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407562U - 一种快速转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转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407562U
CN204407562U CN201420862834.9U CN201420862834U CN204407562U CN 204407562 U CN204407562 U CN 204407562U CN 201420862834 U CN201420862834 U CN 201420862834U CN 204407562 U CN204407562 U CN 2044075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boss
afterbody
coupling part
in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6283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征亮
沈学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jiang City Electronics Co Ltd Of Benq
Original Assignee
Zhengjiang City Electronics Co Ltd Of Benq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jiang City Electronics Co Ltd Of Benq filed Critical Zhengjiang City Electronics Co Ltd Of Benq
Priority to CN20142086283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4075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4075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407562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转接头,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紧固部件,所述壳体本体包括壳体头部、壳体尾部和壳体连接部件,所述壳体头部、壳体连接部件和壳体尾部依次连接成一体式结构,能够使壳体与内导体紧密结合,满足目前各项标准要求,满足并超过电学性能上的要求,不易脱落或损坏,增加了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转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同轴连接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快速转接头。
背景技术
快速转接头的品种多、用途广、用量非常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包括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随着整机系统的小型化,快速接头的体积越来越小,频率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多;但是现有的快速转接头的内导体与壳体之间连接的紧密型无法满足目前各项标准要求,无法满足电学性能上的要求,易损坏,无法保证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转接头,能够使壳体与内导体紧密结合,满足目前各项标准要求,满足并超过电学性能上的要求,不易脱落或损坏,增加了使用寿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快速转接头,包括壳体和内导体,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紧固部件,所述壳体本体包括壳体头部、壳体尾部和壳体连接部件,所述壳体头部、壳体连接部件和壳体尾部依次连接成一体式结构,
所述壳体头部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壳体头部的外壁上设有一圈第一凸台,壳体头部的内壁半径为r1,所述壳体连接部件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壳体连接部件内壁上设有一圈圆环结构的第二凸台,所述壳体连接部件的内壁半径为r2,第二凸台的内壁半径为r3,壳体连接部件的外壁上设有三个抓握槽,所述壳体尾部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壳体尾部内壁上设有一圈第三凸台和第四凸台,所述第三凸台的内壁半径为r4,第四凸台的内壁半径为r5,所述第三凸台一侧与第二凸台相连接,另一侧与第四凸台相连接,壳体尾部的内壁半径为r6,r6>r5>r1=r2>r3=r4,所述壳体尾部外壁相互平行的设有两个第五凸台,所述第五凸台为正十六边形结构,所述第五凸台外壁设有滚花,两个第五凸台将壳体尾部三等分;
所述紧固部件包括垫圈、压合座和卡接座,所述压合座与壳体连接部件过盈配合的固定在第二凸台上方,所述垫圈过盈配合的固定在压合座的上方,所述卡接座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卡接座包括固定部分和卡接部分,固定部分的直径大于卡接部分的直径,使卡接座的截面形状呈T形结构,所述固定部分过盈配合的压合固定在壳体尾部的第四凸台之间,所述卡接部件上纵向设有一圈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深度h1<卡接部分的高度h2;
所述内导体固定在壳体中,内导体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接插部件、压合部件、卡接部件和插针部件,所述接插部件上设有接插口,接插部件上设有导流孔,接插部件底端设有卡定凸台,卡定凸台与垫圈过盈配合的设置在压合座的上方,所述压合部件与压合座过盈配合的固定在压合座之间,所述卡接部件插入式的固定在卡接座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内设置紧固部件,且r6>r5>r1=r2>r3=r4,能够使壳体与内导体紧密结合,满足目前各项标准要求,满足并超过电学性能上的要求,内导体不易脱落或损坏,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壳体连接部件的外壁上设有三个抓握槽,方便本实用新型成型后的分拣和转移,更加方便可靠,节约了人工成本;
壳体尾部外壁相互平行的设有两个第五凸台,所述第五凸台为正十六边形结构,所述第五凸台外壁设有滚花,两个第五凸台将壳体尾部三等分,即增加了壳体的机械强度,又能避免本实用新型在存放过程中发生滚动,降低了废品率,节约了储存空间,节约了成本;
内导体的接插部件上设有导流孔,能够将加工过程中的电镀液流入,保证了内导体的平整性,保证了电性能;同时,卡接部件上纵向设有一圈开口槽,开口槽的深度h1<卡接部分的高度h2,增加了弹性,具有缓冲避震的效果,保证了使用安全,提高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本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导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接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快速转接头,包括壳体1和内导体2,所述壳体1包括壳体本体3和紧固部件4,所述壳体本体3包括壳体头部5、壳体尾部6和壳体连接部件7,所述壳体头部5、壳体连接部件6和壳体尾部7依次连接成一体式结构,
所述壳体头部5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壳体头部5的外壁上设有一圈第一凸台8,壳体头部5的内壁半径为r1,所述壳体连接部件6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壳体连接部件6内壁上设有一圈圆环结构的第二凸台9,所述壳体连接部件6的内壁半径为r2,第二凸台9的内壁半径为r3,壳体连接部件6的外壁上设有三个抓握槽10,所述壳体尾部7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壳体尾部7内壁上设有一圈第三凸台11和第四凸台12,所述第三凸台11的内壁半径为r4,第四凸台12的内壁半径为r5,所述第三凸台11一侧与第二凸台9相连接,另一侧与第四凸台12相连接,壳体尾部6的内壁半径为r6,r6>r5>r1=r2>r3=r4,所述壳体尾部6外壁相互平行的设有两个第五凸台13,所述第五凸台13为正十六边形结构,所述第五凸台13外壁设有滚花14,两个第五凸台13将壳体尾部6三等分;
所述紧固部件4包括垫圈15、压合座16和卡接座17,所述压合座16与壳体连接部件7过盈配合的固定在第二凸台9上方,所述垫圈15过盈配合的固定在压合座16的上方,所述卡接座17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卡接座17包括固定部分18和卡接部分19,固定部分18的直径d1大于卡接部分19的直径d2,使卡接座17的截面形状呈T形结构,所述固定部分18过盈配合的压合固定在壳体尾部的第四凸台12之间,所述卡接部件19上纵向设有一圈开口槽20,所述开口槽20的深度h1<卡接部分19的高度h2;
所述内导体2固定在壳体1中,内导体2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接插部件21、压合部件22、卡接部件23和插针部件24,所述接插部件21上设有接插口25,接插部件21上设有导流孔26,接插部件21底端设有卡定凸台27,卡定凸台与垫圈过盈配合的设置在压合座的上方,所述压合部件与压合座过盈配合的固定在压合座之间,所述卡接部件插入式的固定在卡接座中。
本实用新型在壳体内设置紧固部件,且r6>r5>r1=r2>r3=r4,能够使壳体与内导体紧密结合,满足目前各项标准要求,满足并超过电学性能上的要求,内导体不易脱落或损坏,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壳体连接部件的外壁上设有三个抓握槽,方便本实用新型成型后的分拣和转移,更加方便可靠,节约了人工成本;
壳体尾部外壁相互平行的设有两个第五凸台,所述第五凸台为正十六边形结构,所述第五凸台外壁设有滚花,两个第五凸台将壳体尾部三等分,即增加了壳体的机械强度,又能避免本实用新型在存放过程中发生滚动,降低了废品率,节约了储存空间,节约了成本;
内导体的接插部件上设有导流孔,能够将加工过程中的电镀液流入,保证了内导体的平整性,保证了电性能;同时,卡接部件上纵向设有一圈开口槽,开口槽的深度h1<卡接部分的高度h2,增加了弹性,具有缓冲避震的效果,保证了使用安全,提高了使用寿命。
这里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本实施例的限制,任何采用等效替换取得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快速转接头,其特征为,包括壳体和内导体,所述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和紧固部件,所述壳体本体包括壳体头部、壳体尾部和壳体连接部件,所述壳体头部、壳体连接部件和壳体尾部依次连接成一体式结构,
所述壳体头部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壳体头部的外壁上设有一圈第一凸台,壳体头部的内壁半径为r1,所述壳体连接部件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壳体连接部件内壁上设有一圈圆环结构的第二凸台,所述壳体连接部件的内壁半径为r2,第二凸台的内壁半径为r3,壳体连接部件的外壁上设有三个抓握槽,所述壳体尾部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壳体尾部内壁上设有一圈第三凸台和第四凸台,所述第三凸台的内壁半径为r4,第四凸台的内壁半径为r5,所述第三凸台一侧与第二凸台相连接,另一侧与第四凸台相连接,壳体尾部的内壁半径为r6,r6>r5>r1=r2>r3=r4,所述壳体尾部外壁相互平行的设有两个第五凸台,所述第五凸台为正十六边形结构,所述第五凸台外壁设有滚花,两个第五凸台将壳体尾部三等分;
所述紧固部件包括垫圈、压合座和卡接座,所述压合座与壳体连接部件过盈配合的固定在第二凸台上方,所述垫圈过盈配合的固定在压合座的上方,所述卡接座为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卡接座包括固定部分和卡接部分,固定部分的直径大于卡接部分的直径,使卡接座的截面形状呈T形结构,所述固定部分过盈配合的压合固定在壳体尾部的第四凸台之间,所述卡接部件上纵向设有一圈开口槽;
所述内导体固定在壳体中,内导体自上而下依次包括接插部件、压合部件、卡接部件和插针部件,所述接插部件上设有接插口,接插部件上设有导流孔,接插部件底端设有卡定凸台,卡定凸台与垫圈过盈配合的设置在压合座的上方,所述压合部件与压合座过盈配合的固定在压合座之间,所述卡接部件插入式的固定在卡接座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转接头,其特征为,所述开口槽的深度h1<卡接部分的高度h2。
CN201420862834.9U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快速转接头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4075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62834.9U CN204407562U (zh)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快速转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62834.9U CN204407562U (zh)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快速转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407562U true CN204407562U (zh) 2015-06-17

Family

ID=53431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62834.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407562U (zh) 2014-12-31 2014-12-31 一种快速转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40756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0464A (zh) * 2014-12-31 2015-05-06 镇江市明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转接头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00464A (zh) * 2014-12-31 2015-05-06 镇江市明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转接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72500A (zh) 一种连接器
CN203218575U (zh) 密封形的射频同轴连接器
CN203481509U (zh) 一种水下插拔电连接器
CN204407562U (zh) 一种快速转接头
CN204407589U (zh) 一种快速转接头壳体
CN102544945B (zh) 插头组件
CN103441374A (zh) 一种水下插拔电连接器
CN104600464A (zh) 一种快速转接头
CN201008034Y (zh) 大电流电源连接器
CN104600478A (zh) 一种快速转接头壳体
CN106450943B (zh) 一种高速差分信号多端口转接器
CN202550254U (zh) 具有一体式端子的通信产品通用串行总线连接器结构
CN103259126A (zh) 一种可无限续接插线板
CN109066172B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电连接器
CN203942308U (zh) 一种可适用于多种电源插座的usb电源适配器
CN203839496U (zh) 一种射频连接器
CN203932573U (zh)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内导体
CN202308597U (zh) 盲插连接器和通信系统
CN202855926U (zh) 智能天线集束接头
CN203326236U (zh) 一种带万向节的电源插座
CN203250958U (zh)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usb电源数据连接器
CN202564658U (zh) 能够同时连接多个插头的插座
CN203644992U (zh) 一种弯式插针免焊接头
CN201690085U (zh) 电动自行车充电器万能充电接头
CN104283079A (zh) 一种反极性射频同轴转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61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1114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