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11458U - 自动减压气囊三腔通气导管 - Google Patents
自动减压气囊三腔通气导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411458U CN204411458U CN201520009056.3U CN201520009056U CN204411458U CN 204411458 U CN204411458 U CN 204411458U CN 201520009056 U CN201520009056 U CN 201520009056U CN 204411458 U CN204411458 U CN 2044114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way
- esophageal catheter
- catheter
- cuff
- automatic press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10000003437 Trachea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06010036790 Productive cough Diseas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10000003802 Sputum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800 Pharynx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9
- 210000003238 Esophagu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38 stim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496 gastric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4704 Glotti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4877 mucos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685 pulmona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056 organ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02660 Anox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976983 Anox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56819 Gastric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214 Mouth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1492 Stomach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51867 Tracheal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30 bottlenec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11 modific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减压气囊三腔通气导管,至少包括食管导管、通气导管,靠近食管导管的内端的一侧设置有食管导管套囊,靠近食管导管的外端的一侧设置有食管导管充气管,食管导管充气管与食管导管套囊相连通,食管导管充气管的外端部设置有食管导管套囊自动减压装置;自动减压气囊三腔通气导管还包括一用于吸出痰液的吸引管和一咽部套囊;咽部套囊设置于食管导管、通气导管和吸引管的外侧,靠近通气导管的外端部的一侧设置有通气导管充气管,通气导管充气管与咽部套囊相连通;通气导管充气管的外端部设置有咽部套囊自动减压装置;食管导管的长度大于通气导管的长度。本实用新型具有用方便、快捷,对气管刺激小、气囊内压力可自动调节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减压气囊三腔通气导管。
背景技术
在对病人进行人工通气时,往往需要将通气导管通过口腔插入气管内,以避免病人缺氧现象的发生。
但是,目前常用的通气导管,使用时需要专业的医务人员通过喉镜等专用工具将通气导管插入气管内。由于病人个体的差异,有时需要多次尝试才能将通气导管准确插入气管内,并且由于通气导管必须插入气管内,对咽喉的刺激较大。
另一方面,通气导管插入气管时,饱胃病人容易发生将胃内容物吸入气管,进而进入肺部的现象发生。而设置于通气导管端部的气囊,由于充气后其内压力保持不变,时间较长时,容易导致气管损伤,为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研究一种使用方便、对病人气管刺激小、气囊内压力可调的通气导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使用方便、快捷,对气管刺激小,气囊内压力可自动调节的自动减压气囊三腔通气导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减压气囊三腔通气导管,至少包括食管导管、通气导管,靠近所述食管导管的内端的一侧设置有食管导管套囊,靠近所述食管导管的外端的一侧设置有食管导管充气管,所述食管导管充气管与所述食管导管套囊相连通,所述食管导管充气管的外端部设置有食管导管套囊自动减压装置;所述自动减压气囊三腔通气导管还包括一用于吸出痰液的吸引管和一咽部套囊;所述咽部套囊设置于所述食管导管、所述通气导管和所述吸引管的外侧,靠近所述通气导管的外端部的一侧设置有通气导管充气管,所述通气导管充气管与所述咽部套囊相连通;所述通气导管充气管的外端部设置有咽部套囊自动减压装置;所述食管导管的长度大于所述通气导管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食管导管套囊自动减压装置为设置于所述食管导管充气管端部的食管导管充气接口,设置于所述食管导管充气接口内的食管导管充气活塞以及与所述食管导管充气活塞相连通的弹簧结构;所述食管导管充气活塞与所述食管导管充气接口正常使用时无间隙配合设置,所述食管导管充气活塞与所述食管导管充气接口之间在管内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形成有气流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咽部套囊自动减压装置为设置于所述通气导管充气管端部的气管充气接口,设置于所述气管充气接口内的气管充气活塞以及与所述气管充气活塞相连通的弹簧结构;所述气管充气活塞与所述气管充气接口无间隙配合设置。
进一步地,靠近所述食管导管内端处设置有侧孔。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导管靠近所述咽部气囊的一侧设置有侧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由于在导管外侧设置有与套囊相连通的套囊自动减压装置,该套囊自动减压装置可以根据设定压力值与气囊内的压力值之差,自动调整套囊内的压力,从而可以避免由于套囊内压力过大给病人带来的不舒适感,减少病人的痛苦。
由于设置有一用于吸出痰液的吸引管,可以避免单独吸痰时对病人的咽喉粘膜的损伤,对咽喉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由于同时设置有食管导管、通气导管和吸引管,可以避免胃内容物进入咽喉或者肺部,降低了气管导管的使用风险。同时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通气导管不需插入声门,减少了对咽喉的刺激。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咽部套囊自动减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施例一中,如图1和图2所示,自动减压气囊三腔通气导管包括食管导管1、通气导管2和一用于吸出痰液的吸引管3。由于设置有吸引管3,可以避免单独吸痰时对病人的咽喉粘膜的损伤,对咽喉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将各部件使用时插入人体内器官的一端定义为内端,将使用时远离人体内器官的一端定义为外端。比如食管导管的内端是指使用时插入食道内的一端,食管导管的外端是指使用时远离食道的一端,即与外部设备相连的一端。
其中,靠近食管导管1的内端的一侧设置有食管导管套囊11,靠近食管导管1的外端的一侧设置有食管导管充气管12,食管导管充气管12与食管导管套囊11相连通。
由于食管导管套囊的设置,食管导管插入食道后,可以对气囊内通气。膨胀后的气囊壁与食道内壁接触,不仅对食道壁的刺激较小,而且可以防止因胃内容物进入咽喉部而给病人带来危险。
本实施例中,自动减压气囊三腔通气导管还包括一咽部套囊4,咽部套囊4设置于食管导管1、通气导管2和吸引管3的外侧,即咽部套囊4包裹在食管导管1、通气导管2和吸引管3的外侧,充气后,只有咽部套囊4与咽部接触。咽部套囊4的设置,减小了食管导管1和通气导管2直接接触咽部时对咽部的刺激,增加了病人的舒适感。
为了更方便地将通气导管插入,同时避免通气导管进入声门,食管导管的长度设置为大于通气导管的长度。
另外,靠近通气导管2的外端部的一侧设置有通气导管充气管21,通气导管充气管21与咽部套囊4相连通。通气导管充气管21的外端部设置有咽部套囊自动减压装置5。
咽部套囊自动减压装置5为设置于通气导管充气管21端部的气管充气接口51,设置于气管充气接口52内的气管充气活塞52以及与气管充气活塞相连通的弹簧结构53,气管充气活塞52与气管充气接口51无间隙配合设置。
另外,在食管导管充气管的外端部设置有食管导管套囊自动减压装置6。食管导管套囊自动减压装置为设置于食管导管充气管端部的食管导管充气接口,设置于食管导管充气接口内的食管导管充气活塞以及与食管导管充气活塞相连通的弹簧结构,正常使用时,食管导管充气活塞与食管导管充气接口无间隙配合设置。
由于套囊自动减压装置的设置,可以根据每个病人的情况设定适合的压力范围,当套囊内的压力值超过设定值时,套囊内的气压推动活塞向外移动,食管导管充气活塞与食管导管充气接口之间形成有供气流通道,从而释放套囊内的部分气体,当套囊内的压力值降低到设定压力时,活塞复位保压。
为了减少食管导管插入时的阻力,食管导管的内端倾斜设置(图中为显示)。为了避免食管导管插入食道后贴在食道内壁上,影响食道导管1的正常功能,在靠近食管导管1的内端处设置有一食道管侧孔13,从而可以在食道导管1的端部受堵时,食道内的容物通过食道管侧孔排出。
同样地,为了避免通气导管插入后贴在气管内壁上,影响通气导管2的正常功能,在靠近通气导管2的内端处设置有一气管侧孔23,从而可以在通气导管2端部受堵时,气管内的气体通过气管侧孔排出。
本实施例中,设置于食管导管充气接口内的食管导管充气活塞为锥形。
在其他实施例中,食管导管充气活塞也可以为柱形或者其他形状,只要正常使用时可以与食管导管充气接口无间隙配合,压力过大时与食管导管充气接口之间形成有供气体流通的通道即可。
在其他实施例中,套囊减压装置也可以采用目前公知的其它机构形式,比如活塞连杆式装置等。
通过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由于在导管外侧设置有与套囊相连通的套囊自动减压装置,该套囊自动减压装置可以根据设定压力值与气囊内的压力值,自动调整,从而可以避免由于套囊内压力过大给病人带来的不舒适感,减少病人的痛苦。
由于设置有一用于吸出痰液的吸引管,可以避免单独吸痰时对病人的咽喉粘膜的损伤,对咽喉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由于设置有食管导管、通气导管和吸引管分立设置,可以避免胃内容物进入咽喉或者肺部,降低了气管导管的应用风险。同时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通气导管不需插入声门,减少了对咽喉的刺激。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自动减压气囊三腔通气导管,至少包括食管导管、通气导管,靠近所述食管导管的内端的一侧设置有食管导管套囊,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食管导管的外端的一侧设置有食管导管充气管,所述食管导管充气管与所述食管导管套囊相连通,所述食管导管充气管的外端部设置有食管导管套囊自动减压装置;所述自动减压气囊三腔通气导管还包括一用于吸出痰液的吸引管和一咽部套囊;所述咽部套囊设置于所述食管导管、所述通气导管和所述吸引管的外侧,靠近所述通气导管的外端部的一侧设置有通气导管充气管,所述通气导管充气管与所述咽部套囊相连通;所述通气导管充气管的外端部设置有咽部套囊自动减压装置;所述食管导管的长度大于所述通气导管的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减压气囊三腔通气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管导管套囊自动减压装置为设置于所述食管导管充气管端部的食管导管充气接口,设置于所述食管导管充气接口内的食管导管充气活塞以及与所述食管导管充气活塞相连通的弹簧结构;所述食管导管充气活塞与所述食管导管充气接口正常使用时无间隙配合设置,所述食管导管充气活塞与所述食管导管充气接口之间在管内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形成有气流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减压气囊三腔通气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咽部套囊自动减压装置为设置于所述通气导管充气管端部的气管充气接口,设置于所述气管充气接口内的气管充气活塞以及与所述气管充气活塞相连通的弹簧结构;所述气管充气活塞与所述气管充气接口无间隙配合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动减压气囊三腔通气导管,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食管导管内端处设置有侧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减压气囊三腔通气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导管靠近所述咽部气囊的一侧设置有侧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09056.3U CN204411458U (zh) | 2015-01-07 | 2015-01-07 | 自动减压气囊三腔通气导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009056.3U CN204411458U (zh) | 2015-01-07 | 2015-01-07 | 自动减压气囊三腔通气导管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411458U true CN204411458U (zh) | 2015-06-24 |
Family
ID=53461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00905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11458U (zh) | 2015-01-07 | 2015-01-07 | 自动减压气囊三腔通气导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41145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69234A (zh) * | 2020-05-18 | 2020-08-25 | 浙江省科技宣传教育中心 | 一种外置式吸痰管组件结构 |
-
2015
- 2015-01-07 CN CN201520009056.3U patent/CN20441145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69234A (zh) * | 2020-05-18 | 2020-08-25 | 浙江省科技宣传教育中心 | 一种外置式吸痰管组件结构 |
CN111569234B (zh) * | 2020-05-18 | 2022-04-01 | 浙江省科技宣传教育中心 | 一种外置式吸痰管组件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10073115A1 (en) | Tracheal cuff for providing seal with reduced pressure on the tracheal walls | |
MX2010002357A (es) | Tubo de traqueotomia de balon inflable mejorado. | |
WO2014166136A1 (zh) | 多腔道一体式可插内窥镜的喉罩 | |
AU2014343497B2 (en) | Airway tube | |
CN106512170A (zh) | 一种使用舒适、减少刺激的气管插管 | |
CN201978294U (zh) | 一种兼具吸痰和单肺或双肺通气功能的单腔气管导管 | |
WO2014166135A1 (zh) | 多腔道一体式双重防误吸引流型喉罩 | |
CN102872512B (zh) | 一种医用喉罩 | |
WO2008137313A3 (en) | Loading dilator with transition balloon | |
CN204411458U (zh) | 自动减压气囊三腔通气导管 | |
CN206045121U (zh) | 一种安全易充放气的气管导管 | |
CN213131409U (zh) | 一种充气式气管导管 | |
CN206063525U (zh) | 单腔双囊支气管插管 | |
CN105079942A (zh) | 可视胃管引导器 | |
CN202982844U (zh) | 一种医用喉罩 | |
CN111840732A (zh) | 一种具有测温功能且密封性好的喉罩 | |
CN203169782U (zh) | 一种口腔内支撑式口咽通气管 | |
CN201304163Y (zh) | 喉罩通气装置 | |
CN204723553U (zh) | 一种单肺通气气管导管 | |
CN204709579U (zh) | 一种医用喉罩 | |
CN204106781U (zh) | 一种新型气切套管 | |
CN208693970U (zh) | 多腔道固定的喉罩气道导管 | |
CN113018651B (zh) | 一种简单易操作的鼻胆管引导管 | |
CN201939840U (zh) | 一种气管导管 | |
CN209734696U (zh) | 一种带有电子气压检测装置的喉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Termination date: 20190107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