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24918U - 储能系统及其配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储能系统及其配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24918U
CN204424918U CN201420671293.1U CN201420671293U CN204424918U CN 204424918 U CN204424918 U CN 204424918U CN 201420671293 U CN201420671293 U CN 201420671293U CN 204424918 U CN204424918 U CN 2044249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conversion
power
distribution
battery management
modular conver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712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斌
宋峰
尹韶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Auto Co Ltd
BYD Auto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Auto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Auto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Auto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712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249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249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249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包括:多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每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为相应电池包的BMS进行配电;能量转换系统,当交流市电掉电时,能量转换系统启动以将第一直流电转换为第一交流电,当能量转换系统启动失败时,能量转换系统从交流母线获取第二交流电;多个风扇;汇流装置,汇流装置在能量转换系统启动时,将多个电池包输出的直流电进行直流并联汇流为第一直流电,根据交流市电、第一交流电或第二交流电对多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进行配电,并将交流市电、第一交流电或第二交流电转换为第二直流电以为每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进行配电。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多路电源间自动无缝切换以进行持续二次供电,并在市电掉电时实现储能系统黑启动。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该配电系统的储能系统。

Description

储能系统及其配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和一种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常规设计方案中,电池储能系统中设备的二次供电由直接独立交流市电或者能量转换系统(power conversion system,能量转换系统)的交流出口侧提供。因此,一旦出现直接独立交流市电掉电或者能量转换系统停机的情况,则电池簇内部BMS(Battery Manage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能量转换系统的控制系统的二次供电掉电,电池储能系统将无法重新启动。如图1所示,常规设计方案中,电池簇内部BMS的二次供电由直接独立交流市电直接经开关引入开关电源后提供,汇流柜与能量转换系统的二次供电也同样如此。
上述电池储能系统的常规设计方案存在的缺点是:由于开关电源无法在输入掉电后继续工作,从而造成在直接独立交流市电掉电或者能量转换系统停机后,电池储能系统无法在自启动完成之前保持系统设备的二次供电,即系统不具备在直接独立交流市电掉电或者能量转换系统停机后继续供电的能力,无法实现黑启动,且二次供电电源单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该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能够实现多路二次供电电源之间自动切换以保持储能系统设备的二次供电,并能够在交流市电掉电时实现储能系统黑启动,且散热效果好,其大大提高了储能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储能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所述储能系统包括多个电池包,所述配电系统包括:多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每个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与一个电池包的BMS相连,每个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用于为相应所述电池包的BMS进行配电;能量转换系统,所述能量转换系统分别与交流市电和交流母线相连,当所述交流市电掉电时,所述能量转换系统启动以将第一直流电转换为第一交流电,以及当所述能量转换系统启动失败时,所述能量转换系统从所述交流母线获取第二交流电;多个风扇,每一电池包的一侧设置一所述风扇,且每个所述风扇与能量转换系统的输出端相连;以及汇流装置,所述汇流装置分别与所述多个电池包、所述交流市电、所述能量转换系统、所述多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和每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相连,所述汇流装置用于在所述能量转换系统启动时,将所述多个电池包输出的直流电进行直流并联汇流为所述第一直流电,以及根据所述交流市电、所述第一交流电或所述第二交流电对所述多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进行配电,并将所述交流市电、所述第一交流电或所述第二交流电转换为第二直流电以为每个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进行配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通过每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为相应电池包的BMS进行配电,并当交流市电掉电时,通过能量转换系统启动以将第一直流电转换为第一交流电,以及当能量转换系统启动失败时,能量转换系统从交流母线获取第二交流电,以及通过汇流装置在能量转换系统启动时,将多个电池包输出的直流电进行直流并联汇流为第一直流电,以及根据交流市电、第一交流电或第二交流电对多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进行配电,并将交流市电、第一交流电或第二交流电转换为第二直流电以为每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进行配电。同时,通过风扇解决系统的散热问题,进而使得该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能够实现交流市电、第一交流电和第二交流电之间自动切换以保持储能系统设备可靠的二次供电,并能够在交流市电掉电时实现储能系统黑启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储能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储能系统,该储能系统包括:多个电池模块,每个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多个电池包和多个电池包的BMS,每个所述电池包与一个所述电池包的BMS相连;多个所述的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所述多个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并联连接在交流母线上,每个所述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与一个所述电池模块相连;多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每个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与每个所述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中的一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相连,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进行配电;以及多个能量转换系统的控制系统,每个所述能量转换系统的控制系统与每个所述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中的一个能量转换系统相连,所述能量转换系统的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能量转换系统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储能系统,通过多个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保持储能系统设备的二次供电,并在交流市电掉电时实现储能系统黑启动,运行可靠性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常规设计方案中电池储能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当交流市电有电时的电流流向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当能量转换系统输出第一交流电时的电流流向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当能量转换系统输出第二交流电时的电流流向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当第一不间断电源、第二UPS电源和第三UPS电源供电时的电流流向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的主回路拓扑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的二次拓扑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可应用于性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另外,以下描述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的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也可以包括另外的特征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的实施例,这样第一和第二特征可能不是直接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和储能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系统包括多个电池包10,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1包括:多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20、汇流装置30、多个风扇40以及能量转换系统。其中,每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20与一个电池包的BMS相连,每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20用于为相应电池包的BMS进行配电。能量转换系统分别与交流市电和交流母线相连,当交流市电掉电时,能量转换系统启动以将第一直流电转换为第一交流电,以及当能量转换系统启动失败时,能量转换系统从交流母线获取第二交流电;每一电池包的一侧设置一风扇,且每个风扇与能量转换系统的输出端相连;汇流装置30分别与多个电池包10、交流市电、能量转换系统、多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20和每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3相连,汇流装置30用于在能量转换系统启动时,将多个电池包10输出的直流电进行直流并联汇流为第一直流电,以及根据交流市电、第一交流电或第二交流电对多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20进行配电,并将交流市电、第一交流电或第二交流电转换为第二直流电以为每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3进行配电。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汇流装置30可以包括:第一电源转换开关31、第一转换模块32以及第一控制开关33。其中,第一电源转换开关31例如ATS(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ing equipment,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开关的第一端与交流市电相连,第一电源转换开关31的第二端与能量转换系统的输出端相连,第一电源转换开关31的公共端分别与多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20相连,当交流市电有电时,第一电源转换开关31优先切换至交流市电,以及当交流市电掉电时,第一电源转换开关31切换至能量转换系统的输出端,从而实现汇流装置30的电源在交流市电和能量转换系统的输出之间自动切换,大大提高了为多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20和每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3进行二次供电的可靠性。第一转换模块32的一端与第一电源转换开关31的公共端相连,第一转换模块32的另一端作为汇流装置30的输出端,第一转换模块32用于将交流市电、第一交流电或第二交流电转换为第二直流电例如24V直流电以为每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3进行配电。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检测第一电源转换开关31的第一端的交流市电是否掉电来控制第一电源转换开关31的切换,并当交流市电有电时,控制第一电源转换开关31优先切换至交流市电,以及当交流市电掉电时,控制第一电源转换开关31切换至能量转换系统的输出端。第一控制开关33例如直流接触器的一端分别与多个电池包10相连,第一控制开关33的另一端与能量转换系统相连,当能量转换系统启动时,第一控制开关33闭合,以及当能量转换系统启动失败时,第一控制开关33断开。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7所示,第一转换模块32可以包括:第一开关电源K1以及第一二极管D1。其中,第一开关电源K1的交流端可以通过开关001JA与第一电源转换开关31的公共端相连,其中,当第一电源转换开关31的公共端有电时,开关001JA闭合,当第一电源转换开关31的公共端掉电时,开关001JA断开。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开关电源K1的直流端相连,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作为第一转换模块32的输出端。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汇流装置30还可以包括第二转换模块34。第二转换模块34的一端与第一电源转换开关31的公共端相连,第二转换模块34的另一端作为汇流装置30的输出端,第二转换模块34用于在第一转换模块32失效例如出现故障无法工作时,将交流市电、第一交流电或第二交流电转换为第二直流电例如24V直流电以为每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3进行配电,从而可以大大提高为每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3进行二次供电的可靠性。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7所示,第二转换模块34可以包括:第一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ystem,不间断电源)电源U1、第二开关电源K2以及第二二极管D2。其中,第一不间断电源U1的一端可以通过开关001JA与第一电源转换开关31的公共端相连。第二开关电源K2的交流端与第一不间断电源U1的另一端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二开关电源K2的直流端相连,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作为第二转换模块34的输出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二极管D1的导通电压小于第二二极管D2的导通电压,从而可以在第一电源转换开关31的公共端有电时,实现第一转换模块32优先工作,且在第一转换模块32工作时,对第二转换模块34形成钳制作用,此时,配电系统1中电流流向如图4、图5和图6中箭头所示。具体地,可以设置第二二极管D2的导通电压减第一二极管D1的导通电压的差值在0.1~0.3之间。进一步地,当第一电源转换开关31的公共端有电时,若第一转换模块32和第一不间断电源U1失效,则第一不间断电源U1旁路供电。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电源转换开关31的公共端掉电时,第一不间断电源U1为相应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3进行配电,此时,配电系统1中电流流向如图7中箭头所示。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20可以包括第三转换模块21。第三转换模块21的一端与第一电源转换开关31的公共端相连,第三转换模块21的另一端作为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20的输出端,第三转换模块21用于将交流市电、第一交流电或第二交流电转换为第三直流电例如12V直流电以为相应电池包的BMS进行配电,从而可以大大提高为电池包的BMS进行二次供电的可靠性。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7所示,第三转换模块21可以包括:第三开关电源K3以及第三二极管D3。其中,第三开关电源K3的交流端可以通过开关002JA与第一电源转换开关31的公共端相连,其中,当第一电源转换开关31的公共端有电时,开关002JA闭合,当第一电源转换开关31的公共端掉电时,开关002JA断开。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与第三开关电源K3的直流端相连,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作为第三转换模块21的输出端。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20还可以包括第四转换模块22。第四转换模块22的一端与第一电源转换开关31的公共端相连,第四转换模块22的另一端作为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20的输出端,第四转换模块22用于在第三转换模块21失效例如出现故障无法工作时,将交流市电、第一交流电或第二交流电转换为第三直流电例如12V直流电以为相应电池包的BMS进行配电,从而可以大大提高为电池包的BMS进行二次供电的可靠性。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7所示,第四转换模块22可以包括:第二UPS电源U2、第四开关电源K4以及第四二极管D4。其中,第二UPS电源U2的一端可以通过开关002JA与第一电源转换开关31的公共端相连。第四开关电源K4的交流端与第二UPS电源U2的另一端相连。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与第四开关电源K4的直流端相连,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作为第四转换模块22的输出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三二极管D3的导通电压小于第四二极管D4的导通电压,从而可以在交流市电有电或能量转换系统输出电能例如第一交流电时,实现第三转换模块21优先工作,且在第三转换模块21工作时,对第四转换模块22形成钳制作用,此时,配电系统1中电流流向分别如图4、图5和图6中箭头所示。具体地,可以设置第四二极管D4的导通电压减第三二极管D3的导通电压的差值在0.1~0.3之间。进一步地,当第一电源转换开关31的公共端有电时,若第三转换模块21和第二UPS电源U2失效,则第二UPS电源U2旁路供电。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当第一电源转换开关31的公共端掉电时,第二UPS电源U2为相应电池包的BMS进行配电。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7所示,能量转换系统可以包括:逆变模块41以及第二电源转换开关42。其中,逆变模块41与第一控制开关33的另一端相连,当交流市电掉电时,逆变模块41用于将第一直流电转换为第一交流电。第二电源转换开关42例如ATS开关的第一端与交流母线相连,第二电源转换开关42的第二端与逆变模块41的输出端相连,第二电源转换开关42的公共端作为能量转换系统的输出端,当能量转换系统启动时,第二电源转换开关42切换至逆变模块41的输出端,以及当能量转换系统启动失败时,第二电源转换开关42切换至交流母线以从交流母线获取第二交流电。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7所示,逆变模块41可以包括相互串联的逆变器411、LC滤波子模块412和变压器413,其中,逆变器411的直流端通过第一控制开关33分别与多个电池包10相连,变压器413的一端与第二电源转换开关42的第二端相连。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7所示,能量转换系统还可以包括:交流接触器43,交流接触器43连接在交流母线和逆变模块41的输出端之间,当能量转换系统启动时,交流接触器43断开,逆变模块41输出第一交流电至第二电源转换开关42,当能量转换系统启动后,若能量转换系统接收到外部输入的启动指令信号,交流接触器43闭合以输出第一交流电至交流母线和第二电源转换开关42,以及当能量转换系统启动失败时,交流接触器43断开以从交流母线获取第二交流电,第二电源转换开关42输出第二交流电。可以看出,将交流接触器43连接在交流母线和逆变模块41的输出端之间,可以便于逆变模块41输出的第一交流电和交流母线的第二交流电两路电源的切换,从而提高能量转换系统提供二次供电的冗余可靠性。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能量转换系统还可以包括:EMC(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电磁兼容)模块和开关003JA。其中,开关003JA的一端与交流母线相连,开关003JA的另一端与EMC模块的一端相连,EMC模块的另一端与交流接触器43相连。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7所示,能量转换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三电源转换开关44以及第三UPS电源U3。其中,第三电源转换开关44例如ATS开关的第一端与交流市电相连,第三电源转换开关44的第二端与第二电源转换开关42的公共端相连,当交流市电有电时,第三电源转换开关44优先切换至交流市电,以及当交流市电掉电时,第三电源转换开关44切换至第二电源转换开关42的公共端。第三UPS电源U3的一端与第三电源转换开关44的公共端相连,第三UPS电源U3的另一端与能量转换系统的控制系统4相连以进行能量转换系统内部二次供电。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检测第三电源转换开关44的第一端的交流市电是否掉电来控制第三电源转换开关44的切换,并当交流市电有电时,控制第三电源转换开关44优先切换至交流市电,以及当交流市电掉电时,控制第三电源转换开关44切换至第二电源转换开关42的公共端。进一步,当交流市电有电时,若第三UPS电源U3失效,则第三UPS电源U3旁路供电。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当交流市电掉电时,第三UPS电源U3为能量转换系统的控制系统4进行配电。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7所示,每个电池包10可以包括252节电池。另外,可以将汇流装置30设置在汇流柜中,将一个电池包10、一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20和相应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3设置在一个电池簇中,如图3至图7所示,配电系统1可以包括5个电池簇,例如电池簇1至电池簇5,每个电池簇内设置风扇001ZV,风扇001ZV与能量转换系统的输出端相连。需要说明的是,电池包的BMS、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3、能量转换系统的控制系统4未在图3至图7中示出。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当交流市电有电时,汇流装置30优先根据交流市电对多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20进行配电,并将交流市电转换为第二直流电以为每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3进行配电,能量转换系统优先根据交流市电为能量转换系统的控制系统4进行配电,此时,配电系统1中电流流向如图4中箭头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当交流市电掉电时,第一不间断电源U1为相应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3进行配电,第二UPS电源U2为相应电池包的BMS进行配电,第三UPS电源U3为能量转换系统的控制系统4进行配电,此时,配电系统1中电流流向如图7中箭头所示。此时,配电系统1等待用户输入启动指令信号,若1min后配电系统1仍未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启动指令信号,则配电系统1使得第一控制开关33闭合,交流接触器43断开,能量转换系统启动以进行内部离网运行,将第一直流电转换为第一交流,并输出第一交流电至汇流装置30,汇流装置30根据第一交流电对多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20进行配电,并将第一交流电转换为第二直流电以为每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3进行配电,能量转换系统根据第一交流电为能量转换系统的控制系统4进行配电,实现储能系统自供电运行即黑启动,此时,配电系统1中电流流向如图5中箭头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若在配电系统1等待用户输入启动指令信号的过程中,第一不间断电源U1、第二UPS电源U2失效,则配电系统1等待能量转换系统启动后即可正常进行内部离网运行。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多个能量转换系统并联连接在交流母线上,若在配电系统1等待用户输入启动指令信号之前或过程中,第三UPS电源U3失效,能量转换系统启动失败,则配电系统1等待启动指令信号,在配电系统1接收到启动指令信号后,配电系统1中的第一控制开关33断开,交流接触器43断开,能量转换系统从交流母线获取第二交流电来启动,并输出第二交流电至汇流装置30,汇流装置30根据第二交流电对多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20进行配电,并将第二交流电转换为第二直流电以为每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3进行配电,能量转换系统根据第二交流电为能量转换系统的控制系统4进行配电,此时,配电系统1中电流流向如图6中箭头所示。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上述UPS电源失效是指UPS电源起不到不间断电源的功能,而其旁路仍可以正常工作的情况。另外,上述图3至图7中,配电系统1的主回路拓扑如图8所示,配电系统1的二次拓扑如图9所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通过每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为相应电池包的BMS进行配电,并当交流市电掉电时,通过能量转换系统启动以将第一直流电转换为第一交流电,以及当能量转换系统启动失败时,能量转换系统从交流母线获取第二交流电,以及通过汇流装置在能量转换系统启动时,将多个电池包输出的直流电进行直流并联汇流为第一直流电,以及根据交流市电、第一交流电或第二交流电对多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进行配电,并将交流市电、第一交流电或第二交流电转换为第二直流电以为每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进行配电。该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能够实现多路电源之间自动无缝切换以保持储能系统设备的持续二次供电,并能够在交流市电掉电时实现储能系统黑启动,从而大大提高了储能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储能系统,如图10所示,该储能系统包括:多个上述的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1、多个电池模块2、多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3以及多个能量转换系统的控制系统4。其中,每个电池模块2包括多个电池包10和多个电池包的BMS,每个电池包10与一个电池包的BMS相连。多个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1并联连接在交流母线上,每个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1与一个电池模块2相连。每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3与每个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1中的一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20相连,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3用于控制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20进行配电。每个能量转换系统的控制系统4与每个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1中的一个能量转换系统相连,能量转换系统的控制系统4用于控制能量转换系统进行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将多个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1并联连接在交流母线上后,多个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1之间的电能可以互为冗余和备用,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储能系统二次供电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储能系统,通过多个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保持储能系统设备的二次供电,并在交流市电掉电时实现储能系统黑启动,运行可靠性大大提高。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就本说明书而言,"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播或传输程序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的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非穷尽性列表)包括以下:具有一个或多个布线的电连接部(电子装置),便携式计算机盘盒(磁装置),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辑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速存储器),光纤装置,以及便携式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另外,计算机可读介质甚至可以是可在其上打印所述程序的纸或其他合适的介质,因为可以例如通过对纸或其他介质进行光学扫描,接着进行编辑、解译或必要时以其他合适方式进行处理来以电子方式获得所述程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存储器中。
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包括多个电池包,所述配电系统包括:
多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每个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与一个电池包的BMS相连,每个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用于为相应所述电池包的BMS进行配电;
能量转换系统,所述能量转换系统分别与交流市电和交流母线相连,当所述交流市电掉电时,所述能量转换系统启动以将从所述多个电池包获取的第一直流电转换为第一交流电,以及当所述能量转换系统启动失败时,所述能量转换系统从所述交流母线获取第二交流电;
多个风扇,每一电池包的一侧设置一所述风扇,且每个所述风扇与能量转换系统的输出端相连;以及
汇流装置,所述汇流装置分别与所述多个电池包、所述交流市电、所述能量转换系统、所述多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和每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相连,所述汇流装置用于在所述能量转换系统启动时,将所述多个电池包输出的直流电进行直流并联汇流为所述第一直流电,以及根据所述交流市电、所述第一交流电或所述第二交流电对所述多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进行配电,并将所述交流市电、所述第一交流电或所述第二交流电转换为第二直流电以为每个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进行配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装置包括:
第一电源转换开关,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交流市电相连,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能量转换系统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开关的公共端分别与所述多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相连,当所述交流市电有电时,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开关切换至所述交流市电,以及当所述交流市电掉电时,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开关切换至所述能量转换系统的输出端;
第一转换模块,所述第一转换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开关的公共端相连,所述第一转换模块的另一端作为所述汇流装置的输出端,所述第一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交流市电、所述第一交流电或所述第二交流电转换为所述第二直流电以为每个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进行配电;以及
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多个电池包相连,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能量转换系统相连,当所述能量转换系统启动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闭合,以及当所述能量转换系统启动失败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断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模块包括:
第一开关电源,所述第一开关电源的交流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开关的公共端相连;以及
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电源的直流端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作为所述第一转换模块的输出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汇流装置还包括:
第二转换模块,所述第二转换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开关的公共端相连,所述第二转换模块的另一端作为所述汇流装置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转换模块失效时,将所述交流市电、所述第一交流电或所述第二交流电转换为所述第二直流电以为每个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进行配电;
所述第二转换模块包括:
第一不间断电源,所述第一不间断电源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开关的公共端相连;
第二开关电源,所述第二开关电源的交流端与所述第一不间断电源的另一端相连;以及
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电源的直流端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作为所述第二转换模块的输出端。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包括:
第三转换模块,所述第三转换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开关的公共端相连,所述第三转换模块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输出端,所述第三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交流市电、所述第一交流电或所述第二交流电转换为第三直流电以为相应所述电池包的BMS进行配电;
所述第三转换模块包括:
第三开关电源,所述第三开关电源的交流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开关的公共端相连;以及
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三开关电源的直流端相连,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作为所述第三转换模块的输出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还包括:
第四转换模块,所述第四转换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开关的公共端相连,所述第四转换模块的另一端作为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输出端,所述第四转换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三转换模块失效时,将所述交流市电、所述第一交流电或所述第二交流电转换为所述第三直流电以为相应所述电池包的BMS进行配电;
所述第四转换模块包括:
第二UPS电源,所述第二UPS电源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转换开关的公共端相连;
第四开关电源,所述第四开关电源的交流端与所述第二UPS电源的另一端相连;以及
第四二极管,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四开关电源的直流端相连,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作为所述第四转换模块的输出端。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系统包括:
逆变模块,所述逆变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另一端相连,当所述交流市电掉电时,所述逆变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直流电转换为所述第一交流电;以及
第二电源转换开关,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交流母线相连,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逆变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开关的公共端作为所述能量转换系统的输出端,当所述能量转换系统启动时,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开关切换至所述逆变模块的输出端,以及当所述能量转换系统启动失败时,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开关切换至所述交流母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系统还包括:
交流接触器,所述交流接触器连接在所述交流母线和所述逆变模块的输出端之间,当所述能量转换系统启动后,若所述能量转换系统接收到外部输入的启动指令信号,所述交流接触器闭合以输出所述第一交流电至所述交流母线,以及当所述能量转换系统启动失败时,所述交流接触器断开以从所述交流母线获取所述第二交流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转换系统还包括:
第三电源转换开关,所述第三电源转换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交流市电相连,所述第三电源转换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开关的公共端相连,当所述交流市电有电时,所述第三电源转换开关切换至所述交流市电,以及当所述交流市电掉电时,所述第三电源转换开关切换至所述第二电源转换开关的公共端;以及
第三UPS电源,所述第三UPS电源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源转换开关的公共端相连,所述第三UPS电源的另一端与能量转换系统的控制系统相连。
10.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电池模块,每个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多个电池包和多个电池包的电池管理系统BMS,每个所述电池包与一个所述电池包的BMS相连;
多个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所述多个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并联连接在交流母线上,每个所述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与一个所述电池模块相连;
多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每个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与每个所述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中的一个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相连,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的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电池管理系统配电装置进行配电;以及
多个能量转换系统的控制系统,每个所述能量转换系统的控制系统与每个所述储能系统的配电系统中的一个能量转换系统相连,所述能量转换系统的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能量转换系统进行工作。
CN201420671293.1U 2014-11-12 2014-11-12 储能系统及其配电系统 Active CN2044249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71293.1U CN204424918U (zh) 2014-11-12 2014-11-12 储能系统及其配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71293.1U CN204424918U (zh) 2014-11-12 2014-11-12 储能系统及其配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24918U true CN204424918U (zh) 2015-06-24

Family

ID=53475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71293.1U Active CN204424918U (zh) 2014-11-12 2014-11-12 储能系统及其配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2491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0392A (zh) * 2015-12-31 2016-04-13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系统的黑启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2636435A (zh) * 2020-11-23 2021-04-09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0392A (zh) * 2015-12-31 2016-04-13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系统的黑启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5490392B (zh) * 2015-12-31 2019-02-05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系统的黑启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2636435A (zh) * 2020-11-23 2021-04-09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7762B (zh) 用于电动汽车的大功率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2340248B (zh) 在矩阵转换器中减小瞬变电压峰值的系统和方法
CN102396130B (zh) 连续供电系统
CN102738823B (zh) 可重新配置的电力系统和变换器
CN102420458B (zh) 电力系统
TWI521831B (zh) 多端口能量儲存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CN105449806A (zh) 电动车辆的充电系统
CN203562959U (zh) 一种双输入开关电源
CN204424918U (zh) 储能系统及其配电系统
CN105552878A (zh) 直流微电网结构
CN103391012B (zh) 机柜供电系统
CN204190434U (zh) 电动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充电装置
CN108667124A (zh) 用于3电平逆变器的多状态pwm命令
CN104734146A (zh) 基于分布式储能的供电调度方法和系统
EP2830186B1 (en) Battery heater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5071522A (zh) 高压直流供电系统及其供电方法
CN104426404B (zh) 光伏逆变器
CN105720663A (zh) 用于电动车辆的充电柜及其控制方法
CN105656182A (zh) 储能系统及其配电系统
CN104953699B (zh) 微电网系统无缝切换控制方法
CN218040909U (zh) 不间断电源配电系统
CN204313327U (zh) 车载微波炉系统
CN204145328U (zh) 光伏逆变器和光伏逆变系统
CN107040039A (zh) 一种配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6340972U (zh) 一种可实现在线扩容的直流电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