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11444U - 自适应补氧器 - Google Patents

自适应补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11444U
CN204411444U CN201520015212.7U CN201520015212U CN204411444U CN 204411444 U CN204411444 U CN 204411444U CN 201520015212 U CN201520015212 U CN 201520015212U CN 204411444 U CN204411444 U CN 2044114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shell
tank body
molecular sieve
self adap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152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0152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114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114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1144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补氧器,它具有自适应调节氧气温度的调温纤维层,环境温度较低的时候,可以自动升温,防止罐阀的喷口出现结冰或露珠的现象,使氧气流量稳定,不影响呼吸;另外,它采用了分子筛储氧,降低了罐体内氧气的气压,防止罐阀打开的瞬间,罐阀起火,保证用氧安全。自适应补氧器包括罐体、罐阀,罐阀设置在罐体上端的罐口上,并通过导管连接吸氧面罩,罐体的罐腔中设有用于自适应调节氧气温度的调温纤维层、用于吸附氧分子的分子筛、用于消除异味以及吸附固体杂质的过滤层,其中,所述分子筛填充在罐腔的中部,所述调温纤维层位于分子筛的下方,所述过滤层位于分子筛的上方,并完全从下方覆盖罐体的罐口。

Description

自适应补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适应补氧器。
背景技术
国内外已生产和使用多年的呼吸器、自救器是本发明最相近的产品,其基本结构由瓶体、瓶阀、减压器、过滤层、面罩、导管等组成。
该类型的呼吸器、自救器使用环境较为单一,只能在某一特定环境下使用,不能随着高程的变化自动调整补氧量。在高原地区时,由于海拔的升高,空气稀薄,空气中的含氧量减少,平原地区使用的呼吸器或自救器在高原使用时,就会使人缺氧,造成工作、行走困难。同时,由于没有保暖设计,在高原地区时,温度降低,减压器的喷口常常会出现结冰或露珠的现象,使氧气流量不稳定,影响呼吸。另外,在储氧量相同的情况下,呼吸器、自救器的瓶体体积较大,质量较大;在瓶体体积相同的情况下,使用时间较短;在储氧量和瓶体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呼吸器、自救器为高压充氧,在瓶阀打开的瞬间,瓶阀易起火。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适应补氧器,它具有自适应调节氧气温度的调温纤维层,环境温度较低的时候,可以自动升温,防止罐阀的喷口出现结冰或露珠的现象,使氧气流量稳定,不影响呼吸;另外,它采用了分子筛储氧,降低了罐体内氧气的气压,防止罐阀打开的瞬间,罐阀起火,保证用氧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适应补氧器,包括罐体、罐阀,所述罐阀设置在罐体上端的罐口上,并通过导管连接吸氧面罩,所述罐体的外部包裹有用于自适应调节氧气温度的调温纤维层,罐体的罐腔中设有用于吸附氧分子的分子筛、用于消除异味以及吸附固体杂质的过滤层,其中,所述分子筛填充在罐腔的中部,所述过滤层的数量为两层,两层过滤层分别位于分子筛的上方及下方,位于分子筛上方的过滤层完全从下方覆盖罐体的罐口。
所述调温纤维层的调温介质为12水磷酸氢二钠。
所述分子筛填充罐腔空间的1/2以上。
所述罐阀与吸氧面罩之间的导管上设有一自动肺。
所述自动肺包括外壳、接头、供气阀组、杠杆组、盖、弹簧;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接头设置在外壳上并与出气孔连通,接头通过导管与面罩连接;所述供气阀组一端设置在外壳的进气孔内,并通过设置在外壳上的压紧螺丝限位,另一端穿过压紧螺丝,延伸至外壳外;所述杠杆组转动设置在外壳的一侧上,与供气阀组固定连接;所述盖固定设置在外壳上;所述弹簧一端通过膜片组连接在杠杆组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盖上;所述进气孔通过导管与罐阀连接。
所述外壳的进气孔还设置垫圈,与供气阀组配合设置,用于避免供气阀组与外壳之间发生漏气及瞬时冲击。
所述膜片组设置外壳上,并通过定位圈限位。
所述罐阀通过一压力调节器连接导管,该压力调节器与罐阀固定连接,所述罐阀上设有一用于显示罐体气压的压力表。
所述吸氧面罩包括呈喇叭状的罩体,罩体的小径端设置连接头与导管连通,罩体的锥面上设置呼气阀,以及用于防止窒息的吸气阀。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它具有自适应调节氧气温度的调温纤维层,环境温度较低的时候,可以自动升温,防止罐阀的喷口出现结冰或露珠的现象,进而,本实用新型使氧气流量稳定,不影响呼吸。
它采用了分子筛储氧,分子筛内可以吸附大量的氧分子,从而使罐体内储氧量增大,因此,在储氧量和罐体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避免了高压充氧,降低了罐体内氧气的气压,防止罐阀打开的瞬间,罐阀起火,保证用氧安全,由于降低了罐体内氧气的气压,罐体可以采用强度较小,质量更轻的材料制成,因此降低成本,减轻重量,对提高救护效率有好处;由于氧分子被吸附在分子筛内,使相同体积的罐体内可以储存的氧气更多,连续使用时间长。
它设有自动肺,可以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通过自动肺自动调整补氧量,使补氧量增加或减少,满足呼吸所需氧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自动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吸氧面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罐体,2.罐阀,3.压力表,4.导管,5.压力调节器,6.自动肺,7.吸氧面罩,71.罩体,72.连接头,73.呼气阀,74.吸气阀,8.调温纤维层,9.分子筛,10.过滤层,11.外壳,12.接头,13.供气阀组,14.杠杆组,15.弹簧,16.盖,17.压紧螺丝,18.膜片组,19.垫圈,20.定位圈,111.出气孔,112.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为自适应补氧器的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包括罐体1、罐阀2,所述罐阀2设置在罐体1上端的罐口上,并通过导管4连接吸氧面罩7。优选地,所述罐阀通过一压力调节器5连接导管4,该压力调节器5与罐阀2固定连接,使补氧装置供给氧气的压力适于人呼吸。所述罐阀2上设有一用于显示罐体气压的压力表3,便于工作人员查看罐体内的氧量。
所述罐体1的外部包裹有用于自适应调节氧气温度的调温纤维层8,优选地,所述调温纤维层8的调温介质为磷酸氢二钠。罐体1的罐腔中设有用于吸附氧分子的分子筛9、用于消除异味以及吸附固体杂质的过滤层10,其中,所述分子筛9填充在罐腔的中部,优选地,所述分子筛9填充罐腔空间的1/2以上,尽量的增大罐体的储氧量。所述过滤层10的数量为两层,两层过滤层10分别位于分子筛9的上方及下方,位于分子筛9上方的过滤层10完全从下方覆盖罐体1的罐口。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层10的材料采用活性炭及镍网,所述罐体采用分体式结构,便于将罐体分子筛9、过滤层10置入罐体1内。
参见图3,所述吸氧面罩7包括呈喇叭状的罩体71,罩体71的小径端设置连接头72与导管4连通,罩体71的锥面上设置呼气阀73,以及用于防止窒息的吸气阀74。逆时针启动罐阀2,氧气经罐阀2流入压力调节器5,经调压后的氧气经导管4流入自动肺6,再流入吸氧面罩7供人呼吸,呼气时,经吸氧面罩7上的呼气阀73排入大气。
参见图2,所述罐阀2与吸氧面罩7之间的导管4上设有一自动肺6。所述自动肺6包括外壳11、接头12、供气阀组13、杠杆组14、盖16、弹簧15;所述外壳11上设置有进气孔112和出气孔111;所述接头12设置在外壳11上并与出气孔111连通,接头12通过导管4与面罩7连接;所述供气阀组13一端设置在外壳11的进气孔112内,并通过设置在外壳11上的压紧螺丝17限位,另一端穿过压紧螺丝17,延伸至外壳11外;所述杠杆组14转动设置在外壳11的一侧上,与供气阀组13固定连接;所述盖16固定设置在外壳11上;所述弹簧15一端通过膜片组18连接在杠杆组14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盖16上;所述进气孔112通过导管4与罐阀2连接。所述外壳11的进气孔111还设置垫圈19,与供气阀组13配合设置,用于避免供气阀组13与外壳11之间发生氧气泄露及瞬时冲击。所述膜片组18设置外壳11上,并通过定位圈20限位。
如图2所示,高程变化时,自动肺6调节补氧量,保证佩戴者呼吸时所需要的氧分压。当海拔高度升高时,空气稀薄,大气压变小,在自动肺6腔室压力PA作用下,压缩弹簧2被压缩,膜片组位移,在杠杆组拉动下,供气阀组关闭;当吸气时,自动肺6腔室压力PA减小,弹簧伸长,通过膜片组18和杠杆组14拉动,供气阀组13阀门开启,使外壳11上的进气孔112通道变大,进而使补氧量增大;反之使补氧量减小。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9)

1.一种自适应补氧器,包括罐体(1)、罐阀(2),所述罐阀(2)设置在罐体(1)上端的罐口上,并通过导管(4)连接吸氧面罩(7),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外部包裹有用于自适应调节氧气温度的调温纤维层(8),罐体(1)的罐腔中设有用于吸附氧分子的分子筛(9)、用于消除异味以及吸附固体杂质的过滤层(10),其中,所述分子筛(9)填充在罐腔的中部,所述过滤层(10)的数量为两层,两层过滤层(10)分别位于分子筛(9)的上方及下方,位于分子筛(9)上方的过滤层(10)完全从下方覆盖罐体(1)的罐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补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纤维层(8)的调温介质为12水磷酸氢二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补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9)填充罐腔空间的1/2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补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阀(2)与吸氧面罩(7)之间的导管(4)上设有一自动肺(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补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肺(6)包括外壳(11)、接头(12)、供气阀组(13)、杠杆组(14)、盖(16)、弹簧(15);所述外壳(11)上设置有进气孔(112)和出气孔(111);所述接头(12)设置在外壳(11)上并与出气孔(111)连通,接头(12)通过导管(4)与面罩(7)连接;所述供气阀组(13)一端设置在外壳(11)的进气孔(112)内,并通过设置在外壳(11)上的压紧螺丝(17)限位,另一端穿过压紧螺丝(17),延伸至外壳(11)外;所述杠杆组(14)转动设置在外壳(11)的一侧上,与供气阀组(13)固定连接;所述盖(16)固定设置在外壳(11)上;所述弹簧(15)一端通过膜片组(18)连接在杠杆组(14)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盖(16)上;所述进气孔(112)通过导管(4)与罐阀(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自适应补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的进气孔(112)还设置垫圈(19),与供气阀组(13)配合设置,用于避免供气阀组(13)与外壳(11)之间发生瞬时冲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自适应补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组(18)设置外壳(11)上,并通过定位圈(20)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补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阀(2)通过一压力调节器(5)连接导管(4),该压力调节器(5)与罐阀(2)固定连接,所述罐阀(2)上设有一用于显示罐体气压的压力表(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补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氧面罩(7)包括呈喇叭状的罩体(71),罩体(71)的小径端设置连接头(72)与导管(4)连通,罩体(71)的锥面上设置呼气阀(73),以及用于防止窒息的吸气阀(74)。
CN201520015212.7U 2015-01-09 2015-01-09 自适应补氧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114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15212.7U CN204411444U (zh) 2015-01-09 2015-01-09 自适应补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15212.7U CN204411444U (zh) 2015-01-09 2015-01-09 自适应补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11444U true CN204411444U (zh) 2015-06-24

Family

ID=53461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15212.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11444U (zh) 2015-01-09 2015-01-09 自适应补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1144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55674A (zh) * 2017-08-03 2017-11-17 惠州市美亚飞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增加氧气储存量的氧气罐及其方法
CN109498937A (zh) * 2018-12-13 2019-03-22 滨州职业学院 一种重症患者护理用输氧自动调节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55674A (zh) * 2017-08-03 2017-11-17 惠州市美亚飞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增加氧气储存量的氧气罐及其方法
CN109498937A (zh) * 2018-12-13 2019-03-22 滨州职业学院 一种重症患者护理用输氧自动调节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43996U (zh) 一种呼吸阀
CN204411444U (zh) 自适应补氧器
CN206964906U (zh) 空气呼吸器一体化气瓶减压阀
CN207137170U (zh) 紧急逃生呼吸器
CN206543335U (zh) 一种具有控温调湿功能面罩
CN101647613A (zh) 能供氧和过滤有害空气的多功能救援安全帽
CN106955431A (zh) 紧急逃生呼吸器
CN102580202A (zh) 长颈呼吸器
CN206093184U (zh) 一种天然气单级减压器
CN108050381A (zh) 一种可分拆式液氧存储两相转换供给系统及其装置
CN212756867U (zh) 一种用于高空跳伞的肺式结构氧气调节器
CN101732789B (zh) 呼吸苏醒器的气压调节阀
CN217375773U (zh) 油气回收人孔盖
CN208943149U (zh) 一种新生儿呼吸器
CN104225744B (zh) 一种便携式正压自动复苏器
CN207708292U (zh) 内科用呼吸装置
CN203892656U (zh) 一种先导式呼吸阀
CN207400983U (zh) 新型重症医学用呼吸器
CN205918528U (zh) 一种新型内置式燃油箱重力阀
CN101816815A (zh) 呼吸苏醒器
CN106310551A (zh) 一种个人携带式呼吸器
CN205235124U (zh) 一种呼吸控制阀、呼吸控制套件及呼吸机
CN102019026B (zh) 呼吸组及泄压阀
CN209019669U (zh) 一种呼吸内科用呼吸器
CN205007404U (zh) 带过滤湿化功能的说话瓣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Termination date: 20180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