方钢至所述第二横向方钢的距离与所述两根横向加强方钢至相邻第一横向方钢的距离相等;所述两根纵向加强方钢至所述第二纵向方钢的距离与所述两根纵向加强方钢至相邻第一纵向方钢的距离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吊马眼板的数量为四块,其中两块所述吊马眼板位于一根所述第一纵向方钢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纵向方钢与所述两根横向加强方钢的连接处;另外两块所述吊马眼板分别位于所述两根第一横向方钢远离所述设有吊马眼板的第一纵向方钢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横向方钢、第一纵向方钢、第二横向方钢、第二纵向方钢、横向加强方钢及纵向加强方钢均为中空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横向方钢、第一纵向方钢、第二横向方钢及第二纵向方钢的横截面形状均为矩形,且尺寸均为:长200mm、宽100mm、厚6mm;所述横向加强方钢及纵向加强方钢的横截面形状均为正方形,且尺寸均为:边长60mm、厚度4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围裙约束工装还包括斜向加强方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框架结构可划分为由所述第二横向方钢与所述两根第一纵向方钢及两根第一横向方钢形成两个相连接的子框型结构;所述斜向加强方钢的数量为八根,分别位于所述两个子框型结构的四个顶角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斜向加强方钢为中空结构,其横截面形状为正方形,且尺寸均为:边长60mm、厚度4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吊马眼板包括吊板及沿所述吊板横向贯通的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横向方钢、第一纵向方钢、第二横向方钢、第二纵向方钢、横向加强方钢、纵向加强方钢、斜向加强方钢及吊马眼板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安全可靠,固定、加强措施考虑全面得当,在整船称重以及移位过程中变形及应力均在规范要求的范围之内,对船体的影响也很小,围裙布表面不受损伤,便于施工制造,起重吊装易于操作,平稳性易于控制,风险性低。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中第一横向方钢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中横向加强方钢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吊装固定侧视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在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布局俯视示意图。
图6显示为整船带围裙称重俯视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围裙约束工装
11  第一横向方钢
12  第一纵向方钢
13  横向加强方钢
14  纵向加强方钢
15 吊马眼板
151 吊板
152 通孔
16  第二横向方钢
17  第二纵向方钢
18  斜向加强方钢
201 首部拖桩
202 尾部拖桩
21  首部带缆桩
22  手拉葫芦
23  木跳板
24  运输模块装置
25  围裙
26  着陆垫
27  顶升油缸
28  称重传感器
29  下水横梁
291 主横梁
292 辅助横梁
3   地面
d1  横向加强方钢至第二横向方钢的距离
d2  横向加强方钢至相邻第一横向方钢的距离
d3  纵向加强方钢至第二纵向方钢的距离
d4  纵向加强方钢至相邻第一纵向方钢的距离
L1  第一横向方钢横截面的长度
W   第一横向方钢横截面的宽度
D1  第一横向方钢的厚度
L2  横向加强方钢横截面的边长
D2  横向加强方钢的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1至图6。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示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1,所述围裙约束工装1至少包括:两根第一横向方钢11、两根第一纵向方钢12、横向加强方钢13、纵向加强方钢14及吊马眼板15;所述两根第一横向方钢11与所述两根第一纵向方钢12交替首尾垂直连接形成框型结构;所述横向加强方钢13及所述纵向加强方钢14均位于所述框型结构内,且所述横向加强方钢13与所述两根第一纵向方钢12垂直连接,所述纵向加强方钢14与所述两根第一横向方钢11垂直连接;所述吊马眼板15固定于所述框型结构的上表面。
具体的,所述围裙约束工装1还包括一第二横向方钢16及一第二纵向方钢17,所述第二横向方钢16及第二纵向方钢17均位于所述框型结构内,且所述第二横向方钢16与所述两根第一纵向方钢12的中部垂直连接,所述第二纵向方钢17与所述两根第一横向方钢11的中部垂直连接。即所述第二横向方钢16与所述两根第一横向方钢11三者之间等间距分布,所述第二纵向方钢17与所述两根第一纵向方钢12三者之间亦等间距分布,且所述第二横向方钢16及所述两根第一横向方钢11与所述第二纵向方钢17及所述两根第一纵向方钢12彼此垂直相交构成所述框型结构。
具体的,所述横向加强方钢13及所述纵向加强方钢14的数量均为两根;所述两根横向加强方钢13至所述第二横向方钢16的距离d1与所述两根横向加强方钢13至与其相邻第一横向方钢11的距离d2相等;所述两根纵向加强方钢14至所述第二纵向方钢17的距离d3与所述两根纵向加强方钢14至与其相邻第一纵向方钢12的距离d4相等。在所述框架结构内设置所述横向加强方钢13及所述纵向加强方钢14,可以大大提高所述围裙约束工装的强度和刚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横向加强方钢13及所述纵向加强方钢14的数量并不仅限于两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减所述横向加强方钢13及所述纵向加强方钢14的数量。
具体的,所述吊马眼板15的数量为四块,其中两块所述吊马眼板15位于一根所述第一纵向方钢12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纵向方钢12与所述两根横向加强方钢13的连接处;另外两块所述吊马眼板15分别位于所述两根第一横向方钢11远离所述设有吊马眼板15的第一纵向方钢12的一端。
具体的,所述吊马眼板15应包括吊板151及沿所述吊板151横向贯通的通孔152,具体结构可参阅图4。
具体的,所述吊马眼板15的吊板151垂直地固定在所述第一纵向方钢12及所述第一横向方钢11的上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吊马眼板15的数量及分布位置不受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数量和分布位置所限制,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增减所述吊马眼板15的数量及调整所述吊马眼板15的分布位置。
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横向方钢11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横向方钢11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一横向方钢11横截面的尺寸为:长度L1为200mm,宽度W为100mm,厚度D1为6mm。
具体的,第一纵向方钢12、第二横向方钢16及第二纵向方钢17的横截面形状及尺寸与所述第一横向方钢11的横截面形状及尺寸相同,具体可以参阅图2,此处不再累述。
请参阅图3,所述横向加强方钢13的横截面形状为正方形,所述横向加强方钢13横截面的尺寸为:边长L2为60mm,厚度D2为4mm。
具体的,所述纵向加强方钢14的横截面形状及尺寸与所述横向加强方钢13的横截面形状及尺寸相同,具体可以参阅图3,此处不再累述。
将所述第一横向方钢11、第一纵向方钢12、第二横向方钢16、第二纵向方钢17、横向加强方钢13及纵向加强方钢14均设置为中空结构,可以在保证所述围裙约束工装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减轻所述围裙约束工装1的重量。
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围裙约束工装1还包括斜向加强方钢18。所述框架结构可划分为由所述第二横向方钢16与所述两根第一纵向方钢12及两根第一横向方钢11形成两个相连接的子框型结构;所述斜向加强方钢18的数量为八根,分别位于所述两个子框型结构的四个顶角处。在所述围裙约束工装1的各个顶角设置斜向加强方钢18,可以使得所述框架结构更加牢固,进一步增强所述围裙约束工装1的强度和刚度。
具体的,所述斜向加强方钢18的横截面形状及尺寸与所述横向加强方钢的横截面形状及尺寸相同,具体可以参阅图3,这里不再累述。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斜向加强方钢18的数量及分布位置不受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减所述斜向加强方钢18的数量及调整所述斜向加强方钢18的分布位置。
具体的,所述第一横向方钢11、第一纵向方钢12、第二横向方钢16、第二纵向方钢17、横向加强方钢13、纵向加强方钢14、斜向加强方钢18及吊马眼板15任意两者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
使用所述围裙约束工装对整船带围裙称重及移位的方法请参阅图4至图6,在船台搭载结束满足围裙25安装条件后,在围裙25安装前预先在船台塞入若干个下水横梁29及位于船台首部及尾部的所述围裙约束工装1,所述下水横梁29包括两根根主横梁291、四根辅助横梁292。所述围裙25安装结束后,用手拉葫芦22将所述围裙约束工装1的四角与艇上的首部带缆桩21、尾部带缆桩及首部拖桩201、尾部拖桩202或系留眼板串联、固定,再将所述围裙约束工装1连同该处所述围裙25缓慢抬升,使艏、艉所述围裙25完全脱离地面,并抬高至运输模块装置24安全驶入的高度。
缓慢吊起着二根所述主横梁291支撑船体重量,在下方设置六只搁墩并放置平稳,拆除用于所述围裙25安装的其它搁墩。在两根所述主横梁291下方分别放置两只顶升油缸27,其上口增加钢垫板以增加受力面积。顶升的油缸将两舷周边所述围裙25局部用缆绳托起,避免与地面接触。在两根所述主横梁291端部下方的四个搁墩楞木上面放入称重传感器28,其上方应放置钢垫板以增加受力面积。顶升过程中应保持四台油缸操作同步性,作业中随时密切观察船态及着陆垫26结构的受力情况,并需特别注意安全。缓慢放下所述顶升油缸27,使整船重量完全承受在四个所述称重传感器28所在的搁墩楞木上,读取和记录所述称重传感器28上重量的显示值,将四个所述称重传感器28显示值累加,减去两根所述主横梁291、两只所述围裙约束工装1及四个铁搁墩的重量,即为完整性船体重量。
称重结束后,利用所述顶升油缸27调整所述主横梁291下方距地面3的高度为1100~1200mm(所述运输模块装置24驶入所需高度),用六只搁墩放置平稳;再逐根吊起另外四根所述辅助横梁292(高度同所述主横梁291相同),放入相应搁墩进行固定。
在前、后两台所述运输模块装置24之间的两根横梁上预先各铺设一块木跳板23,用以辅助托起船体两舷侧周边所述围裙25趾端,防止前、后两台所述运输模块装置24之间空隙处所述围裙25在移位时受损。
同步操纵四台所述运输模块装置24缓慢驶入横梁下方,然后慢慢、平稳顶升和承载起船体。操纵所述运输模块装置24同步移动,将船体移位至目标位置后,检查安全情况,船体落墩后所述运输模块装置24退出。将首、尾围裙25处的绑扎好的手拉葫芦22解锁,逐渐降低、移除所述围裙约束工装1,使首、尾围裙布达到自然下垂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围裙约束工装可以广泛运用到带有围裙结构的小型船舶实施整船称重以及移位时对围裙的约束及保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所述围裙约束工装至少包括:两根第一横向方钢、两根第一纵向方钢、横向加强方钢、纵向加强方钢及吊马眼板;所述两根第一横向方钢与所述两根第一纵向方钢交替首尾垂直连接形成框型结构;所述横向加强方钢及所述纵向加强方钢均位于所述框型结构内,且所述横向加强方钢与所述两根第一纵向方钢垂直连接,所述纵向加强方钢与所述两根第一横向方钢垂直连接;所述吊马眼板固定于所述框型结构的上表面。所述围裙约束工装安全可靠,固定、加强措施考虑全面得当,在整船称重以及移位过程中变形及应力均在规范要求的范围之内,对船体的影响也很小,围裙布表面不受损伤,便于施工制造,起重吊装易于操作,平稳性易于控制,风险性低。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两根第一横向方钢、两根第一纵向方钢、横向加强方钢、纵向加强方钢及吊马眼板;
所述两根第一横向方钢与所述两根第一纵向方钢交替首尾垂直连接形成框型结构;所述横向加强方钢及所述纵向加强方钢均位于所述框型结构内,且所述横向加强方钢与所述两根第一纵向方钢垂直连接,所述纵向加强方钢与所述两根第一横向方钢垂直连接;所述吊马眼板固定于所述框型结构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围裙约束工装还包括一第二横向方钢及一第二纵向方钢,所述第二横向方钢及第二纵向方钢均位于所述框型结构内,且所述第二横向方钢与所述两根第一纵向方钢的中部垂直连接,所述第二纵向方钢与所述两根第一横向方钢的中部垂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加强方钢及所述纵向加强方钢的数量均为两根;所述两根横向加强方钢至所述第二横向方钢的距离与所述两根横向加强方钢至相邻第一横向方钢的距离相等;所述两根纵向加强方钢至所述第二纵向方钢的距离与所述两根纵向加强方钢至相邻第一纵向方钢的距离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马眼板的数量为四块,其中两块所述吊马眼板位于一根所述第一纵向方钢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纵向方钢与所述两根横向加强方钢的连接处;另外两块所述吊马眼板分别位于所述两根第一横向方钢远离所述设有吊马眼板的第一纵向方钢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方钢、第一纵向方钢、第二横向方钢、第二纵向方钢、横向加强方钢及纵向加强方钢均为中空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横向方钢、第一纵向方钢、第二横向方钢及第二纵向方钢的横截面形状均为矩形,且尺寸均为:长200mm、宽100mm、厚6mm;所述横向加强方钢及纵向加强方钢的横截面形状均为正方形,且尺寸均为:边长60mm、厚度4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围裙约束工装还包括斜向加强方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可划分为由所述第二横向方钢与所述两根第一纵向方钢及两根第一横向方钢形成两个相连接的子框型结构;所述斜向加强方钢的数量为八根,分别位于所述两个子框型结构的四个顶角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加强方钢为中空结构,其横截面形状为正方形,且尺寸均为:边长60mm、厚度4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马眼板包括吊板及沿所述吊板横向贯通的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方钢、第一纵向方钢、第二横向方钢、第二纵向方钢、横向加强方钢、纵向加强方钢、斜向加强方钢及吊马眼板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
CN201420761794.9U 2014-12-05 2014-12-05 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 Active CN2044329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61794.9U CN204432928U (zh) 2014-12-05 2014-12-05 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61794.9U CN204432928U (zh) 2014-12-05 2014-12-05 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32928U true CN204432928U (zh) 2015-07-01

Family

ID=53600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61794.9U Active CN204432928U (zh) 2014-12-05 2014-12-05 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3292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2210A (zh) * 2022-06-24 2022-09-27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邮轮分段称重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12210A (zh) * 2022-06-24 2022-09-27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邮轮分段称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05116A (zh) 大跨度下承式刚性系杆钢拱桥的施工方法
KR101169722B1 (ko) 전도 방지형 해상 주상체 설치장치
CN103352429A (zh) 托架反拉加载预压装置及其张拉预压方法
CN106882326B (zh) 一种不锈钢液货船分段快速搭载定位方法
CN202389580U (zh) 用于船体总段总组与巨型总段驳运的托架
CN110499702A (zh) 一种斜拉桥索塔的索鞍定位加固装置
CN205474844U (zh) 一种跨式贝雷梁支架
CN205475326U (zh) 一种用于沉管隧道中管节浮运的工装
CN204432928U (zh) 整船称重及位移时的围裙约束工装
CN205934745U (zh) 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钢箱系杆拱桥浮拖施工用滑移系统
CN209468700U (zh) 一种大跨径斜拉桥主墩支架的预压结构
CN103552655B (zh) 一种400吨起重铺管船托管架水上安装方法
CN106120565A (zh) 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钢箱系杆拱桥浮拖架设施工系统
CN106120567B (zh) 大跨度偏心斜靠式钢箱系杆拱桥浮拖施工方法
CN205369040U (zh) 悬索桥施工岸上加劲梁二次荡移装置
CN112081011B (zh) 一种大型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箱梁的装船运输方法
CN207482127U (zh) 稳定支撑装置
CN105947108A (zh) 一种用于搁置及运输超大型船体机舱的门架
CN103422429A (zh) 桥墩用分离式减隔震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05404018U (zh) 垫升船舶静推力试验用固定牵引座
KR20130102224A (ko) 대형 선박용 경사 시험장치
CN106853943A (zh) 一种小型船舶检修吊运装置
CN206914571U (zh) 一种钢副格结构海上运输装置
CN112252188A (zh) 一种利用临时系杆平衡水平推力的钢箱拱肋吊装施工方法
CN206418497U (zh) 一种深层搅拌船处理机桩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