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27777U - 红外加热装置和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红外加热装置和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27777U
CN204427777U CN201520102668.7U CN201520102668U CN204427777U CN 204427777 U CN204427777 U CN 204427777U CN 201520102668 U CN201520102668 U CN 201520102668U CN 204427777 U CN204427777 U CN 2044277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seat
infrared heating
insulating carrier
wall surface
hea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0266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新元
房振
尹善章
张建亮
张贵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0266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277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277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2777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加热装置和烹饪器具。该红外加热装置包括:绝缘载体和支撑座,绝缘载体的下壁面上附设有红外加热膜层,且绝缘载体上开设有限位通孔;支撑座位于绝缘载体的下方,支撑座的上壁面上设有中空的限位凸台,限位凸台穿过限位通孔,使绝缘载体支撑在支撑座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红外加热装置,通过红外加热膜层在通电后对锅具等进行加热,加热效率高;通过支撑座配合限位凸台,对绝缘载体提供支撑和周向限位,且有效阻隔热量向下和向限位凸台的中空腔体内传递,既提高了红外加热装置的热能效率,又使得位于中空腔体内的温度传感器对锅具底部的测温更精准,且结构简单,装配方便。

Description

红外加热装置和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烹饪器具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红外加热装置和包括该红外加热装置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电热电器产品(如电磁炉、电饭煲等烹饪器具)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的电热丝加热技术和电磁加热技术,然而,电热丝加热和电磁加热的电-热转换能效比较低,不能完全满足国家节能环保要求,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其次,加热装置各部件之间的固定方式,将影响到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并影响热量传递的效率;再者,通常在加热装置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以检测位于加热装置上部的锅具的温度,然而由于加热装置加热时热量传递较快,导致中心位置温度较高,会影响中心位置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加热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电-热转换效率,且通过在支撑座上设有与绝缘载体上的限位通孔相配合的中空的限位凸台,有效阻隔热量向绝缘载体的限位通孔处传递。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红外加热装置的烹饪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外加热装置,包括:绝缘载体,所述绝缘载体的下壁面上附设有红外加热膜层,且所述绝缘载体上开设有限位通孔;和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位于所述绝缘载体的下方,所述支撑座的上壁面上设有中空的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穿过所述限位通孔,使所述绝缘载体支撑在所述支撑座上。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红外加热装置,绝缘载体的下壁面上附设有红外加热膜层,红外加热膜层在通电后能够将辐射热能转换成远红外热能,使红外加热膜层的温度迅速升高,并向锅具等待加热部件辐射出加热效率极高的远红外线,从而使位于绝缘载体上方的锅具的温度迅速升高,提高了红外加热装置对锅具等的加热效率,有效解决传统技术采用电热丝加热和电磁加热而导致的加热效率低的问题;支撑座上设有中空的限位凸台,绝缘载体上设有限位通孔,限位凸台穿过限位通孔,使得绝缘载体支撑在支撑座上,一方面支撑座配合其上设置的限位凸台对绝缘载体等部件提供支撑和周向限位作用;另一方面,支撑座能够反射由红外加热膜层辐射出的远红外线,并有效阻隔热量向下传递,使热量向上传输并对位于红外加热装置上方的锅具等待加热部件进行加热,从而提高了红外加热装置的热能效率;且限位凸台能够进一步阻隔红外加热膜层产生的热量向限位凸台处传递,隔热效果好,这样,可在限位凸台的中空腔体内放置温度传感器,并有效阻隔热量向温度传感器传递,使得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锅具的温度更加精准,有效解决传统技术中温度传感器测温不精准或需在加热装置上额外增加隔热模块来隔热而导致的增加装配难度、浪费材料、增加人工成本等问题。
其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红外加热膜层的制造方法为:采用包含二氧化锡、锑和氟气的混合物经喷涂法、沉积法或蒸镀法在绝缘载体的表面形成红外电热子膜层,而后使该红外电热子膜层经退火成膜工艺处理来制成红外加热膜层,具体地,退火成膜工艺的处理温度为500~600度,退火成膜工艺的处理时间为16~24min。
其中,二氧化锡、锑和氟气中锑所占的质量比为1.2~1.8%,氟气所占的质量比为0.1~0.3%;优选地,二氧化锡、锑和氟的质量百分比为98.35:1.5:0.15;此外,混合物内还包含Cr2O3、MnO2、Ni2O3
具体地,在上述红外加热膜层制造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二氧化锡、锑和氟气中锑所占的质量比为1.2%,氟气所占的质量比为0.1%,退火成膜工艺的处理温度为500度、处理时间为16min,分别采用喷涂法、沉积法和蒸镀法制备红外加热膜层。
上述方法制造的红外加热膜层可将能源转换成远红外热能,且其能源利用率可达到96%以上,从而实现了红外加热膜层温度的迅速提高,从而增加了红外加热膜层与待加热部件之间的温度梯度,进而提高了热量从红外加热膜层到待加热部件的传递效率。
当然,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红外加热膜层还可采用其他制造方法制成,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红外加热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凸台的上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且所述环形凹槽贯穿所述支撑座的上壁面,使所述环形凹槽的底壁面低于所述支撑座的上壁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座的下壁面上设有环形凹槽,且所述环形凹槽贯穿所述限位凸台的下端面,使所述环形凹槽的底壁面高于所述支撑座的上壁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凸台的上壁面与所述绝缘载体的上壁面平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座为与所述绝缘载体的形状相适配的圆盘形,所述限位凸台设在所述支撑座的中心位置处,所述限位凸台的中空腔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绝缘载体的下壁面上设有限位柱,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限位柱穿过所述安装孔,并凸出所述支撑座的下壁面;所述限位柱的外表面上附设有电极膜层,所述电极膜层与所述红外加热膜层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红外加热装置还包括:环形支架,所述环形支架套设在所述绝缘载体和所述支撑座的侧壁上,所述环形支架上设有周向限位扣,所述周向限位扣扣合在所述绝缘载体的上壁面和/或所述支撑座的下壁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绝缘载体为微晶玻璃绝缘载体;和/或,所述支撑座为陶瓷载体。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并具体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电饼铛。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红外加热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红外加热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的红外加热装置中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绝缘载体,10红外加热膜层,11限位通孔,12限位柱,13电极膜层,2支撑座,20限位凸台,21环形凹槽,23安装孔,24中空腔体,3环形支架,30周向限位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红外加热装置和烹饪器具。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红外加热装置,包括:绝缘载体1和支撑座2。
其中,所述绝缘载体1的下壁面上附设有红外加热膜层10,且所述绝缘载体1上开设有限位通孔11;
所述支撑座2位于所述绝缘载体1的下方,所述支撑座2的上壁面上设有中空的限位凸台20,所述限位凸台20穿过所述限位通孔11,使所述绝缘载体1支撑在所述支撑座2上。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红外加热装置,绝缘载体的下壁面上附设有红外加热膜层,红外加热膜层在通电后能够将辐射热能转换成远红外热能,使红外加热膜层的温度迅速升高,并向锅具等待加热部件辐射出加热效率极高的远红外线,从而使位于绝缘载体上方的锅具的温度迅速升高,提高了红外加热装置对锅具等的加热效率,有效解决传统技术采用电热丝加热和电磁加热而导致的加热效率低的问题;支撑座上设有中空的限位凸台,绝缘载体上设有限位通孔,限位凸台穿过限位通孔,使得绝缘载体支撑在支撑座上,一方面支撑座配合其上设置的限位凸台对绝缘载体等部件提供支撑和周向限位作用;另一方面,支撑座能够反射由红外加热膜层辐射出的远红外线,并有效阻隔热量向下传递,使热量向上传输并对位于红外加热装置上方的锅具等待加热部件进行加热,从而提高了红外加热装置的热能效率;且限位凸台能够进一步阻隔红外加热膜层产生的热量向限位凸台处传递,隔热效果好,这样,可在限位凸台的中空腔体内放置温度传感器,并有效阻隔热量向温度传感器传递,使得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锅具的温度更加精准,有效解决传统技术中温度传感器测温不精准或需在加热装置上额外增加隔热模块来隔热而导致的增加装配难度、浪费材料、增加人工成本等问题。
其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红外加热膜层的制造方法为:采用包含二氧化锡、锑和氟气的混合物经喷涂法、沉积法或蒸镀法在绝缘载体的表面形成红外电热子膜层,而后使该红外电热子膜层经退火成膜工艺处理来制成红外加热膜层,具体地,退火成膜工艺的处理温度为500~600度,退火成膜工艺的处理时间为16~24min。
其中,二氧化锡、锑和氟气中锑所占的质量比为1.2~1.8%,氟气所占的质量比为0.1~0.3%;优选地,二氧化锡、锑和氟的质量百分比为98.35:1.5:0.15;此外,混合物内还包含Cr2O3、MnO2、Ni2O3
具体地,在上述红外加热膜层制造方法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二氧化锡、锑和氟气中锑所占的质量比为1.2%,氟气所占的质量比为0.1%,退火成膜工艺的处理温度为500度、处理时间为16min,分别采用喷涂法、沉积法和蒸镀法制备红外加热膜层。
上述方法制造的红外加热膜层可将能源转换成远红外热能,且其能源利用率可达到96%以上,从而实现了红外加热膜层温度的迅速提高,从而增加了红外加热膜层与待加热部件之间的温度梯度,进而提高了热量从红外加热膜层到待加热部件的传递效率。
当然,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红外加热膜层还可采用其他制造方法制成,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绝缘载体同时具有耐高温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台20的上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21,且所述环形凹槽21贯穿所述支撑座2的上壁面,使所述环形凹槽21的底壁面低于所述支撑座2的上壁面。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限位凸台的上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贯穿支撑座的上壁面,这样,由于气态空气的对流传热效率比固态支撑座的热传导效率低,环形凹槽的设置使得红外加热膜层产生的热量需经限位凸台的外侧壁进行热传导,再经环形凹槽内的空气进行热对流,再经限位凸台的内侧壁进行热传导,然后再传递至限位凸台的中空腔体内,这样,经多次的热传导和热对流后,传递至限位凸台的中空腔体内的热量明显减少,因而传递至中空腔体内的温度传感器的热量明显减少,从而使得红外加热膜层产生的热量对温度传感器的影响小,使得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锅具的温度更精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支撑座2的下壁面上设有环形凹槽21,且所述环形凹槽21贯穿所述限位凸台20的下端面,使所述环形凹槽21的底壁面高于所述支撑座2的上壁面。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支撑座的下壁面上设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贯穿限位凸台的下端面,这样,由于气态空气的对流传热效率比固态支撑座的热传导效率低,环形凹槽的设置使得红外加热膜层产生的热量需经限位凸台的外侧壁进行热传导,再经环形凹槽内的空气进行热对流,再经限位凸台的内侧壁进行热传导,然后再传递至限位凸台的中空腔体内,这样,经多次的热传导和热对流后,传递至限位凸台的中空腔体内的热量明显减少,因而传递至中空腔体内的温度传感器的热量明显减少,从而使得红外加热膜层产生的热量对温度传感器的影响小,使得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锅具的温度更精确;且将环形凹槽开设在支撑座的下壁面上,且环形凹槽未贯穿限位凸台的上端面,使得限位凸台与支撑座的连接强度高,结构更加稳固。
当然,也可在限位凸台上开设除环形凹槽以外的其他中空结构,或者在环形凹槽内填充可起到良好隔热效果的填充物,进一步提高限位凸台的隔热效果,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进一步,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限位凸台20的上壁面与所述绝缘载体1的上壁面平齐。
上述实施例中,绝缘载体的下壁面与支撑座的上壁面相贴合,实现支撑座对绝缘载体的有效支撑,且将红外加热膜层固定在绝缘载体与支撑座之间,使得支撑座有效阻隔红外加热膜层产生的热量向下传递,使热量向上传输并对位于红外加热装置上方的锅具等部件进行加热,有效提高了红外加热装置的热能效率;限位凸台的上端面与绝缘载体的上端面平齐,使得红外加热装置的结构完整性好,外观美观性好,且便于通过红外加热装置对锅具底部进行加热。
再进一步,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支撑座2为与所述绝缘载体1的形状相适配的圆盘形,所述限位凸台20设在所述支撑座2的中心位置处,所述限位凸台20的中空腔体24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
上述实施例中,支撑座为与绝缘载体的形状相适配的圆盘形,便于与具有圆形锅底的锅具相适配,对锅具底部进行加热;限位凸台设在支撑座的中心位置处,有效阻隔由红外加热膜层传递至绝缘载体和支撑座的中心位置处的热量,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有效降低绝缘载体和支撑座的中心位置的温度,这样,将温度传感器设在限位凸台的中空腔体内,限位凸台能够有效阻隔红外加热膜层产生的热量向温度传感器传递,从而降低了温度传感器测量锅底温度的误差,提高了温度传感器测温的精准度;同时将限位凸台与支撑座做成一体式结构,结构简单,连接牢固,使得支撑座与绝缘载体的装配方便,解决了传统电热盘加热中间需增设隔热模块来进行隔热,而导致的部件数量多、装配难度高、浪费材料、人工成本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绝缘载体1的下壁面上设有限位柱12,所述支撑座2上开设有安装孔23,所述限位柱12穿过所述安装孔23,并凸出所述支撑座2的下壁面;所述限位柱12的外表面上附设有电极膜层13,所述电极膜层13与所述红外加热膜层10电连接。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绝缘载体1的下壁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限位柱12,优选地,所述限位柱12与所述绝缘载体1为一体式结构。
上述实施例中,绝缘载体的下壁面上设置有限位柱,支撑座上开设有安装孔,限位柱穿过安装孔并凸出支撑座的下壁面,限位柱可起到限位作用,实现绝缘载体与支撑座的周向固定,提高红外加热装置的稳固性和可靠性;限位柱的外表面上附设有电极膜层,电极膜层与红外加热膜层电连接,且限位柱至少有两个,这样,可通过附设有电极膜层的限位柱,实现与外部电源相连通,进而通过附设有电极膜层的限位柱为红外加热膜层通电,从而使红外加热膜层产生远红外热能,并向锅具等待加热部件辐射出加热效率极高的远红外线,对锅具等部件进行加热,以上通电方案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红外加热装置还包括:环形支架3,所述环形支架3套设在所述绝缘载体1和所述支撑座2的侧壁上,所述环形支架3上设有周向限位扣30,所述周向限位扣30扣合在所述绝缘载体1的上壁面和/或所述支撑座2的下壁面上。
上述实施例中,绝缘载体和支撑座通过环形支架固定,环形支架套设在绝缘载体和支撑座的侧壁上,且环形支架上设有周向限位扣,周向限位扣扣合在绝缘载体的上壁面和/或支撑座的下壁面上,实现环形支架对绝缘载体和支撑座进行周向和轴线限位的作用,进而实现对绝缘载体和支撑座的牢固固定,提升了红外加热装置的结构稳固性和可靠性,且使得绝缘载体与支撑座拆装方便,加工效率高,节约成本。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环形支架的上壁面上设有向内弯折的翻边,实现对绝缘载体上端面的固定;环形支架的下壁面上设有多个向内弯折的限位扣,实现对支撑座下端面的固定,进而通过对绝缘载体上端面和支撑座下端面的固定,实现绝缘载体和支撑座之间的牢固固定。优选地,环形支架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当然,也可采用除不锈钢以外的其他材质制成。
优选地,所述绝缘载体1为微晶玻璃绝缘载体;和/或,所述支撑座2为陶瓷载体。
上述实施例中,绝缘载体需要由耐高温和高透光性材料制成,微晶玻璃为优选制作绝缘载体的材料;支撑座需要绝缘性和耐高温性材料制成,陶瓷为优选制作支撑座的材料,以使得支撑座能够承受足够大的压力和高温,当然绝缘载体也可采用其他材质制成,支撑座也可采用其他耐高温的绝缘材料制成,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图中未示出),包括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并具体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电饼铛。
当然,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烹饪器具也可为除上述电饭煲、电压力锅、电饼铛等以外的其他加热电器,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红外加热装置,通过在支撑座的中心位置处设有中空的限位凸台,且限位凸台的上端面或支撑座的下端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将温度传感器设在限位凸台的中空腔体内,这样,支撑座配合其上的限位凸台可起到支撑和周向限位作用,实现支撑座对绝缘载体的有效支撑;且有效阻隔热量向下传递,使红外加热装置的加热效率高;环形凹槽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减少红外加热膜层向限位凸台传递的热量,从而减少向中空腔体内的温度传感器传递的热量,使得温度传感器对锅具底部的测温更精确,且该红外加热装置不需增设隔热模块,降低装配难度,节约材料,降低人工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连接”、“相连”、“安装”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红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绝缘载体,所述绝缘载体的下壁面上附设有红外加热膜层,且所述绝缘载体上开设有限位通孔;和
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位于所述绝缘载体的下方,所述支撑座的上壁面上设有中空的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穿过所述限位通孔,使所述绝缘载体支撑在所述支撑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凸台的上端面上设有环形凹槽,且所述环形凹槽贯穿所述支撑座的上壁面,使所述环形凹槽的底壁面低于所述支撑座的上壁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座的下壁面上设有环形凹槽,且所述环形凹槽贯穿所述限位凸台的下端面,使所述环形凹槽的底壁面高于所述支撑座的上壁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凸台的上壁面与所述绝缘载体的上壁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座为与所述绝缘载体的形状相适配的圆盘形,所述限位凸台设在所述支撑座的中心位置处,所述限位凸台的中空腔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载体的下壁面上设有限位柱,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限位柱穿过所述安装孔,并凸出所述支撑座的下壁面;
所述限位柱的外表面上附设有电极膜层,所述电极膜层与所述红外加热膜层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环形支架,所述环形支架套设在所述绝缘载体和所述支撑座的侧壁上,所述环形支架上设有周向限位扣,所述周向限位扣扣合在所述绝缘载体的上壁面和/或所述支撑座的下壁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载体为微晶玻璃绝缘载体;和/或,所述支撑座为陶瓷载体。
9.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加热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器具为电饭煲、电压力锅或电饼铛。
CN201520102668.7U 2015-02-11 2015-02-11 红外加热装置和烹饪器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277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2668.7U CN204427777U (zh) 2015-02-11 2015-02-11 红外加热装置和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2668.7U CN204427777U (zh) 2015-02-11 2015-02-11 红外加热装置和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27777U true CN204427777U (zh) 2015-07-01

Family

ID=53595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0266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27777U (zh) 2015-02-11 2015-02-11 红外加热装置和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277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5542A (zh) * 2021-01-29 2021-06-15 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烹饪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设备、智能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5542A (zh) * 2021-01-29 2021-06-15 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烹饪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设备、智能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54439A (zh) 光波储能加热的家用及商用生活电器
CN204427677U (zh) 电加热器具
CN201368497Y (zh) 电热电磁一体炉
CN203454224U (zh) 一种电磁炉
CN103912902A (zh) 电磁炉的测温结构
CN204427777U (zh) 红外加热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03880779U (zh) 电磁炉的测温结构
CN204611857U (zh) 一种红外光波炉
CN201225746Y (zh) 多功能热水器
CN204427779U (zh) 红外加热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04362330U (zh) 电加热盘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03723877U (zh) 一种节能电热锅
CN204427778U (zh) 红外加热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07230630U (zh) 一种挡热型灶具以及燃气灶
CN204427749U (zh) 内胆及烹饪器具
CN104799580A (zh) 一种可用于餐桌的智能加热保温转盘
CN202032656U (zh) 电暖地炉
CN201324128Y (zh) 光波电炒锅
CN102705878A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光波炉
CN202024384U (zh) 电热膜炉
CN206080084U (zh) 一种应用于红外线盘的电炖锅
CN204483891U (zh) 电加热盘及烹饪器具
CN209463847U (zh) 全玻璃电磁加热壶
CN104706227B (zh) 电加热盘、电饭煲及制作电极板的方法
CN204483889U (zh) 电加热盘及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1

Termination date: 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