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10792U - 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10792U
CN204410792U CN201420784823.3U CN201420784823U CN204410792U CN 204410792 U CN204410792 U CN 204410792U CN 201420784823 U CN201420784823 U CN 201420784823U CN 204410792 U CN204410792 U CN 2044107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se
induction
pulse condition
information
analysis res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848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衡丙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7848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107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107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1079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该脉象感应分析器,包括:感应器,包括感应端,用于感应并收集脉搏信息,所述感应端包括三个并排设置的感应触点,两个相邻感应触点间的距离为0.5-2.5cm;信息处理设备,用于接收感应端收集的脉搏信息,并将所述脉搏信息与脉搏标准曲线进行比较、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传出;显示设备,用于接收和在显示屏上显示脉搏信息的分析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表现为:患者可以随时方便的把脉,即时了解脉象分析结果,掌握自身健康状况;脉象信息更加精确、客观;瞬时得出分析结果,且结果准确可靠;简单直观,可操作性强;可以进行不间断的实时脉象监控。

Description

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
背景技术
中医看病主要以诊脉为主,中医诊脉主要是把脉象。脉象是中医诊断学的名词,即脉动应指的形象,包括脉搏的频率、节律、充盈度、通畅的情况、动势的和缓、波动的幅度等等形象。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等人体器官关系密切,比如心主血脉,肺朝百脉,脾统血,肝藏血,肾精化血等功能变化,均可导致脉象的改变,故不同的脉象可反映出脏腑气血的生理及病理变化。
众所周知,传统的中医看病,首先是要有一位有经验的中医大夫,通过大夫把脉,确定病情后开药治病。但是,传统的中医治疗,存在很多局限:比如随着病情的不断变化,往往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继续找大夫把脉,调整治疗方案;但实际的情况是,有经验的中医专家极缺乏,求诊的人又非常多,而且不同的专家一般只针对某类疾病研究比较精湛,而求诊者的疾病又千差万别,通常某位专家不可能满足所有病人的就诊的需求;对于没有病征的人而言,想要了解其身体健康状况,同样需要寻找中医把脉诊断;同时没有资质的小诊所、黑诊所也大量存在,严重影响就医者的就诊与权益,实践中患者被骗的事件屡见不鲜。以上种种情况,严重制约了中医诊疗的普及与诊疗效果的提高,而且患者就诊成本很高,不能随时掌握病情的发展。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以期提供切实有效的技术方案予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使用便捷、把脉更准确、分析更专业的脉象感应分析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包括:
感应器,包括感应端,用于感应并收集脉搏信息,所述感应端包括三个并排设置的感应触点,两个相邻感应触点之间的距离为0.5-2.5cm;
信息处理设备,用于接收所述感应端收集的脉搏信息,并将所述脉搏信息与脉搏标准曲线进行比较、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传出;
显示设备,用于接收和在显示屏上显示脉搏信息的分析结果。
进一步的,前述的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所述感应触点设置在滑轨上,相邻两个感应触点之间的距离能够在滑轨上调节,距离的调节范围为0.5-2.5cm。
进一步的,前述的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所述感应触点的感应面为弧形面。
进一步的,前述的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所述感应端两侧设有弹性绷带,用于固定感应端。
进一步的,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所述感应触点的固定面设有螺栓旋紧装置,用于调节感应触点的高度。
进一步的,前述的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所述感应器还包括:数据转化器,用于将脉搏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第一无线信息发射器,用于将所述数字信息发送到所述信息处理设备;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第一无线数据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无线信息发射器发射的数字信息。
进一步的,前述的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第二无线信息发射器,用于将脉搏信息分析结果的数据信息发射至所述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第二无线数据接收器,用于接收脉搏信息分析结果的数据信息。
进一步的,前述的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显示设备固定在所述感应器上。
进一步的,前述的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所述显示设备为手机;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将脉搏信息分析结果的数据信息以通讯信号的方式发送至手机。
进一步的,前述的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所述感应器通过导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为电脑的主机,所述显示设备为电脑的显示器。进一步的,前述的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所述感应器通过导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为电脑的主机,所述显示设备为电脑的显示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表现为:
1、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脉象感应分析器,患者或想要就诊把脉的人,不用去医院找中医大夫,就可以随时方便的把脉,即时了解脉象分析结果,掌握自身健康状况;
2、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器,采用统一标准采集脉象信息,排除了人为的主观误差,脉象信息更加精确、客观;
3、用于分析脉搏信息的信息处理设备,其中的脉搏标准曲线是在结合传统中医的经典理论,汇总诸多专家经验,通过大量经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绘制而成,其范围涵盖了几乎所有常见疾病的典型脉象,可对接收到的脉象进行实时比较、分析,瞬时得出分析结果,且结果准确可靠;
4、本实用新型的显示设备,可以实时显示脉象分析结果,分析结果以初步诊断结果和建议治疗方案的形式显示,简单直观,可操作性强;
5、配置了无线信息发射器与无线数据接收器的本实用新型的脉象感应分析器,其信息处理设备可由服务商或医疗机构统一管理维护,在线提供分析服务;使用者只需要购买感应器和显示器即可,其成本低;而且当手机充当显示器时,其使用更加便捷,成本更低;甚至患者可以将感应器带在手腕上,进行不间断的实时脉象监控。
6、本实用新型所述感应触点的感应面设置为弧形面,类似人指,脉象感应效果更趋近于人的手指感应结果;在感应端两侧设有弹性绷带,可以很方便地将感应端固定在人的手腕上,也可以通过弹性绷带调节感应触点与人手腕接触的紧驰度;在感应触点的固定面设置了螺栓旋紧装置,可以用来调节感应触点的高度,通过高度调节,可以同时或分别调节感应触点与人手腕接触的紧驰度,在感应脉象时,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调节。
附图说明
图1是脉象感应分析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带无线信息发射器的脉象感应分析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a是装有显示器的感应器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b是装有显示器的感应器的显示面结构示意图;
图4设有滑轨的感应器的感应面结构示意图;
图5设有弹性绷带的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固定面设置了螺栓旋紧装置的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感应器,11-感应触点,111-旋紧螺杆,112-旋紧盖,12-第一无线信息发射器,13-滑轨,14-弹性绷带;
2-信息处理设备,21-第一无线数据接收器,22-第二无线信息发射器;
3-显示设备,32-第二无线数据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1是脉象感应分析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包括感应器1,感应器1的感应端包括三个并排设置的感应触点11,两个相邻感应触点11之间的距离为0.5-2.5CM;感应器1用于感应并收集脉搏信息。感应触点11的感应面为弧形面,弧形面用于接触人体,类似人的手指,更有利于模拟人的手指对脉搏的感应,同时也能保证感应触点11与人手腕脉搏部位的接触与切合。感应器1将感应到的脉搏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或其他形式的可以传输的信息,并传送至信息处理设备2。
信息处理设备2,用于接收感应端收集的脉搏信息,并将脉搏信息与处理设备内预先设置的脉搏标准曲线进行比较、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传出。其中的脉搏标准曲线是在结合传统中医的经典理论,汇总诸多专家经验,通过大量经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绘制而成,其范围涵盖了几乎所有常见疾病的典型脉象曲线。目前在中医临床上已经有了关于各种疾病的脉搏标准曲线,这些标准曲线大多是相关领域的中医专家通过对典型病例的总结与分析得到。当然,也可以根据相关中医理论,结合相关典型病例的脉象信息,自行绘制各类疾病的标准脉象曲线。信息处理设备2可将接收到的脉象与脉搏标准曲线进行即时比较、分析,瞬时找到与该脉象最吻合的脉搏标准曲线,得出受测者的身体健康诊断结果;再根据诊断结果,向受测者推荐相应的治疗建议;最后将诊断结果和治疗建议转化为数字信息或其他形式的可以传输的信息,并传送至显示设备3。
显示设备3,用于接收和在显示屏上显示脉搏信息的分析结果,分析结果包括诊断结果和治疗建议,满足受测者直观实时获得脉象诊断结果和治疗建议的需求。分析结果的信息显示可以采用图形、中文文字、英文文字或其他使用者需要的文字或形式显示。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脉象感应分析器,患者或想要就诊把脉的人,不用去医院找中医大夫,就可以随时方便的把脉,即时了解脉象分析结果,掌握自身健康状况;感应器1采用统一标准采集脉象信息,排除了人为的主观误差,脉象信息更加精确、客观;脉搏标准曲线是在结合传统中医的经典理论,汇总诸多专家经验,通过大量经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绘制而成,其范围涵盖了几乎所有常见疾病的典型脉象,可对接收到的脉象进行实时比较、分析,瞬时得出分析结果,且结果准确可靠;显示设备3,可以实时显示脉象分析结果,分析结果以初步诊断结果和建议治疗方案的形式显示,简单直观,可操作性强。
参见图2,图2是带无线信息发射器的脉象感应分析器的结构示意图,与图1所示的脉象感应分析器的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信息的传输方式不同,图1是采用有线连接的方式传输信息数据,而图2所示实施例是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传信息数据的。
具体的,感应器1上设置了一个信息数据转化器,用于将脉搏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或其他可以无线传输的形式的信息,同时,在感应器1上设置了第一无线信息发射器12,用于将所述数字信息发送到信息处理设备2;信息处理设备2上设置了第一无线数据接收器21,用于接收无线信息发射器12发射的信息数据。
同样的方式,在信息处理设备2上还设置了第二无线信息发射器22,用于将脉搏信息分析结果的数据信息发射至显示设备3;显示设备3上设置了第二无线数据接收器32,用于接收脉搏信息分析结果的数据信息。采用这种无线传输方式时,显示设备3优选为小型液晶显示屏或手机,信息处理设备2将脉搏信息分析结果的数据信息以通讯信号的方式发送至手机。
本实施例采用无线信息传输方式传输信息,信息处理设备2可由服务商或医疗机构统一管理维护,在线提供分析服务;使用者只需要购买感应器1和显示器3即可,其成本更低;而且当手机充当显示器时,其使用更加便捷,成本更低。
如图3a和图3b所示,图3a是装有显示器的感应器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b是装有显示器的感应器的显示面结构示意图所示的实施例,与图2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显示设备3固定在感应器1上。
本实施例患者可以将感应器带在手腕上,随时查看脉象分析结果,其结构更简单,使用更方便,用户体验感更好。
如图4所示,图4是设有滑轨的感应器的感应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与上述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感应器2上设置了滑轨13上,将感应触点11设置在滑轨13上,感应触点11可以在滑轨上来回滑动,这样可以使相邻两个感应触点间的距离可以在滑轨上根据诊脉的需要而调节,其距离的调节范围为0.5-2.5cm。滑轨优选为两个平行的滑轨,也可以是一条滑轨。滑轨上还可以设置用于将感应触点11卡扣在某一位置上的卡扣结构,卡扣结构可以是设置在滑轨上的并排排列的多个凸起或凹槽,相应的,感应触点11与滑轨13接触的底部设置有与凸起或凹槽相配合的凹凸结构,用于卡住感应触点11,将其固定在滑轨13上的某一位置。
参见图5,图5是设有弹性绷带的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感应端1两侧设置了弹性绷带14,用于固定感应端。使用者可以用弹性绷带14将感应端固定到手腕上,弹性绷带14的松紧,可以用来调节感应触点11与手腕的压力,不但可以方便随身携带,也方便实时监测脉象。
参见图6,图6是固定面设置了螺栓旋紧装置的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本这实施例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感应触点的固定面设置了螺栓旋紧装置,旋紧装置包括旋紧螺杆111和旋紧盖112,旋紧螺杆111的一端固定在感应触点11的固定面上,旋紧螺杆111的另一端固定与旋紧盖112固定连接,旋紧螺杆111的外周设有外螺纹(图6未示出),感应器1用于固定旋紧螺杆111的固定孔设有与之相匹配的内螺纹(图6未示出),使用时,通过转动旋紧盖112,带动旋紧螺杆111转动,可以调节感应触点11的高度。通过高度调节,可以同时或分别调节感应触点与人手腕接触的紧驰度,在感应脉象时,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调节。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脉象感应分析器,感应器1可以通过导线或无线的方式与信息处理设备2进行数据传输,信息处理设备2可以选择为电脑的主机,显示设备3可以选择为电脑的显示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感应器,包括感应端,用于感应并收集脉搏信息,所述感应端包括三个并排设置的感应触点,两个相邻感应触点之间的距离为0.5-2.5cm;
信息处理设备,用于接收所述感应端收集的脉搏信息,并将所述脉搏信息与脉搏标准曲线进行比较、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传出;
显示设备,用于接收和在显示屏上显示脉搏信息的分析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触点设置在滑轨上,相邻两个感应触点之间的距离能够在滑轨上调节,距离的调节范围为0.5-2.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触点的感应面为弧形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端两侧设有弹性绷带,用于固定感应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触点的固定面设有螺栓旋紧装置,用于调节感应触点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器还包括:
数据转化器,用于将脉搏信息转化为数字信息;
第一无线信息发射器,用于将所述数字信息发送到所述信息处理设备;
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包括:
第一无线数据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无线信息发射器发射的数字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还包括:
第二无线信息发射器,用于将脉搏信息分析结果的数据信息发射至所述显示设备;
所述显示设备还包括:
第二无线数据接收器,用于接收脉搏信息分析结果的数据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设备固定在所述感应器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设备为手机;
所述信息处理设备将脉搏信息分析结果的数据信息以通讯信号的方式发送至手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器通过导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所述信息处理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所述信息处理设备为电脑的主机,所述显示设备为电脑的显示器。
CN201420784823.3U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107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84823.3U CN204410792U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84823.3U CN204410792U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10792U true CN204410792U (zh) 2015-06-24

Family

ID=53461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84823.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410792U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107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63731A1 (zh) * 2018-09-28 2020-04-02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脉搏测量设备和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63731A1 (zh) * 2018-09-28 2020-04-02 上海掌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脉搏测量设备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60435U (zh) 可穿戴脉诊仪、智能诊脉手环及手套
US9603774B2 (en) Evidence-based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eridian-acupoint treating and detecting instrument supporting multiplexed output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Fekr et al.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an intelligent remote tidal volume variability monitoring system in e-health applications
CN110198663B (zh) 用于监视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的健康状况的系统
US20150073723A1 (en) Noninvasive Hydration Monitoring
CN107480462A (zh) 智慧临床交互系统
WO2019061941A1 (zh) 中医问诊设备及中医问诊数据处理装置
CN105286782A (zh) 智能化中医脉诊系统
EP3057507A1 (en) Noninvasive hydration monitoring
WO2016061709A1 (en) Bionic designed m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ple artery pressure sensory information acquirements according to tcm theory
US20240016436A1 (en) Brain injury rehabilitation method utilizing brain activity monitoring
CN204744132U (zh) 远程健康检测与服务系统
CN105844108A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Dosani et al. A vibro-tactile display for clinical monitoring: real-time evaluation
CN204410792U (zh) 一种脉象感应分析器
US2006002022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tilizing electrical readings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reatment
Hannah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CN108324283A (zh) 对于疼痛的记录方法
RU62502U1 (ru) Медицинская система мониторинга, диагностики, лечения несчастных случаев на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 и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ых заболеваний
KR102106907B1 (ko) 피부상태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TW201601681A (zh) 具有mems及心律分析之醫療裝置與其心律分析方法
Zechmann et al. Towards successful self-management and empowerment for COPD patients
CN204017167U (zh) 保健设备
TWI813376B (zh) 舌部訓練裝置
Manapuram Wearable electrodermal activity sensing-a validation stud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24

Termination date: 2016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